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三清山——一個令人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方

天涯客

<h3><font color="#010101">  在齊云山時,一位游客的一句“三清山更美”的話萌生了我去三清山的念頭。從齊云山下來后,做好了從網(wǎng)上查閱三清山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線、天氣預(yù)報及一些游客游記介紹的山上游覽路線等行前準(zhǔn)備工作,選定了一個晴朗的日子后即整裝出發(fā)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根據(jù)交通時刻表及行程時間, 行前計劃下午到達(dá)三清山后,從其東部索道站乘纜車上山,先去紫煙臺看晚霞后夜宿三清宮,第二天凌晨登最高峰——玉京峰看日出后游覽景區(qū)。游覽結(jié)束后乘東部索道纜車下山返回。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按計劃,于2017年12月9日下午1點到達(dá)三清山金沙索道站(東部索道站)卻得知,該索道站在按計劃更換鋼纜,纜車停運。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于是改變計劃,決定徒步上山。但是根據(jù)網(wǎng)上介紹,三清山東部沒有登山道,徒步登山需去南部索道站,而兩個索道站之間除了黑出租車外,沒有交通車。幸得當(dāng)?shù)匾簧矫裰敢艘粭l不為人知的香客進(jìn)香及當(dāng)?shù)靥舴虻倪M(jìn)山小道,并熱心地幫我聯(lián)系預(yù)訂了山上的住宿。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告別了那位熱心的山民,開始了一個人的登山行程(當(dāng)天同車到達(dá)東部索道站準(zhǔn)備游三清山的還有一對小情侶,乘黑出租去了南部索道站)。</font></h3> <h3>  山路果然偏僻,沿途未遇一人。攀過一段山路休息時,回過身來看到這兩塊路邊的石頭有些特別。仔細(xì)看了看,感覺右邊的石頭像一頭瞇眼臥伏在路邊的雄獅。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再看左邊的石頭,儼然是一頭背向我臥伏在路邊的雌獅。許是因為處于這偏僻的山道旁,旅游界不知,網(wǎng)上未見介紹,遂掏出手機(jī)拍了下來。這一對天然石獅分臥在山道兩邊,一個監(jiān)視著上山之道,一個監(jiān)視著下山之道??纯绰愤厸]見景觀介紹標(biāo)牌,就自己給它起了個名——“雌雄雙獅守山道”。</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路遇一石,形態(tài)奇特,但看不出像什么。拍下后爬上近前發(fā)現(xiàn),石壁刻有“羽蓋石”三字,知是其名,不過一直沒明白它為什么叫羽蓋石。</font></h3> <h3> 在山道的轉(zhuǎn)角處看到了這棵高大挺拔的“連理松”。</h3> <h3>  看見山崖壁上的一塊懸石很像蜥蜴,想給這處景觀起個名叫蜥蜴登山,此時抬頭看見了蜥蜴上方崖壁上伸出的樹枝,枝條密集處有點像鳥巢,想起蜥蜴愛偷吃鳥蛋,遂給它定名為“蜥蜴窺鳥巢”。</h3> <h3>  徒步登山很辛苦,不過,沿途不時會觀賞到在索道纜車上看不到的景觀,給辛勞的登山過程增添了一些樂趣,也從心理上減輕了勞累的感覺。