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十一點多終于來到黃山腳下,大巴還未停穩(wěn),就看見蜿蜒曲折的公路兩邊連成片的白色小鎮(zhèn),如若早就所知這就是黃山山腳,還以為在歐洲哪個小鎮(zhèn)。一街兩邊都是農(nóng)家樂,小杜給大家一個多小時,讓我們補(bǔ)充能量,吃飽喝足再進(jìn)山。本來不打算吃飯,可禁不住當(dāng)?shù)匦〕缘恼T惑,我和二姐就要了個鐵板毛豆腐,在宏村就看見白毛如叢的豆腐,心里就想長這長的毛能吃嗎?端上桌的菜肴品相看起來很正常,色澤褐紅,香氣撲鼻,嘗之綿軟、細(xì)膩、滑爽、糯口,沒想到豆腐竟有這種與眾不同的口感。</h1><h1> 吃完飯我們團(tuán)隊從南門乘纜車上山。</h1> <h1> 聽地接導(dǎo)游說黃山古稱黟山。據(jù)史書記載,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 浮丘公來此煉丹,并最終得到升天。唐天寶六年,信奉道教的唐玄宗依此傳說赦改黟山為黃山。但是,漢代劉向所寫的《列仙傳》中就有一篇叫做《黃山記略》的文章。因此黃山之名的由來仍然不能確證。</h1><h1> 但黃山名聞于世卻是不爭的事實,千百年來名人雅士心儀黃山,登黃山賞奇松、怪石、云海美景,享溫泉潤澤肌膚實乃人生幸事。吾雖平常普通,對黃山的景仰也是全心全意。此皖南行也因行程包含登黃山,而且住山頂,有機(jī)會看日出日落,具有強(qiáng)大吸引力。所以毫不猶豫就報名加入了團(tuán)隊。</h1><h1> </h1> <h1> 地接導(dǎo)游小王恰巧和我們坐在一個纜車箱,在緩緩上升的空當(dāng),看我們驚羨地不停地拍攝,講述了黃山的奇峰怪石,說它們布局錯落有致,奇巧天成。其中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并以此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或跌落為深壑幽谷,或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xiàn)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前山巖體節(jié)理稀疏,巖石多球狀風(fēng)化,山體渾厚壯觀;后山巖體節(jié)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fēng)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俊,后山秀麗的景觀。云谷纜車停靠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下車后可賞秀麗的后山美景。</h1> <h1> “自古黃山天下奇”,“黃山之奇,信在諸峰;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云霧之奇,信在鋪海?!睓M空峰巒,浩淼云煙,奔泄飛瀑,嶙峋巧石,奇特青松,無不展現(xiàn)著黃山的壯美風(fēng)姿。黃山為群山構(gòu)造,“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山中有名可數(shù)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們或崔嵬雄渾、或俊俏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巧然天成?!胺迤媸嫠筛妫骑w水飛山亦飛“,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盤結(jié)于危巖峭壁之上,挺立余風(fēng)牙決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qiáng)的生命力。黃山無時不松,奇特的古松,難以勝數(shù)。最著名者有迎客松、臥龍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來,它們抵御風(fēng)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巖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yǎng),迎著陽光穩(wěn)穩(wěn)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黃山云流動于千峰萬壑之間,或成濤濤云海,浩瀚無際,或與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斕,壯美瑰麗。