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浪字的完美解釋<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也比不過水冶人在生活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對浪字的完美用運和高度詮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 <h1> 浪在水冶</h1><h3> | 馬慶祥</h3><h3> 浪在水冶,先不說浪,先說水冶!</h3><h3> 水冶是豫北重鎮(zhèn),因以水鼓風冶鐵而著名,曾經(jīng)是山西通往平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店鋪林立,商賈云集。繁華也就不言而喻了。</h3><h3> 當然,獨特的地理和人文,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地域文化和語言表達方式。比如,北京人喜歡加,特 !天津人喜歡說嘛!水冶當然也會有口頭禪,就是一個字:浪!</h3><h3> 浪!在這里就是最獨特、也最美妙的語言表達方式。是清涼油,萬人迷!可問候、可答應(yīng)、可疑問、可表揚、可鼓勵…反正在水冶,無論是大閨女小媳婦兒,還是頑童老頭兒,不管是街頭還是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那地地道道純正的帶浪的語言對話!</h3><h3> 浪,在字典里是貶義或者中性以下的解釋,這個浪,然后,在水冶這方獨特的地域文化里,卻表達的神采飛揚,一個浪字里,帶著九龍山的氣勢偉岸,帶著珍珠泉水的驚艷甘洌,還帶著鐵廠濃濃的煙焦煤硫的混合味道。有東街商人的傲,有小東關(guān)地攤上的油、也有年輕浪孩兒們的狂,還有坡頭上各種叫賣的熱鬧,就這么一攪和。浪字在這水冶這片大地上延展出來了神奇,也變成了隨時隨地可以運用的神器!也不管你是南來的北往的,還是哈爾濱香港的,一個浪字,浪的水冶此起彼伏。</h3><h3> 大街上,一個問候:去干啥?另一個回答:沒有事兒,閑浪嘞!</h3><h3> 給人一句:這人浪的嘞!不是貶義,是對浪的人一個幽默風情和風趣最高的評價。</h3><h3> 一句:我給你浪嘞!不用當真!其實就是給你道歉,讓你別在意,他不是故意的!</h3><h3> 一個浪字,用的地方不同,浪出怡情,一個浪字,語氣不同,浪出各異,一個浪字,語調(diào)不同,浪出風采!</h3><h3> 水冶人說出的浪,和周邊十里八鄉(xiāng)說出的浪,完全不同。水冶人把浪字用的惟妙惟肖,能親言細語中夾帶,還能歇斯里底表達,這也常常能成為辨別出是不是水冶本地人的一種方式。善應(yīng)人說出浪,水冶人能聽出浪里帶著南海泉的鼻音;許家溝人說出的浪,水冶人能聽出帶著石子石灰石粉味兒;磊口人說出浪,水冶人能聽出帶著清涼山下唐塔的鐘聲;銅冶人說出的浪,水冶人能聽出黑煤泥拌著的礁硫味兒;蔣村人說出的浪,水冶人能嗅到帶著黃土和鵝卵石夾雜著的北嶺音;曲溝人說出的浪,水冶人能分辨出洹河在拐過幾道彎的抑揚;就連近鄰阜城人說出的浪,水冶人也能說出,俺們可以去阜城浪嘞!你們鄉(xiāng)下人就別來水冶浪了!因此,有個歇后語叫:阜城到水冶——閑浪嘞!這個歇后語流傳的范圍很廣,要問具體出自哪一朝,哪一代,哪一年,誰之口,更是無從考證,估計現(xiàn)在也無人去考證了!反正沒有版權(quán),只管自己隨便說,還能傳多久,也無人敢來定論。</h3><h3> 離水冶再遠一點的地方,對這個浪字也是饒有興趣。林州人也想學(xué)說:水冶人浪的嘞!但是卻說成了:水冶人浪誒嘞!一個的字不一樣,就沒有了水冶話表達的清晰利落。安陽市區(qū)人也學(xué)水冶人說話:咱去浪浪嘞吧!因為多了一個浪字,也失去了水冶說浪字人靈動和舒展!</h3><h3> 浪,在水冶,就是浪!</h3><h3> 真浪?。。。?l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冶——珍珠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這幾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孩兒</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真浪啊</h3> <h3>這,也是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