這不,右邊遠(yuǎn)處山頂上的一塊石頭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看上去酷似一只臥在山頂?shù)陌淄?,眼望著藍(lán)色的天空。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覺得它是一處很有寓意的景觀,用手機(jī)拍了下來,并給它命名為“玉兔望月”。在密林下的山間小路拍攝,叢密的樹枝樹干在取景框中避不開,拍出的照片畫面雜亂。經(jīng)放大裁剪后的感覺還不錯,較好地突出了主題。</h3> <h3>  此處景物網(wǎng)上沒見介紹,想來游人不經(jīng)過這里,所以被埋沒在這里。右邊的石塊像是一只蹬坐著的蜥蜴,觀看著它對面的那塊石塊。打算給這個景觀取個名,不過,蜥蜴在觀看什么?看了一會,覺得它對面的石塊有些像套在無頭模特上的上衣,一時也想不起還像別的什么,權(quán)宜就叫它“蜥蜴觀模特”吧。</h3> <h3>  再次休息的時候,回身看見了這幅景色。遠(yuǎn)處裸石山峰在陽光照射下呈現(xiàn)出一片金色,在近處背光石壁的青灰色映襯下格外的輝煌。三清山的美在這里露出了“冰山一角”。我估計,目的地應(yīng)該不遠(yuǎn)了。</h3> <h3>  路遇的又一座金碧輝煌的奇峰。</h3> <h3>  此橋名曰“百步云橋”,陡峭漫長的臺階讓我從下面登上來后不得不休息一下?;赝茦蚣皹蚩缀瓦h(yuǎn)處經(jīng)過的金色峻峰組成的畫中畫時,山下熱心給我指路的老王打來電話,問我到了哪里,說客棧老板在等我,已經(jīng)幾次問我什么時候能到達(dá)。當(dāng)?shù)弥乙呀?jīng)過了百步云橋后告訴我,很快就會到景區(qū)了。聽完老王的話,精神大振,看看不遠(yuǎn)的高處有座小屋,一口氣爬了上去。</h3> <h3>  到達(dá)小屋得知,此處是位于三清福地景區(qū)的一處檢票站。在那里拿出身份證買了優(yōu)惠的半價票。檢票員告訴我,客棧老板已經(jīng)來此處接過我?guī)状瘟恕R驗闆]有游客從此路上山,見到我,就知道老板接的是我。問他客棧還有多遠(yuǎn),答曰就在前面不遠(yuǎn)處。正說著,一個中年男人來到面前,說:“你再不來,我房間就留不住了。今天房間都住滿了,有幾個客人要房沒給,你再不到,我只能給別人你只能住帳篷了”。聽后十分感激老王給我預(yù)訂了,也感謝客棧老板的守信。</h3><h3> 隨老板走了不久到了客棧。果然看見客棧門前平地上搭著幾頂帳篷,還有兩個女孩子在搭呢。寒冬山上夜宿帳篷,不得不佩服這些年輕人的執(zhí)著。</h3><h3> 付了房錢拿了客房鑰匙進(jìn)房間放下沉重的背包(25斤),一邁腳,竟然腳步發(fā)飄。看看時間是下午四點半,負(fù)重攀登了三個小時的山路,且一直是上行,此時一下釋重,不適應(yīng)了。回想起當(dāng)年曾連續(xù)12個小時攀登峨眉山,背負(fù)著五個同伴的背包都沒覺太累;當(dāng)年也曾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從黃山云谷寺登上了山頂,看看現(xiàn)在,一個背包三個小時的山路就頭重腳輕了,不由的感嘆:廉頗老矣。不過想想也釋然,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歲月不饒人,畢竟是近古稀之齡的人了。</h3><h3> 雖然登山消耗了大量的體力,但卻觀賞到了乘纜車上山看不到的美景,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世事本就如此,有失有得,失得相依,老天爺一直在玩平衡。</h3><h3> 問老板,看日落的紫煙臺離此多遠(yuǎn)?答曰,他家山上就可以看日落和日出,從屋后小路上山,只需要六分鐘左右時間。并說,想看日落趕緊去,時間不早了,再晚就看不到了。一看表,時間已是下午五點,而日落時間五點二十。