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俄羅斯雙城游第二城之旅從火車上開始。</h1> <h1>兩城相距近700公里,夜臥火車上睡一覺,此城到彼城。</h1> <h1>對于這趟夜臥火車,坐過的人吐槽不少:綠皮,陳舊,不安全,列車員也偷……:</h1> <h1>出乎意料,迎接我們的此趟車全部換裝了,從內(nèi)至外新嶄嶄,有的設(shè)備還未開啟封條。所有人歡呼,運氣人品爆了!</h1> <h1>去程是單層</h1> <h1>返程是雙層</h1> <h1>逐一介紹:新列車機關(guān)的各種高級:</h1> <h1>列車員都是有點年紀的</h1> <h1>樓梯和過道干凈。每個房間鐵門厚重,刷磁卡開門,安全。</h1> <h1>上層鐵拉手,周到。</h1> <h1>腳踏板可收折,方便。</h1> <h1>下鋪拉開是床,收起是靠位,中間還設(shè)有茶杯位。</h1> <h1>樓梯轉(zhuǎn)角</h1> <h1>這個更高級,小方桌掀開下面是洗臉盆配有水管,若公共洗漱擁擠時可在房間內(nèi)將就用。最下層是垃圾桶。</h1> <h1>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干凈的臥具,還有小包點心宵夜。</h1> <h1>晨六時半抵達圣彼得堡,開始了3天短暫而充實的行程……</h1> <h1>相比有870年歷史的莫斯科,300年歷史的圣彼得堡還年輕。稱它為"彼得大帝的孩子“,沒有這位大帝,就不會有圣彼得堡。</h1> <h1>涅瓦河口的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實現(xiàn)強國夢的第一站。這里是連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彼得大帝與瑞典爭奪了20年才得以攻占。</h1> <h1>攻占了芬蘭灣,俄羅斯擁有了自己的出???。從此,涅瓦河口一芬蘭灣一波羅的海一大西洋,彼得大帝終成夙愿,將俄羅斯帶向了海洋通向了無限廣闊的天地。</h1> <h1>為守衛(wèi)出??冢说么蟮蹌?chuàng)建了第一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若干年后,俄羅斯擁有了四只艦隊,躋身于海洋大國之列。</h1> <h1>當奪得芬蘭灣的涅瓦河口后,彼得大帝開始了自己的藍圖設(shè)計建造圣彼得堡。</h1> <h1>這是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曾經(jīng)是作為防御工事的彼得保羅要塞。也是圣彼得堡這個世界旅游名城開始的安身立命之地。當年彼得大帝在此插下一條木棍,宣布了圣彼得堡建設(shè)的開始。</h1> <h1>圣彼得堡的建設(shè)按照彼得大帝設(shè)計的藍圖實施。滿足了他年輕時在荷蘭當船長時對水城阿姆斯特丹的向往,將這個遍布沼澤的小島,用800多座橋梁連接,終成一座美麗的城市——俄羅斯的北方威尼斯。</h1> <h1>彼得大帝對他親手創(chuàng)建的這座城十分心儀,將首都從莫斯科遷至此。于是,圣彼得堡成為了莫斯科之后的俄羅斯首都近200的歷史,至1917年這里成為了十月革命的發(fā)源地后才結(jié)束。(1924年改為列寧格勒至1991年又恢復原名)現(xiàn)在,圣彼得堡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旅游之城,世界文化和歷史遺產(chǎn)。</h1> <h1>建在涅瓦河口的美麗城市</h1> <h1>自由的涅瓦河穿城而過</h1> <h1>穿城而過的條條運河,將兩岸的斑斕映在水中,成就了一幅幅油畫。</h1> <h1>河道膠接</h1> <h1>橋梁眾多</h1> <h1>游覽圣彼得堡從瓦西里島開始</h1> <h1>位于涅瓦河入??诘耐呃镂鲘u是圣彼得堡著名的觀光景點。</h1> <h1>涅瓦河從彼得要塞和冬宮之間流過,被島上突出的尖角一分為二,分為了大、小涅瓦河。這個突出的尖角稱為長灘。</h1> <h1>因涅瓦河及兩條支流匯合于長灘,這里成為了繁榮的貿(mào)易港口。</h1> <h1>長灘港口后面是己有200多年歷史的證券交易所,當年繁忙的港口,商人們從事買賣活動的場所。</h1> <h1>證券交易所廣場前一對古燈塔,紅色的圓柱稱為拉斯特萊里柱,當年為入港船只導航,也是水手們頌為的"海神柱“。</h1> <h1>逆光中的古燈塔</h1> <h1>長灘,曾經(jīng)繁忙的港口,現(xiàn)在成為世界游客的觀光之地。</h1> <h1>漫步長灘,涅瓦河入海口疾風勁吹,享受著面朝大海的感覺。</h1> <h1>身后,隔水相望的島嶼是兔子島彼得保羅要塞。</h1> <h1>看過去,波光粼粼之上蔚藍與白色相間的冬宮。