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這兩天,我?guī)е鵁o比激動的心情來到“南京市鶴琴幼兒園”參觀學習。從張俊園長親自到馬路邊歡迎我們這個參訪團隊,從幼兒園門口情緒飽滿的家長和孩子,再看到笑容可掬的保安大哥,他們無不在熱情地互動著,感染著。進入園內,呈現在你眼前的是這樣一派景象,孩子們不分年齡段混合在一起,在愉快地進行早鍛煉。每個老師都在笑,笑里?充滿著對孩?的熱愛,你抬頭看看藍天和白云,再看看陽光下的她們,恬靜地站在各自的點上,靜靜地看護著運動著的孩子們。一切都是那么的融洽,感覺人和環(huán)境都在笑,呈“舒服”的狀態(tài)。同時,又保持著規(guī)矩的張?。</h3><h3><br></h3> <h3> 早鍛煉是孩子們強身健體最基本的要求,身體好的孩子學什么玩什么都是愉悅的??矗∷麄冇械脑谂懿?、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投籃、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跳鞍馬,還有的在水塘邊探險……</h3> <h3> 每天不超過半小時的集中教育活動是老師必須認真準備的孩子們必學的學科課程。班上的每個老師都在忙碌著,在為孩子們完善著一切。主班老師的舉手投足及對孩子們眼神的交流,是支撐該活動良好開展的前提。在老師的兒歌中,吃完早點的孩子一邊幫忙整理餐具一邊擺放小板凳,沒吃完的孩子移步到配班老師身邊,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進入課前準備中。</h3> <h3> 孩子們自由選擇游戲區(qū),有條不紊地按自己想法在操作,老師適時介入,適時進行個別指導。</h3> <h3> 鶴琴幼兒園的集體備課讓我大開眼界,觸動很深。我認真聆聽每個老師的闡述,她們都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所組織的活動,是以哪個點帶著孩子組織本班活動的,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何,一點都不害怕自己講錯什么,像在一起談天拉家常似的(愜意地喝著奶茶)。</h3> <h3> 短短兩天的學習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鶴琴幼兒園真實的把“活”教育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和課程中,每一個活動開展的背后有老師精?的設計,孩子們提前的規(guī)劃,預設的目標,每天看似沒有課程的課程,給孩?提供了?靈上的自由。戶外到室內,處處都有豐富可玩的材料,處處都有孩子們精心完成的作品。在老師們不斷調試和改進中,課研成了她們的常態(tài),不斷變化,不斷反思,形式可變,核?不變。一個個課程變成了一個個的游戲故事?!安环e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每一個人的經驗無不是從小到大如此積累而來。讓孩子用雙手和大腦去探究、去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教會孩子把“死的”問題用“活的”方法去展開,去滲透。<br></h3> <h3> 一所才三歲多的幼兒園,他為什么成長得這么快?一是對陳鶴琴老先生“活教育”理論知識的扎實認知,園長連幼兒園的保安都有要求,那就是人手一本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二是聘請專家對該園教師隊伍的正確引領。三是老師們對工作的熱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