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font color="#ed2308">作者:楊玉興<br></font></b><b><font color="#ed2308">制作:承德玉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font></b></h5><b><h3><b><h3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b><h3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b><br></b></h3></b></h3></b></h3><h1><b>題記:<br></b><b> </b>為姐姐寫一篇文章,是我今生的夙愿,因為在我們家庭里,姐姐的奉獻,僅次父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母親。之所以這篇文章一拖再拖,不是素材少,而是素材多。不是亮點少,而是亮點多。那些素材讓我無法做到正確取舍;那些感人的畫面讓我無法做到正確的剪輯;打撈那些往事讓我有種舊日傷口重新被撕裂的感覺,那種被撕裂后接踵而至的疼痛是惆悵無奈又是那么的錐心刺骨……不過,在2010年農(nóng)歷5月初5這一天,我姐姐生日前兩天,我終于完成了構(gòu)思和醞釀近三十多年的文章,獻給已經(jīng)邁進五十一歲生日門檻的姐姐……</h1></b> <h1> 一、</h1><h1> 姐姐是1960農(nóng)歷5月初7生人。我們姐弟六人(其中一個夭折),姐姐為長,我次之,下面是三個弟弟。一個比一個大二、三歲不等。從記事起,母親就面色青黃,骨瘦如柴,經(jīng)常大口咳血,整日輾轉(zhuǎn)于灤平縣醫(yī)院,公社衛(wèi)生所、大隊合作醫(yī)療站之間。有時也在家里輸液打針,平時也沒有斷過藥。母親患的病叫肺結(jié)核,俗稱“癆病”。這病屬于富貴病。即怕冷又怕熱,即不能生氣,又不能缺營養(yǎng)。這樣本該母親負責(zé)的做飯、刷碗、洗衣、喂豬、喂雞等活計。責(zé)無旁貸地落在父親和只比我大二歲的姐姐身上。那的姐姐還不到十歲。</h1> <h1> 那時老百姓,根本買不起煤。至于煤氣罐、電飯鍋、電炒勺等家用電器更是聞所未聞。做飯全是爸爸割得“毛柴”。這“毛柴”熔點低,不捱時,一個人往鍋邊貼餑餑的時候,就得有人往灶膛添柴火,否則鍋涼貼不住,“涼鍋貼餅子——蔫溜”這句歇后語就是這么來的。<br></h1><h1> 每天早晨父親第一個起床,燒好開水,準(zhǔn)備貼餑餑前,就喊我們起來燒火。每當(dāng)此時,唯恐喊我,我就頭蒙著被子,閉住眼睛裝起好脾氣。這時姐姐就會說:“讓弟弟們睡吧,我起…..”。自此這活就讓姐姐“獨攬”了。<br> 晚上,爸爸干了一天活累了,可還有刷碗,喂豬,喂雞,喂鵝,喂兔子那么多活需要干。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說”玉興,別玩去,幫姐姐干活”。聽到這話,我心里特痛苦,尤其是聽到大街上傳來同伴大呼小叫之聲,心里就像長了草似的,姐姐摸透了我的心思,就說“玉興,你玩去吧,不用你幫忙”。我就像接到特赦令一樣,連躥帶蹦地跑了出去…..<br> 那時姐姐還不到十歲,不到十歲的她,就成為我父親的“幫手”。記憶最深的是每到冬季,由于長期涼水浸泡的緣故,她的小手皴裂紅腫如小胡羅卜似的,螞蚱口子里的血痕隱約可見……</h1><h3><br></h3> <h3></h3><h1> 二、</h1><h1> 《紅燈記》里,有這樣很經(jīng)典的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這話一點不假。<br> 我大概十歲那年,過重的藥費負擔(dān),逼迫父親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去相距幾百里地以外的鄧柵子林場“搞副業(yè)”。他是春末夏初走的,快到秋天了,還沒有回來。家里儲存的柴禾要沒了,也沒有錢買,這樣病母弱子面臨著斷炊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我和姐姐在星期日和暑假期間,便開始上山割柴。<br> 我們村子有六七百戶人家。取暖和做飯都靠燒柴。周圍山巒的柴禾割的比剃得還光。要割柴必須走上十多里崎嶇的山路。因為幼小,如今眼前丘陵似的“前山”,當(dāng)時在我們姐倆面前就如珠峰般陡峭和高大。我們割的柴禾大多是“荊燒”、“螞蚱腿子”、“樺結(jié)子”,這些柴禾長短粗細和筷子差不多。當(dāng)我們姐倆一前一后扛著柴禾,蠕動在山梁和溝畔的情景,今天想來就像螞蟻搬家一樣。<br> 姐姐不但負責(zé)磨我倆的鐮刀,捆柴火,還制作了我們背柴火的工具——“釬桿子”。<br> 所謂的“釬桿子”,一米多長,小孩胳膊粗細,木頭上頭帶尖,以便于把成捆的柴禾穿透,木頭下頭用麻繩拴兩個背襻,套住肩膀便于背起柴禾。