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寫于父親百年生辰紀念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3年我給父親拍的唯一一張單人照片</span></p> <h1> 我的父親是1905年出生的,他一生命運多舛。</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父親幼年有喪母之苦。</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的父親四歲時死了母親,被康姓的爺爺奶奶抱養(yǎng)??敌諣敔斈棠淘瓉聿簧B(yǎng),抱養(yǎng)了我的父親后開始生育,他們自從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喜歡我的父親了,對我的父親百般虐待,經(jīng)常打罵。后來因為他們先后生了三個,都是女的,都在一歲多就夭折了。生下第四個女孩時找了算命先生算卦,算命先生跟爺爺奶奶說:你們如果再這樣虐待抱養(yǎng)的兒子,這個女孩也保不住。爺爺奶奶這才不再打我的父親了,但是罵還是經(jīng)常的,干活還是少不了的。</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的父親在8、9歲的時候就開始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爺爺奶奶他們規(guī)定,每天必須在做早飯前拾滿一筐糞,回家后再給他們做早飯,吃完飯就去地里干活。完不成任務得挨罵受罰。為了早點拾滿糞筐,父親每天在天不亮時就得背著筐去拾糞。有一天早晨,父親在村口看到一只狼,他并不認識狼,還以為是大灰狗。他害怕狗咬就躲在一戶人家的大門洞里。狼看到他背著糞筐,拿著糞叉子,也不敢近前,但也不情愿離開,就和父親對峙著。將近一個小時,天亮了,這戶人家的大人起來開門,狼看到有大人出來才跑了。因為沒拾滿筐,父親不敢回家,是這戶好心人把父親送回家,并說明遇見狼的情況,父親才免遭懲罰。父親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1977年全家合影</h1><p><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父親中年有喪子之痛。</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的父親長大當上了爹,爺爺奶奶也去世了,開始過上舒坦的日子??墒牵拿?,到了中年卻又遇到了喪子之痛。我的大哥參加抗美援朝三年了,到1952年,聽說朝鮮已經(jīng)停戰(zhàn)了,父母都盼著我的大哥回來,全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日思夜想,苦苦地期盼,可是卻等來了大哥犧牲的消息。這對于父母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受到非常大的打擊。在《終身的遺憾,對母親未能盡孝》里,我只說到母親的痛苦。其實父親的痛苦并不亞于我的母親。他只是沒有像母親那樣痛哭,而是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中,把淚水悄悄地咽進肚里。他不但要自己忍受著喪子之痛,還得安慰我的母親。當時我的兩個姐姐已經(jīng)出嫁,小弟弟還沒出生,家中的四個男孩都還小,最大的三哥13歲,最小的才2歲。父親滿懷希望等待大哥回家能為他分擔家庭重擔,他的希望卻變成了失望,他能不痛苦嗎?</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父親在喪子之痛中還沒解脫出來,卻又雪上加霜。父親是建國前入黨的黨員。大概是1955年,因全家7口人種6畝坡地,收入少沒交夠公糧,父親的黨員就被除名了。喪子之痛,黨員被除名,家里7口人又沒吃的。父親每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精神快崩潰了。有一天出去挺長時間沒回家。母親知道父親這幾天心情不好,怕他出事,就叫上村里人到處找。找到村西小溝時,看到父親正坐在樹下哭,樹上栓了根繩子。人們把他拉回家才知道父親想輕生,但又舍不得撇下這個家。后來父親包下村西北的萬成山,在半山坡開可了荒坡地。在開荒種地時,每天中午不回家,帶著曲曲菜,餓了就吃幾口。就這樣開出了5畝山坡地,才養(yǎng)活了一家人。</span></h1><p><br></p> <h1>1977年與七個兒女</h1> <h1>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父親老年有喪妻之悲。</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漸漸長大,大哥死之痛也已淡化,父親也慢慢變老。可是,父親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擊。在我的父親62歲那年,我的母親病逝了。對于母親的死,父親在痛苦中更多的是愧疚。他因為沒錢給母親治病而隱隱內疚,他因沒能力挽留住母親而深深自責,他更因為肩上的擔子加重而戚戚憂愁。因為母親死時,我們兄弟5人中只有三哥(即現(xiàn)在的老大)娶了媳婦,剩下我們4個,都還在念書,特別是我的小弟只有12歲。這樣的重擔落在了父親一個人的肩上。他一個60多歲的農(nóng)民,家里窮的叮當響??梢韵胂袼艿降拇驌羰嵌嗝吹卮?,他身上的擔子是多么地沉重,他的心理是多么地壓抑。母親的死,對父親來說是雪上加霜,使父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即使是這樣,父親也不忍心讓我們輟學,硬是撐著讓我們把書讀完。