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這次主編《百家百壽》一書,得到了南京書法家李安根的支持,他用心書寫了一幅百壽字,觀者無不嘖嘖稱贊。</h3><h3> 眼一晃,應該兩年多沒見到李安根了,不過微信上還是天天看到他發(fā)的書法作品。</h3><h3> 嚴格來講,我和李安根總共見面也不過幾次而已,但彼此印象深刻,難以忘懷。</h3><h3> 我最近寫過《畫家周京新筆下的臟亂差》、《書法家黃玉成筆下的高大上》,那么李安根的文章怎么寫呢?</h3><h3> 我想,叫《書法家李安根筆下的真善美》是合適的。</h3> <h3> 李安根是位實在人,為人真誠,有善心,心靈美,書法美,符合真善美的標準。</h3><h3> 安根這個名字也對得上號。安心寫字,扎根傳統(tǒng),的確如此。</h3><h3> 李安根不會玩花樣,只會老老實實學習,以古人為師,認真臨摹經(jīng)典碑帖。</h3><h3> 李安根虛心請教,不放過每一次學習機會。每次與朋友聚會,他總是拿出作品,請大家點評,十分誠懇。</h3> <h3> 他總是要求大家找毛病,狠狠批,別客氣。因為他覺得唯有如此,才能進步。</h3><h3> 這種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失傳久了。躁動不安的書畫界培養(yǎng)不出大師,卻讓寫字畫畫的傲氣沖天,好話盡管夸,但別講差的。特別是書畫官員,更是眼里容不下批評,誰敢寫文章點評其作品,直接刪貼,赤裸裸地舉起打壓大棒,毫不猶豫,下手之狠,比其寫字畫畫來的干凈利索。</h3><h3><br></h3> <h3> 李安根沒有與這類人同流合污,而是保留著純凈,一心一意把字寫好。</h3><h3> 第一次見面時,大概是一三年,有十幾位書畫圈子朋友,分坐二桌吃飯喝酒。</h3><h3> 李安根當時可能正練王鐸草書,寫的像極了,連綿不絕,一路纏繞,氣勢出來了。</h3><h3> </h3> <h3> 加上微信后,打開其相冊,才發(fā)現(xiàn)他是篆楷行草兼擅,沒有見過隸書,印章刻的也好。</h3><h3> 李安根追求的是雄強剛勁之風,故其書法大氣,酣暢淋漓,體現(xiàn)了陽剛之美。</h3><h3> </h3> <h3> 李安根的書法法度嚴謹,不隨時俗,古意盎然。</h3><h3> 學習寫毛筆字時,有許多陷阱,一不小心掉進去就出不來了。南京林散之、蕭嫻諸名家都有弟子,甚至尉天池也有追隨者,凡是一步一趨模仿近代人或當代人書法的,只能叫吃虧上當了。</h3><h3> 齊白石告誡過別人:“學我者死?!苯鹆昝谊惔笥鹁筒宦犜?,其賴以成名之篆書就是齊白石式的“天發(fā)神讖”體??上ЧP下功夫差,從齊白石那里學到的只能叫慘不忍睹之字,筆畫丑陋,線條扭曲,結(jié)體怪異。</h3><h3> 陳大羽的字沒辦法和齊白石大師相提并論,就是和李安根比,也無法勝出。李安根筆下的剛健利落也是他學不來的。</h3> <h3> 尉天池就更差了,1962年就在南師大任書法教師,1985年開始培養(yǎng)書法碩士研究生,擔任江蘇書協(xié)主席十多年,現(xiàn)在依然是中書協(xié)和江蘇書協(xié)顧問,影響不小,追隨者不少。</h3><h3> 可惜其字用筆、結(jié)體、布局皆有不小毛病,以至于批評家認為“單從創(chuàng)作這一方面講,尉天池不能令我們這些后學者滿意,他的書法水平甚至遠遠趕不上很多業(yè)余作者?!?l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為什么不厭其煩插上這么一段文字呢?其實并不是題外話。 李安根作為南京人,能不被身邊的所謂名人所誘惑,沒有跌入陷阱之中,實在是眼力不凡,定力不凡。 許多人追求眼面前的事,抱著書畫官員大腿不放,一步一趨模仿著書畫官員的字或畫,甚至跪拜,也許一時得到許多現(xiàn)實利益,殊不知成了犧牲品,最終必被淘汰出局。</font></h3> <h3> 因此慶幸李安根找到了一條正確學書之路,以最大的勇氣打進去,老老實實以經(jīng)典為師,學到一定程度后,再以最大勇氣打出來,就算成功了。</h3> <h3> 相信憑李安根的勤奮好學,他會做到這一點的。</h3><h3> 李安根并不是職業(yè)書家,他還有工作要干。我不知道他具體干什么,好象還要上夜班,但他能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天寫幾小時字。</h3><h3><br></h3> <h3>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是真理。寫字之人更是如此,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h3><h3> 這一點上,我是認可李安根的,他給人的印象就是穩(wěn)重有耐心,十年面壁圖破壁之事能做到,且結(jié)果豐碩。</h3><h3> </h3> <h3> 再好的朋友,也要常聚才行。遺憾的是和李安根難得一見,下次一定要找個機會,爭取一敘。</h3><h3> 我敢肯定,那時李安根的書風又變了,他的轉(zhuǎn)益多師能力是很厲害的。(錢詩貴丁酉日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