<br> 記得有一天,姐姐不知從哪個旮旯,找出兩根一米多長的木頭。對母親說:“娘,我和玉興肩膀扛著柴禾看不見路,也累,你讓東院吳繼臣大哥,抽空給我們做兩個“釬桿子……”。<br> 吳繼臣是我們村的民兵連長,那時候,正在搞“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擅癖?jīng)常訓(xùn)練,作為連長的他肯定因為忙得緣故。我?guī)状紊纤遥莾筛竟鬟€老老實實戳在他家墻旮旯,面目未變。<br> 姐姐又把它們拿了回來,對我說:“玉興,不用他們,咱倆做吧!”。<br> “你行嗎?”我懷疑的問。<br> “有啥不行的!”她很堅決地一甩辮子。</h1><h3><br></h3> <h1> 實際做“釬桿子”,很簡單,就是把木棍的一頭削出個尖來,再把拴繩的地方挖出一圈凹槽。但是這對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女孩來說,就不簡單了。我們把木棍戳到地上,我負責(zé)攥住木棍的頂端,姐姐則用斧子去削木棍另一端。由于力氣小,斧子沉,斧子就是不聽姐姐的指揮,一會落到地上,砸得土屑橫飛,一會落到木棍上,震得我兩手發(fā)麻。我都想哭了,要放棄,又怕姐姐訓(xùn)我,只好咬著牙堅持。這樣,兩個木棍的尖是削出來了,但是極不規(guī)則,跟狗啃似的。而木棍靠近尖頭部分,高高低低也是被斧頭“啃”的傷痕累累。<br></h1><h1> 這時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們姐倆小土驢似的,以為打架了。當(dāng)看見地上的釬桿子,才明白咋回事了。她說“多危險?。∧銈冃?,我找人把槽挖出來”<br> “不用!”姐姐倔強地攔住母親。<br> “我會做!”她脖子一梗地說。<br> 姐姐非常剛強,也很“犟”,她一堅持,母親也就沒轍了。那天我協(xié)助姐姐用鐮刀又把“釬桿子”的凹槽剜出拴上麻繩時,已經(jīng)是落日銜山,燕子歸巢的時候……<br> 在吃飯的時候,姐姐的飯碗落到地上了。母親剛要罵她,看見她眼淚圍著眼圈轉(zhuǎn),眉頭緊皺,拿過她的雙手一看,十個手指都被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因為疼端不住碗才落到了地上……<br> 第二天姐姐看母親不在,拿著“釬桿子”,悄悄溜出院子。我緊跟其后,傻乎乎地問</h1><h1> “大姐,你手疼嗎?”</h1><h1> “廢話你說疼不?”,她白愣我一眼。<br> “那咱們呆一天吧”<br> “呆著,燒你大腿呀!”她頭也不回地回答。<br> 我們姐倆背柴火時,她不但比我背的多,而且走得快,經(jīng)常返回來接我。在她的帶動下,秋天來臨之際,我們姐倆的柴火垛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了。這時我就很有成就感,經(jīng)常坐在高高的柴垛上不想下來,最怕我母親做飯燒柴火,她一用我們割的柴火做飯我就噘嘴。我是想讓爸爸回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小小的年紀(jì),我就有了愛“顯擺”的毛病。</h1><h1> 秋天來臨,我們停止了割柴火。因為上前山割柴要趟過村前的牤牛河,河水忒涼。這樣姐姐就推著手推車,我扛著耙子,拎著麻袋到河邊摟樹葉兒。<br> 那時在村子和牤牛河之間,是一片接一片的白楊樹和柳樹。這些樹棵棵長得心寬體胖,白楊樹的葉子闊大,葉脈分明,像男人的大巴掌。而柳樹的葉兒,單薄、細長、柔韌,很像小河里的魚兒。每到秋季這些大樹在秋風(fēng)的淫威下,落葉五彩斑斕漫天飛舞,鋪天蓋地。我們就把這些樹葉收集一起運回家,家里的院子堆的小山似的。誰來了都對母親說:你們這倆孩子,像他爸爸,能張羅,肯吃苦……我聽了心里也美滋滋的。</h1><h3><br></h3> <h1> 秋季過了,寒冷的冬季來臨,我們更盼著爸爸回來了,因為家里面臨著吃水困難。<br></h1><h1> 水井矗立在高高的井臺上,井很深,井沿和井壁長著綠綠的厚厚的青苔。從井口朝下看,里面黑咕隆咚的,一股冷氣迎面而來……井臺前后支起兩個“人字”型的木頭架子,轆轤就橫在兩個“人字架”之間,架子后面吊著一個磨扇。轆轤上盤著一圈圈粗大井繩,井繩頭有一個能開合的鐵鉤子,在風(fēng)中鐘擺一樣平穩(wěn)的搖動。<br> 我特別羨慕那些力氣大的人,把水桶掛在鉤子上,放轆轤不用攥轆轤把,水桶拽著井繩歡快地抵達水面,一擺水桶就灌滿了水。然后一手插兜兒,一手搖動轆轤,瞬間水桶便高興地竄出井口,顯得特別瀟灑。相比之下,我們姐倆就遜色了,姐姐搖動轆轤,放下水桶后,我則站在她身后,拽住她的衣服。姐姐小心翼翼地擺動,生怕水桶脫鉤,落到井里。有一次不慎水桶落到井里,急得姐姐都要跳井了。這樣看到姐姐拎著井繩擺動時,我的心也像那在水中撲騰的水桶一樣——七上八下的。姐姐打滿了水,我們二人對面而站,合力搖動轆轤把。水桶升出井沿時,姐姐就叮囑我,使勁壓住轆轤把,她則探出半個身子,去拽在井口中間搖頭晃腦的水桶。