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11536408
被訪問 228738 收獲贊 2550 被收藏 2
掃碼分享到微信
147
2
424
中國現(xiàn)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曾于1934年8月12日寫了一篇題為《南京》的散文,文中寫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
無論是謝朓筆下圓美流轉(zhuǎn)的“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還是李白詩中豪邁悲壯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抑或是王安
年復一年,芳菲四月,南京頤和路民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街角巷口,薔薇花已經(jīng)悄然盛開綻放。以上照片拍攝于2022年4月15日南京頤和路民
如果說中國北方的“萬里長城”以它的巍峨、雄壯遮護了漢民族2000余年,不愧為古老的華夏民族文明之象征。那么,中國南京的“古城
水彩畫以流動、透明、水色交融等為主要特征,是一種與自然保持和諧的藝術。尤其是它暢快、雅致、靈動的視覺效果,使人在靜思默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清明?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