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當當18周年店慶圖書類的三波促銷結(jié)束了,略算了一下,經(jīng)我手自買、代買、薦買三方加起來總金額已破萬!放在東北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就是我們買書楞買進去一個貂。</h3> <h3> 就象京東主營電子商品,亞馬遜主打生活用品一樣,當當網(wǎng)主營圖書,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大的圖書類網(wǎng)銷平臺,所以每年店慶都是愛書人的狂歡。</h3> <h3> 經(jīng)過十一年的熏陶涵養(yǎng),思希的閱讀習慣已牢牢扎根,正向著葉茂發(fā)展,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閱讀的呢?1歲?0歲?不,確切的說應(yīng)該是這個時候:</h3> <h3> 那時她還只是個混沌蒙昧的小胎兒,漂浮在羊水之上,與我同呼吸共命運。那一年從孕吐到臨產(chǎn)我一直站在畢業(yè)班的講臺上,負責四小2006屆六年三班的語文教學,不只全勤在崗,而是講課、賽課、批改作業(yè)一應(yīng)工作按部就班,還在全市中小學校長現(xiàn)場會上做專題報告,直到思希臨出生13天我才走下講臺,思希與我一體,每天浸潤在豐富的語言和多彩的文字里,我想她的閱讀從這時已經(jīng)算是開始了!很奇妙的是思希從小就對書本有一種天然的親近,對文字也極度敏感,更神奇的是她從會說話起就是標準的普通話!不只字正腔圓,而且還會抑揚頓挫。那時工作繁忙從未把胎教提上日程,心里還隱隱愧疚,但后來讀到一個觀點我就釋懷了:最好的胎教就是媽媽永不停止的思考!所以想要二胎的準媽媽們千萬不要以為胎教就是安逸的躺在那里聽音樂、唱歌、朗讀……更應(yīng)該讓頭腦活躍起來。</h3> <h3> 思希是書堆里長大的小孩,也是用故事喂養(yǎng)大的小孩,我們?nèi)胰耍何?、爸爸、外公、外婆、姐姐都是她的“說書人”。官方提倡每天親子閱讀20分,這在我們家是遠遠不夠的,家里的每個人都曾有過為她講故事講到口干舌燥她還意猶未盡的經(jīng)歷,不僅要講,講完了還要演《狼和七只小山羊》、《土豆妹妹》、《昆蟲記》、《不一樣的卡梅拉》……在家庭小劇場輪番上演,我們倆要承包所有的角色,不停的在各各角色中跳脫、轉(zhuǎn)換、臺詞、表演?,F(xiàn)在的早期教育很推崇“繪本戲劇”,我想在十年前,我還是很有前瞻意識的。</h3> <h3> 0 ——6歲期間,我除了帶思希閱讀了大量的中外經(jīng)典繪本,還帶她背誦了很多蒙學讀本,如《千家詩》、《千字文》、《笠翁對韻》……這些不僅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更是極致的美學,是文學熏陶更是美學啟蒙,而人終其一生,不過是向美而生。但這里不包括《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讀本,因為這些家訓與規(guī)則對小孩來說太復(fù)雜了,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世界公民,面對這些家族、家譜里的規(guī)矩,你會不知該如何加入人的平等、自由、尊重等元素,所以摒棄。思希5歲那年寒假回南方與爸爸團聚,有一晚我拿著《千家詩》說上句,她接下句,她邊玩玩具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背了100多首,坐在一邊的爸爸驚訝極了,捧著她的小臉問她是怎么做到的?其實很簡單:日復(fù)一日熟讀成誦?。ㄎ壹覜]裝電視,閱讀與背誦就是思希每晚的娛樂活動)幼兒的腦細胞數(shù)量每天是呈幾何數(shù)級增長的,如果得不到鍛煉和開發(fā),這些細胞就會萎縮、消亡,這也是在孩子幼年時期博聞強記的目的。