這時我就死死按住轆轤把,我知道一旦松手,下墜的水桶就會帶動轆轤把,把我們姐倆打入水井。<br> 我家離水井有二百多米,我和姐姐抬著一只水桶,還得歇幾歇。姐姐為了減輕我的負擔(dān),把水桶拽到自己這邊。這樣她的鞋每次都被濺出的水打得濕漉漉的……<br> 冬天井臺上結(jié)了厚厚的冰,大人都望而生畏,打水危險系數(shù)也增加了。<br> 我們家的困境被鄰居吳繼發(fā)的母親看到了,她就幫助我們抬水。她又瘦又矮,頭發(fā)花白,抬一桶水也累得氣喘噓噓。我們家因為掙不夠工分,買不回糧食,她家也多次幫助過我們。所以對她家我始終心存感恩。也巧,前幾年兩位老人先后離世,我都在老家。于是就帶著弟弟們過去,獻上一份薄禮,燒上幾張紙錢,表達了自己的哀痛和感激之情…</h1><h1> 爸爸快過年的時候才回來。他頭戴一頂狐貍皮帽子,那黃白相間的狐貍毛遮住了半個臉,好像威虎山里的人物。爸爸是悄悄地進屋的,看見爸爸我和姐姐在愣怔的瞬間就一齊撲了過去。父親在我母親信中,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姐倆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他一手一個把我們姐倆抱了起來,飽經(jīng)磨難一向剛強的他落淚了,淚水結(jié)結(jié)實實地砸在了我們的臉上和手上,濕濕的、熱熱的,暖暖的,流到嘴里又是咸咸的……</h1><h3><br></h3> <h1> 三、<br></h1><h1> 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姐姐上四年級。<br> 母親的病時好時壞,方圓數(shù)十里的中醫(yī)、西醫(yī)、土醫(yī),神醫(yī)幾乎都給母親看過病。那些草藥、中藥、西藥、偏方使家里的空氣都充滿了苦澀的味道。在與疾病作斗爭中,我們家進入最艱苦的“相持階段”。<br> 那時生產(chǎn)隊一個勞力日值才三毛錢左右,要維持龐大的藥費開支,就只能靠父親的“副業(yè)”收入。<br> 如今我們哥四個,只有二弟體重在七十五公斤左右,我們哥仨體重全在八十五公斤以上。從我們的身上,即看不到父親瘦骨嶙峋的影子,也找不到我們年輕時的清瘦。一次女兒告訴我:“爸,我老嬸說我老叔身材是西瓜下面插兩棍”。這話讓我差一點沒有笑岔氣。當(dāng)年我父親身材單薄,干瘦,可是無論上山還是下地,都是“超一流的高手”。眼快手快腿快就是年輕人也望塵莫及。春天來了,我們就去刨藥,周邊二十多里的小山大山幾乎跑遍了。因此打小我就認識黃芩、丹參、遠志、蒼術(shù)等多種藥材;夏天我們就捋杏樹葉子喂豬,割草養(yǎng)兔子,抓螞蚱喂雞和鵝,摘山杏,割荊條賣;冬季爸爸就割柴禾賣。姐姐干活實在,不惜力。所以父親干活時常把她領(lǐng)上,姐姐為此就經(jīng)常曠課。</h1><h3><br></h3> <h1> 記得姐姐輟學(xué)的時間是一九七三年春末夏初時節(jié),那年她十三歲。原因很簡單,她跟隨父親去“梁后”摘了半個月山杏,曠課半個月。因為跟不上課說啥也就不去了。那天她在前頭跑,母親拿著書包在后面追,最后娘倆就在姥姥家門口那棵老榆樹下打起游擊來,結(jié)局是母親累得嘴起白沫兒……<br></h1><h1> 姐姐從此就正式成為我們生產(chǎn)隊最小的“小社員”,家庭的“第二頂梁柱”。每天掙六分工,可別小瞧這六分工,那可是 “分分窮人的命根”年月啊!她曾多次摸著我的頭叮囑我:“玉興,你是咱家的男孩,又是老大,要好好讀書,將來咱家翻身的日子就靠你了,我上學(xué)再多,也是臉朝外的人,大姐不上學(xué),一是掙工分給娘治病,二就是供你讀書……<br> 我看看姐姐,她那亂蓬蓬的頭發(fā)里,夾雜著草葉和土屑,青黃的臉上有柴禾的劃痕,額前的頭發(fā)下,一雙深潭般的大眼睛望著我,那渴望、那期冀的眼神今天憶起,讓我仍感到錐心地刺痛……<br> </h1> <h1> 我上高一那年。姐姐十七歲。十七歲的她,為了多掙工分,不顧父母勸阻,離開了家鄉(xiāng),到距我們村一百多里地的黃土梁水庫“出民工”。 </h1><h1> 姐姐是剛過完春節(jié)走的,種地時回來過一次。又黑又瘦的她背回十多個小足球大小的饅頭,據(jù)說是八兩面一個。我們哥幾個見了無不歡呼雀躍,在分而食之的時候,姐姐也非常高興。她告訴我們:她在那里住的房子很好,一天三頓飯,頓頓饅頭隨便吃,還有肉。我聽了饞得哈喇子直流,做夢都盼著放暑假,放假了就把姐姐給替換回來,好事不能讓她一人獨占了。<br>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學(xué)校放暑假。我高高興興地坐拖拉機去了黃土梁水庫,去后才發(fā)現(xiàn)被姐姐給忽悠了。<br> 他們住的房子很大,一間房子幾十號人居住。窗前與后墻是十幾米長上下兩層的“大通鋪”,中間過道僅能一人通行?!按笸ㄤ仭笔怯么u頭做腿,磚頭上鋪著木頭板子和草簾子。房子外面的水坑里,一群群的蒼蠅亂飛。