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走馬觀花游黃山

趙勝文

<h1>  日前,來到安徽,與2010年由廣西組成《和諧社會》采訪團、均來自全國各地部分省市“一分團”的戰(zhàn)友們再次相聚。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只因趣味相投,性情相近,且重情重義,便記住彼此,盡管過去近八年的時光,大家始終保持密切聯(lián)系。在這相聚短短的兩天時間里,安徽的戰(zhàn)友詹主任精心安排我們游覽了黃山、走訪了宏村等地。這里我把游覽黃山時拍的一些畫面編輯起來,請大家欣賞。</h1><h1><br></h1> <h1><br></h1><h1>全國部分省市的戰(zhàn)友們在黃山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留影(手機拍照)</h1> <h1>  </h1><h1>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h1><h1></h1><h1> 黃山風景區(qū)面積160.6平方千米,東起黃獅,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zhèn),分為溫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九個管理區(qū),包括200多個大小景點。</h1><h1>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 ‘’五絕‘’ 著稱于世,擁有 ‘’天下第一奇山‘’ 之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h1><h1><br></h1> <h1>  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黃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巖石遙望青黑而得名。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采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千余年來,黃山積淀了濃郁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藥溪、曬藥臺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h1><h1><br></h1> <h1>  在去黃山路上,天氣當時特別陰暗,并伴有濃霧能見度很低。這是當時黃山路邊濃霧的情景。</h1><h1><br></h1> <h1>  路邊已經(jīng)長得丈余高的綠竹,彎下腰來隨著微風不停的左右搖擺,好像在向我們頻頻招手,歡迎大家的到來。</h1><h1><br></h1> <h1>  在通往黃山景區(qū)的路上,打通了一條隧道,使得進入黃山景區(qū)的路程近了很多。</h1> <h1>  離上山的索道不遠處,聽到了從山上流下來山泉水的嘩嘩聲,這瀑布雖然不是很大,確顯得很有生氣,令人心情特別舒暢!</h1><h1><br></h1> <h1>  上了黃山索道后,纜車便沖入濃濃的迷霧當中,四周什么都看不見,大約十幾分鐘以后,纜車快升到黃山頂上時,迷霧才漸漸稀薄,天空感覺明亮起來,纜車上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驚呼,哇!看到了山上的美景啦!</h1><h1> 這幾張照片就是在攬車行進時拍攝的。</h1> <h1>  <br>  在黃山風景區(qū)西海至光明頂?shù)谋P山道上,有一座花崗巖建的石亭子,名曰:‘’行知亭‘’,始建于:1996年。</h1><h1><br></h1> <h1><font color="#010101">  在‘’行知亭‘’兩側(cè)的廊柱上有郭沫若專為陶行知先生題寫的一副對聯(lián):‘’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細細品味語重心長?! ∵@副對聯(lián)不僅是對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贊美,更是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也揭示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歷史使命和價值所在。</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 <h1>  在行知亭前的石碑上鐫著陶行知先生的格言,‘’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想來的確如此。<br>  陶行知先生一生為什么兩改其名,第一次將文改為知行,第二次又將知行改為行知,這正體現(xiàn)了先生一生求真的過程,終于找到了認識的邏輯規(guī)律,最終修成了一名真人。