她似懂非懂這沒有關(guān)系,因為幼讀詩歌,雖未解其意,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體會到漢語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至于其它的書,也完全可以不求甚解,只權(quán)當涉獵,見往事矣。我媽對此很不理解:背了這么多,長大也全都忘了,有什么用呢?其實讀過的書就象吃過的飯一樣,沒有人記得從小到大都吃過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最終都化成了我們的骨和肉。</h3> <h3> 一天,我?guī)枷Hダ夏旯⒑吷⒉?,她望著湖中游弋的錦鯉,出神的說:“它們在清涼的早上游,在陽光燦爛的中午游”。哦,這是里奧尼的《小黑魚》啊,在一遍遍的朗讀中,她早已把這些唯美的句子記在心里了,所以一遇到相似的情境便會“學以致用”了。</h3> <h3> 幼兒園時,老師曾給我講過一個思希的課堂小花絮:</h3><h3> 師:“狗”還有一個名字叫什么?</h3><h3> 全班小朋友啞然......</h3><h3> 希:叫“犬”!</h3><h3> 師:你怎么知道?</h3><h3> 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師贊!</h3> <h3> 愛閱讀的孩子,眼中心中都會呈現(xiàn)出別樣的風景,除此以外,閱讀還有一個最大的效能:識字!為了讓她盡量多的識字當時我在家里貼滿了生字卡片,但這樣機械重復(fù)的記憶枯燥乏味,也收效甚微,而伴著故事識字就輕松有趣多了。而識字的最大意義就是邁向獨立閱讀,思希終于可以脫離媽媽的懷抱,自由自在的暢游書海了!</h3> <h3> 思希在入小學前3500個常用字已基本掌握,閱讀也由親子閱讀自然過渡到了獨立閱讀。閱讀的書目也由繪本更迭為橋梁書和純文字讀本。0——6歲時,她可以自豪的對小伙伴說:“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钡鹊搅?——11歲,她更可以自豪的說:“我沒有坐擁多少房產(chǎn)與財富,但我一人坐擁書城!”</h3> <h3> 北方家里思希一人的藏書,收納著她6——11歲的圖書,由于空間有限,她0——6歲的讀本不是送人,就是捆扎起來存放在倉庫里了。我想這些書在倉庫里一定很想念當年那個活潑可愛把它們視為珍寶的小寶寶吧!高1.2米,東西兩列共長8米的開放書柜,只為孩子取放書時能觸手可及。(我的藏書去哪了?沒辦法全都打包成箱存放著呢。)</h3> <h3> 南方家里我與思希的書房,由于不久居,所以藏書零星,但也過百冊,不是我們千里迢迢帶過去的,就是在南方采購的。梨木書桌,觸感細膩濕潤,柏木書柜,氣息清雅若蘭,是思希爸爸特意為愛書的我們打造的。</h3> <h3> 失明的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應(yīng)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兩座書房就是思希的天堂!她坐擁書城,白天可以“滿窗日色文書香”,夜晚可以“三更有夢書當枕”,但即使坐擁書城她也會“意未足”,時不時的給我列書單,提閱讀訴求,因為她長大了,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閱讀品位和精神坐標。</h3> <h3> 一提到閱讀品位我就會想起我們的末代皇帝溥儀的一個故事:一日溥儀的老師王國維在家中宴請賓客,其中請了溥儀。宴席過后,王國維非要溥儀鑒賞一下自己收藏的古董寶物,溥儀說自己不是干這行的,但王非要炫耀,溥儀只好隨他。結(jié)果不懂古玩的溥儀當場指認說這幾件是假,那幾件是真。王國維一聽說不可能,自己畢竟也是大師對古董收藏之類也有涉獵,怎么可能買到假貨,當時對溥儀所說的也沒往心里去,但他總感覺心里有塊石頭,于是決定讓專業(yè)鑒寶專家一鑒真假。沒想到結(jié)果一出來均被溥儀言中。王十分疑惑,再次再到溥儀時問他怎么知道寶物真假?“吾皇”回答:“我不懂你們那套鑒別方法,就是感覺那幾件和我家里的大不一樣”。溥儀僅憑感覺就可以瞬間鑒定文物真假,這能力絕非一般“專家”能夠達到,畢竟他1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內(nèi),這種潛移默化已經(jīng)銘刻于骨子當中。