我看見一個破舊的箱子上,放著一個黑色的窩頭,很納悶,咋還有黑窩頭?到近前一看,蒼蠅飛了,窩頭才現(xiàn)出“原生態(tài)”。我就坐在姐姐的鋪上,眼巴巴等著姐姐回來。<br> 姐姐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擦山了,金黃的落日給群山鍍上了道道金邊。姐姐見了我,很意外,因為她在信中反復(fù)叮囑我不要來,她哪里知道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br> 姐姐衣服上有汗堿,頭發(fā)也被汗水濕成了一綹綹,青黃的臉上殘存著汗道子,像雨水沖刷過的河床…….<br> 這時有人邊走邊敲著飯盆,喊開飯了。姐說:“你坐了一天車,肯定累了餓了,我去打飯,晚了就得等好長時間”。說完她臉也沒顧上洗,拿著飯盒就走出房子。我隨后也跟了出去,遠遠地看見食堂前黑乎乎擠滿了人,人堆后面還排著一字長蛇。姐姐回來時左手端著一飯盒白菜湯,菜湯里膩蟲上下浮沉著,右手飯盒蓋摞著幾個窩頭,沒有我朝思暮想白花花喧騰騰的大饅頭。我睥睨其他人,也沒看到他們手里有饅頭。</h1><h3><br></h3> <h1> 我是帶著問號入睡的,半夜被咬醒了。一摸身上腿上全是疙瘩,初來乍到的我,不知道燈繩在哪兒,就悄悄推醒表哥王朝利,告訴他我身上刺癢……他說那是臭蟲,說完又翻過身沉沉地睡去了?!按笸ㄤ仭崩锓牌?、咬牙、吧嗒嘴的“人籟”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臭蟲和蚊子的輪番沖擊讓我防不勝防。真是秀才遇見兵,既無招架之功又無還手之力……好不容易熬到了黎明,借著熹微之光,順手逮住了幾個因為喝血喝得太飽走不動的肥肥的臭蟲,(而那些沒有吃飽的臭蟲像黑黑的蕎面皮),當(dāng)即對喝我血,攪我夢的這些饕餮之徒實行了專政,讓它們?yōu)樽约旱男袨楦冻隽松拇鷥r。<br></h1><h1> 姐姐走后的幾天里,每頓飯都是窩頭和白菜湯。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問表哥咋回事?他聽完就樂了,點著我的鼻子說:你想天天吃饅頭,做夢去吧!那是你大姐騙你們,吃饅頭是一個星期一次,算是改善生活,每到改善生活的時候,你大姐就把從食堂領(lǐng)回的饅頭留了起來,自己則悄悄躲到?jīng)]人的地方,吃剩下的涼窩頭…..<br> 我在那里干了不足半個月,就“母雞不是母雞——草雞了”。那活計很累,每天不是從幾百米外的地方往壩頂抬石頭,就是拉著裝滿黃土的雙輪車搞回填,夜里還加班。我是乘興而去,掃興而歸,饅頭只吃了兩個,被太陽曬得像塊炭渣。</h1><h3><br></h3> <h1>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坐在電腦前,回想那逝去的歲月,忍不住百度豐寧黃土梁水庫,一會功夫,一條條信息就相繼出現(xiàn)在我的眼底。<br></h1><h1> ——建成于1979年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黃土梁水庫,屬海河流域灤河系。位于興洲河上游西官營鄉(xiāng)西北一公里處。集雨面積324平方公里,總庫容2830萬立方米,均質(zhì)土壩高39.3米,壩長340米,壩頂寬5米。水庫主體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放水隧洞、水電站和泄洪渠等組成,是以防洪和灌溉為主,兼有發(fā)電、養(yǎng)魚、林果和旅游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是豐寧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br> </h1> <h1> </h1><h3><br></h3> <h1> 接著我用鼠標(biāo)點開了下一條繼續(xù)閱讀:......30年前,在省、地的關(guān)心支持下??h革委把修建黃土梁水庫工程作為頭等重要的工作,組織號召全縣上下節(jié)衣縮食,出工出力,投工投勞共建水庫工程。于1975年3月成立了“黃土梁水庫工程指揮部委員會”,在之后的5年時間里,全縣集中大批領(lǐng)導(dǎo)干部和水利工程技術(shù)人員,先后抽調(diào)45個公社的民兵共計1.6萬人次,以軍事化的方式日夜施工,累計投入工日310萬個,投資472萬元,完成工程量229萬立方米。在當(dāng)時生產(chǎn)力條件下,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以無所畏懼的氣概,克服施工設(shè)備簡陋、生產(chǎn)資料缺乏、生活條件艱苦等諸多困難,于1979年勝利完成了移山造湖的偉大壯舉。<br> 關(guān)閉信息網(wǎng),我心里再一次涌出酸楚。在沒有大型裝載機,巨型推土機、大馬力鉤機、載重大卡車等機械化裝備情況下。