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川西,是令人神往的地方。</h3><h3> 川西,是去了還想去,走了還會來的地方。</h3><h3> 這里有藍天有白云,有寧靜的白塔和五彩的經(jīng)幡,有斑斕的海子和碧綠的河谷。這已足以讓人心動,更主要的是這里有神山、有雪山、有中國最美的山。</h3><h3> 今年游俠客旅行社集結川西藏區(qū)四大神山貢嘎山(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二,蜀山之王)、稻城三神山(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六)、四姑娘山(蜀山之后)、雅拉雪山,開辟了一條蜀山傳奇攝影新路線。</h3><h3> 2017年10月,我隨游俠客蜀山傳奇攝影團再次踏上這令人神往的地方。</h3><h3><br></h3> <h3> <b>(一)四姑娘山</b></h3><h3><b> </b>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境內,由四座綿延不斷的山峰組成,其中幺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座山峰常年冰雪覆蓋,因幺妹身材最為苗條,素有蜀山之后,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與蜀山之王貢嘎山遙遙相望。</h3><h3> 四姑娘山是我們此行的第一站,也是四大神山中我唯一沒有去過的地方。</h3> <h3> 10月14日是行程的第二天(第一天為成都報到日),早上8點我們從成都出發(fā),沿成灌高速沿途領略川西風光,經(jīng)映秀、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穿巴郎山隧道,中午時分到達四姑娘山區(qū)域。</h3><h3> 四姑娘山景區(qū)包括雙橋溝、長坪溝和海子溝三條溝,我們只是游覽了雙橋溝。</h3><h3> </h3> <h3> 雙橋溝是四姑娘山地區(qū)景觀最集中、設施最完善的區(qū)域,這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黃昏時分,我們來到“貓鼻梁”,這里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的最佳拍攝點。我們非常幸運,拍到了日照金山。雖然幺妹沒有露面,但金山與白云藍天的完美搭配還是很美的。</h3> <h3> 轉天(15日)清晨我們再次(如果算上頭天去四姑娘山景區(qū)時路過,應該是第三次)來到貓鼻梁。今天可謂人品大爆發(fā),日照金山伴隨滿天的彩霞,十分難得的美景。</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b>(二)雅拉雪山與木雅金塔</b></h3><h3> 雅拉雪山,藏語全稱為“夏學雅拉嘎波”,意為東方白牦牛山,中國藏區(qū)四大神山之一。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交界處,海拔5884米,山頂終年積雪,其西北面與塔公草原形成交相輝映的景觀。</h3><h3> 站在不同的地方看雅拉雪山,山形各不相同。從八美方向看是皇冠狀,從新都橋方向看則呈蓮花形,在塔公看雪山與金塔爭輝。我們此次去的是塔公草原。</h3><h3>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勝塔,位于康定縣新都橋鎮(zhèn)塔公鄉(xiāng)境內,由寧瑪派(紅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慶寺活佛多吉扎西捐資于1997年建造,建造時用了100多公斤的黃金,據(jù)說寺廟開光時,天空出現(xiàn)了五彩祥云,七色光環(huán)。</h3><h3></h3> <h3> 從四姑娘山鎮(zhèn)去木雅金塔途經(jīng)八美鎮(zhèn),路上停車拍照,好一派田園風光。</h3> <h3> 白日里的雅拉雪山</h3><h3></h3> <h3> 木雅金塔是一座壇城式佛教寺廟建筑,金塔黃金帖頂,共分三層。</h3> <h3> 清晨霞光照射下的木雅金塔與經(jīng)幡。</h3> <h3></h3> <h3></h3> <h3> 金塔與雅拉雪山</h3> <h3></h3> <h3> 藏族同胞在金塔前跳起了鍋莊舞。</h3> <h3> 傍晚,我們再次來到雅拉雪山觀景臺等待拍攝日照金山。</h3> <h3>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盼來了。</h3> <h3> 雅拉雪山在金色祥云伴隨中</h3><h3></h3> <h3></h3> <h3></h3><h3> (三)塔公草原至稻城</h3><h3> 今天(16日)是行程的第四天。早上拍攝雅拉雪山晨曦后驅車上318國道,經(jīng)高爾寺山,翻越剪子彎山(海拔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一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帶行進,中午時分到達七世達賴出生地世界高城--理塘(海拔4014米),在"川藏第一面"簡單就餐后轉入另一條景觀大道217省道,穿毛埡大草原,經(jīng)無量河,翻越兎兒山(海拔4696米),經(jīng)過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遺址海子山自然保護區(qū),最后到達稻城。</h3><h3> 這是我們全體團員在卡子拉山口合影(領隊車車拍攝)</h3> <h3> 瑪尼石河。從塔公出來不遠,我們見到了一條河谷,堆滿了瑪尼石。