</h3> <h3> 從溥儀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品位是可以培育的。只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目之所及、舉手能觸的全是優(yōu)質(zhì)書籍,無論是裝幀插圖還是內(nèi)容,都是一流水準,孩子長時間接觸的都是高品質(zhì)書籍,閱讀的眼光和水準自然而然的就培養(yǎng)起來了。所以我從不擔心思希會去閱讀那些低俗劣質(zhì)的書籍,因為十年的閱讀經(jīng)歷,已經(jīng)養(yǎng)育了她較好的辨識能力和閱讀品位。</h3> <h3> 但只有品位也是浮淺的,我最看重的還是思希到底從書中獲得了什么?因為什么樣的書都有,書里說什么的都有。做人的好壞與讀書的多少無關(guān),有關(guān)的是你從書中接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又力行著什么?同樣是看一本《史記》,有的孩子會把心看軟,把骨頭看硬,而有的孩子卻只會看到詭計與酷刑。(忽然想到最近沸揚的江歌案,想必劉鑫也看過《史記》,但她卻把骨頭看的那么軟,而心又那么硬)從一本書中,你看到的是浩翰的星空,還是無垠的黑洞;是眼前的滄海,還是遙遠的桑田;是一花還是一世界;是一葉還是一菩提,都取決于你的心。人的一生就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這也是讀書的三重境界。為了感知思希那顆敏感溫熱的心,我經(jīng)常與她聊書。</h3> <h3> “為什么對這套《哈利波特》百看不厭?吸引你的是奇幻的情節(jié),還是各異的人物?”“都有,媽媽,但最重要的是我從哈利身上獲得了勇氣,一種敢于挑戰(zhàn)實力上不可能超越的對手的勇氣!哈利還教會了我選擇朋友就要選擇那些靈魂相通的同路人!”(又回到江歌案,江歌的血案就是因為交友不慎?。。?lt;/h3> <h3> 《天藍色的彼岸》是思希為之流淚最多的一本書,那除了悲傷還有別的嗎?“有,媽媽,生離死別并不讓人絕望,你們只是暫時說再見,因為那個人永遠活在你心里。當你站在藍天下,逝去的人會在云朵之上俯視你,給你傳遞愛和希望?!碑斔龑ξ艺f完這句話時,我已確定她讀懂了這部關(guān)于生死的寓言。</h3> <h3> “思希,你這次考試不太給力哦!”“《佐賀的超級阿媽》不是早就告訴我們:人生要講總和力,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失嘛!”</h3> <h3> “媽媽,漫畫版的《喬布斯傳》太縮略了,我想看文字版的,我想更全面的了解喬布斯的一生?!薄八囊簧褪侵饓舻囊簧?,他最終夢想成真了,他改變了世界!”“是的,媽媽,喬布斯的偉大之處就在于追求卓越和完美,這是他實現(xiàn)夢想的籌碼,但他對工作太過癡迷,雖然改變了世界,也無法彌補對家人的虧欠?!蔽蚁肴绻麜r光可以倒流,喬布斯可能也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吧!</h3> <h3> 家里有一本《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不知是學校發(fā)的還是姐姐以前的舊書,裝幀殘損破舊可思希卻愛不釋手,在幾年間不知翻閱了多少遍,就連我們這一代人都快遺忘的偶像怎么會打動一個00后呢?當我問她的時候,她只回答了我一句話:“媽媽,我要做像雷鋒一樣的人,用美好的心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思希就是這樣追隨著她跨越時空的偶像:每次回家都會輕關(guān)樓宇門,怕震動一、二樓的住戶;總是熱切的與小區(qū)里的老人打招呼,只為慰藉他們空巢后孤獨的心;接外賣時總是跑下幾層,讓外賣員少些奔波,并向送餐人致謝;游戲時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小伙伴們買水。