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神奇的土地-走進(jìn)非洲 (之三) 野性的呼喚 - 動物世界

龔錦

<h3><br></h3> <h3>告別了紅泥村原始村民的部落,我們進(jìn)入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 ,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公園。在兩萬多平方公里的非洲高原上,生活著一百一十多種哺乳動物和三百多種鳥類。這里是野生動物的王國。</h3><h3><br></h3><h3>納米比亞地處干旱地區(qū),每年降雨量很少,保護(hù)區(qū)內(nèi)僅有少量淡水的池沼。為了保護(hù)野生動物,園內(nèi)又加修了一百多個水塘。這些天然和人工的水塘猶如一顆顆明珠散落在荒原上,為動物提供了救命之水。動物們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會長途跋涉到這些池沼去飲水。有意思的是,在這些水塘旁你有時會看到七八種甚至十多種動物在一起,輪流飲水。為了存活,動物的群體會不停地遷徙。不僅有大規(guī)模的季節(jié)性遷徙,即使是每一天也在移動。在同一個池塘也許頭天晚上還有許多動物,第二天一早卻一個都不見了。這就是拍野生動物的不確定性。</h3><h3><br></h3><h3>為了能有更多的機(jī)會拍到不同的野生動物,我們選擇在埃托沙國家公園的西,東和南三個方向各住一晚。在這里我犯了一個錯誤,我沒有想到這個公園是如此之大。我們從西門移到東門整整開了350公里。早上10點離開西門的營地,下午6點才到了東門營地。在埃托沙國家公園里,宿營地筑有高墻和雙層鐵絲網(wǎng),以確保人員安全。任何人一旦離開營地就不得離開車輛,所有車輛還必須在日落前返回營地。營地在日落時關(guān)大門。如果你不能按時趕回來,這一夜恐怕只能與獅子大象為伍了。與動物園正好相反,此時人在籠子里,而動物們在外面。</h3> <h3>《野性的呼喚》</h3><h3></h3> <h3></h3><h3>這一組非洲獅拍于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 西門附近的一個水塘。早晨5:30乘公園的專用車,由一個公園警察陪伴在黑暗中用大功率紅色照明燈搜尋動物的蹤影。直到在水塘旁發(fā)現(xiàn)了這群獅子。光線極暗。由于不能下車,甚至連位置也不能改變,這就給拍攝帶來了很大的限制。</h3><h3><br></h3><h3>拍這群獅子時我一直在等,直到有一只母獅面朝我走來,在我的取景器里清楚地看到那雙充滿野性的眼睛。所有的焦點和測光都鎖定在這雙眼睛上。</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br></h3><h3>《大貓》</h3><h3><br></h3><h3>在納米比亞人們把獵豹(Cheetah)和花豹(Leopard)統(tǒng)稱為大貓。大貓在西南非已經(jīng)不多了,特別是花豹更是列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這幾只獵豹是在納米比亞的非洲大貓基地拍到的。大貓基地(Okonjima Africat Foundation),是一個民間的動物保護(hù)機(jī)構(gòu),有200平方公里,成立于1993年。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大貓基地拯救超過1000只受傷或者遭遺棄的非洲大貓,并使近90%的非洲豹成功的返回野外生存。在大貓基地的基金中也有來自美國的捐贈。</h3><h3><br></h3><h3>為了保護(hù)這些大貓,基地給每一個救助的大貓都帶了一個定位項圈。保護(hù)區(qū)的工作人員可以用無線定位器確定大貓的位置。我們先后兩次跟隨基地越野車做Game Drive,近距離接觸感受這些基地的大貓們。</h3><h3><br></h3><h3>這是幾只獵豹。獵豹較花豹對人少有攻擊性。 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獵豹時,工作人員將車慢慢后撤,然后帶我們徒步接近它,直到約十米左右的地方停下來。此時我們與獵豹之間沒有任何障礙。我蹲下來讓相機(jī)與獵豹的眼睛在一個水平上。屏住呼吸等獵豹的頭慢慢轉(zhuǎn)向我們,讓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亮獵豹的眼睛。</h3><h3></h3> <h3></h3> <h3></h3> <h3></h3><h3><br></h3><h3>這是第二次Game Drive,基地的司機(jī)一直驅(qū)車在灌木叢中追逐這兩只花豹,所有人都盯在豹子身上, 一不小心地上殘留的樹樁刺破了前輪。幸運(yùn)的此時我們的車頭正好對著樹上的這兩只花豹。</h3> <h3></h3> <h3>《大草原的主人們》</h3><h3><br></h3><h3>犀牛,犀牛鳥和跳羚</h3><h3></h3> <h3>非洲黑犀牛與小鳥</h3><h3></h3> <h3>清晨,一只黑犀牛在水塘旁飲水。遠(yuǎn)處一群非洲象走來。在水塘不遠(yuǎn)處停了下來。一只巨大的公象離開象群,把它的鼻子搭在它長長的牙上,步伐緩慢但毫不猶豫的逼向犀牛。在熹微的晨光中你似乎可以感到大地在微微顫抖。我在等著一場犀牛與大象的對決。結(jié)果,還沒有等大象靠近,犀牛就一溜小跑的撤離了。</h3><h3></h3> <h3>走向水塘的象王</h3> <h3><br></h3><h3></h3> <h3></h3> <h3>日落余暉中沐浴的小象</h3><h3></h3> <h3></h3> <h3></h3><h3><br></h3><h3>非洲斑馬</h3> <h3>埃托沙國家公園有一個大鹽湖。