</h1> <h1> 今晚我們?nèi)胱↑S山后山獅林酒店,從纜車下來,導(dǎo)游帶領(lǐng)我們順著景區(qū)步道,邊走邊游,先過白鵝嶺、途徑小夢幻、再觀始信峰,一路可觀賞到黑虎、連理、探海、龍爪、豎琴等黃山奇松,它們姿態(tài)各異,嬌容秀麗。小杜領(lǐng)隊安排到賓館安頓好后再上獅子峰,遠(yuǎn)觀石猴觀海、十八羅漢朝南海、夢筆生花、筆架峰等,最后再返回始信峰觀日落。</h1> <h1> 這就是始信峰,三十六小峰之.海拔1683米。你看峰頭巧石爭艷,奇松林立,三面臨空懸崖千丈,云蒸霞蔚,風(fēng)姿獨秀。相傳明代黃習(xí)遠(yuǎn)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畫境,似幻而真,方信黃山風(fēng)景奇絕,并題名“始信”,后漸名聞遐邇。登峰環(huán)顧,確有“妙不可言,說也弗信,豈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笆夹拧敝?,千載叫絕。我們黃山游到此方入佳境,到此方悟黃山的奇絕秀美,到此才真感嘆:大自然的絕唱——黃山!</h1> <h1> 后山的看點較多,把黃山秀美柔情流露出來。號稱“小迎客松”就在始信峰。小杜幫我們拍了合影,大家分別一一又留了影,這才心滿意足走下峰頭。</h1> <h1> 黑虎松前顯示一下母老虎的雌威,怎么看也沒有獨霸山河的骨感,只有柔情似水,弱女子??!</h1> <h1> 夢 筆 生 花。一支夢幻之筆,倒插在幽深的谷中,群山戍衛(wèi)、蒼松看守。讓歷史的波濤在胸中化解成縷縷清風(fēng),靜靜地書寫:蒼茫的古意。<br> 烏云為墨,挾裹著奔突的雄風(fēng),筆法遒勁的雷聲,滾蕩著閃電的金字,散發(fā)出狂飆之音,掀起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磅礴氣勢,輝煌在九天之上。<br> 流嵐縷縷,是連綿回繞的線條;云舒云卷,是跌宕起伏的章法。以露潤筆,書寫燦爛晨曦;蘸霞為彩,輕舒暮煙虹影;高懸的瀑布是長長的飛白,浪花的珠璣,濺得滿山都是。飛流直下的陽光,是你體內(nèi)永不枯竭的血脈與激情,背負(fù)著凝重的歲月,縱橫捭闔著千年滄桑。 錚錚筆鋒,從古至今,只書寫著一個字:空。有形之筆,書無形之字;有與無,只是心靈的感應(yīng)。有者:猿啼蟲吟、鳥讀風(fēng)誦。無者:籟音夢影、一山空濛。只是在來來往往的眾生眼里:若有、若無······</h1> <h1> 石猴觀海,是黃山一個著名的景觀。就在我們?nèi)胱〉馁e館獅子峰前。放下行李,我們前往觀瞻,果真有一巧石,如猴蹲坐,仿佛極目遠(yuǎn)望,又似縱身跳躍靜觀云海起伏。人稱“石猴觀海”。<br> 靈猴觀海不知年,萬頃紅云鑲碧天。<br> 坐看人間興廢事,幾經(jīng)滄海變桑田。<br> 這是凌空而來的拜謁,這是九天慕塵的探訪,這是綿綿不盡的思念、眷顧、絕戀。 千淵萬壑,幽谷迷蒙。徑空鳥絕,萬象歸一。極目遠(yuǎn)望,山峰頓失、空蒙茫茫。</h1> <h1>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tài)和黃山自然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fēng)送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fā)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巖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后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巖層和泥土吸收,進(jìn)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jī)酸,能慢慢溶解巖石,把巖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后,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br> 由于要抗暴風(fēng)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干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于風(fēng)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tài)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huán)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shù)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qiáng)地立于巖石之上,雖歷風(fēng)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h1> <h1> 從獅子峰下來,大家紛紛往始信峰走去,準(zhǔn)備等候黃山日落的美妙瞬間。