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父親更多的是操心我們兄弟四人的娶妻成家。因為家里窮,他真的是再也沒有能力了。我們兄弟再也不忍心讓父親過多地為我們操勞。為減輕父親的壓力,每年的假期,我們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年齡大一點的五哥和我給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兩個弟弟年紀小就挖野菜、割柴草,幫父親分擔家庭擔子。</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們深深懂得,擺脫貧困要靠勤奮努力。我們各自奮發(fā)圖強,奮力拼搏,總算有所作為。五哥畢業(yè)從事教育工作,后來調到鄉(xiāng)鎮(zhèn)工作;我從張家口二中畢業(yè)參軍后在部隊提干;我的七弟當兵回來又當代課老師;小弟也進了工廠。從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間,我們兄弟四人先后都結婚成了家。</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1977年與五個兒子</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家里的大事解決了,父親的心愿了卻了,他的壓力沒有了,也該松口氣了,過幾天舒坦的日子了??墒牵_心的日子剛剛開始,父親卻離我們而去了。</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是1980年8月,我請假從部隊回家探親。探親期間搬進酒廠分給的新房,又給小弟辦了婚事,可以說是雙喜臨門。記得是11月29日,小弟剛結婚不到半個月,我準備返回部隊了。當時五哥在文教局工作,一的天半夜,他接到家里的電話,說父親突然得了急病,讓他和我趕快回去。第二天一早,我給部隊拍電報續(xù)了幾天假,就和五哥從縣城急急忙忙往老家趕。結果,我們到了家,父親剛剛咽氣,身體還有余溫。一直守在父親身邊的二姐說,父親咽氣也就是10幾分鐘前。父親生前有5個兒子,臨咽氣時身邊卻一個也沒有。因為父親身體很好,活著的時候沒準備棺材,我三哥看父親不行了,就去村里借棺材,五哥和我正在趕往回家的路上,七弟到村口瞭望五哥和我是否回來,小弟剛結婚,按照迷信習俗不與快要死的人見面。所以,父親咽氣時的那一刻,跟前沒一個兒子,只有我的姑姑和二姐在身邊。</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父親偏偏選擇在這種時候離開我們,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命運不濟,證明了他的要強:他不愿意看到我們?yōu)樗鳒I,他不愿意聽到我們?yōu)樗奁?,他要靜靜地離我們而去。父親的死給我留下了無限的想情,也給我留下了又一次深深的遺憾:我沒有看到父親活著的顏面,只看到他死后的遺容。他死得痛快,他死得突然,沒有給兒女們增添一點兒麻煩;他死得輕松,他死得安然,臉上沒有留下一點兒痛苦的表情。</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二姐說,她找算命先生給父親算過命。按照算命先生的說法,我的父親還有一樁未了卻的心愿:就是要看到小兒子結婚。小兒子一結婚,他的身子就會垮掉。我不相信算命的,但我相信,父親是靠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未了卻的心愿,一份深深的愛心,硬是支撐著自己。</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我深深地感到,父親的愛俏如春雨,潤物無聲,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悠遠清芳;父親的愛濃如樹蔭,冠蓋滄桑,佑護我們的根脈遒勁豐盈;父親的愛闊如重洋,海納百川,包容我們的世界百舸爭流;父親的愛,重如泰山,挺拔脊梁,剛健我們的身心堅定沉著。</h1><p class="ql-block"><br></p> <h1>1977年五兄弟合影</h1> <h1> 他老人家操勞了一輩子,早已心力衰竭。但是,他那堅韌不拔的意念,他那忍辱負重的精神,支撐著他要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不看到小兒子結婚,他是不會情愿離開我們的;不看到小兒子成家,他是不會死冪目的。</h1><h1> 他看到小兒子結婚了,他的心愿了卻了,他該走了!</h1><h1> 他沒有了遺憾,他歇心了,他瞑目了,他安詳了!</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寫在父親誕辰百年</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5.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父終生七十六,一生艱難多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養(yǎng)兒育女受盡累,彎腰駝背白了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母撒手離他去,獨自操持更添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待到苦盡甘將至,他卻駕鶴西天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