曾告訴山下老王打算夜宿三清宮附近的客棧,以為現(xiàn)在的客棧就是,而從網(wǎng)上看的游覽圖顯示,三清宮至紫煙臺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此時去紫煙臺可能時間來不及了。得知此處就能看日落,趕緊背上背包就向山上爬去。</h3> <h3>  約五分鐘后到達(dá)山頂,看到標(biāo)識意外得知,此處就是原計劃去觀晚霞的紫煙臺,網(wǎng)上說的最佳晚霞觀賞處。真是誤打誤撞,原以為交通的變故會改變我原定在紫煙臺看晚霞的計劃,沒想到沿徒步登山路繞開了南清園半圓和西海岸棧道線路,直接到達(dá)三清山西部住在了紫煙臺下。是不是有天意?不知道。</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紫煙臺上看到對面山腰處的三清宮。聽說三清宮不開放游覽,若從那里來紫煙臺看日落,時間確實來不及。再次感謝為我聯(lián)系了這家客棧的老王,為我挽回了徒步登山損失的時間。</font></h3> <h3>  西邊一片云彩遮住了夕陽。支好腳架和相機(jī)等待夕陽從云層里露面。</h3> <h3>  換了個拍攝位置。夕陽露面了,趕緊按動快門拍了幾張。雖然從看日落的角度說,因為云層遮擋沒能拍到血色夕陽的畫面有些遺憾,但從看晚霞的角度說,絢麗的晚霞美景足以彌補了。魚肉和熊掌不可兼得。當(dāng)天其實很幸運,因為盡管說紫煙臺是看晚霞的理想之處,但是并不表示一定能看到。比如,日落時沒有云層,那就只能看落日余暉看不到晚霞。而當(dāng)天傍晚,其它地方都是晴空萬里,唯獨夕陽西沉處有一片云彩。這個氣象條件不僅保證了晚霞的出現(xiàn),也提供了觀日落的機(jī)會。</h3><h3><br></h3> <h3>  夕陽向地平線下沉,晚霞加深了色彩。</h3> <h3>  此時的晚霞充分展示了它的絢麗,美不勝收。</h3> <h3>  晚霞實在是美,不得不擠掉一些別的照片,多發(fā)了幾張。</h3><h3> 因為山頂風(fēng)很大,也太冷,拍了幾張晚霞覺得差不多后,收起相機(jī)和腳架裝包下山。走了大約一半的路程,聽到客棧處發(fā)出一陣歡呼聲。一回頭,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透過密集的樹叢,半個天空一片血色光芒。估計是云層擴(kuò)散開了,夕陽完全沉下了地平線,余暉將半個天空染成了一片血色,可惜被眼前密集的樹叢遮擋無法拍下來。趕緊跑到客棧門前空地,晚霞已經(jīng)消失,夜幕降臨。太可惜了。這是個教訓(xùn):欲收獲預(yù)期的效果,需要足夠的耐心。</h3><h3><br></h3><h3><br></h3><h3> </h3> <h3>  原計劃第二天凌晨從三清宮去玉京峰拍日出。游客游記介紹,從三清宮到玉京峰需一個小時,且山路難行?,F(xiàn)在住在紫煙臺,若去玉京峰需時更長。既然客棧老板說紫煙臺也能看日出,那就不舍近求遠(yuǎn)了。</h3><h3> 凌晨五點半,天空還是一片黑暗,帶上相機(jī)和腳架上了紫煙臺。觀察了一下地形,感覺此處不是觀日出的理想之處。因為東邊山勢較高,勢必會遮擋住初升的太陽。不過如果此時去玉京峰,時間完全來不及了。既來之則安之吧。好在啟明星所指之處的山形是凹下一塊的,朝陽從此露面還是能有日出的觀感的。于是選好位置支好了相機(jī)等待日出。</h3><h3> 黎明天空的晨曦很美,拍了幾張。</h3> <h3>霞光出現(xiàn)了</h3> <h3>朝霞展現(xiàn)</h3> <h3>  太陽要出山了,就從啟明星指示的位置。</h3> <h3>此時的日暈非常美麗。</h3> <h3>朝陽露臉了。</h3> <h3><font color="#010101">  冉冉上升的朝陽將天空染出一片輝煌。