一年我?guī)ヅd城海濱,那里蟬聲嘹亮,有一個小男孩捉到了一只在手中挑逗,思希很不忍勇敢的對他說:“它在黑暗的地下蟄伏了四年,才換來一個夏天的歡唱,你放了它吧!”可小男孩沒有,惹得思希很傷心。</h3> <h3> 進入小學閱讀與寫作是每個孩子繞不開的話題,也是課業(yè)的重頭戲。讀為吸納,寫為傾吐,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這兩年有很多人質(zhì)疑一萬小時定律:“誰說訓練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大師了?”這是典型的誤讀,一萬小時定律從來沒有說過“只要訓練一萬小時就可以成為大師,而是說大師必然經(jīng)過一萬小時的訓練”這是兩碼事。閱讀是寫作的必要補充條件,讀得多不一定寫的好,但讀的少一定不會寫的太好。喜歡閱讀的孩子(這是廣義的閱讀不是指狹隘的做閱讀題),作文決不會太差。即便小學沒多少差別,到了中學也會顯現(xiàn)出來。一個人的情懷、知識量、格局都會泄露在作文里,文格即人格,這些是裝不出來的,尤其到高中會更明顯。經(jīng)常有“聰明”的家長問我:“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又快又好的寫好作文呢?”沒有!作文培訓很多,作文理念很多,作文大師很多,但在教育領(lǐng)域,任何聲稱又快又好的解決方法,基本都是騙子,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寫作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只是寫,而是讀與行、讀與思、讀與寫的結(jié)合,是能力到后,自然開出的寫作之花。</h3> <h3> 其實小學生到了三年級才是作文起步階段,但現(xiàn)在的學校都人為的拔高了要求。1——2年級時就讓小孩子寫成篇的作文。不用說謀篇布局就是書寫都是有困難的。因為3500常用字即使如思希般會認了,她也不會寫!所以小學低年段的作文基本都是采用她口述、我代筆、她復(fù)寫的方式進行。這是最貼身貼心的寫作啟蒙,也是一段很有必要的精神攙扶。</h3> <h3> “媽媽,今天我留了一篇作文”小不點有些郁悶。“沒什么啦,有媽媽在呢!”即使流水也沒關(guān)系,媽媽為你刪繁就減;即使空洞也無所謂,媽媽為你畫龍點睛;即使無從下筆也不要怕,媽媽為你指點迷津;即使平淡無奇也別恢心,媽媽為你點染潤色。</h3> <h3> 我們共讀一本書</h3> <h3> 我們共賞柳絮如雪</h3> <h3> 我們共同解救小蜘蛛</h3> <h3> 讓文字記錄生活,讓文字留住回憶。</h3> <h3>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從一入學就對孩子的作文產(chǎn)生焦慮,其實她駕馭不了是完全正常的?!皨寢?,今天又留了三篇作文,快去寫吧,有個語文老師做媽媽,真好!”可當思希這么說時,我心里也曾有過隱憂:這樣的攙扶會不會讓她產(chǎn)生依賴性,遲遲不會獨立行走?而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到了中年級,思希漸漸脫離了我的扶持,開始揚鞭策馬,去開創(chuàng)屬于她自己的寫作疆域,而且思維流暢,筆意馳騁。</h3> <h3>感謝柳爸爸的遙拍,由近及遠第九、十位是我們哦</h3> <h3> 一旦孩子習慣用文字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學會用文字去展現(xiàn)自己的想象,寫作就算上路了。</h3> <h3> 等升至高年級,我在她身邊已毫無用武之地,徹底被她解雇了。今年秋季思希已升入六年,有一晚放學她餓了,我們就站在路邊攤旁等小吃出鍋,她背著大書包自信的說:“媽媽,這學期我覺得自己筆力大增,現(xiàn)在我可以駕馭任何題材,這是我剛寫的課內(nèi)作文,你看下!”我借著小吃車油亮的燈火在夜色中看過來,題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蘇武的故事。