我們用鐵锨、尖鎬、鋼釬、鐵撬、鐵錘、手推車、木夯等最原始工具,完成了這一壯舉。如果放在二十幾年前看到這則消息,我會產(chǎn)生自豪感。而今卻覺得挺悲涼,甚至悲壯。不光為姐姐,為當(dāng)初貧困的家。也為那些拋家舍業(yè)的“民工”,同時也為修筑長城、阿房宮,京東大運河的那些人…………</h1><h3><br></h3> <h1> 現(xiàn)在的黃土梁水庫</h1> <h1> 四、<br></h1><h1><br></h1><h1> 上黃土梁水庫出民工的次年,姐姐再次“出征”懷豐公路……<br> 一九八零年,姐姐二十歲了,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那些日子家里的門檻就差被媒人踢斷了。但是父母一個沒選中,卻和一個我叫“親娘”的人打得火熱。他們講話都背著我們,神神秘秘地似乎像在密謀什么。<br> 我特別討厭那個我叫“親娘”的人,因為聽說她往天津倒賣人口賺了不少錢,她來我家肯定是“黃鼠狼子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所以我從來沒有叫過她“親娘”,還用很厭煩的目光盯著她,我自小就“痞”,愛沖動,敢下手,時常把伙伴打的口鼻流血。之所以對她這樣,是怕她把姐姐給倒賣了。私下我拍著沒有發(fā)育成熟,琴鍵一樣的小胸脯,信誓旦旦地對姐說:“大姐,你就嫁附近吧,有兄弟為你做主呢!”。姐姐聽了默默無語,眼里浮出了淚花…….<br> 我的預(yù)感不幸變成了現(xiàn)實,一天晚上放學(xué)回來,沒有看見爸爸和姐姐,一問才知道上天津相對象去了。當(dāng)時我就急了,和母親大喊大叫,把媽媽氣了個眼翻白,最后要不是媽說姐自己樂意的,我還不會偃旗息鼓。<br> 三天后,大姐他們回來了,沒有一絲喜悅之情。他們都沒有相中那個男人,說長相一般,不識字,還比姐姐大六歲。而且母親死得早,父子一直和哥嫂在一起生活。</h1><h3><br></h3> <h1> 我暗自慶幸,也就轉(zhuǎn)移了對此事的關(guān)注。沒想到一個月后,這個男人拎著大包小包,跟在我“親娘”身后,來到了我家。幾天后,一直持反對意見的父親動搖了,更沒料到當(dāng)初死活不干的姐姐,也放棄了抗?fàn)?。我急得只跺腳,問姐姐:“你咋同意了?”<br></h1><h1> 姐姐流著淚說:“你知道咱娘吃的“利福平”多少錢一瓶嘛!”。<br> “不知道”我搖頭。<br> “五十多塊,日本進口的,是治療“肺結(jié)核”的特效藥”。<br> 五十塊錢是啥概念,我從沒有盤算過,不過我知道那時教我們的“民辦老師”掙得工分,折合人民幣也不過十幾元。一個職工每月工資在三十元左右。我只知道母親這個“藥包子”花費大,沒有想到這么多。我似乎給嚇呆了。<br> “你看爸爸,為藥費愁得幾乎沒有睡過囫圇覺,媽這病屬于”空洞型”肺結(jié)核。肺有兩葉,一葉窟窿已經(jīng)如篩子眼似的,另一葉也殘缺不全了。如果醫(yī)治不及時,活不了多久的……天津那邊比咱家這邊富裕,我過去后能多掙點錢給媽治病。我當(dāng)大姐的,不能讓你們沒有娘,為了救娘,為了你們哥四個,我認命了。不過你放心,就是在遠,我也會回來看你們的…..”。</h1><h1> 姐姐說著說著,已經(jīng)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br> 姐姐出嫁那天,我們家里哭聲一片,似乎生離死別。</h1><h3><br></h3> <h1> 我扛著家里陪嫁的一臺“前進牌”縫紉機,三舅媽和姐姐拎著一些衣服,冒著刺骨寒風(fēng),早晨出發(fā)了。先坐汽車到承德,然后坐倒火車至北京,再從北京坐火車到天津,又倒了兩次汽車,到靜??h的中旺村,下了汽車,又坐上等在那里的自行車,在凸凹不平的土路顛簸了二個多小時,才于次日午后三點抵達我姐夫家——滄州地區(qū)青縣小牛莊公社清水大隊一個土房前,也就是姐姐的婆家。<br></h1><h1> </h1> <h1><br></h1><h1> </h1> <h1> </h1><h1> 當(dāng)時媒婆子們?yōu)榱藪辍爸薪橘M”,說嫁的地方是天津。住的是高樓,吃的是精米白面,肥得流油。純粹是胡說。據(jù)我考證:承德姑娘嫁的地方全是距天津方圓百里、幾百里的鄰縣或者郊區(qū)。而下嫁之人,以“地富、反、壞、右”的后代為最多,另一部分就是喪母或者喪父早,沒有人給張羅,自己又老實和實在的中青年。我姐夫?qū)儆诤笳撸L得不出色,張羅能力更遠遜于我姐姐,但是干活和脾氣都是百里挑一。所以姐姐去了不久他們哥倆就分家了,姐姐又成了里里外外的“一把手”,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大拿”。</h1> <h1> 姐姐出嫁后每年春末夏初季節(jié),都回娘家住上半個月。