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月十六日早上八點廿五分,從上海經(jīng)蘇州上了旅游專列,開啟了十八天的新疆南北疆旅游歷程。在上海站南廣場我們團隊從上海各區(qū)匯集到這里,大家的精神面貌還不錯吧?</h3> <h3>到了蘇州車站,一輛最老式的綠皮硬臥列車靜靜地臥在路軌上,等待著我們從上海趕來的客人,此去命運如何?</h3> <h3>什么時候把旅游列車打扮成了援疆列車,難道我們這旅游者的身份變成援疆支愿者了嗎?我們拿什么去援疆啊?又是一個疑問!</h3> <h3>我們20團的隨隊導游,一個稚嫩的,瘦小的,靦腆的小姑娘苗苗。這根苗苗單薄的身體能否挑起艱苦的十八天新疆游的重擔?</h3> <h3>從蘇州到甘肅柳園,甘肅最臨近新疆的車站,專列竟然要開將近50個小時,讓人心焦。</h3><div>一開始江南的田野滿目蔥綠,到第二天早上睜開眼晴,列車剛剛駛?cè)牒幽暇硟?nèi),土地變得有些渾黃,莊稼也稀疏了不少。</div> <h3>但直到第二天晚上八點半,列車駛出嘉裕關,一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色,才讓我們第一次向西出關的游者們興致有些提了起來,一路戈壁,漫漫沙丘撲向眼前,沒有了田野,沒有了河流,更沒有了人煙…</h3> <h3>柳園車站,終于在老牛般緩慢行駛的專列,行進了五十多小時后,到達了離西域敦煌最近的一個小站。</h3> <h3>別看柳園車站小,但它卻是這方圓數(shù)百公里的唯一一個火車站。你來敦煌是必經(jīng)之地。當?shù)貙υ熊嚨牡絹磉€挺隆重熱烈的。派出了敦煌樂舞團前來車站歡迎,讓旅客們賞心閱目,心情大好。</h3> <h3>進入敦煌,第一個印象卻是滿眼的黃澄澄的成熟透了的哈密瓜的金黃色,大家興奮之色溢于言表,而且哈蜜瓜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這樣的瓜竟然五元一個,愛食甜食的阿姨們,豈能放過。</h3> <h3>鳴沙山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昌吉州木壘縣哈依納爾北5公里處,當?shù)毓_克人稱其為“阿依艾庫木”,意為“有聲音的沙漠”。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zhuǎn),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fā)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在中國西部地區(qū)鳴沙地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為鳴沙山。人們平時指的鳴沙山一般是位于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另外新疆木壘鳴沙山一八五團的鳴沙山等也很有名。</h3> <h3>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坐標:北緯40°05′11.98″,東經(jīng)94°40′09.99″),在城南7公里鳴沙山北麓。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內(nèi)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huán)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相傳泉內(nèi)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yī)疑難雜癥,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月牙泉規(guī)劃面積212.86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qū)面積76.82平方公里,核心區(qū)域面積12.79平方公里</h3> <h3>鳴沙山,月牙泉其實是在一塊大沙灘上的兩個景點。到達敦煌的第一個景點就是這聞名海內(nèi)外的奇特景觀。鳴沙山有高大的沙丘,人們都從高處滑下,偶爾會聽到沙子的嗡嗡作響。</h3><h3>月牙泉實在是小的可憐,似乎一陣風沙就能把它傾刻掩蓋,但是它卻千年不衰,頑強地在大漠中顯示她的嫵媚動人。</h3> <h3>到了鳴沙山不騎駱駝似乎是說不過去的。當?shù)赜泄┯慰万T玩的駱駝三千多頭,駝工近一千五百人。騎一次駱駝帶防沙護具每人約一百二十元,我團四十人,絕大多數(shù)都體驗了一次。每次騎行大約半個多小時,不到二公里。</h3><h3>騎駱駝看來舒適,其實不然,駱駝行走兩面晃動,初騎者不習慣,好象要晃下來一樣,緊緊抓住鞍子上的鐵圈。騎了一會,掌握了平衡,才逐漸敢放手,拍照了。一次新的體驗。</h3> <h3>這是月牙泉上的一些建筑。古今千年來,人們?yōu)榧o念,欣賞月牙泉的奇景而修建的建筑,長廊,涼亭,塔樓,也頗有看點。</h3> <h3>第二天,也就是8月19日早餐后,大巴開往離敦煌古城大約二三十公里的莫高窟。大家都對這個景點抱有極大的興趣,談及絲路,河西走廊離不開古老的莫高窟和浪漫的絲路花雨。那飛天女神的圖案從小就把我們引到了莫高窟。那就去看看吧。</h3> <h3>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shù)地。