河水流過瑪尼石,“六字真言”隨水流淌。這是一條流淌經(jīng)文的河谷,據(jù)說比色達神秘,叫理渠河,也有人稱呼它為塔公河。</h3><h3> 瑪尼石在藏區(qū)的山間、路口、湖邊、河畔隨處可見,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杰作。</h3> <h3></h3> <h3> 卡子拉山。位于理塘縣和雅江縣分界處,海拔4718米,常年高寒缺氧,山表面主要是高山草甸,樹木稀少。在這里看山,層巒疊嶂,直至天邊,好似行走在 “天路”之上。</h3> <h3> 我們在這里撒隆達、掛經(jīng)幡,祈福許愿。</h3><h3> (照片由團友提供)。</h3> <h3> 兎兒山。位于海子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北部,遠觀就像兩個兔子耳朵屹立在風中,山勢奇特,形象逼真。</h3> <h3> 海子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稻城縣北部高原區(qū),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以“稻城古冰帽”著稱于世。最高海拔5050米,最低3400米,區(qū)內共有1145個大小湖泊,其規(guī)模密度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因高山湖泊藏族又叫海子,所以得名海子山。</h3> <h3></h3> <h3> <b>(四)亞丁三神山</b></h3><h3> 稻城亞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青藏高原的東部,橫斷山脈的中段,這里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藍色星球上最后的一片凈土”。</h3><h3> 天堂在哪里?天堂在亞丁。亞丁有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三神山,藏語為"貢嘎日松貢布“,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圣地。三神山的北峰仙乃日6032米,南峰央邁勇5958米,東峰夏諾多吉5958米。三座雪峰潔白、峭拔,似利劍直插云霄。仙乃日象大佛,傲然端蓮花座;央邁勇象少女,嫻靜端莊,冰清玉潔;夏諾多吉像少年,雄健剛毅,神采奕奕。雪峰周圍群峰林立,大小共30多座,千姿百態(tài),蔚為壯觀。山峰前鑲嵌著碧藍如玉的湖泊和草甸。雪線下冰川直插碧綠的原始森林。雪山、峭壁、陡崖、海子、冰川、草場、森林、溪流,給我們營造出一片靜怡、安詳?shù)氖劳馓以粗? 。</h3><h3> 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h3> <h3> 我們入住景區(qū)內的亞丁村,兩天的時間非常充裕,晨景黃昏,最佳光線,可以盡情拍攝亞丁三神山。</h3> <h3> 夏諾多吉神山。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東峰,在“三怙主”雪山佛位排第三。是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仙,它勇猛剛烈、神采奕奕,洛克先生把它形容為展開巨翅待飛的蝙蝠,將它比喻成希臘神話中的雷神。</h3> <h3> 在沖古草甸中遠拍夏諾多吉</h3> <h3> 遠觀沖古寺</h3> <h3> 夕陽落下后的沖古寺,宛如仙境。</h3> <h3> 中午,我從洛絨牛場徒步沿棧道走向沖古寺時拍攝的夏諾多吉。</h3> <h3></h3> <h3></h3> <h3> 夏諾多吉在夕陽下</h3> <h3> 仙乃日神山。亞丁三神山高度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是“三怙山”雪山的北峰,佛位排在第二位。</h3> <h3></h3> <h3> 珍珠海。坐落在仙乃日的北部,是仙乃日的融雪形成的海子,是拍攝仙乃日倒影和日落的理想地點。</h3> <h3> 日落后的仙乃日彩霞。</h3> <h3> 央邁勇神山。為亞丁三神山的南峰,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藏語意為文珠菩薩。</h3> <h3> 洛絨牛場。被三座神山環(huán)繞,貢嘎河從草場穿過,林間溪流潺潺,與牧場木屋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使人進入返樸歸真的境界。真可謂一半人間,一半天堂。</h3> <h3></h3> <h3></h3> <h3></h3> <h3> 清晨的霞光將洛絨牛場打扮得異常美麗。水邊的白色是昨夜的霜。</h3> <h3> 央邁勇神山倒影。</h3> <h3> 從洛絨牛場到?jīng)_古寺沿途風光。</h3> <h3></h3> <h3> 回沖古寺途中拍攝的最后一張央邁勇神山照片。</h3> <h3> 亞丁景區(qū)還有一處最美的景觀就是牛奶海與五色海,這也是我此次川西行的一個心愿,但考慮到年齡與安全原因并且準備從落絨牛場走回沖古寺沿途進行拍攝,最終還是放棄了,留點遺憾吧。</h3><h3> 發(fā)一張我們游俠客領隊車車在4800多米高度拍攝的兩湖合一的照片作為留念。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將兩個海子拍在一起的照片,這是他比別人有著更堅強的意志并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見到五色海后繼續(xù)攀登新的高度的成果。</h3><h3></h3> <h3> <b>(五)稻城</b></h3><h3> 稻城是亞丁所在的縣,人們總是把稻城亞丁連在一起。