<p class="ql-block">修身養(yǎng)性重在激活生命力。從生物學角度看,生命力是生物體維持自身存在的能力,DNA需要有保護和修復機制以減少有害突變。如何激活生命力?《道德經(jīng)》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一、道法自然,養(yǎng)生的道理在于順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順,其含義就是自頭至足“三系通暢”。哪三系呢?就是經(jīng)脈系統(tǒng)、消化及臟器系統(tǒng)、氣血系統(tǒng)。三系通可簡稱為“三通”,加上心情舒暢合成“四通”。</p>
<p class="ql-block">養(yǎng)生與健身不是同一個概念。養(yǎng)生是維護生命持續(xù)正常運行的過程,以激活或增強生命力為目的;健身則是通過肢體的動靜松舒為養(yǎng)生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養(yǎng)生與健身密不可分。養(yǎng)生重在調理身體之內環(huán)境或叫體內生態(tài);健身側重于調節(jié)生命之外環(huán)境,或身體與身外之自然界的溝通與交換。</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漫步在荷塘邊,看著荷花盛開,荷葉田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寧靜與平和。這讓我想到,養(yǎng)生之道就如同這荷塘的景色一般,需要順其自然,讓身體的各個系統(tǒng)如同荷塘中的水、荷葉與荷花一般,相互協(xié)調,共同維持生命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健身與養(yǎng)生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運”與“動”。</p>
<p class="ql-block">體內運化為陰,肢體外動為陽,由內而外,由表及里,陰陽互補,構成太極之健身養(yǎng)生運動。</p>
<p class="ql-block">所謂太極,陰陽兩極圍繞一個核心運化轉動。太,即核心或中心。太極運動的一個特點就是陰陽平衡,虛實平衡,出入平衡。太極養(yǎng)生實際上追求一種動態(tài)平衡、生態(tài)平衡。站樁,是一種由肢體的結構平衡和身心的靜態(tài)平衡達到的狀態(tài),追求的是一種“心平氣和”的效果,氣和致暢,有利調動和激活人體自身的生命力和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所以,一舉一動只要符合陰陽之動態(tài)平衡原理的皆可視為太極。例如,騎自行車,就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的實踐,關鍵是如何運胯并保持身姿結構符合太極基本要求。如此,騎自行車便有與練太極拳相似之功效,而且不易傷及膝蓋關節(jié)。</p>
<p class="ql-block">在大自然中,陽光透過水面照射下來,在海底形成一道道光束,這讓我想到太極養(yǎng)生中的“天補”。多出門,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曬曬太陽,讓身體吸收自然的能量,就如同這陽光穿透水面,為海底帶來光明與溫暖一般。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補鈣,增強體質,同時也能讓心情更加愉悅。</p> <p class="ql-block">太極拳,這個名詞本身就具有陰陽之含義:太極+拳。太極是內涵,是“運”化,是激活生命內力;拳是肢體之外“動”,是由表及里地由“動能”或“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熱力傳輸過程。因此,太極拳運動,并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健身”或歸之于“武術”,而是兼具“養(yǎng)生”與“健身”的一種運動。</p>
<p class="ql-block">自楊氏傳統(tǒng)太極拳面世以來,太極拳就開始趨向健身與養(yǎng)生發(fā)展,其技擊和競技方面的應用隨著現(xiàn)代科技與武器的出現(xiàn)逐漸淡出,這在當時就意味著拳界的創(chuàng)新,并且指向未來?,F(xiàn)代太極拳的功夫,主要體現(xiàn)在本能的反應速度和精度,身體的靈敏度,應急反應速度和避險速度。堅持習練傳統(tǒng)太極拳有提高腦力,激活生命內力,預防老年癡呆癥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不是要去復辟被時代已經(jīng)淘汰的東西,而是應繼承那些能貫穿過去、現(xiàn)在,并且指向未來的優(yōu)秀的東西。因此,我們傳承傳統(tǒng)太極拳就要有一種推陳出新、去偽存真、面向未來的科學態(tài)度。反之,就會有抱殘守缺、故弄玄虛、舍本逐末之嫌。這里所說的“新”“真”和“未來”,就是最具人性和人本意義的“健身”和“養(yǎng)生”作用與功效。</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小鎮(zhèn)的小橋流水人家之中,我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和諧。這里的船只穿梭其中,遠處還有飛鳥掠過,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這讓我想到,養(yǎng)生之道也需要這樣的和諧與寧靜。通過太極拳的練習,我們可以達到身心的平衡,就如同這江南小鎮(zhèn)的景色一般,充滿生機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三、道法自然如何體現(xiàn)到生活習慣或者生活方式上呢?</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將自己的生活作息調整到符合生物鐘的基本規(guī)律。要知道,生物鐘規(guī)律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個寶貴的養(yǎng)生秘訣。這里,所謂的“道”可以理解為生活習慣,當自己的生活作息和生活習慣與生物鐘規(guī)律相去甚遠,就應當努力地調整至基本一致,順其自然,適應生物鐘的規(guī)律要求而生活。</p>
<p class="ql-block">其次,在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上也要注意把握。如飲水,早晨起床后宜大口喝水,這樣便于沖擊胃腸道,使胃腸道通暢。除此之外,平常飲水喝茶宜“細水長飲”。喝茶又叫“品茗”,一杯茶湯宜多口抿入,潤物細無聲;又如吃飯,應慢吞細嚼,一則減少消化系統(tǒng)的能量消耗,二則有利于飲食的總量控制,減少攝入。要知道,過多地攝入既增加消化系統(tǒng)“工作”的能量消耗,又會產生過多的痰濕垃圾物質,阻礙三通,長此以往會堵塞經(jīng)脈血管和消化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第三,應季而為,輸補營養(yǎng),系統(tǒng)調理,采陰補陽,采陽補陰,追求陰陽平衡。例如,冬至前后不宜吃生蘿卜。生蘿卜偏寒性,吃了會影響脾胃,一定要煮熟了再吃。又比如,冬季不宜吃不應季的秋瓜(冬瓜、絲瓜、黃瓜),有諺語說“冬吃秋瓜,寒濕到家”。反季節(jié)的西紅柿、茄子、生菜,更不宜吃,寒性的蔬菜吃了會加重體內濕氣。</p>
<p class="ql-block">第四,開篇所述“四通”,加上以下的“八達”,便為“四通八達”,達到如此境界,做到如此要求,養(yǎng)生與健身之目的就基本達成。</p>
<p class="ql-block">1.飲食結構合理,無論質與量及配伍上應符合基本要求。</p>
<p class="ql-block">2.作息時間及生活習慣遵守生物種規(guī)律。</p>
<p class="ql-block">3.運動散步符合基本要求。</p>
<p class="ql-block">4.體重、腰圍與身高成合理比例。</p>
<p class="ql-block">5.各項健康指標符合基本要求。</p>
<p class="ql-block">6.睡眠質量和時間基本符合生物鐘要求。</p>
<p class="ql-block">7.腦力勞動和學習時間占相當比例。</p>
<p class="ql-block">8.情緒控制和心態(tài)平穩(wě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