莫高窟開鑿于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h3> <h3>這是96號洞窟的崖壁塔樓,有九層之高,是莫高窟最高的建筑,興建于佛教最興盛的盛唐時期。</h3><h3>洞窟內(nèi)有一尊坐佛,高達二十五米,是僅次于樂山大佛的第二高石佛。</h3> <h3>這就是飛天女神的塑像,有關飛天的洞窟沒有對游客開放。這是本次參觀莫高窟最遺憾的事情。當?shù)刂粚A杏慰烷_放了四個洞窟,有坐佛,臥佛,千佛等,而且不能拍照,沒有辦法。</h3> <h3>敦煌城雖然只是個西域小城,人口十余萬,以旅游業(yè)為主。但經(jīng)過多年建設,她正以新的姿態(tài)迎接八方來客。這里的清晨是寧靜美麗的。</h3> <h3>這里的夜色是璀璨多姿的,也許我們會記住敦煌的昨天,留戀她的美色,再一次來與她相會。</h3> <h3>結(jié)束了西行第一站敦煌的兩個景點的游覽,帶著一絲遺憾于19日下午返回柳園車站,坐上專列去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并直接去烏市不遠的名勝天山天池。</h3> <h3>8月20日凌晨5點20分到達烏魯木齊市。在內(nèi)地人們大概已經(jīng)迎著朝霞準備出門買菜,吃早餐了。但是在時差兩個多小時的新疆,人們還在睡夢里呢。常說不到新疆不知到中國有多大,此話不虛。</h3> <h3>到天池天還沒大亮呢!這里要8點才天光大亮。所以天池大門還蒙蒙朧朧的。</h3> <h3>歷史的蒼海桑田,在中國西域蒼茫的原野上,造就了一處壯美異常的人間天堂!天池,古稱瑤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阜康市境內(nèi),是以高山湖泊為中心的風景區(qū)。天池古稱“瑤池”,相傳周穆王西游,曾與西王母宴樂于此。清乾隆時始以“天鏡”“神池”之意命名為天池。湖面4.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5米,湖面海拔1900多米,湖濱天山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終年積雪,冰川連綿,雪山與藍湖相輝映,景色奇美。</h3> <h3>池海拔1910米,呈葫蘆狀。南北長約3400米,東西最寬處1500米,平均水深60米,最深處達105米,水面約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2億立方米。</h3><h3>如果您認為天池是新疆最美最壯觀的湖,那你就外行了。在新疆的高山湖泊中天山是最低最小的一個,所以人稱王母娘娘的洗腳盆。</h3> <h3>西王母娘娘的塑像,她有閑下凡來到天池洗漱打扮,飄飄欲仙呀!</h3> <h3>到了天山,阿姨們自然不肯放過在這美景邊裝扮美女的機會。</h3> <h3>20日下午3點40分專列啟動離開烏魯木齊市,駛向新疆最西北的,阿爾泰山附近的北屯市。</h3><h3>這北屯市可是大有來歷的哪!五六十年代,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回來的老兵五十萬,還有北京,上海數(shù)十萬知青匯集到這祖國的大西北來屯墾戍邊,早年荒涼的戈壁灘,改造成了今日的米糧川,所以叫北屯。</h3> <h3>又是凌晨5點35分列車抵達北屯市。到北屯市的目的是游覽著名的喀納斯風景區(qū),這是國內(nèi)唯一的,最象瑞士高山森林湖泊的風景區(qū)。</h3> <h3>喀納斯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這里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qū)系動植物分布區(qū),生長有西伯利亞區(qū)系的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 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h3> <h3>喀納斯湖Kanas Lake是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北部一著名淡水湖,面積45.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達到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外形呈月牙,被推測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成。喀納斯湖湖中傳說有湖怪大紅魚出沒,據(jù)稱身長可達到10米,有科學家推測為大型淡水食肉魚類哲羅鮭,未得到實際觀測支持??{斯湖是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2009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湖泊??{斯湖風景優(yōu)美,四周林木茂盛,主要居民為圖瓦人,為中國國家5A級的旅游景區(qū)。</h3> <h3>到喀納斯湖,必定要乘快艇下湖游覽一下,才能夠充分領略喀湖的美妙風光,也許能偶遇傳說中的喀納斯湖怪。帶著獵奇的心理,我們花費了120元去坐半小時的游艇。結(jié)果卻是頗為失望的,因為下湖以后,你不能綜觀整個喀納斯湖區(qū)的高山森林和湖泊,你只能看到湖中的局部風光。后來者當吸取教訓,應該登上觀魚亭,綜觀整個湖區(qū)風光。