這半個月她足不出戶,時常干到深夜,把全家的被褥全部拆洗重做一遍,把破舊的衣服和鞋襪補好,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凈凈,利利落落,才“輕輕地我走,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一揮手,不帶一絲云彩……”</h1><h1> 姐姐經(jīng)常給我們弟兄們寄來做的衣服和鞋,那些鞋有的是膠底上的鞋面,有是“袼褙”做得的布底鞋,那一針一線凝聚了姐姐對弟弟的多少深情;多少厚意;多少牽掛…..<br> 姐姐在娘家蓋房,我和三個弟弟結(jié)婚時以及父母有病時候,每次都給錢,在人月工資只是幾十元、百八十元的時候。就幾百元,上千元的往回寄錢,仿佛她是“大款”。而我們哥幾個在打工期間都在姐姐家住過,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姐姐伺候我們不說,分文不取…..<br> 當(dāng)年究竟有多少承德姑娘去了“所謂的天津”?沒有人做過具體統(tǒng)計。但是從1996年起,一輛長途客運汽車應(yīng)運而生,始發(fā)點是距我們老家五十里的鳳山鎮(zhèn),終點是距姐姐家十幾里的石莊子村。兩天一個往返,每日十幾個小時的行程,這輛班車成了連接塞外與冀東南平原為車老板賺錢的“黃金通道”。那是“迢迢千里路,天天客滿員。青絲變白發(fā),誰人沒辛酸”。</h1><h3><br></h3> <h1> </h1><h1> </h1> <h1> </h1><h1> 五、 <br> 家庭的困境,父母的艱辛,姐姐的婚姻……這些事情經(jīng)常如同電影一般在我眼前一幕幕閃現(xiàn),也促使我早日成熟。我暗暗發(fā)誓:以姐姐為榜樣,學(xué)習(xí)她照顧父母,扶植兄弟,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撐起長兄之責(zé),在以后的歲月里竭忠盡職,把我們家?guī)С隼Ь场N沂沁@么想的,也用行動兌現(xiàn)了自己的誓言,自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中期至本世紀(jì)初期,十五六年的時間里。我既是哥幾個的主心骨,也是這個大家庭的救火隊員。兩個小弟弟的婚事是我一手操辦的;父母在世時住院以及去世是我一手操辦的;弟弟們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中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我出面斡旋的。為了弟弟,我兩次讓房,為了弟弟,我求過親屬,銀行借過貸款……“窮人事多”、“黃鼠狼專咬病鴨子”這些老輩子人總結(jié)的經(jīng)驗真是不假?;叵脒@么多年里,自己為了家庭走出困境,可以說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相對于企業(yè)我貢獻的少之又少,每每思之,很慚愧、很內(nèi)疚、很汗顏…….同時就懷念那些難忘的歲月里,曾經(jīng)體恤我?guī)椭业念I(lǐng)導(dǎo)和弟兄們,那感情在我心中永遠不會銹蝕泯滅……<br> </h1> <h1> </h1><h1> 姐姐每次回老家,聽到自己娘家發(fā)生那么多牽腸掛肚甚至用驚心動魄形容也不為過的事情時。就埋怨和責(zé)備我為什么不通知她?我心想能通知你嗎!爸爸癌癥從檢查出來到故去,整整一年的時間,如果從發(fā)現(xiàn)那天就告訴她,重情重義的姐姐肯定會過一年煉獄般的生活;母親三天兩頭住院,如果次次都告訴她,她的日子就永遠烏云密布;如果把二弟一次被鐵錘砸傷鼻子,一次鐵水燙傷胳臂,一次高爐煤氣死里逃生的險事告訴她,她會急出??;如果把四弟和弟媳均出過車禍,與死神擦肩而過消息告訴她,她會夜不能寐;如果把老弟因為哥們義氣幫人打架,進了拘留所的消息告訴她,她能吃得下飯嗎……如果今天她給這個陪床,明日為那個操心,她的日子還有法過嗎?這些年我只把父母病危的消息告訴她,也是他們在世上來日不多的時候。所以每當(dāng)家里有事,我就囑咐弟弟們,對姐姐封鎖消息。因為她已經(jīng)為這個家庭奉獻了青春甚至生命的一部分。我不能讓她再背這個包袱了。不過有些事我也太“左”了。一是我父親臨終前,想要去姐姐家看看姑爺和孩子們,被我強行攔下,至今想想腸子都悔青了。二是老弟弟結(jié)婚時也沒有通知她,為這事姐倆埋怨過我,我自知“太大拿”了,只得用出發(fā)點是對的聊以自慰。</h1><h1><br> 實際上我就是要為她營造一個不為娘家拖累的相對平靜的環(huán)境,讓她一心一意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此心足矣。<br> 實際上我們瞞姐姐,姐姐有事也瞞著我們。她因為打葦簾子,長久坐涼地緣故,曾經(jīng)處于半癱瘓狀態(tài),沒有對家里人說過一次;他蓋過四套房子沒有向我們弟兄伸過一次手;她這些年積勞成疾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她從沒有和我們提過。我們姐弟之間都是“報喜不報憂”。