</h1><h1><br></h1> <h1>  立于亭中,遠眺飛來石,雄奇險峻;近觀名言警句,回味無窮。在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能得到思想上的薰陶和人格上的升華。我們應該學習先哲們的精神,一生要不斷求真,學做真人。</h1><h1><br></h1> <h1>  云海是黃山風景的重要景觀之一。所謂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形成的云層,并且云頂高度低于山頂高度,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故稱這一現(xiàn)象為‘’云?!?。</h1><h1><br></h1> <h1>  飛來石位于安徽省黃山風景區(qū)平天矼的一塊平坦巖石上,為自然風化生成。兩頭巖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故名‘’飛來石‘’。地質(zhì)學家認為,飛來石這一奇觀是地質(zhì)變化過程中形成的,真可謂天設地造奇觀景色。</h1><h1><br></h1> <h1>  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黃山中部,海拔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都盡收眼底。明代普門和尚曾在頂上創(chuàng)建大悲院,現(xiàn)在其遺址上建有黃山氣象站。因為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由于地勢平坦,所以是黃山看日出、觀云海的最佳地點之一。</h1><h1> 下面這些風景都是在光明頂周圍拍攝的。</h1><h1><br></h1> <h1>在黃山光明頂原大悲院遺址上建立的氣象站。</h1><h1><br></h1> <h1><br></h1><h1>請將手機橫過來觀看這幾張照片。</h1><h1><br></h1> <h1>在黃山光明頂上觀看到的‘’云?!?。</h1><h1><br></h1> <h1>  海心亭是黃山風景區(qū)的一處景點,位于光明頂至鰲魚峰的必經(jīng)之地,是登山旅客一處重要的休息站,從海心亭向西至釣橋庵全長八公里的地區(qū),統(tǒng)稱為白云區(qū)。海心亭是一座雙層式的古亭,造型奇巧獨特。<br>  這是當時拍下在云霧中心海心亭。</h1><h1><br></h1> <h1>  云海是黃山風景的重要景觀之一。所謂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形成的云層,并且云頂高度低于山頂高度,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故稱這一現(xiàn)象為‘’云海‘’。</h1><h1><br></h1> <h1>  黃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黃山的云海,特別奇絕。漫天的云霧和層積云,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nèi)f化的云海大觀。每當云海涌來時,黃山上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表達出來。景色千變?nèi)f化,稍縱即逝,景色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 </h1><h1> 這次走馬觀花游黃山,讓我們大家特別幸運的看到了黃山不斷變化這奇特的云海景觀。這是我當時拍下來黃山云海漂流不斷變化的情景。<br></h1><h1><br></h1> <h1>  百步云梯:位于黃山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離‘’蓮?!贿h處有兩塊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這就是‘’百步云梯‘’。</h1><h1><br></h1> <h1>  在百步云梯旁的石縫里生長的一棵迎客松樹。</h1><h1><br></h1> <h1>  明代后世靖曾有詩云:‘’一線天高不可升,穿云深處有梯登。猿驚難上回山水,鳥駭遲飛落野藤,行客攜筇常起伏,山僧著展每凌競。后階先幸奇松護,獨立能遮最險層‘’。 今人亦有詩云:‘’云梯百步客心驚,曲折蜿蜒接太清。莫說自然多險境,人生道路更艱辛‘’。</h1><h1><br></h1> <h1>濃霧迷漫中的仙人指路。</h1> <h1>  這是一棵名為的‘’送客松‘’,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cè)道旁,枝葉側(cè)伸好像作揖送客,與名揚世界的黃山迎客松遙遙相對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此松虬干蒼翠,側(cè)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有詩贊曰:‘’巖前倩影側(cè)枝伸,青翠容顏滿面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游人‘’。