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欣遇施奇龍指畫家</h1><h3> </h3><h3> 黃毅敏</h3> <h3> 見到自己廣東籍的指畫家,的確有特別親切與興奮感。因為潛意識里認為,指畫家都是遙遠的。挺謝宋希祥前輩,為我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讓我有幸遇見我們廣東本土的指畫家施奇龍先生。</h3><h3> 施先生有著我們廣東人特有的干練氣質,略帶清瘦的高挑身材,那干凈帥氣的外表會讓人誤以為他是三四十歲的青年人呢。他平易近人,不帶一絲傲氣,沒有我們家鄉(xiāng)俗語說的“孔雀眼”(即“高眼孔,瞧不起人”的意思),這是我能走近他的原因。</h3><h3> 因為喜歡指畫,我多少也瀏覽欣賞過各大指畫家的作品。而讓我一見就喜歡的竟是施先生的指畫。他的畫簡潔中帶有韻味,著墨不多卻能表情達意,簡單的說,就是耐看和有味道。能引人坐下來看,還越看越有味。</h3> <h3> 有一回,我欣賞施老師一幅魚指畫《魚龍潛躍》,越看越禁不住去跟他說:“老師您的魚畫構圖很特別且很有意思,采用斜出是魚躍出龍門之勢,魚的形、勢棒極了,深得八大山人味兒。不求形而神已透亮!這已足煞工筆九魚之圖,一魚活蹦,尾巴看似不清楚,事實是與水渾然一體。因魚躍出水波漾漾自然魚尾不能太清楚。這處理妙極了。左邊的大片留空深得中國畫之留白精髓。可見施老師文化底蘊之厚實不是一般人可比。我好喜歡這幅畫!讓我驚喜,喜愛,叫絕?!?lt;br></h3><div> 施老師即哈哈而笑:“謝謝!我的苦思被你點出,不簡單,哈哈?!?lt;/div><div> 施老師直爽的肯定,讓小敏也開心一笑。能找到讓自己喜歡的畫風的指畫家,真為平生一大幸事也。</div> <h3>藝術家簡介:</h3><h3>施奇龍,潮汕人,1957年生,聯(lián)合國亞文聯(lián)藝術家,亞洲文化藝術家聯(lián)合會上海分會藝術委員,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副會長,汕頭市手指畫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潮汕書畫總會汕頭副會長,廣州考拉紅書畫院名譽副院長。醉心於中國書畫藝術,尤好指墨丹青。自幼觀摩前賢筆墨,受益於潘天壽、黎雄才、銭松喦等老一輩名家畫風,積久而心會。博采眾家之長,氣註筆尖指頭,躍然生機生於紙面。得到知名畫家劉昌潮、虞小風、郭莽園等名師悉心指導。以手指代筆,展現(xiàn)"恣神縱意指頭得"執(zhí)著追求,悟化自然,妙得臻氣,形成遒勁雋逸畫風。</h3><div><br></div> <h3> 為防自己三言五語介紹不夠詳盡,特附當今中國手指畫研究會會長虞小風先生為施奇龍老師寫的序言,供大家走進施老師的指畫天地,更易走近與欣賞施先生的指畫異彩!</h3><h3> 小敏</h3><h3> 2017年11月13日晚</h3> <h1> <b> 嶺東指畫一大家<br></b><b> ——小記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副會長施奇龍先生</b></h1><h3><b> 虞小風</b></h3><div><br></div><div> 指畫起于唐代張璪,繼于明代吳偉,成于清代高其佩。近現(xiàn)代潘天壽、虞一風、錢松嵒皆善指畫。指畫屬中國畫范疇,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它的繪畫語言與中國畫是完全相同的。</div><div> 指畫法在中國畫技法中,和潑墨潑彩,都屬于比較特殊的畫法,歷來研習者少,精于此道者更是鳳毛麟角。中國畫的基本工具是中國獨具的毛筆,從繪畫工具上說,手指是毛筆的先祖。從畫面效果上說,與中國畫是一脈相承,畫好指畫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深厚的中國畫基礎。</div><div> 施奇龍畫家的指畫,是純粹的“指頭生活”。他的指畫一如他的筆畫,意境開闊,渾厚華滋。指畫因指墨無多,難以揮撒是其短處,但由此產生的線條似斷非斷,似連非連,如“錐畫沙,屋漏痕,蠶食葉,”斑駁陸離,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連之妙,此又非筆畫輕易可得。奇龍的指畫,正是化短處為妙處,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令人稱道的指畫佳作,博得行家和藝術界的贊譽。<br></div><div> 當代施奇龍畫家是一位指畫藝術造詣精深,風格明顯的指畫大家。奇龍的指畫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他從不把指畫看成一種雕蟲小技,而是當作一個獨立的繪畫語境來探索。就他的指畫的藝術魅力而論,他的指畫是在其深厚的傳統(tǒng)國畫功力和豐富的學識之上,是高于他的筆畫的另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br></div><div> 值得稱贊的是,奇龍的筆畫和指畫相互滲透,相互借鑒,這一特征,我們在畫家上世紀九十年代后的許多作品,尤其是山水畫作品中不難發(fā)現(xiàn)。應該說,畫家獨特的蒼渾大氣,結構嚴謹,兼工帶寫的藝術風格,和他這種獨特的藝術實踐是分不開的。<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3>《亞洲財富國際交流》登錄施奇龍老師的簡介。施老師的指畫藝術在全球范圍傳播著,為我國乃至全球的指畫藝術不遺余力奉獻自己的光和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