只可惜朝陽出現(xiàn)的位置較高,待看到時,光線已經(jīng)比較強,拍不到血色朝陽從地平線下跳出的畫面,留待下次彌補吧。</font></h3> <h3>  下了紫煙臺不遠(yuǎn),左邊一條小路通往“風(fēng)雷塔”,前行不遠(yuǎn)就到了。這是一處人文景觀,是道教建筑物。</h3> <h3>  從風(fēng)雷塔折回原路前行,看到了一座石屋。近前得知是“龍虎殿”。此時,我還處在道家修行的三清福地景區(qū),沿途有一些其它道教建筑,因在其它道教場所都有見,沒什么特別之處,就不發(fā)圖了。</h3> <h3>  此處景觀叫“猴王觀寶”。猴王端坐在山頂上,手捧著不知什么寶貝在觀賞。</h3> <h3>  離開猴王觀寶景點,決定去南清園。從三清福地景區(qū)去南清園有兩條路線,走東海岸或西海岸。據(jù)網(wǎng)上游客介紹,兩條路線都是只能觀賞遠(yuǎn)景。西海岸的特色是看晚霞,我已在紫煙臺看了,遂選擇走東海岸路線。</h3><h3><br></h3> <h3>  走東、西海岸的路全部是環(huán)山高空棧道。三清山景區(qū)這個設(shè)計不錯:三清山西部主要為人文景觀游覽區(qū),東部的南清園景區(qū)則集中了大部分自然景觀,兩地之間用環(huán)山高空棧道連接,避免了游客不斷的上山下山,減少了大量的體力消耗。</h3><h3> 棧道上的這棵平頂松是不是與黃山的迎客松很相像?自己給它命名為迎賓松。三清山上隨處可見這種黃山松。</h3> <h3>  在棧道上拍的遠(yuǎn)景。因為有些逆光,天空灰白,不是很美。</h3> <h3> 遠(yuǎn)處山峰相擁的兩塊石頭,景區(qū)標(biāo)識為“情侶合歡石”。</h3><h3> 上午走東海岸路線的缺點,就是基本都處于逆光下拍照,拍不出好品質(zhì)的照片。好在三清山精華景觀不在此處。</h3> <h3>回頭側(cè)光拍東海岸棧道。</h3> <h3>又遇黃山松</h3> <h3>  東海岸棧道在此處橫空凸出一塊玻璃底面的觀景臺,叫“乾坤臺”。站在上面,置身于空中,腳下是萬丈深淵,有一種凌空的感覺。膽小的人會心虛腿軟。</h3> <h3>  看到我在拍乾坤臺,一對在棧道內(nèi)側(cè)休息的小情侶中的女孩走過來想上去,但又害怕不敢上。看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模樣很有趣,就拍了下來。</h3><h3> 在我讓其上乾坤臺體驗一下凌空的感覺的鼓勵下,女孩終于勇敢地慢慢走到凸臺中央,叫男友給她拍照。男孩也許也是膽小,不敢貼近棧道護(hù)欄拍,就站在棧道中間拍。這樣拍出的效果肯定不好,于是告訴男孩,在這個景點拍照,要展現(xiàn)的就是被拍人的凌空效果,一定要貼著護(hù)欄將手機(jī)伸出護(hù)欄拍,否則拍出的照片就沒什么特色。男孩鼓起勇氣,貼上了護(hù)欄。我又鼓勵女孩再勇敢一點走到凸臺端頭,側(cè)面向陽光,讓男孩拍了一張。當(dāng)然,此時女孩是不敢擺什么造型的,能坦然站上凸臺前端已經(jīng)鼓足了勇氣了。待女孩回來后,我告訴他們,看看照片,一定會很滿意。女孩看了男友的手機(jī)后,歡呼起來:“哇!太棒了,太震撼了,我太勇敢了,朋友們看到一定會佩服我的。謝謝大叔,謝謝大叔,真的應(yīng)該謝謝您”。</h3> <h3>  渡仙橋,一道懸索木橋,過去就是南清園景區(qū)了。其實,橋邊另有通道過去,我童心未泯,還是晃晃悠悠地從橋上過去了。</h3> <h3>  對面這根巨大的石柱橫空出山,氣勢非凡。這是三清山標(biāo)志性景觀之一的“巨蟒出山”。</h3><h3>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這根石柱更像發(fā)怒的眼鏡蛇,叫巨蟒出山不太貼切。