正走著,聽到一群背著長槍短炮的攝影達(dá)人說看不到日落,云層太厚了。于是我們放慢了腳步,徘徊在獅子峰下,享受身邊的景色。二姐她們幾個走到連心鎖前開始拍照,我走到夢筆生花景前,再次沉浸其中。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暗,回頭望去,西邊天際彩霞飛舞,余暉镕金。旖旎的黃昏里,整座黃山顯得沉寂起來。<br> 雄奇秀麗的山巒,燦爛多姿、流光溢彩,讓人置身夢幻般的圣境;雄渾蒼遠(yuǎn)、遼闊肅穆的氣象,讓人不由得頓生圣潔、充滿敬畏。此時的夕陽,被錦云霞帶烘托著、簇?fù)碇?、牽引著,緩緩步入西山,用她那炯亮含情的明眸再度回望:蒼山、翠松、瀑布、花草、山徑、人影······我被這宏闊莊嚴(yán)的大美所征服,我被這晃若天境的極美感染,久久地凝望。這是心靈的凈化、這是靈魂的涅槃!<br> 順著山路,我拾級而下,把落霞送了一程,再送一程,直至我與落霞一起走進(jìn)黑幽幽的大山之中。<br> 太陽是黃山的心臟。隱入山腹中的落日,正在為黃山輸送新的綿綿的血力、蔥郁的精神。</h1> <h1> 第二天拂曉,我們就爬起來,把帶的衣服層層加在身上,往獅子峰走去。 此時,夜色和曙光還纏綿的交織在一起,朦朧中,蜿蜒的山道上,我們的腳步漸次驚落了身后稀疏的殘星。<br> 站在觀景臺,大家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東方。為了迎接偉大莊嚴(yán)的生命,清風(fēng)掃宇、云海鋪展。天邊漸亮,有一抹紅出現(xiàn)在眼前。在霞光的牽引、云蔚的烘托中,像海底爆發(fā)萬鈞雷霆,一輪紅日即將橫空出世。期待中,時間好像停滯,怎么還不到六點四十分?看!那邊又亮了,對,就是那個仙袂飄飄的神人處,太陽肯定從那里跳出!想象著一輪紅日出海,就是萬丈光芒,照得寰天流金、大地溢彩。千峰萬嶺被旭日的光芒涂染得燦爛輝煌;蒼郁莽莽的森林被金箭般的陽光層層穿透,每一條枝柯都煥發(fā)光芒、每一根松葉都熠熠生輝;天空中飄浮著金云,山谷彌漫著金霧,泉流金韻、鳥啼金音。好一個萬類吐金的世界!<br> 睜開眼眸,東方天際依然紅霞飛舞,遠(yuǎn)方的山邊竟然出現(xiàn)深色云影??词直恚呀?jīng)六點五十五分了。太陽誕生的瞬間沒有看到,可惜,遺憾,日出日落終究還是與我們擦肩而過。不過,我們還是邂逅了美麗的晚霞和晨曦,不枉披星戴月,晚歸早起的。</h1> <h1> 在賓館簡單吃了早餐,八點開始今天新的覓美之程。小杜說先穿越西海大峽谷,乘箱式觀光小火車,經(jīng)光明頂,經(jīng)蓮花峰,爬百步天梯,遠(yuǎn)眺天都峰,去賞迎客松,坐纜車下山。</h1> <h1> 西海大峽谷是新近開發(fā)的景區(qū),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稱“白云谷”。此谷為黃山有名的大峽谷之一,它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飛來石,對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龍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圍成的空間。在谷中放眼四顧見那高山、中山和矮山;遠(yuǎn)山、近山和腳下山。但見山邊山、山套山,層次分明,輪廓清晰、壯闊奇特,令人嘆為觀至,絕非黃山已開發(fā)的景區(qū)可媲美,故被譽(yù)為錦繡塢”,也稱夢幻大峽谷。置身峽谷,既可領(lǐng)略壁立千仞,萬壑崢嶸的磅礴氣勢,又可細(xì)細(xì)品味群峰競秀,巧石如林的畫意詩情。它以奇險峻幽秀著稱,微駱駝、武松打虎、神農(nóng)采藥、徽州女人、玉璽石可謂無處不景,無景不奇,步移景變,猶如畫境,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實乃大自然之絕唱!