她的筆墨飽蘸深情,在我的眼前鋪陳出一幀幀畫面:極寒之地、九死一生、旄節(jié)盡落、信念不改……我的眼睛漸漸蒙上了水霧,這時我看到她文中有一句話“萬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問她在哪讀到的?“媽媽,是《肖申克的救贖》里面的句子。”“我以為打動你的會是這句呢:有些鳥兒是注定不會被關(guān)在牢籠里的,它們的每一片羽翼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你這一句的確更加動人呢!”</h3> <h3> 我用了十年的時間,帶著思希博覽群書、勤思精練,今天終于可以欣慰的“目送”她漸行漸遠。這就不難解釋市面上補習語文的機構(gòu)為什么特別少,而有的孩子在經(jīng)過“漫 長”的學習后忽然有一天就“開竅”了!那都是因為知識的浸染與熏陶,只有積蓄到一定程度才會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語文素養(yǎng)尤其如此。</h3> <h3>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有道理:一味的扎在書堆里,那是書蟲;而只知徜徉山水,也不過是個郵差。知行合一,才是大境界。思希的爸爸天性活潑,喜愛旅游,加上身處天府之國,美景俯首皆拾,所以每個假期都駕車帶我們到處游玩,每次游玩過后,我都會讓她寫游記。如果說媽媽帶她見本心,而爸爸就是帶她看世界!</h3> <h3> 閱讀還有一個核心的要素,那就是圖書儲備。我曾見過有的孩子貧脊的書架上沒有一套成序列的高品質(zhì)圖書,全是雜七雜八的地攤散本;也曾見過有的孩子書架上清一色的低幼文學和消遣漫畫;還見過有的家長不吝金錢但買到的都是讓孩子味同嚼蠟的所謂“經(jīng)典”……選書是閱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這里面大有學問。</h3> <h3> 法布爾的《昆蟲記》當當網(wǎng)上有上千個版本,但文質(zhì)兼美,富有童趣,最受小朋友喜愛的當屬韓國人編繪的這一版,每一頁都傳達著對孩子濃濃的愛。</h3> <h3> 《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被稱為外國兒童的四大名著,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收藏,但9.9包郵版,無論是故事的文學性、還是插圖的藝術(shù)性,還有教育功能是完全不在線的,看了比不看對孩子更有害,等同于讓孩子“負”看了一本書。</h3> <h3> 再看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市面上《紅樓夢》有500多個版本,《水滸傳》有263個版本,全國有200多家出版社都在出版四大名著。但最值得收藏的還是這套權(quán)威定本,它來自最優(yōu)秀的出版社,有著精致的版式和裝幀設(shè)計,多年來保持著有節(jié)奏的修訂頻率和巨大的發(fā)行量。最重要的是它保存了原著的風貌。很多閱讀推廣人都一致認為不應(yīng)該給孩子看四大名著的簡寫版或改編版,而一定要讀原著,哪怕晚一點開始也行,因為濃縮版閹割了原作的精華,破壞了原著的節(jié)奏和思想,被風干的語言,讓感染力嚴重打折。</h3> <h3> 有比米小圈更好看的校園故事嗎?有啊——楊紅櫻!有比楊紅櫻更有品位的兒童文學嗎?試試黃蓓佳吧!</h3> <h3> 再來看看孩子們喜歡的漫畫,漫畫書本身并不意味著低俗,但漫畫書的品質(zhì)有高下之分,好的漫畫應(yīng)該具有高級的幽默,這種幽默是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純。家長要做的不是封殺圍堵,而是用高級的好漫畫來引導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欣賞品位。