也許景區(qū)命名時考慮到叫“巨眼鏡蛇出山”太拗口,也不如“巨蟒出山”名字有氣勢。那么,叫“巨龍出山”不是更有氣勢嗎?不過細(xì)想,龍生于海,蛇生于山,此物立于山中不是海中,叫巨蟒出山比巨龍出山更符合情理??磥?,景區(qū)為這個命名也是煞費苦心了。</h3> <h3>  這處景觀叫“企鵝獻(xiàn)桃”。不過從這個角度看,還看不真切。因為不仔細(xì)看,看不出桃在哪里,它混在其它景物中了。等轉(zhuǎn)到合適的位置,會看得很真切。</h3> <h3>雄偉的峰林</h3> <h3>  “仙人指路”,這是景區(qū)的命名。不過根據(jù)景觀的展現(xiàn),我覺得可以叫它“指天石”。如果想名字雅一點,也可以叫它“指天發(fā)誓”。景區(qū)命名為仙人指路,想是因為三清山是道教名山,是個求仙的地方。</h3> <h3>  經(jīng)過的景觀——三龍出海。蔚藍(lán)的天空宛若浩瀚的大海,此景叫龍出海倒很貼切。</h3><h3> 畫面是不是很美?</h3> <h3>峰林和裸石</h3> <h3>下行回頭拍的坡道</h3> <h3>  路遇這塊攔路奇石,因在網(wǎng)上看過介紹,知道它叫”馬頭石”。照片中出現(xiàn)的一對夫婦走近前看了會說看不出像馬頭。我告訴他們,石頭向走道凸出的部分像不像馬嘴巴?馬嘴巴上面像不像馬鼻梁?整塊巨石像不像馬側(cè)著腦袋?此時一幫年輕人經(jīng)過,聽我的解說后看看,包括那對夫婦都連聲說,還真的很像唉,像,像。紛紛上去拍照留影。</h3><h3> 此時想起常有人說,出門旅游是花錢買罪受。主要是不會賞景,或者說心態(tài)不端正。觀賞象形景觀,很多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畢竟不是實物。旅游確實辛苦,但還是游人如梭,其實為的是放松心情尋找樂趣。這需要良好的心態(tài)。大自然的景色如同人類社會,魚龍混雜,需要去辨別發(fā)現(xiàn)。心中有景則眼中有景。同一個場景和同樣的氣象條件下,不同的人拍出的照片效果不同。這里除了有攝影技巧因素外,主要還是取景的問題,也就是拍攝的人對魚龍辨別能力的不同,或者說審美能力不同。心態(tài)健康,就能從繁雜的自然景觀或社會形態(tài)中發(fā)現(xiàn)隱于其中的美。反之則不然。扯遠(yuǎn)了,繼續(xù)賞景。</h3> <h3>圖示為一段盤山道的花瓣形護(hù)欄。</h3> <h3>  在盤山道上回拍”三龍出山”。這個名字有些牽強附會。不管他名字如何,景色還不錯。</h3> <h3>對面山峰右邊的石頭像不像貓頭?</h3> <h3>一峰獨峻,數(shù)松皆奇,藍(lán)天清澈。好美的畫面。</h3> <h3> ”一線峽”,狹窄的通道藍(lán)天一線,只容一人通行。看到它,自然會想到一線天。不過,三清山的一線天另有其處,不在這里。</h3> <h3>  穿過一線峽,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對面山頭上的景觀——狐貍啃雞。右邊的石塊確實像只立起的狐貍。不過,左邊的石頭說像雞很勉強。這大概是為了配合給這個狐貍景觀命名而勉強為之。</h3> <h3>  過了一線峽才真正進(jìn)入了“巨蟒出山”景點,前面的巨蟒出山是在景點對面山道上拍的。從這個角度拍巨蟒,主題突出,不過,形象不如前面的真切。</h3> <h3>  繼續(xù)下行,來到這個位置拍巨蟒出山,主題最突出,形象也比較貼切,也最有氣勢。如果再有云層環(huán)繞其身,畫面就更美了,有了仙境的感覺,可以叫“靈蛇穿云”了。這只有等雨后初晴才有機(jī)會拍出這樣的美景。</h3> <h3>沿途的峰林景色</h3> <h3> 這里是“企鵝獻(xiàn)桃”景點所在地,是看“企鵝獻(xiàn)桃”景觀最真切的地方。