</h1> <h1> 這里千巖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據(jù)說黃山有名可數(shù)的石頭的就達(dá)1200多塊,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從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主觀創(chuàng)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h1> <h1> 未來黃山時就聽到這樣的俗語: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不到獅子峰,不見黃山蹤;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黃山三大主峰:第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最為平坦的山峰——光明頂,海拔1860米;黃山最險的山峰——天都峰,海拔為1810米。 我們此行還是很圓滿的,始信峰、獅子峰昨天已登過,今天光明頂還是要上的。至于天都峰只能遠(yuǎn)眺了,景區(qū)現(xiàn)在關(guān)閉修養(yǎng)生息。</h1> <h1> 并以此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或跌落為深壑幽谷,或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xiàn)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徜徉累區(qū)步道,情不自禁為神奇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喝采,令人為之傾倒!</h1> <h1> 峭壁絕仞一排黃山松讓我佇立很久,鏡頭中的它倔強(qiáng)傲然。神奇的黃山松,一峰獨立,你獨上高峰,在高峰之上,扎根立命。你如一副干瘦的歲月之骨,巍然屹立于峰頂之上,雄視八極、腋下藏星,掬云飲渴、嚼霞充饑,在浩茫的天庭上釋放滄桑的情懷。山,因你有了高度;云,因你有了深度;美,因你有了闊度和廣度。危崖之上、峭壁之側(cè),你橫空出世,似一只只振翅欲飛的蒼鷹,上擎藍(lán)天、下臨深淵,把生命垂懸在雷劈電燒的云霧之間。<br> 亂石中、巖縫間,你艱難地抽拔出鋼鐵般的身驅(qū),即便是被石塊擠瘦了局部的骨骼,你毅然破石竄出,也不讓偉岸的驅(qū)干扭曲、變形。<br> 蒼翠的松葉,彌漫出蔥蘢的韻律,讓陽光提煉清純,讓月亮檢點往事。遒勁的枝丫,靜靜地燃燒著精神的火焰,把一把把澄澈撒向誰的心頭。艱難貧苦的根系,是一條條頑強(qiáng)的生命之鏈,細(xì)若游絲的根須像釘子一樣,把巖石撐裂、拱破,將堅強(qiáng)的信仰植入山中,即使是裸露著、冰凍著、暴曬著,也把山巖緊緊地?fù)肀В?你的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動搖,每一根針葉都是時間的秒針、時間的出口,記錄著炎寒酷暑,記錄著刻骨銘心的風(fēng)雨。挺拔的驅(qū)桿上翹起一層層、一塊塊皴裂的老皮,那是歲月的皺紋、是你體內(nèi)溢出的質(zhì)感的寂寞。在裂皮斷開的縫隙里,我看到了木質(zhì)生長的新鮮肌理,也看到了你心頭蕩漾的陽光漣漪。<br> 山因松秀;松因山活。深壑幽谷、峻嶺絕壁,黃山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你把生命的旗幟插遍每一個山頭,獵獵招展在九霄云外。<br> 黃山松,黃山之魂!</h1> <h1> 光明頂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也是黃山前山和后山的分界線。峰頂平坦高曠,面積約6萬平方米,視野開闊,日光充足,故而得名“光明頂”。光明頂還是觀賞日出的勝地,號稱從此處可以看見全部黃山36峰景色。明代普門法師曾在此處建大悲院,著名作家袁中道等人均在此留下游記。走到這里時,離集中時間僅剩半個小時,導(dǎo)游說一些驢友已上去了。向上望去,看不到頭的臺階步道蜿蜒攀上,路邊指示牌標(biāo)明到達(dá)光明頂500米,我們急忙向上攀登,雖然坡度不大,但趕時間走得快,不一會兒就氣喘如牛。停下調(diào)整一下呼吸,趕緊繼續(xù)向上。終于看到這個圓圓的白色球體了,終于登上光明頂了!別說平頂?shù)亻?,感覺不像是峰頂,走到崖邊,遠(yuǎn)山蒼茫,連綿起伏,才確實感到這就是在山頂上,一覽眾山?。?lt;/h1> <h1> 山頂游客簇?fù)?,大家都很興奮,擺各種姿式留影。我們在山頂沒有盤旋多久,也照了幾張相,趕緊開始返回集合點,開始向前山進(jìn)發(fā)。</h1> <h1> 沿途風(fēng)景如畫,美不勝收。好像變了樣一樣,完全不似在后山所見的黃山。黃山的美,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不是單一的,而是瞬息萬變的。