</h1> <h1>長灘也是圣彼得堡人喜歡拍婚紗之地,巧遇拍攝婚紗的車隊飽了眼福。</h1> <h1>巴洛克建筑風格的列賓美術(shù)學院位于瓦西里島的大街上。屋頂是葉卡捷林娜的塑像,女皇創(chuàng)建的俄羅斯皇家美術(shù)學院既是后來的享有盛名的列賓美術(shù)學院。如此看來,女皇應該是首位校長。</h1> <h1>沒有胡子的獅身人面像在列賓美術(shù)學院的街對面,面朝涅瓦河。這一對千年古董,從遙遠的埃及經(jīng)尼羅河運到涅瓦河,靜靜的佇立在河畔,每天迎來送往世界各地的游客。</h1> <h1>離開瓦西里島,來到了十二月黨人廣場。</h1> <h1>廣場鄰近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法院</h1> <h1>另一邊是飄揚著俄羅斯旗幟的海軍司令部大樓。</h1> <h1>廣場中央是葉卡捷林娜二世為彼得大帝塑的青銅騎士塑像。普希金的敘事詩《青銅騎士》讓它成為了圣彼得堡市標志性雕塑。座騎駿馬前腿騰空,馬匹踐踏著腳下的青蛇,大有橫掃一切阻礙擋路者格殺之霸氣。</h1> <h1>銅像底座的天然巨石來自芬蘭,在一條專修的道路上滑行了一年才拉到了芬蘭灣運到了這個廣場。巨石上刻有"葉卡捷林娜二世獻給彼得一世,1782年夏”。</h1> <h1>廣場面向涅瓦河,四周草坪青翠,鮮花簇擁,游人如織。這個廣場曾經(jīng)的血腥味早已被涅瓦河的風吹得毫無痕跡,但廣場的名稱一一十二月黨人,始終讓人不會忘記,近200年前由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專制制度的‘俄羅斯青年軍官們發(fā)起的那場貴族革命的慘烈和悲壯。</h1> <h1>這些青年俄國貴族軍官,受法國啟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響,對當時的農(nóng)奴制度與專制制度不滿,企圖以西方的方式改造俄國,1825年的12月,3000多名士兵和軍官在此集會,遭到了尼古拉一世的血腥鎮(zhèn)壓,上千名士官與群眾葬身于槍彈之下。</h1> <h1>他們被稱為了"俄國第一代革命者”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后,他們或被處以絞刑,或流放至西伯利亞。這些西伯利亞囚徒的妻子曾經(jīng)的貴家女們,自愿拋棄了富足的貴族生活,追隨和陪伴丈夫走向了寒冷荒蕪的西伯利亞。從此,十二月黨人妻子這個名稱成為了對堅貞不渝不離不棄的情感的尊稱。十二月黨人妻子的故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崇高的情感故事。這些故事表現(xiàn)在俄羅斯的文學,詩歌及繪畫作品中,成為了經(jīng)典。那些勇敢的貴族精英和他們堅貞美麗的妻子的故事可歌可泣,留給世人以感動。</h1> <h1>十二月黨人的妻子,高貴而美麗的堅守者。</h1> <h1>第一個到西伯利亞去的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她是彼得堡著名才貌雙全的美人,普希金心中的偶像。為了追隨丈夫,5000多公里的遙遠路程顛沛流離了一年終于到達西伯利亞。</h1> <h1>于是有了這張著名的油畫——"親吻他的鐐銬“。</h1> <h1>圣彼得堡有四座風格各異具有代表性的教堂:</h1> <h1>外觀最獨特的喀山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以古典式的柱廊延伸成長廊,由94根圓柱組成的半圓形柵欄宏偉壯觀。</h1> <h1>這座教堂耗時10年建成,專為存放俄羅斯東正教的重要圣物一一喀山圣母像。</h1> <h1>它是拯救俄羅斯的神靈,傳說中三次顯靈之時都使俄羅斯化險為夷。</h1> <h1>第一次顯靈于蒙古戰(zhàn)爭時,讓橫掃歐洲的蒙 古大軍最終不戰(zhàn)而退。<br>第二次顯靈于俄法戰(zhàn)爭,最終讓寒流出現(xiàn)使拿破侖軍隊凍死過半不戰(zhàn)而逃。<br>第三次顯靈于二戰(zhàn),同樣出現(xiàn)從未有過的寒流,讓德軍連手凍得無法扣動板機。<br>喀山圣母像視為了俄羅斯軍隊的守護神。但不可思議的是,每次顯靈后都會消失。這種傳說讓咯山大教堂更蒙上了一層神秘。</h1> <h1>庫圖佐夫的遺骨安放在喀山大教堂內(nèi),前面的廣場矗立著他的塑像。這位打敗拿破侖的獨眼元帥是俄羅斯軍神級別的人物,與二戰(zhàn)時的朱可夫元帥同為俄羅斯不朽的偶像。</h1> <h1>外觀最漂亮的是滴血大教堂,色彩與圓頂相襯,馬賽克鑲嵌的壁畫讓教堂少了肅穆多了華麗。 </h1> <h1>位于涅瓦河的運河畔的這座教堂是圣彼得堡的旅游景點之一,每天都有排長隊等候進場的世界游客。