右邊兩塊奇石,很像兩只昂首挺胸站立的企鵝,左邊被小松樹遮擋了半邊的石塊,尖尖的頂,圓圓的身,是不是很像一個蟠桃?至于中間的那塊石頭,其實是遠(yuǎn)處另一個景觀的投影,除去這塊石頭,就是“企鵝獻(xiàn)桃”景觀。</h3> <h3>  換個位置及角度單拍企鵝,主題突出,畫面更好看。沒了蟠桃,另外取名“企鵝向天歌”。</h3> <h3>  這是巨蟒出山的背面,我自行給它另取名叫“擎天柱”。</h3> <h3>藍(lán)天奇峰</h3> <h3>  這是三清山另一個標(biāo)志景觀——東方女神。齊肩短發(fā),圓臉盤,耳、鼻、口都清晰可見,完全是一幅盤腿端坐在山崖上的東方婦女的側(cè)面形象,所以叫“東方女神”。</h3> <h3>  放開視野,擴(kuò)展畫面,右邊是東方女神,左邊是巨蟒出山。這幅畫面包含了一段傳說。聽路過的帶團(tuán)導(dǎo)游說,東方女神是西王母的第七十二個女兒,看中了一個凡間小伙(名字沒記住)并私定終身。王母反對,就把那小伙變成蛇身壓在山下。女神思念情郎,每天坐在山崖上等小伙出山。</h3><h3> 感覺這王母是天下嫌貧愛富丈母娘的祖師,以前就拆散過牛郎和織女及董永和七仙女,如今又聽說拆散了第七十二個女兒的婚姻。做她的女兒真的不幸。</h3> <h3><font color="#010101">  傳說是瞎編的,神仙是不存在的。不過,現(xiàn)實社會中,在家守望在外丈夫的妻子倒是大有其人,尤其當(dāng)今的中國農(nóng)村,青壯年男人基本都去城里打工了,有些人因為掙錢難,多年不敢回家,留守家中苦苦盼望丈夫早點回家的妻子很多。這個景觀形象地反映出這個現(xiàn)象。面對石像,觸景生情,心中不禁涌出一首不上大雅的詩: 村姑望夫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打工說掙錢,一去已三年。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望斷山前路,夫君何日還?</font></h3> <h3>萬笏朝天,一處景觀。</h3> <h3>  圖為 端坐在巨石上的潛心修道人。因不知景區(qū)的命名,擅自將這個景觀叫作“天師悟道”。也許景區(qū)另有命名,不過從這個角度看,很像是個道士端坐在山頂閉目修煉。</h3> <h3>看官自己取個名字吧。</h3> <h3>  太公釣魚,指的是中間那塊尖頂奇石。路過的導(dǎo)游對太公手中沒有魚竿的解說是忘了帶。如果換作我,我會解釋說:當(dāng)年姜太公直鉤釣文王,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fā)明和進(jìn)步,太公現(xiàn)在釣魚不僅不需要彎鉤,練漁具都不需要了。</h3><h3> 細(xì)看畫面,其實在太公對面的山頂上還坐著個和尚呢。看出來沒有?結(jié)合這個發(fā)現(xiàn),不如將稱為太公的奇石看作太上老君,和尚看作如來,將整個景觀取名為“老子會如來”。三清山本就是道教圣地,山中出現(xiàn)老子比出現(xiàn)姜太公更合乎情理。</h3> <h3>奇峰</h3> <h3>  又發(fā)現(xiàn)一只兔子。從這個角度拍下來,松枝彌補了它沒有耳朵的缺憾。玉兔待月的名字是我擅自取的。</h3> <h3>  這個景觀,景區(qū)叫“雛雞出殼”,依據(jù)是,巨大的橢圓巨石像個巨型雞蛋,上部三角形小石塊是個頂破蛋殼的雛雞的腦袋,左邊是雞尾巴。</h3> <h3>  山道是不是很陡峭?我在此處是下行游覽。</h3> <h3>看不盡的奇峰</h3> <h3>  此處景觀叫“神龍戲松”,強逆光下拍得畫面很暗,經(jīng)減光處理后仍不清楚。幾個游客說看不出有龍,我將網(wǎng)上看到的介紹告訴大家:峰頂松樹下臥著的一條龍,頭向松樹,長長尾巴拖掛在左邊的崖壁上。大家仔細(xì)看看說,還真有點像呢。