象《爆笑校園》、《阿衰》、《豌豆笑傳》、《老夫子》《烏龍院》……這類漫畫故事不連貫,大量惡搞、三觀不正、畫風粗劣的就不值得去看,而象《丁丁歷險記》、《加菲貓》、《藍精靈》、《絕對小孩》、《父與子》、《護生畫集》、《閣樓上的光》……這類漫畫就多多益善了。</h3> <h3> 我的外婆是一位不識字的村婦,但她說故事的本領(lǐng)堪比民間藝人,山村的夜是那么靜謐深沉,外婆的故事是那么光怪陸離,那是我童年的底色,也是我最早的文學啟蒙。如今,那一代會說故事的人漸漸逝去,有沒有一套書可以讓我們重溫外婆的故事?當然有,那就是這套《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這套書是臺灣漢聲出版社深入民間,遍訪民間故事傳人編寫而成的,滿滿一大箱36本,共362個故事,按照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歷的順序編排,故事包含了神話、歷史、民間傳說、寓言幾個大類,而且這套書不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一幅插圖也飽浸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出版后暢銷臺灣30年。每天為孩子和自己講一個中國故事,不只打開他們的精神世界,更會讓他們在多年后想起長輩的陪伴,這將是一份溫暖的記憶。</h3> <h3> 有的家長說:我為孩子買了很多書,可作文也不見什么起色!都是什么書呢?《作文寶典》、《滿分作文》、《作文分類大全》......有一種說法:不讓孩子讀作文書。理由是作文書里收錄的習作大多千篇一律,有的僵化而虛假,有的淺白而粗糙,有讀這些書的功夫不如多讀一些真正的經(jīng)典,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孩子的文學素養(yǎng)也會悄然提升。但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同齡人的作文充滿真實和童趣,翻翻無妨,但如果以此作為″范文"背誦或精讀,那就沒必要了。我們需要孩子從中汲取的是范文精妙的語言,新奇的立意,獨特的結(jié)構(gòu),而不是唯此獨尊,全盤照搬!要知道"取法乎上,或得其中;取法乎中,難免其下"這也是"用刊"的智慧!</h3> <h3> 同樣是寫一場"熱帶風暴",思希獨具匠心的文章樣式正是"范文"帶給她的啟發(fā)與靈感!</h3> <h3>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新作文》是這些年我一直關(guān)注的學生作文期刊,它們都是專業(yè)的出版機構(gòu)為孩子做的良心刊物!全國發(fā)行的作文期刊有百余種,我偏愛這二版只為一個"新"字,因為他們選登的作文,傳達的思想,表述的觀點皆標新立異,推陳出新,避俗趨新,氣象更新,令人耳目一新,常看常新!無形中提升著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是寫作承載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將來我們的孩子很可能就憑著一個"新"字,在未來的考場上碾壓對手,一招致勝,不只是寫出好作文,而是寫出滿分作文!也可能憑著這一個"新"字,為自己開創(chuàng)出一個全新的未來!</h3><h3> 如今訂閱渠道多元:郵局、書報亭、淘寶官網(wǎng)、微信......足不出戶雜志就會送達手中,但千萬別弄錯了郵發(fā)代號??!</h3> <h3> 如果說經(jīng)典書籍是正餐,那么兒童雜志就是孩子必備的輔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和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產(chǎn)生連接,然后找到自己的坐標,孩子更是如此。我們要給孩子挑選按照他們的興趣量身打造的媒體,兒童雜志是目前所有媒體類型的上佳選擇。兒童雜志就象孩子精神上的朋友,它將引領(lǐng)孩子從童年開始眺望這個世界......