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種流傳久遠(yuǎn)的武功,叫太極拳。雖然叫拳,練得卻不是拳腳,而是心性;挑戰(zhàn)的不是對手,而是自己。平心靜氣的能力,就是傳說中的內(nèi)功。無論你懂得多少道理,心平氣和很難成為生活中穩(wěn)定的能力,也許你能征服世界,卻難以戰(zhàn)勝自己。</p><p class="ql-block">合天地怎么理解?是時時融化其中嗎?師答:你保持自己那個自然狀態(tài),自然就與天地合了,天地跟你自然就是一個了。天地你怎么合?天和地就在那里,你說咱們是凡人,不能飛天遁地,怎么去合?合不了!所以怎么辦呢?只能我們?nèi)ロ槕?yīng)天地,咱去應(yīng)和它們的頻率,別讓它們合咱!天地合不了咱們的頻率。你自然放松,一切都自然而然不強求,從松、從靜去著手,往天地的特性上去靠攏,等于把咱們?nèi)诘教斓乩镱^去。都別說合天合地了,那個有點兒虛無飄渺。你面前一棵百年老松樹,你說吧,你怎么合?你要跟它合一塊兒怎么合?</p><p class="ql-block">問:為什么你們站樁、盤架子就能很準(zhǔn)確的長功,我就不成?差在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合天地,天人合一,前面說先沒有自己,然后你去感知。這個是不是就是合?就是修行了?你是不是這個意思?咱先把這個搞清。咱們就說,合天你怎么合?合地怎么合?你說的這個感知,沒有自己了,其實不是沒有你。這句話的主語是你在感知,你只不過是所謂放空了自己而已。你放空了自己去感知,感知天、感知地、感知外界,這也是那個陰陽風(fēng)水的功夫。所以第一,所謂沒有了,不是真沒有,你肯定還在;第二也有對方,就是你感知的對象。</p><p class="ql-block">問:我有時打坐、站樁完了,就是很累。我不知道您是咋搞的。師答:耗能量的是在用啊,那你平時這個練呢,你得養(yǎng)呀!如果你還用同樣的方法,那你說耗不耗?雷問:為什么你們站樁、盤架子就能很準(zhǔn)確的長功,我就不成?差在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師答:l累呀!著相了!就是像你那樣想的、那樣去練這個東西,就會累。你動腦子了,就是耗能量耗神耗氣了。你的神意是高能量,你都往外跑了,那能不耗嗎?能不累嗎?應(yīng)該怎么樣呢?就是前面我說的那個秘訣,“傻站”。不是你要去合天地,也不是說天地非得來合你。你是把自己真的放空了,你要有這想法,空了就空了,連空的想法都得空,不要去想著我得空、我得空,那個空不了。不去想,然后讓這東西自己出來。</p><p class="ql-block">等你練的時候不能這么去練感知,練的時候就是把自己放那兒就行了,你本來就在天地之間,你本來就合一。人之所以不合一,就是想法太多。你不想了,自然就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