春夏秋冬,黃山是不一樣的;晴雨日月,黃山仍是不一樣的??v使一千次來黃山,也會有一千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發(fā)現(xiàn)。初春,黃山云里花開,香漫幽谷;盛夏,黃山層巒疊翠,飛瀑鳴泉;金秋,黃山楓林似火,山花爛漫;嚴(yán)冬,黃山銀妝素裹,玉砌冰峰。黃山到底有多美?說不出它有多么美,黃山到底有多美?寫不盡它有多么美,黃山到底有多美?看有多美就有多美,黃山到底有多美?想有多美就有多美。<br> 黃山之美,流連忘返。<br>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br> 奇松挺拔,怪石傲立。<br> 云海浩瀚,溫泉宜人。<br> 未去黃山,人生之憾。</h1><h1> 西海夢幻,浮動眼前。</h1><h1> 蓮花天都,絕唱自然。</h1><h1> 眾山一攬,光明之巔。</h1> <h1> 唐朝詩人李白,在游覽這片壯麗山川之后,寫下了“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詩章,把黃山描繪得像金色蓮花般的美妙。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度游歷黃山,驚嘆:“薄海內(nèi)無如微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人傳頌“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h1> <h1> 百步云梯在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 在“蓮?!辈贿h(yuǎn)處有兩塊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上行,從對面鰲魚洞觀看,磴道下臨深淵,像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常有云霧繚繞,十分險要,這就是“百步云梯”。那龜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龜蛇守云梯”。經(jīng)過此處,需手腳并用。我則盡力彎下腰,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感覺在攀登華山天梯,比之臺階還要多。顧不上危險,只想著趕緊通過,早點遠(yuǎn)離這個險要之地!</h1><h1> </h1> <h1> 黃山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生態(tài)絕佳。千百年來,凝聚天地之美的黃山吸引了無數(shù)海內(nèi)外游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歷名山大川后說:“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劉海粟大師一生十上黃山,感慨“黃山是我?guī)煟沂屈S山友”,傳為藝術(shù)佳話。 登黃山,最讓人難忘的當(dāng)然就是黃山松。黃山松是在黃山獨特地貌和氣候環(huán)境中形成的樹種,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針葉密短,葉色蒼翠,樹冠扁平,姿態(tài)優(yōu)美雅致,氣勢古樸渾厚,造型奇特、美麗絕倫,千松千姿、各具形態(tài),猶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七十二峰處處點染,給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溝壑的黃山松,于是,山活了,風(fēng)動了,云涌了,泉響了……連山石也有了靈氣。 黃山名松眾多,最有名的還是迎客松。走在這里,遠(yuǎn)眺她美麗的風(fēng)姿。她挺立在玉屏峰前獅石旁、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tài)蒼勁。樹形平展如蓋,側(cè)枝橫空斜出,似在展臂迎客,已經(jīng)成了中華民族對外友好的象征。她身旁的高峰就是黃山第一峰天都峰。</h1> <h1> 歷盡艱辛,汗流夾背,終于匯集在迎客松下,此時突然感到周身松快起來。多年對黃山的憧憬與向往終于實現(xiàn)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h1> <h1> 景仰這棵牽動著世人的、外表普通的黃山松,我想,其實在黃山松身上還有一種重要的特質(zhì),就是順勢而為。