</h1> <h1>這座華麗的教堂卻有段滴血的故事: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這里遭遇暗殺而死亡。</h1> <h1>他是鎮(zhèn)壓十二月黨人稱為暴君的尼古拉一世的兒子。即位時解放農(nóng)奴,開始了改革。在位26年對俄羅斯的發(fā)展有很大貢獻。所以圣彼得堡在他遇害地修建了這座教堂以懷念。</h1> <h1>這座金碧輝煌的園頂教堂是圣以撤大教堂。它稱為世界四大教堂之一,俄羅斯東正教堂之二。耗時40年,用工44萬人建成,可容納1.2萬人。他的設(shè)計師在教堂建成一個月后去逝,半生心血融進了這座高達101米的建筑物。至今,建成100多年沒有重新鍍金的穹頂依然金光耀目,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h1> <h1>教堂四面有16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120噸。這些巨型的花崗巖石柱支撐起屋頂。二戰(zhàn)中這座城市被德軍圍困900天,蘇軍為保護教堂,動用了無數(shù)的沙裝掩飾,但石柱仍承受了累累彈痕。</h1> <h1>石柱托起的山墻四面都有精致的雕刻,這些雕塑都是宗教人物雕象及故事。</h1> <h1>斯莫爾尼宮原為一座美麗的修道院,藍白相間的建筑和諧漂亮。列寧領(lǐng)導十月革命時,這里是布爾什維克的指揮部,炮打冬宮的指令就是從此發(fā)出。</h1> <h1>列寧領(lǐng)導的十月革命建立的蘇維埃政權(quán),己隨蘇聯(lián)解體而成過眼煙云消逝。這里是百年之后的孤寂,回復到修道院的安靜。</h1> <h1>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繁華的街道。寬闊的大街上車水馬龍極具現(xiàn)代感,完全看不出這是一條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的街道。</h1> <h1>300多年前初建圣彼得堡,從沼澤地中開辟出了這條大街,筆直覺闊,近5公里長。兩邊是聚集了世界大牌的商場。</h1> <h1>涅瓦大街橫貫兩條運河。走在喧鬧的大街上,也可隨時停步橋上,悠閑的欣賞兩岸風光,</h1> <h1>人來人往的大街之上,洋溢著此時此刻生活的美好。</h1> <h1>而在1941年一1945年間的900天里,這里曾經(jīng)是堅守的戰(zhàn)場。這座城市被德軍圍困,上演了世界戰(zhàn)爭史上最慘烈的圍城戰(zhàn)一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h1><p><br></p> <h1>希特勒叫囂"一定要把這座城市從地球上抹掉”!整整900天的圍城,食物斷缺饑寒交迫,雀鳥、老鼠終跡,人類同類相食,街道瓦礫成堆。這條大街也難逃厄運面目全非,戰(zhàn)后才重新恢復。</h1><p><br></p> <h1>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總統(tǒng)普金的故鄉(xiāng)。</h1> <h1>2016年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1周年,在莫斯科舉行了不朽軍團大游行。普金手舉父親照片走在隊伍中。</h1> <h1>普金的父親曾在這里服役于蘇聯(lián)海軍,二戰(zhàn)時上了前線,并在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中身負重傷。普金的胞兄也逝于這場慘烈的圍城之中,母親在圍城中也是死里逃生。在慶祝不朽軍團大游行中,普金高舉父親的照片無比驕傲。</h1><p><br></p> <h1>人們看見普金參加游行異常興奮</h1> <h1>參加游行的人有70萬。手舉曾經(jīng)參加衛(wèi)國戰(zhàn)爭親屬的照片,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其場面極其震撼。</h1> <h1>這棟樓是普金曾就讀的中學</h1> <h1>普金在故鄉(xiāng)的列寧格勒大學畢業(yè)后,在圣彼得堡開始了他的克格勃職業(yè)生涯。<br>圣彼得堡,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美麗的歷史名城。<br>300年前彼得大帝實現(xiàn)強國夢的第一站;<br>100年前列寧領(lǐng)導十月革命的發(fā)源地;<br>300年后普金走向克里姆林宮的第一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