<br> 可惜當時濃霧太大,光線太暗,拍下‘’送客松‘’霧中倩影送我們下山。</h1><h1><br></h1> <h1>  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cè)、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樹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是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cè)枝椏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只手優(yōu)雅地插在褲兜里,雍容大度,姿態(tài)優(yōu)美。<br>  可惜的是我們來到這里時,云霧濃度太大了,只是看到‘’迎客松‘’在濃濃云霧中的影子啦!</h1><h1><br></h1> <h1>  黃山的‘’一線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過小心坡、渡仙橋,有一道兩壁夾成的狹窄長石巷,寬不過2米,窄處僅0.5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只能容一人通過。</h1><h1><br></h1> <h1>  從黃山返回來的途中,戰(zhàn)友們不顧疲,在車上就將自己登上黃山的記實體會書寫出來,發(fā)到群里,這里我當時部分戰(zhàn)友書寫的全文轉(zhuǎn)發(fā)給大家分享一下。</h1><h1><br></h1> <h1>  </h1><h1> 這是云南法制報鄭玉明主任書寫的登黃山記實體會全文。</h1><h1><br></h1> <h1> 黃山游記(上) <br> <br> 鄭玉明</h1><h1></h1><h1><br></h1><h1> 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nèi)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天,真正領略了這一意境,體味了黃山的奇幻之美。游黃山記早晨5點半,帶著朦朧的睡眼,我們一行6人準備出發(fā)了,從合肥到黃山有300多公里的距離,為了趕早登山,我們不敢有半點耽誤,匆匆喝點稀粥就上路了。此行老詹和奧巴馬(我們的團長,神形俱似奧巴馬,7年前組建一分團時獲此稱號)是我們的司機,老詹那車估計還行,趙老師和郭子跟他一路聊著,打發(fā)漫漫長路。奧巴馬就慘了,從上車開始,我和妍妍就一橫一豎直接躺倒,一路睡到黃山腳下,沒人理會他,也不知他是怎么熬完這300多公里的。頭天的陰雨綿綿,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很是忐忑,不知今天會遇到怎樣的天氣,萬一山上下雨,那真只能抬頭看霧,低頭看路了。10點鐘,準時登上上山的纜車,扶搖直上,期待著美景。然而,車外的霧氣蒙蒙,讓我們的心情跌落谷底,除了纜車內(nèi)的人頭,車外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到美景,也看不到落差,之前那點恐高的恐懼也沒了。就在快要絕望之時,10多分鐘之后,快到山頂之時,忽然云開霧散,置身滔滔云海之間,仿佛步入仙境一般?!熬d綿長飄萬萬尺,疑是銀河人間?!秉S山的云海的確名不虛傳。作為當?shù)厝说睦险驳屈S山三四次了,也未遇到這樣的天氣,未曾見到如此美景。據(jù)說,黃山一年四季三分之二是雨季,最夢幻的云海會在雨后第二天的晴天出現(xiàn),這樣的日子一年中只有70天左右,我們第一次登頂,竟遇上了,真是人品爆發(fā)?。。ㄎ赐甏m(xù)) </h1><h1><br></h1><h1><br></h1><h1> 黃山游記(下) </h1><h1><br></h1><h1> 鄭玉明</h1><h1><br></h1><h1> 黃山有四絕,分別為: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黃山延綿數(shù)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的松樹蒼翠濃密,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可謂“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怪石與松結(jié)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此次黃山之行,遇到了最完美的天氣,看到了最奇幻的云海,還與那飛天來石有個親密擁抱,真是幸運至極。中午時分,我們登上光明頂,盡收云海于眼底,流云散落在諸峰之間,云來霧去,變幻莫測,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xiàn)云海之中,如同仙境一般。