</h1><h3><br></h3> <h1> 這些年我一直沒有忘記姐姐功勞,總想做點補償。<br></h1><h1> 2001年年底,發(fā)喪完母親,我硬是把姐姐拉到興隆,讓妻子拿上一千多塊錢,給姐姐買身像樣衣服和鞋。誰知來回四十公里路程,他們不到二個小時就回來了。妻子說在“小雨點服裝店”,讓大姐試衣服,她不試,跑到外面再也不進屋了。又帶她上鞋店,她高矮不去,去一趟縣城,只買了一條不足百元的褲子。大姐那脾氣,我還真拿她沒有招兒。姐姐臨行前非要給我女兒二百塊錢,被我粗暴地回絕了。她走后不久,在書架里發(fā)現(xiàn)了姐姐偷偷留下的二百塊錢<br> 2005年深秋,姐姐家大兒子結(jié)婚,我們哥四個去喝喜酒,每人送一千元賀禮,我另送一套音響。就在喝完喜酒,準(zhǔn)備返回時,妻子悄悄跟我說:“你看大姐往車后廂擱啥呢!”我揭開后背箱一看,真是哭笑不得,給外甥的禮金,姐姐每家只留五百,其余的悄悄放在后背箱里了,幸虧發(fā)現(xiàn)及時……<br> </h1> <h1> 2008年夏季,兩個弟弟征求我的意見,把老家“百年老屋”賣了一萬元。我始終認為:親情永遠高于一切。就給他們哥倆分別發(fā)了短信,讓他們考慮一下姐姐。這哥倆從中提出三千元給姐姐送去了。姐姐不收,姐弟在撕扯中,還把錢弄丟了五百元。同年我公司在興隆縣開發(fā)區(qū)建樓,姐姐一下子給打過來幾萬元支持我。考慮他們家還有一所房子沒裝修,二外甥還沒成家。就留下一萬元裝修用,其余幾萬元,以我的名義存入年息一分三的公司內(nèi)部銀行……錢存進不久,2009年姐夫發(fā)現(xiàn)行動不便,膝關(guān)節(jié)疼痛難忍,萬般無奈住進了青縣醫(yī)院。但被庸醫(yī)誤診為其它病治療,出院后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在這種情況下,姐姐一家到天津一所專科醫(yī)院復(fù)診,確診膝關(guān)節(jié)壞死,需要更換膝關(guān)節(jié)。經(jīng)過咨詢,手術(shù)費和材料費最低要五萬元。姐姐心里急,睡不著覺,把心里的郁悶通過手機跟二弟傾訴一番。并反復(fù)叮囑不要告訴我和其他弟兄。二弟結(jié)束了和大姐通話,就把情況向我做了通報。因為存在銀行里的錢未到期限,提前取出沒了利息。我就把情況傳遞給在北京做生意老弟玉喜,老弟第二天就驅(qū)車幾百里,送去兩萬元。姐姐知道保不住密了,來電話說她大兒子掏了兩萬元,姐夫的大哥給一萬元。醫(yī)療費已夠,讓我不用掛念。</h1><h1> </h1> <h1> <b>大姐的全家福</b></h1> <h1><br></h1><h1> 四月底,存期已到,我把本利取出,另外籌集一萬元,借休班之機,前往姐姐家。我們是在青縣班車站見面的。姐姐風(fēng)吹雨淋的臉上,皺紋縱橫,紛紛揚揚的頭發(fā)里白發(fā)叢生,黧黑臉色布滿疲憊。我知道姐夫行動不便后,姐姐就接過了放羊鏟,當(dāng)起了“羊官”已經(jīng)一年多了。姐夫要把羊處理掉,姐姐就是不肯,說這是她的指望,自己能動彈一日,就不用任何人幫助,哪怕自己的兒子。<br> 從下車起,姐姐就拽我上飯店,可看到姐姐的神情,哪里吃得下,就推說晚上再吃。當(dāng)我坐進出租車時,一轉(zhuǎn)眼姐姐不見了,過了一會兒,看見姐姐端著什么從很遠的地方,顫顫巍巍走到車前,我一看原來是一海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面,沒有辦法。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br> “小心,熱!”她喊。<br> 我剛一沾邊,就覺得這剛出鍋的牛肉碗面,熱得似一團火,那熱度讓我忙不迭把它放到出租車前面的平臺上。想想五十出頭的姐姐端著它走了那么遠的路,頓時熱淚模糊了我的雙眼……<br> 原計劃在姐姐家住兩天,但看到晚上的飯菜是飯店送來的,姐姐接過飯菜又把明天的飯菜預(yù)訂了。我趕緊謊稱公司來電話,讓我速歸。姐姐見強留不住,第二天就率領(lǐng)兩個外甥一直把我送上出租車,付了車資。出租車走出了好遠,我回過頭,透過車尾的塵土,仍看到姐姐遠眺的身影….就在我為姐姐祈禱的時候,手機響了,一看是姐姐忙接通,她告訴我:“你公文包的夾層里,我放了二百塊錢,給你拿個路費吧…..”<br> 這就是姐姐,一個永遠想著弟弟們,永遠牽掛弟弟們的姐姐。在她的心目中,我永遠是那個挎著籃子,跟在她身后挖野菜的弟弟;永遠是那個只要不干活就高興地一躥老高的弟弟;永遠是那個性格暴躁,時常惹禍,為父母賺罵的弟弟…..在她的心目中,我永遠不會長大,永遠不會長大的弟弟……<br><br><br> 2010年5月16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h1><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承 德</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玉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fā)起人簡介:</font></h3><h3><font color="#ed2308"></font></h3><h3> <font color="#ed2308"> 楊玉興</font>:男、滿族、1962年12月21日生人,原籍豐寧滿族自治縣波羅諾鎮(zhèn)西村人。