</h3> <h3> 好的兒童雜志不以贈品為賣點,不以卡通形象為主題,說教教化痕跡不濃郁,編輯團隊力量雄厚,審美品味卓越!</h3> <h3> 好的兒童雜志是孩子風趣又幽默的朋友!</h3> <h3> 好的兒童雜志是孩子平易又相宜的朋友!</h3> <h3> 好的兒童雜志是孩子博學而時尚的朋友!</h3> <h3> 這是思希小時候最衷愛的一本雜志,我整整為她訂閱了5年,直到小學二年級才強迫她與《東方娃娃》斷舍離,后來她即使長大了擁有了更多繽紛的書藉,有時也會扎進這上百本"故紙堆"里重溫"舊夢",因為這些雜志里面存留著她太多童年的記憶!</h3> <h3> 我也曾遇到過一些孩子,即使把最經(jīng)典最有趣的書擺在他們面前,也無法勾起他們的閱讀欲望,那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錯過了閱讀的黃金期。0——6歲是一個孩子閱讀的黃金期,7——12是白銀期(小學階段),12歲以上就是青銅期了。一個人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一般來說,這種能力的基礎(chǔ)階段是在3——4歲的反復(fù)閱讀中逐漸形成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能稍微引導和鼓勵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jié),養(yǎng)成孩子專心研究一本書和經(jīng)常重溫一本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十分自然的踏進深度閱讀的大門。</h3> <h3> 閱讀的黃金期不能錯過,如果錯過了,在閱讀的“白銀期”,孩子即使能通過引導進入深度閱讀,在一到兩年的短期內(nèi),也不可能達到在黃金期就已經(jīng)掌握反復(fù)閱讀基礎(chǔ)的孩子的閱讀水平,這一點,是大孩子家長必須做好的思想準備。白銀期的閱讀引導是一場攻堅戰(zhàn),只有堅持下去才會看到效果,并且必須因勢利導,如果不能順著孩子自身的興趣來做引導,那么這場攻堅戰(zhàn)也是很難打得羸的。如果一個孩子到了青銅期,仍對閱讀有排斥心理,那么他在未來與閱讀的聯(lián)結(jié)基本就切斷了!</h3> <h3> 最近全國教材主編劇透教育改革新動向——孩子再不閱讀,高考連卷子都做不完!昭示著閱讀為王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但我仍要強調(diào)的是:閱讀拋下所有實用性和功利性,閱讀最大的快樂應(yīng)該是閱讀本身!就象讀書分為謀生和謀心一樣,謀生的讀書是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為的是找個工作,這不是真正的讀書;而謀心的讀書則是為了心靈的寄托和安慰,這才是真正的讀書!讓我們的孩子享受閱讀帶來的平和與安寧,享受指尖翻動書頁的輕柔聲響,享受閱讀時靈魂的交融、思想的激蕩、想象的翱翔、智慧的飛升,相信一切美好的改變都會不期而至悄然發(fā)生。</h3> <h3> 一天晚上,我與思希躺在床上讀書,她無意間看到我鬢角生出了一根白發(fā),面容哀傷心有戚戚的隨口說了一首小詩,我覺得很好讓她馬上給我寫下來,她攏著記憶的余熱連忙草草記下,那首小詩是這么寫的:</h3> <h3> 予媽媽 </h3><h3> 我以最快的速度成長著 </h3><h3> 我希望你以最慢的速度衰老著 </h3><h3> 因為,希望你可以看到我輝煌的樣子 </h3><h3> 讓時間永遠停住吧 </h3><h3> 停在我們最美好的一瞬間 </h3><h3> 愿不論下雨還是下雪 </h3><h3> 都掩埋不住你動人的笑顏 </h3><h3> 我們一起相信童話吧 </h3><h3> 相信世上真的有不老泉</h3><h3> 讓你永遠呵護著我 </h3><h3> 聽啊 </h3><h3> 連小鳥也在為我們歌唱!</h3> <h3> 那一刻,天地清朗,歲月慈柔,一切都是這般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