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收音機,一個讓人們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一個曾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生活小物件。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隨著高科技不斷更新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正在被先進的電子產品所融合,單純的收音機正在與我們漸行漸遠。</h3> <h3><font color="#010101">保留至今的老物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已沒有多少人去買收音機聽廣播節(jié)目了,人們從網絡和多功能電子平臺獲取信息及廣播節(jié)目。而先進便捷的智能手機,上網打電話,發(fā)微信,看視頻,玩游戲,發(fā)郵件,收聽廣播節(jié)目更是樣樣俱全。</font></h3> <h3>我們的少年時代,除了有電燈外,沒有其他的家用電器。收音機是奢侈品,一般的家庭買不起。于是乎,自己制作裝配收音機便成了一種潮流和時尚。剛剛上初中的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那時候,我最愛擺弄的物件就是收音機,每當聽著“沙沙沙”后面的廣播,就會沉浸在那獨特的聲音里。在那個還沒有索尼松下的年代,收音機是我們對電子產品全部的認知。匆匆?guī)资赀^去,如今,電子科技發(fā)達,產品日新月異,單純的收音機早已落后落伍。除了在城市公共綠地和公園里還有幾位動作遲緩,步履蹣跚的老者拿著改良后的半導體收音機聽新聞聽戲曲,關心國家大事外,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幾人玩收音機!他們甚至不知道有過半導體收音機,他們眼里只有平板和手機。</h3> <h3>六七十年代,家庭擁有一臺收音機很難得。</h3> <h3>七十年代科普讀物。</h3> <h3>我們無法抗拒時代的發(fā)展,但是對于收音機,我依然有莫名的情愫?;蛟S它不再是時代的主流,但是作為當時無線電愛好者曾經的作品,我依然對收音機惜愛非常,保留至今。想想當年自己制作裝配擺弄收音機的日子,依然感慨萬千。</h3> <h3>那個時代,很多無線電愛好者都是從安裝礦石收音機起步。</h3> <div>在我的記憶深處,至今還珍藏著制作裝配收音機的快樂,雖然這些收音機現在已經沒有了市場,然而當時它給我?guī)淼膼傆浜涂鞓肥蔷薮蟮摹?lt;/div><div><br></div><div>回憶如一杯糖水,甜在嘴里,浸透全身。想想那時為了買一個電子元件跑遍全縣城的五金電料店。為了查找收音機不響的故障原因,反復檢查測試線路板,直到深夜也不罷休。那種鉆研執(zhí)著收音機而置身事外的感覺,多少有些停船水窮處的陶然,讓人莫名的興奮。</div> <h3>我制作的第一部有模有樣的單管收音機。</h3> <h3>繼續(xù)探索,多管收音機成功。</h3> <h3>當時最愛的一批科普讀物。</h3> <h3>我喜歡收音機,是從少年時期開始的,那時對一切新生事物都感興趣,而無線電半導體在七十年代初是剛剛興起。記得每次上街逛商場的時候什么也不想看,就是對擺放收音機的柜臺感興趣,那些電容電阻,二級管三級管,烙鐵收音機殼百看不厭。我制作的第一臺收音機是一臺礦石收音機:架設一個天線,再埋一棵地線,天線和地線之間接上檢波礦石二極管,把耳機并接在二極管上,就可以收聽廣播了。<br></h3><h3><br></h3><div>此后,隨著對收音機愛好的進一步加深和制作水平的提高,在學物理學半導體專業(yè)的舅舅和初中物理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先后自制裝配了晶體管單管收音機、兩管收音機、多管收音機。這些保留著的收音機一直伴隨著我,給我?guī)砹藷o窮的樂趣,成了離不開的伙伴。</div><div><br></div><div>參加工作以后,我沒時間,也不再裝配制作收音機了,曾經購買的書籍、裝備依然保持完好。</div> <h3>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國外電子科技的涌入,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個人手工制作收音機全被淘汰。</h3><div><br></div><div>再后來,我也加入了買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的行列。但晶體管收音機,我是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從不離身。每天用它聽廣播,聽新聞,聽音樂,聽評書,聽出了快樂,聽出了開心。</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八十年代初,風靡武漢的金雞牌臺式收音機。許多年輕人結婚時的必備產品。</font></h3> <h3>收音機的品種不斷增加,功能不斷地提高和完善,又增加了調頻波段,我又購置了多波段的的收音機。收聽的樂趣更高更濃。進入21世紀,科技的進步使收音機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出現了數字調諧,自動開關機,兩次變頻等多功能的收音機。近年來,我又先后購置了索尼,三洋,德生等電子音響設備。但老物件也選擇性的保留了一些精華。</h3> <h3>而今,傳統的收音機功能逐漸被新的電子產品所吸收,單純的收音機現在很少見了,但人們對新聞廣播的熱度并沒有減退。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收聽器材不斷發(fā)展,它給廣播的發(fā)展也帶來了機遇和動力。新浪微博有這樣一條信息:截至2016年底,全國廣播電臺227個,廣播頻率2700多套。覆蓋人口接近13億,綜合人口覆蓋率96.78%,成為世界廣播覆蓋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收音器材擁有量超過5億臺(大多為智能手機)。同時新媒體影響加劇,采用網絡廣播、手機廣播等新興傳輸方式收聽廣播人群快速增長,受眾年齡正走向年輕化??梢姡藗冊谙硎苊篮蒙畹耐瑫r,也在通過電子視聽平臺,了解世界,了解社會,感受生活。</h3> <h3>我家的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收錄機、電視機,雖然也換了幾撥,但收音機始終沒被淘汰,而且不斷更新換代,永遠保持先進。至今,我仍然保留有多臺。臥室一臺聽早新聞,每天早上6:30,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jié)目會定時開啟。一臺放客廳,聽中央臺中國之聲,平常調諧定好,一開就是,不用對臺。U盤錄制好的戲劇歌曲音樂隨時插入播放。手機上的音樂通過藍牙在音響里播出很是方便。</h3><div><br></div><div>我沒有收音機癖,也不是不能安靜,而是一種習慣。曾有人把聽收音機廣播總結了十大好處:</div><div>一、國內外大事滴水不漏。二、天氣交通了如指掌。三、生活常識隨時掌握。四、季節(jié)保健不失時機。五、音樂戲曲自動更換。六、文學藝術應有盡有。七、歷史科技及時普及。八、只用聽覺行動自如。九、不必專注享受輕松。十、功率不大十分節(jié)約。</div> <h3>或許,愛擺弄收音機是從小養(yǎng)成的愛好,而愛聽收音機廣播是后來的職業(yè)習慣。</h3> <h3>回頭再看看這些當年親手裝配的收音機,雖然早已過時,但那種幸福悅愉過的感覺依然在心頭蕩漾,回味無窮。<br></h3><div><br></div><div>享受陽光!享受生活!享受廣播!</div><div>開心快樂每一天!</div> <h3>( 攝影 撰文: 舟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