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已成神仙,無數(shù)次有沖動想邁出腿去,來一次騰云駕霧之旅。云在山中走,人在畫中行。在這里,無需技術,無需美圖,拿起手機,隨手一拍,就是一幅山水畫,感覺很虛幻,不真實,可它就在眼前。同行的趙老師是資深攝影師,遇到這樣的美景,無論如何是挪不動步子的。他不停變換鏡頭,遠景、中景、近景,哪一個畫面都不想放過。老詹不停催促,“快走啊,前面的景更美,再不快點,天黑前下不了山!”無論老詹怎么說,就是沒人理會,只顧拍景、自拍。下午時分,我們開始往山下走了,準備去看黃山最大的角——-迎客松。都說到了迎客松,才算真正到了黃山,穿過險峻的一線天和百步云梯,霧氣開始升騰,景色開始朦朧。下午3點,我們終于看到了這棵800歲的氣質(zhì)非凡的迎客松。遺憾的是,因為霧氣繚繞,沒能看清真容,不過隱隱約約中另有一番風姿。一切都很完美,準備返程時,所有人傻眼了!迎客松附近的索道檢修停運了!往回走,上山,2個多小時,到另一邊索道處;步行,下山,也是差不多的時間。老詹沮喪了10多秒后,做出了步行下山的決定。大家一致同意,心想下山總比上山輕松一點。一路向下,腿越來越不聽使喚,終于體會到那句話“上山容易下山難”??紤]到趙老師年紀大了,我和奧巴馬、妍妍、老詹先往前趕,必須在天黑之前趕下山,郭子陪著趙老師在后面慢慢來。5點鐘,天開始擦黑了,我們每個人拖著不聽使喚的兩條腿拼命往下趕,最慘的是奧巴馬,身上背著趙老師那30多斤的裝備負重前行,可想他的痛苦。5點半,天完全黑下來了,我們四人終于到了山下。沒過多久,在轎夫的協(xié)助下,趙老師和郭子也順利下來跟我們匯合了。大家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地了。趙老師還好,沒什么事,郭子一瘸一拐的,說自己跟在轎夫后面一路小跑,基本把自己搞殘了。這一天10多個小時,有驚喜,有驚嚇,但也收獲滿滿,正如奧巴馬所言,沒有點驚心動魄,怎能記憶深刻。確實,黃山之行,難忘之行。 </h1> <h1>  </h1><h1> 這是廣西法制報社的陸壽青主任:原采訪一分團副團長(大家昵稱奧巴馬)書寫的個人記實體會《游黃山記》。</h1><h1><br></h1> <h1><br></h1><h1><br></h1><h1> 游黃山記<br></h1><h1><br></h1><h1> 陸壽青</h1><h1><br></h1><h1>2017年12月5日<br></h1><h1>徐霞客一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淋漓盡致地道出了黃山之美,也把黃山推上了“山之至尊”。<br></h1><h1>這幾年先后去了兩次黃山,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獲。而今冬的黃山之行,因“劇情”跌宕起伏,記憶尤其深刻。<br>十二月的合肥,寒氣逼人。但我們的心里,卻暖情融融。那天黎明6時,人們還沉浸夢中,我們一行6人便乘著夜幕,從合肥從發(fā),驅(qū)車淮南,直奔300多公里外的黃山。<br>我們這群來自“一分團”的戰(zhàn)友,2010年夏天相識于廣西,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忘年之交,只因趣味相投,性情相近,且重情重義,便記住彼此,多年來一直不離不棄,你來我往,實在難得。<br>而今相約黃山,便是應安徽老詹之約。老詹來自馬鞍山的褒禪山腳下,以“褒禪巡山”者自居(褒禪山因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而聞名天下)。老詹不老,憨厚正直,內(nèi)斂沉穩(wěn),謙謙溫潤,坦誠待人,無愧于褒禪之名。略微遺憾的是,“流亡記者”劉磊等幾位躍躍欲試者,由于各種原因,終未能成行。尤其是長春大美女昕昕,票都買好了,因“忠義不能兩全”,最后只好遺恨江南。<br>一<br>相比于五岳,黃山于我,似乎情緣更深。<br>2011年11月,也是應老詹之約,我、老詹、劉磊三個寡男曾“寂寞”地登過一次黃山。好在那年的黃山,秋高氣爽,一片晴空,登高望遠,目極千里,黃山的奇松、怪石盡收眼底,不枉一行。<br>“旅行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這是我們在宏村的一家農(nóng)家樂看到的一句話。而今我們遠赴黃山,看似為一處風景,其實是因為一份情。<br>登山,最怕雨天。早上9點半趕到黃山時,眼前天氣一片陰沉空濛,大伙興趣頓消。領我們上黃山北門坐纜車的小伙子有些歉意地說,這幾天黃山一直下雨……似乎暗示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汽車盤旋而上,山路迂回曲折,濃霧鎖天,就連漫山的毛竹也無精打采,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老大、老陳幾家人同游黃山的經(jīng)歷——那是八月,欣欣向榮的夏日,本是陽光明媚的季節(jié),卻因為下雨,不得已每人身披一件黃色雨衣,“游黃山”變成了“走黃山”,用天津話說“嘛都沒看見”——雖說雨游也別有情趣,但總是遺憾啊。<br>我們此行六人,沈陽的妍妍、昆明的明明、鄭州的小郭第一次來黃山,我、老詹和來自天津的老趙都來過。