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4678266
惜緣,識趣,知進退……
被訪問 927787 收獲贊 9399 被收藏 27
掃碼分享到微信
551
27
2190
我的婆婆走了,她享年一百零二歲,壽終內寢。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不識字的農村老人,一個慈祥和藹可親的老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她
無法接受的有些話,我們嘀咕一句這話好像沒毛病也就應該釋然了。躲不過而必須說兩句時,若能內行似的說兩句,那您就是高人了。別
1.編排堅持不分名家草根,以采稿先后為序。2.制作堅持素面朝天,不搞噱頭,不做標題黨,除題圖外,不炫底色,不佐音樂。3.選稿堅
釋文: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游。?,溫馨提示:內容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詩詞曲聯創(chuàng)作。提起創(chuàng)作,按文藝理論的說法,就是對客觀事物或主觀意趣進行審美觀照而訴諸文字。我們知道
江西南昌火車站,一位背負著超大行李的母親。沉重的行囊壓彎了她的腰,她卻強有力地抱著襁褓中的孩子。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她抱
書作為馬一浮先生篆書作品《陋室銘》,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chuàng)設者所有。
鄭重聲明,春聯系姚憲民先生原創(chuàng),引用須注明出處。
今天是星期天,吃過中飯與奶奶漫步在第八中學附近的堤壩上,一株株的紅楓樹比往年的漂亮多了,我與紅楓留個影,堤壩上綠道風景美
荷花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些詩句,早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放眼望著那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