<font color="#ed2308">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xué)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font>自由撰稿人,攝影師。</h3><h3> 自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期,就開始發(fā)表詩歌散文作品。多年筆耕不輟,曾在國家、省、市及企業(yè)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歌、散文、通訊數(shù)百篇,逾百萬字。</h3><h3> 2008年5月份,在汶川地震期間,創(chuàng)作的抒情長詩《今晚我守在電視機旁》,被興隆縣電視臺選用,以MTV形式在黃金時間滾動播放了三個多月,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h3><h3> 2009年10月,詩作品《祖國祝你生日快樂》,在《建國60周年“中國放歌”全國文學(xué)征文大獎賽》中獲得銀獎,已被中國作家出版社收錄在《六十年“中國放歌”》一書。次年8月,參加全國“風(fēng)電杯”征文詩歌大賽,其詩作品《紅松洼風(fēng)電頌》獲得優(yōu)秀獎。</h3><h3> 2013年楹聯(lián)三幅被興隆城建局采用,題在縣城南山公園亭柱上;另有三幅楹聯(lián)亦被選中,擬題在北山公園。</h3><h3> 2014年11月,創(chuàng)作了《承德建龍?zhí)厥怃撝琛犯柙~,經(jīng)我國著名曲作家、市音協(xié)主席姚素秋譜曲后,在公司內(nèi)傳唱不衰。</h3><h3> 1986年至2016年,在承德華峰集團及承德建龍?zhí)厥怃撚邢薰竟ぷ魅觊g,數(shù)十次獲得所在公司及建龍總部的征文與攝影大賽一、二等獎。曾與人合作創(chuàng)辦企業(yè)報《鐵河》與《鋼花》。</h3><h3> 2015年6月,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了個人詩歌專輯《根在建龍》</h3><h3> 2017年,在承德“詩詞之友”舉辦的“詩詠承德”全國旅游詩詞楹聯(lián)大賽中,詩作品《豐寧草原》榮獲優(yōu)秀獎;“在”文學(xué)蘊公民,詩歌進社區(qū)”評比中,《碧園社區(qū)頌》榮獲第一名;在市作協(xié)“小川故鄉(xiāng)詩意濃——豐寧杯”詩歌競賽中,詩作品《波羅諾之歌》,榮獲優(yōu)秀獎。同年2月創(chuàng)辦承德玉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獨立法人。</h3><h3><font color="#ed2308">一、公司主要經(jīng)營:</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1、美麗鄉(xiāng)村文化建設(shè)方面:宣傳展板及村史館內(nèi)容的搜集設(shè)計撰 寫;廣場及街道文化墻的各種彩繪(水粉畫、水彩畫、國畫、3D)。</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2、攝影錄制方面:現(xiàn)場拍攝,制作聚會、祝壽、生日、家史、成人禮等紀(jì)念冊及電子相冊;承接企業(yè)形象畫冊、專題宣傳片、樓堂館所內(nèi)外裝飾畫及廣告的設(shè)計制作。</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3、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代寫個人創(chuàng)業(yè)史;散記游記;樓堂館所楹聯(lián);開業(yè)或婚禮賀辭等。</font></h3><h3>二、經(jīng)營理念:</h3><h3> 誠信守則 創(chuàng)新優(yōu)質(zhì) 惠人利己 攜手共贏</h3><h3>三、經(jīng)營目標(biāo):</h3><h3> 出精品 創(chuàng)品牌 優(yōu)服務(wù) 零瑕疵</h3><h3>聯(lián)系電話:13513243035</h3><h3>郵箱:13513243035@163.com</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