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作者簡介】:朱妙君,女,1982年出生,中共黨員,幼教二級,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學前教育,本科學歷,現任義烏市義亭未來之星幼兒園園長,曾多次被評為義烏市先進幼兒教師。撰寫的論文多次在義烏市榮獲一二三等獎,義烏市優(yōu)質課評比榮獲多次一等獎,選送金華市獲二等獎,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榮獲義烏市一等獎,選送浙江省三等獎的榮譽稱號。從事幼教十八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恪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做孩子們的好朋友。</b></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能夠滿足個體需要的、促進其個別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美工區(qū)域是區(qū)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開展美工區(qū)域,成為當下幼兒教師的熱點問題。我園經過三年的不斷努力,發(fā)現美工區(qū)域活動生活化的指導方式,能夠有效地推進了區(qū)域活動的開展。</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b></span></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營造優(yōu)美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富有童趣的環(huán)境</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幼兒園布置了孩子們的歡樂天地,在樓道上、走廊里、教室里,處處都成為展示孩子作品的天地,一樓是小班孩子們的一幅幅稚拙可愛的趣味作品,二樓是中班孩子們五彩繽紛印染世界,三樓則是大班孩子們的臉譜畫。美術是孩子表達表現自己的想法、觀點、認識的獨特的語言。幼兒將自己親手創(chuàng)作的作品布置在墻飾上,不僅能體驗到美的感受,也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交流和啟迪,使他們的成就感得以滿足,而越發(fā)對美術活動感興趣,同時也讓他們獲得美的享受,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b></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富有意境的環(huán)境</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俗話說的好:"與其使人喜,不如令人愛,與其令人愛,不如使人思"。各班級的老師根據自己班級特色創(chuàng)設了別具一格的環(huán)境,如大班的"蜜蜂班"創(chuàng)設了小蜜蜂愛勞動、不怕辛苦、百折不撓的意境;中班的"蝸牛班"創(chuàng)設了小蝸牛堅忍不拔、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的意境;小班的"小兔班"創(chuàng)設了活潑、可愛、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境。美工區(qū)域活動的創(chuàng)意,為孩子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創(chuàng)意空間,讓孩子感受環(huán)境的美,再用自己的雙手盡情地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為孩子們開啟了一扇"創(chuàng)意之門"。 </b></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3、富有開放的環(huán)境</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氛圍,是幼兒順利進行美工區(qū)域活動的前提。美工區(qū)域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差異創(chuàng)設了繪畫區(qū)、立體塑造區(qū)、泥工區(qū)、紙工區(qū)、布藝區(qū)、編織區(qū)等不同的區(qū)域。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舞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幼兒感受到被愛、被尊重,從而產生安全感和舒暢的情緒,盡情地與物質材料接觸,大膽自由創(chuàng)造,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b></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二)挖掘生活化材料,提升幼兒創(chuàng)作熱情</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1、自然物材料</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自然材料顧名思義即來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它為幼兒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樹葉、花瓣、各種農作物的果實、種子、石頭、泥沙等。五彩繽紛的種子、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各類樹葉、樹枝、根,都為農村幼兒園美工區(qū)域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資源。這些隨手可見的材料孩子們既熟悉又新奇,貼近生活,易于喚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與創(chuàng)作欲望。</b></span></h3>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廢舊物材料</b><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變廢為寶"就是將"美術"與"生活"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從中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在一日活動中,時刻關注生活中的熱點時事、新聞或者節(jié)日,確定活動的主題,如去年杭州召開G20峰會,我們老師與孩子商量確定了"喜迎G20峰會,爭做浙江小主人"為主題的創(chuàng)意活動,美工區(qū)域的活動就利用舊紙箱、舊鞋盒等搭建了各式各樣的場館,介紹浙江的特色風土人情,特別是介紹義烏義亭的紅糖制作、中秋月餅等,孩子們把在生活中的感受都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作為浙江人、義烏人、義亭人的驕傲。平時,我們幼兒園老師通過不同途徑,發(fā)動幼兒與家長一起來收集生活中各種常見物品,為創(chuàng)意活動提供利用廢舊材料創(chuàng)作各式各樣的物品,源源不斷的素材,豐富了材料庫,如:瓶蓋、紙盒、舊報紙、舊鞋子、一次性杯碟、碎布條、包裝袋等等,孩子們十分樂于擺弄它們,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美術方式進行美術表現活動。</b></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3、組合材料</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合理利用材料是否有趣、可變、可操作,與幼兒能否主動參與操作有很大影響。在我們搜集的材料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區(qū)角活動中,有的在經過加工組合以后更能發(fā)揮材料的最大功用。如一個個空可樂瓶我們可以把它剪開或漏斗狀或杯狀等自制成玩米工具又可在瓶上剪出嘴巴、眼睛加以裝飾讓小班幼兒進行"喂娃娃"活動等。又如碎布,如果我們把碎布進行加工剪成各種形狀就可放在"動動小腦筋"中進行分類或排序活動,在形狀中間縫上紐扣眼又可放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進行扣紐扣的練習。這樣把現有的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就豐富了材料的多變性和可操作性。</b></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三)搭建互動創(chuàng)意平臺,提高幼兒創(chuàng)作能力</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1、集體教學與區(qū)域活動互動</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幼兒園的區(qū)域活動強調環(huán)境與材料對幼兒的引領,教師指導以間接指導為主;集體教學活動強調目的性、計劃性,教師的指導以直接指導為主;區(qū)域活動和集體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獲取的經驗會自然地遷移到區(qū)域活動中,豐富幼兒的區(qū)域活動。