此行在稻城來回路過住宿了兩晚。稻城拍攝的亮點是青楊林和紅草地,還有尊勝白塔。</h3> <h3> 稻城青楊林,比新都橋風光要好。</h3> <h3></h3> <h3></h3> <h3></h3> <h3> 稻城尊勝白塔</h3> <h3> 稻城紅草地,那天(20日)天不錯,給紅草地增彩。</h3> <h3></h3> <h3></h3> <h3> 晨光下的 紅草地、青楊林與藏式民居。</h3> <h3></h3> <h3></h3> <h3></h3> <h3> <b>(六)泉華灘</b></h3><h3> 泉華灘位于貢嘎山西坡的康定市貢嘎山鄉(xiāng)玉龍西村,海拔約4000米,屬于高山河谷草甸地貌。泉華灘因一種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泉水在地表面產(chǎn)生化學沉淀而成,長達900多米,寬100余米,依山而下形成8個泉華階地。每個階地上又有十幾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五色彩池,水深40-70厘米,彩池里水草相依,石花點點,好似瑤池降臨人間。</h3> <h3> 在享受了連續(xù)8天的好天氣后,老天再也不肯眷顧我們,到泉華灘時已是小到中雨。站在景區(qū)入口(其實所謂景區(qū)到現(xiàn)在連個門都沒有)往上看,沒有任何感覺,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h3> <h3> 登上第一層臺階后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比我今年6月去美國看到的黃石公園的猛犸象鈣化梯田強,如果天氣好,甚至可與黃龍有一比。</h3> <h3> 由于時間與天氣原因,我們只上了一級臺階就原路返回奔子梅埡口而去,有點遺憾,這里是可以出片子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中國特輯中有一張拍攝貢嘎山的照片是以泉華灘作前景的,皚皚貢嘎雪山和綠色植被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相當漂亮。</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b>(七)貢嘎山</b></h3><h3> 貢嘎山是橫斷山系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的最高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h3><h3> 貢嘎山本是我們此行的重頭戲,但因為天氣原因讓人不甚滿意。本圖及下面的日照金山是在從稻城至新都橋那天傍晚在新都橋鎮(zhèn)外的拍攝點拍攝的,由于高度不夠,僅能拍下一個小山尖,而且天氣一般;泉華灘本是拍攝貢嘎山的最佳攝影點之一,可惜下雨,山?jīng)]露面。</h3> <h3></h3> <h3> 從泉華灘出來,我們來到子梅埡口,行程安排是在這里拍攝貢嘎夕照,明知天氣不好,還是僥存希望要去撞運氣,結果山下雨水山上雪,根本尋覓不到貢嘎山的影。轉天(10月22日)凌晨部分團友自費租車再上子梅埡口,仍無所獲??磥砩咸焓枪降?,不會把所有的好運讓一人占全。</h3> <h3> 發(fā)一張2013年2月在牛背山上拍攝的貢嘎山吧,那次我很幸運,不僅拍到了貢嘎群峰,而且還遇到了日照金山。雖然當時裝備差點,總比沒有強,權當充數(shù)吧。</h3> <h3> 貢嘎山日照金山</h3> <h3> <b>(八)翻越折多山</b></h3><h3> 行程的第十天(22日)早上9點,部分團友再上子梅埡口回來后,我們從貢嘎山下的上木居村駐地出發(fā)途經(jīng)折多山埡口去康定。折多山埡口是漢藏分界線,在埡口停車拍照是行程的安排。命運再次與我們作對,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因折多山上大到暴雪、車輛發(fā)生故障及實行交通管制,我們竟然走了14個小時,到達康定住宿地時已經(jīng)是夜里11點。</h3><h3> </h3> <h3> 快到埡口時堵車停留,我們的領隊(遠處頭戴游俠客黃圍巾)仍不忘下車拍照美景。'</h3><h3></h3> <h3> 排成長龍的車輛</h3> <h3> 路邊停留待發(fā)的車和著急的游客</h3><h3></h3> <h3> <b>(九)康定至成都</b></h3><h3> 這是行程的最后一天(23日),上天還賜給我們一個圓滿的收官。</h3><h3> 清晨出發(fā),天氣逐漸好轉。我們行駛上318國道,沿大渡河而行,經(jīng)紅色名城瀘定縣,在瀘定橋拍攝,最后穿二郎山隧道返回成都。</h3><h3> </h3> <h3> 在大渡河觀景臺拍攝的大渡河,這是我?guī)状温愤^這里,天氣最好的一次。</h3> <h3> 大渡河岸邊的民居如同在仙境中</h3> <h3> 瀘定橋。面對瀘定鐵索,遙想毛偉人“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著名詩句,感受當年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h3> <h3></h3> <h3> 云霧中的瀘定縣城</h3> <h3> 二郎山隧道。過了瀘定到雅安之前最后一座大山是二郎山,上個世紀50年代修川藏公路時這里是最難的路段之一。兒時常聽的“二郎山之歌”說的就是修路工人的事。二郎山隧道貫通后既縮短了路程又減少了事故風險。穿過二郎山隧道,前面就是成雅高速,最艱難的路程已經(jīng)結束,"天堂"已過,重返人間。</h3> <h3> </h3>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