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幼兒園到小學</p><p class="ql-block">不是翻山越嶺</p><p class="ql-block">不是跳躍大溝深壑</p><p class="ql-block">也不是進入天壤之別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種自然延伸和過渡</p> <p class="ql-block">“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能力的發(fā)展才可以讓孩子的學習長久受益,能力準備是幼小銜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識的學習,幼兒上小學的興趣、任務意識、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感的培養(yǎng)是更為重要的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魔尺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交往合作、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作為游戲工具的魔尺,不但滿足大班幼兒操作探究的興趣需要,更對大腦的思考維度和深度有促進作用,提高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魔尺因其多變性和靈活性、交流性在幼兒集體中具有很大的教育潛力。</p> <p class="ql-block">1初步探索——孩子們?nèi)耸忠粋€魔尺,玩耍操作帶給了他們很大的滿足感。自然的,幼兒將會開始富有興趣的探索:怎么玩魔尺?它會怎樣變?為什么會變?還能怎么變?</p> <p class="ql-block">幼兒在游戲中隨時可以進行嘗試,還可以和同伴分享交流,大大提高互動效率。</p> <p class="ql-block">2心理建構——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部分幼兒在遇到困難后會選擇放棄,或是單一地玩,這些都是消極的學習行為。</p> <p class="ql-block">其實,在初期把魔尺玩出多少花樣不是最重要的,而應充分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使其有挑戰(zhàn)自我的愿望,能夠多多嘗試魔尺的變化,從中總結經(jīng)驗。</p> <p class="ql-block">會不會玩,是技能問題;而敢不敢玩,是心理層面。因此,我們教師的引導重點在“大膽玩”,而非“變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3專注鉆研——轉動魔尺時需要開動腦筋去思考每一步,對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圖形理解能力都有幫助,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習慣,在轉動魔尺時會發(fā)出咔咔的清脆聲響,吸引孩子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4獲得成就感與自信——隨著對魔尺操作的熟練,幼兒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此時,他們也更加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玩法,形成了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5合作共贏——魔尺游戲由各自獨立玩,到兩個人合作玩,再到多人合作玩,合作讓魔尺游戲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讓孩子們感受到魔尺的無窮奧秘,體驗到合作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通過玩魔尺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收獲了成長。他們在一次又一次與同伴切磋交流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對立體圖形的想象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力,感受了魔尺變幻的無窮魅力。他們的“手”、“腦”、“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與日俱增。對于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有著深刻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