鹽湖為動物提供所需的鹽分。所以在這里的動物們大多膘肥體壯,甚至比人工飼養(yǎng)的還好。正是吃飽了喝足了才有精力打架。</h3><h3><br></h3><h3></h3><h3><br></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非洲直角大羚羊,在納米比亞直角大羚羊象征著勇氣,優(yōu)美和自豪。大羚羊的圖案是唯一放在國徽上的動物圖案。</h3> <h3></h3><h3><br></h3><h3></h3> <h3>在南非大草原上經(jīng)??吹綁延^的跳羚群。跳羚(Springbok)的臉上和身上有一道黑色的斑條,它的奔跑速度僅次于獵豹。</h3><h3></h3> <h3>小跳羚們</h3><h3></h3> <h3></h3> <h3></h3> <h3>大彎角羚(Kudu)</h3><h3></h3> <h3></h3> <h3>飲水的黑斑羚(Blackfaced impala)</h3><h3></h3> <h3></h3> <h3>鴇鳥(bustard)</h3><h3></h3> <h3>珍珠雞 (Guineafowl)是非洲特有的,也是最古老的鳥類。黑色的珍珠雞是中非原始森林的原生物種。</h3> <h3>只有在非洲才能見到的長頸鹿。長頸鹿也是南非的國獸。</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非洲鴕鳥優(yōu)雅的舞步</h3><h3></h3> <h3>黑背豺(Black-backed jackal)與斑鳩(Cape turle-dove)</h3><h3></h3> <h3></h3> <h3>贊比西河的河馬</h3><h3></h3> <h3>非洲角馬(Blue Wildebeest)</h3><h3></h3> <h3></h3> <h3>非洲疣豬(Warthog)</h3><h3></h3> <h3>黑額織巢鳥(Southern Masked Weaver). 這幾張織巢鳥的片子是我到非洲后拍的第一組動物照片。小小的織巢鳥就在餐廳涼臺外幾米遠(yuǎn)的地方,反反復(fù)復(fù)的銜草筑巢。我把這組照片看作是上蒼帶給我的禮物。</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站在白蟻巢上的紅嘴犀鳥(Red-billed hormbill)</h3><h3></h3> <h3></h3> <h3></h3><h3><br></h3><h3>《鯨魚灣》</h3><h3><br></h3><h3>納米比亞是西南非國家,有漫長的海岸線。鯨魚灣又是重要的港口。我們在這里主要是拍和海洋有關(guān)的動物。</h3><h3><br></h3><h3>近距離拍鵜鶘</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火烈鳥 (Greater flamingo) 如果按聲音直譯應(yīng)該是弗拉明戈。火烈鳥在覓食的時候雙腿要不停的抖動,有人稱之為-弗拉明戈舞步(flamingo dance)。也有人說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就是看了火烈鳥才有的。我無從考察那一種說法是準(zhǔn)確的。但把火烈鳥和弗拉明戈舞步聯(lián)系在一起還是對的。正是這一點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h3><h3><br></h3><h3>弗拉明戈群舞</h3><h3></h3> <h3></h3> <h3>弗拉明戈獨舞</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弗拉明戈雙人舞</h3><h3></h3> <h3></h3> <h3></h3> <h3>弗拉明戈三人舞</h3><h3></h3> <h3></h3> <h3>我們在鯨魚灣有一個4個小時的出海拍攝的計劃,希望能拍到鯨魚。同時出海的還有四五條船。一個多小時后,其它船不斷傳來看到鯨魚的消息。就在我們苦苦尋求的時候,突然一條巨大的座頭鯨從我坐的船舷旁躍出水面。離我的相機(jī)只有兩米的距離。幾乎是伸手可及。我本能地舉起手中的相機(jī),聚焦,高速連拍。一切都在零點幾秒完成。我手里是一個長焦頭,因為距離太近只拍到一個局部。這大概是整個行程中最為驚險的幾秒鐘。如果鯨魚離我們船再近一點點,恐怕就沒有后面的一切了。</h3> <h3></h3> <h3>可愛的小海豹直接跳到了船上。</h3> <h3></h3><h3><br></h3><h3>我以前拍攝并未涉及動物這個領(lǐng)域,所以也沒有在相關(guān)的設(shè)備上作進(jìn)一步的投資。這次出發(fā)前把一個閑置多年的7D 帶上了。以前,之所以不愛用7D,主要是因為7D在高ISO時噪音太多。一般說ISO超過800就很難保證畫質(zhì)了。但這次我別無選擇,只能用7D來完成絕大多數(shù)的與動物有關(guān)的照片。為了保證照片暗部的細(xì)節(jié),在高光不過曝的情況下我都按杰夫流程向右曝光的原則,增加曝光2/3檔。并預(yù)先設(shè)好三種不同的曝光組合,以便在不同情況下快速切換。應(yīng)該說這次拍片是把這部老相機(jī)的性能發(fā)揮到了極致。<br></h3><h3><br></h3><h3>下篇- 彩虹之都 - 不可思議之旅(神奇的土地-走進(jìn)非洲 之四)</h3><h3><br></h3><h3>注:您可以通過下面的網(wǎng)站瀏覽大尺寸照片:</h3><h3>https://www.flickr.com/photos/jingong/albums/72157661331027548</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