相反,幼兒也會把區(qū)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能力運用到集體教學中。由于集體教學受到時間的限制,許多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得不到發(fā)揮,因此我們將生活化創(chuàng)意美術教育延伸到美工區(qū)域活動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在"折紙"活動中,我們發(fā)現幼兒的創(chuàng)作情緒一直高漲,但我們無法保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因此我們將工具和材料投放到區(qū)域中,配上制作步驟、圖譜,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自由創(chuàng)作學習,孩子們折紙方法也變得越來越多,花樣也是千變萬化。我們也會圍繞主題活動,在美工區(qū)域里添置一些材料,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發(fā)揮。</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過去美術活動比較拘泥于集體的學習活動形式進行,現在我們把美術活動的實施拓展到區(qū)域活動之中,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區(qū)域進行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由創(chuàng)作。</b></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2.師幼互動和生生互動</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在美工區(qū)域活動中,最有效的指導策略就是教師作為玩伴的身份指導幼兒的操作活動,如教師和幼兒一樣,平等地玩區(qū)域里的玩具和材料,有時教師故意自言自語,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教師的玩法很容易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從而引導幼兒持續(xù)地參與區(qū)域活動。教師以玩伴的方式指導區(qū)域活動,既簡單又自然,不會給孩子壓力,能夠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幼兒的想法和困難,指導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當游戲活動進行有困難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靈活地借助于游戲的語言或者行為,幫助幼兒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jié),提升幼兒游戲水平。</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會自然而然地進行分組,三三兩兩一起游戲,孩子會很自然地彼此模仿,游戲活動會因為幼兒之間的學習和模仿不斷出現創(chuàng)意和轉機。特別是能力強的孩子,在區(qū)域活動中,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師傅,以強帶弱,克服各種困難,學會協(xié)商、輪流、退讓、守規(guī)則等,發(fā)展良好的同伴關系。</b></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3.家長與孩子互動</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幼兒美術活動無處不在,又無時不在。在家里家長也可以提供材料來開展創(chuàng)意美術制作。在家庭中開展親子創(chuàng)意制作,不僅能增進幼兒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同時能讓幼兒和家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秀"出奇思妙想。如結合主題活動"橋這一家"創(chuàng)意大賽制作活動中,我們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選擇生活中各種材料制作的作品,來幼兒園參加"親子創(chuàng)意美術比賽"。幼兒和家長都積極參與,一件件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應運而生:現代橋、古代橋、拱橋等,看著親子合作制作的作品真讓人感動,有的精致,有的粗礦,有的色彩斑斕,有的樸素大方,每一幅作品中都凝聚著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智慧,最難能可貴的是所有的作品都體現了孩子的特點:天真、新奇、大膽、率直。</b></span></h3>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ㄋ模┱乖u美工區(qū)域成果,分享美工區(qū)域樂趣</b><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故事法表達</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每次美工區(qū)域活動結束后,我們會讓孩子們針對自己的的作品講一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小伙伴,講給老師聽,講給爸爸、媽媽聽。通過講自己的畫,培養(yǎng)了孩子觀察事物的邏輯性,如:從主體到部分,從遠及近,從上到下等等,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拓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他們會結合別人的畫,別人的故事,老師家長給予的不同啟示,逐步完善自己的畫,繼續(xù)自己的故事。</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h3>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b><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游戲法應用</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美工區(qū)域中,教師經常會利用孩子操作好的作品當頭飾或者掛飾,運用到孩子游戲中進行表演,積極的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的想象,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欲望。利用孩子的一些作品滲透到游戲中去,如利用舊的臺歷紙折好"辣椒"后,我們會讓幼兒表演吃辣椒,有的吐舌頭,有的用手或用書扇舌頭,有的跳起來,有的抓頭瘙癢,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提高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望,體驗了成功的樂趣。</b></h3><h3><br /></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生活化義賣<br /></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著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術綜合活動,使美術和生活緊密相連。大班的老師會經常布置"愛心義賣攤點"活動,讓幼兒把自己在美工區(qū)域做的作品通過義賣的形式分享成果,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在課堂中的創(chuàng)作欲望,又能夠把課堂的成果引向生活,豐富了課外知識,幫助福利院有困難的小朋友度過難關。同時,在義賣活動中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推銷喊賣能力、愛心品質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b></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以上是我園在開展美工區(qū)域中,充分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并將其巧妙地運用到美工區(qū)域活動中的一些探索和研究。美工區(qū)域活動生活化的指導方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點燃了他們的創(chuàng)意靈感。有效地推進了區(qū)域活動的開展,改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有效地發(fā)揮了幼兒主體性的作用,培養(yǎng)了幼兒創(chuàng)造性,促進了每一個孩子的全面發(fā)展。</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