其中一位婦女說,不像龍,像蜥蜴。其實,我在網(wǎng)上看到圖片時也就認(rèn)為像蜥蜴。</h3><h3><br></h3> <h3>  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山峰壁,有點像戲劇中小丑的臉譜,就叫它“小丑峰”吧。</h3> <h3>  這里才是“一線天”。陡峭的臺階共299級,音意愛久久,寓意愛情或關(guān)愛永久。</h3><h3> 景區(qū)是禁止游人從一線天下行的,因為臺階太陡峭,下行危險性很大,加上游人都比較疲勞,下行時腿一軟就會摔下去。但從這里上行,爬299級這么陡峭的臺階,一定累得夠嗆。我選擇的游覽路線證明是正確的,在東海岸棧道一路平行,到南清園后,多數(shù)情況是下行,偶有上行,山路也不長。到了這里雖不許從一線天下,但邊上有平緩的盤山道可以下去,既安全也省力。而沿途遇到幾個旅游團(tuán)都是被導(dǎo)游帶著和我逆向行進(jìn)的,一路多為漫長的上行山路,個個氣喘吁吁。</h3> <h3>  這里叫“鍘刀石”??纯囱卤诘膬蓧K石片,像不像一把開著口的鍘刀?</h3> <h3>又見奇峰</h3> <h3>不知其名</h3> <h3> 對面這塊巨石的頂端像不像一個張著大嘴的豬頭?“八戒嚎天”的名字是我自己取的。也許,景區(qū)的命名不是這個,有個“海獅吞月”也許就是它。</h3> <h3><font color="#010101"> 景區(qū)有處景觀叫“仙姑曬靴”,是不是這里不知道,看著有點像。</font></h3> <h3>  此處是帶團(tuán)導(dǎo)游重點介紹的景觀之一——玉女開懷。為什么叫玉女開懷,看圖就明白,不需明說。倒是在場的導(dǎo)游介紹中的一段說辭令人捧腹。她向她帶的團(tuán)中游客介紹說:大家要問這是什么,這是“男人的溫床,女人的榮光,老太的夢想,嬰兒的糧倉”。除第一句有些不雅外,另外三句說的倒是事實,而且說辭還很押韻,朗朗上口。真虧她想得出。</h3> <h3>  這個景觀叫“玉兔奔月”。這個兔子最像,不過叫奔月不貼切。因為,既然是奔月,就該有奔或欲奔的姿態(tài)。而這只兔子低頭臥伏在石塊上,倒像是在悔過。景區(qū)命名為“玉兔奔月”,估計是順應(yīng)”嫦娥奔月”的故事。既如此,我倒不如給它命名為”玉兔思月”更符合景觀寓意。給這景觀賦一首應(yīng)景詩: 玉兔思月 </h3><h3> 為圖富貴私離宮,誰料人間戾氣濃。</h3><h3> 慈善嫦娥莫記恨,玉兒悔在紅塵中。</h3> <h3>這是萬壽園內(nèi)的一個景觀。</h3> <h3>  萬壽園入口。因為我是逆行游覽的,從南清園進(jìn)入的萬壽園,所以后經(jīng)過其正門入口。</h3> <h3>  出萬壽園,沿這條路下來就到了三清山南部索道站??幢?,時間是下午兩點多一點。雖然時間還早,但主要景點和精華景觀都看過了,而且東部索道停運,遂乘上纜車下山,結(jié)束了這段三清山之游。</h3> <h3>  三清山的山體和黃山一樣,都是花崗巖,呈現(xiàn)出同樣的地質(zhì)面貌,所以,三清山有小黃山之稱。不過我感覺,如果從象形奇石的角度說,三清山的奇石在象形上比黃山更逼真。其中,東方女神,巨蟒出山,玉女開懷,企鵝獻(xiàn)桃等,個個栩栩如生。到了三清山,真正領(lǐng)略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令人驚嘆不已。</h3><h3> 素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說,在張家界也聽導(dǎo)游吹噓過“到了張家界,天下再無山”。從三清山回來后,我想說:山外有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