黃山松之所以能在巖石夾縫中生存發(fā)展,并且千姿百態(tài),正是因為順應(yīng)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根據(jù)山勢、陽光、云霧、風(fēng)霜而成長。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這也是黃山松昭示的大道,也為我們在俗世中為人經(jīng)道樹立了典范。</h1> <h1> 離開迎客松,告別送客松,乘纜車徐徐下車。心中依然回味著兩天來所看到的大美黃山。是的,黃山是一個整體全方位的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禮物,想之觀之嘆之它與生俱來的天然諧趣,千姿百態(tài),嘆為觀止。</h1> <h1> 回來已多日,整理此行照片時仍然感慨萬分,激動頗起。我以為皖南行攝應(yīng)該改為徽州行攝,回望此次行程軌跡都在古徽州界內(nèi)啊!徽州是異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種美麗,寧靜,神秘,自然和天籟,的確是這個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在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黃山,有重巒疊翠的齊云山,有煙雨迷朦的新安江水,還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曾有人這么評價說,很多山都是在外面看起來美,進(jìn)山之后覺得不過如此,而黃山卻不是這樣的。黃山是山外看著美,進(jìn)了山后,會越發(fā)覺更美。黃山的美不是停滯的,而是有生命運動的,不是單一的,而是瞬息萬變的。對于很多人來說,未到黃山,黃山是一個奇跡,到過黃山,發(fā)現(xiàn)黃山是許多奇跡;未到黃山,黃山是一個謎,到過黃山,覺得黃山是永遠(yuǎn)的謎。<br> 徽州的水是有靈性的,在這片土地上有靜謐美麗的太平湖,更有承載了徽州人文內(nèi)容的新安江,新安江是徽州人的母親河,也是徽州文明的月亮河?;罩莸靥幧钌剑懧方煌O為不便,正是由于新安江,才使得新安江四通八達(dá),新安江把大量的徽州產(chǎn)品運出,又把大量的錢財以及山外的東西運回徽州。清麗的新安江水如綢如鏡更如詩,她即湍急,也靜謐,碧波蕩漾,細(xì)浪如紗。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新安江一見鐘情:清溪青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新安江在人們的頌詠中默默的流淌著,在她的兩邊有著無數(shù)村莊,也有著無數(shù)小碼頭。正是由于新安江串起了整個徽州,給徽州帶來了繁榮、希望,和不斷更新的內(nèi)容?;罩萑藦暮舆叺男〈a頭走出去,那往往是黎明或者傍晚,天穹之上一彎冷月,水面上霧靄朦朧,小舟緩緩撐離岸邊,游子含淚惜別,走向山外的世界。<br> 徽州四季分明,氣候適中,非常適合萬物生長,竹、木、茶、麻、漆、果、桑各種農(nóng)林作物一應(yīng)俱全,古徽州正是因為有著這些與山水相依的豐厚綠色資源,形成了獨特的山區(qū)經(jīng)濟(jì),才培育起淳樸厚重的山區(qū)地域文化。<br> 也許有人會問:要是徽州沒有蛛網(wǎng)密布的水系,將會如何,徽州的歷史會改變嗎?回答應(yīng)該是肯定的,假如沒有水的流動,徽州必將是一個封閉的沒有生機(jī)的世界,而最大的影響將是心理上的,徽州人將失去溫柔、失去細(xì)膩、失去智慧和詩情。<br> 有人說:如果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必須到他成長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水。我們也只有了解徽州的山水,才會明白徽州的歷史,明白徽州的文化?;罩菟械囊磺锌梢哉f都是這片綺麗的山水所賦予的。想到此,也就釋然了為何總聽一些年長者說自己是徽州人,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為婺源回歸安徽的口水仗,還有人提議恢復(fù)古徽州轄制,當(dāng)然這都是后話,另當(dāng)別論了。值得最后一提的此次皖南行畢竟使我進(jìn)一步深入走進(jìn)徽州文化,對她有了濃厚興趣。</h1><h1> 此為本次皖南行攝后記,以饗諸位同行者和親朋好友。????????????????????????????</h1><h1>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六日于家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