但老趙說,當年他來黃山,為了能拍到“日出東方紅勝火”的美景,特意在山上住了一夜,豈料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的雨夜以繼日地下著,讓他這個攝影發(fā)燒友只好抱憾而歸。<br>如今幾十年后重游黃山,老趙自然格外憧憬。<br>可期望越大,有時失望就越大。比如這眼前的天氣,怎如此古怪精靈不解風情?!<br>濃霧彌漫,不見峭壁高山,不見溝壑縱橫,沒有臨淵恐懼,纜車里的游客一個個神情低落。<br>老趙喃喃自語:“嘛都看不見!嘛都看不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br>……<br>二<br>纜車徐徐往上,很快臨近終點。<br>“哇……”突然間,眾人不約而同連聲呼喊。但見黃山頂上,陽光照亮,云開霧散,滿眼通透,奇松怪石,映入眼簾;望遠處,雪白的云海,層層疊疊,隨風飄逸,猶若仙境。<br>“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秉S山的云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如夢如幻,奇松、怪石隱約其中,若扁舟輕搖,若海市蜃樓,真是難得一見。身邊的導游說,一年365天,在黃山上能看到云海的大概就有七八十天。照他這么說,我們幾個算是個幸運兒。<br>猝不及防的幸福,讓每一個游客都樂開了花。70歲的老趙高興得就像個小孩,端著他的大炮筒,腳步像蝸牛一般,“咔嚓、咔嚓”的快門聲卻此起彼伏,仿若旋律優(yōu)美的歌聲……<br>“云海翻騰蕩大壑,松濤澎湃卷層巒”。因為有云海,黃山的每一棵松、每一方怪石、每一條云梯、每一處山頂,頓時變得靈動起來。那時刻,云似海,風一盈動,便潮漲潮落,360度無死角肆意地撩撥游人的雅興。隨便找一塊石頭,人往上面一站,隨便扭哪個角度,背景都是如畫般美麗動人。<br>這一天,最幸福自然是妍妍和明明了。游走在黃山景區(qū),她們就是模特,就是明星,景美人更美。而我們每個人,便是她們的御用攝影師,有求必應,召之即來,還必須罵不還口,厭不上心,這個角度來個淺笑,那個角度扮個回眸,自由任性,無拘無束。<br>飛來石、光明頂、鰲魚峰、百步云梯、一線天……這一天的每一處景點,都那樣的柔和曼妙,意境悠遠。<br>“快點走咯,不然天黑還下不了山……”一路上,走在前頭的老詹不停地提醒我們??衫馅w總是落單在后,每一次回頭,不見他的身影,我們便亮著嗓子輪流叫喊:“老趙,走咯!”好多次,見沒有回應,我不得不折回去找人。<br>三<br>高山氣候,變幻無常,前一分鐘還清清朗朗,下一分鐘便迷霧重重。<br>如果說前半程因為陽光和云海帶給大家無限驚喜和幸福的話,那后半程對我們來說,則是今生最刻骨銘心的一次極限運動。<br>午后時分,來到迎客松時,之前的云海已變成眼前的霧海??匆娪退杀粷忪F籠罩著,我們和其他游客一樣,興趣索然,匆匆拍了一張“到此一游”紀念照,便紛紛順道下山了。<br>而此時,誰也沒想到,一次終身難忘的下山之旅毫無征兆地來臨了——來到玉屏索道,我們才被告知,因為檢修,當天索道停運,所有從這里返程的游客只能步行下山,6公里多的下山路,快的約兩個半小時,慢則三四小時不等!<br>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我還得幫老趙背著那袋二三斤重的攝影裝備!<br>果不其然,還沒下到半山寺,大伙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先是小腿,后來是大腿,再后來是整條腿,仿佛灌了鉛似的,又緊又酸又痛又沉,每邁一步都艱難而小心翼翼;再再后來,只能斜著挪步,一會往左斜,一會往右斜。我們最擔心的是老趙,雖說他老當益壯,但70歲的人,縱然體力可行,因為要趕時間,膝蓋終究難以支撐。這么說吧,那一刻,除了健步如飛的轎夫,所有的下山游客,或拄著拐杖,或扶著石階,仿佛從戰(zhàn)場上撤下來的傷員,一瘸一拐地,狼狽至極!<br>謝天謝地!晚5點30分,我們終于下到位于山門的紫光閣。而隨后不久,在轎夫的協(xié)助下,老趙也得以安全下山。隊伍重新集合,大伙頓時有種劫后余生之感。<br>印象中,這是我有生以來走得最艱難最龜速也是最狼狽的一段路。因為這段路,讓我們更加難忘黃山;因為這段路,讓我們更加銘記彼此;因為這段路,讓我們更加珍惜友情。<br>回到黃山市區(qū),已是晚上八點半。此時的新安江畔,霓虹閃爍,讓有微商故里美譽的黃山顯得愈加靈動而嫵媚。<br>老詹的大學同學李總特意在老街的一家特色菜館設宴款待我們。李總是性情中人,上次來,他就記住了我這個假“奧巴馬”。此次重逢,熱情依舊?!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痹谖铱磥?,哪里有朋友,哪里就有風景;哪里有友情,哪里的風景就最美。比風景更美的是友情。比如今夜的黃山。時間是生命里最寶貴的東西,人生旅途中,誰舍得把時間勻出來,陪伴你走過,哪怕就一天、兩天,那人便是送給你人生財富的幸福使者。而“一分團”這些可愛的戰(zhàn)友,希望我們彼此都成為對方那個最舍得的“幸福使者”。友誼天長地久。遙望遠方,因為那里有思念的朋友!黃山之行,以此為記。<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