</h3> <h3>美麗的哈薩克族講解員,熱情大方,負責認真,留下美好倩影。</h3> <h3>喀納斯湖區(qū)的土著居民是蒙古族分支的圖瓦人,捕魚打獵,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h3><h3>他們會一種叫作卡努的三孔吹管。只有圖瓦人中的少數(shù)人能吹響這種木管樂器。如果外人能吹響,當?shù)厝朔钏鸵粡埨瞧ぷ鳛楠剟睢?lt;/h3> <h3>一整天在瀝瀝小雨中游完喀納斯湖區(qū),在陰冷潮濕的空氣中回到駐地賈登峪,一個貌似瑞士高山木屋的簡陋的小旅館,條件不太好,棉子太薄,熱水難燒開,洗澡只能湊和了。</h3> <h3>一夜無話,賈登峪的清晨是美麗溫暖的。一個上午組織者讓團友們自由活動。</h3><h3>阿勒泰地區(qū)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也可以這么說吧,阿爾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廣大北疆地區(qū)是以哈薩克人為主的,哈薩克族目前在我國有一百六十多萬人,主業(yè)是放牧,蓄養(yǎng)生畜。真正的馬背民族,與南疆的維吾爾族人是有較大區(qū)別的。</h3> <h3>多么美麗的草原,多么潔白的哈薩克氈房,藍天白云構(gòu)成了一幅多么和諧的草原圖景啊!</h3><h3>說明一下蒙古族的帳篷叫蒙古包,通常是尖頂?shù)?,而哈薩克人的帳篷叫氈房,一般是圓潤的頂,是有區(qū)別的。</h3> <h3>到草原怎能不騎馬,雖說年輕時騎過馬,放過牛。但剛騎上馬還是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哈薩克人的馬鞍子上沒有鐵制拉手,所以保持平衡要靠腳蹬子,雙手拉韁繩控制馬兒的行進速度和方向。十分鐘騎下來,心情放松了,膽子也大了,可以信馬由韁了。</h3> <h3>午飯后,巴士開往布爾津市附近的額爾濟斯河灘上的雅丹地貌一一五彩灘。</h3> <h3>五彩灘一河兩岸,南北各異,是國家4A級景區(qū)。五彩灘,它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布爾津縣西北約24公里的也格孜托別鄉(xiāng)境內(nèi),我國唯一的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穿其而過。五彩灘地貌特殊,長期干燥地帶,盛行大風,使原來平坦的地面變異出許多陡壁隆崗(墩臺)和寬淺的溝漕相間的地形和陡壁險峻的小丘,維族稱之為“雅丹”又名“雅爾當”。</h3> <h3>五彩河岸由流水侵蝕切割與風蝕作用共同形成。在階地斜坡上溝壑縱橫,溝谷與小土梁相間發(fā)育,間寬5—10米,土梁高一般為5—15米,最大高度約25米,高低錯落,分布面積3平方公里左右。這里地處干旱多風地帶,由于河岸巖層間抗風化能力的強弱程度不一,形成參差不齊的輪廓,巖層以紅色、土紅色、淺黃和淺綠色砂巖、泥巖及砂礫巖組成,巖石色澤各異,五彩繽紛,狀如彩色古堡、怪獸、峰叢等奇特造型的風蝕地形,是典型的雅丹地貌。</h3> <h3>8月22日,結(jié)束了阿勒泰地區(qū)的幾個景點后,回到北屯車站,晚上八點十分車發(fā)西南部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第二天中午十一點到達被稱為塞上江南的伊寧,這個城市是整個新疆不可多得的一座綠洲城市,年降水量達到八百毫米,與北京相當。因此伊寧城市布局整齊,街道寬闊干凈,人口眾多。是一個宜居的邊陲重鎮(zhèn)。</h3> <h3>到達伊寧后,在導游的帶領下,團隊先前往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的伊寧霍爾果斯口岸。那里有一塊清朝十七世紀末建立的界碑,不光被沙俄帝國侵占了大片疆土,還屈辱地把界碑向中國方向挪動了26公里。大片肥沃的土地歸屬沙俄。</h3> <h3>這是今日中哈界碑的印象版,供人拍照用,真正的邊境不允許外人進入。</h3> <h3>霍爾果斯口岸不僅是邊境□岸,也是外貿(mào)口岸,中國大量的商品通過這里運往中亞各國及遠達歐洲各國。一帶一路給新疆和沿線各國帶來更多的貿(mào)易機會,使絲綢之路更加通達燦爛。</h3> <h3>在霍爾果斯邊境口岸逗留了一個小時,驅(qū)車往伊寧三小時車程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進發(fā)。</h3><h3>途經(jīng)果子溝大橋,據(jù)說是國內(nèi)第一座雙塔雙索鋼衍梁大橋,工程艱險,在車上俯瞰高山峽谷,如置身于一幅雄奇的畫中。</h3> <h3>伊寧還是我國最著名的薰衣草種植和生產(chǎn)銷售基地。有十數(shù)種不同的薰衣草種類。每年銷售到國內(nèi)外的各類產(chǎn)品,供不應求,法國巴黎的香料生產(chǎn),也與伊寧聯(lián)產(chǎn)聯(lián)營,提高了當?shù)禺a(chǎn)品的品位。</h3> <h3>賽里木湖(Sayram Lake)古稱“凈?!?,位于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nèi)的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一個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處達106米,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賽里木湖外觀類似于藍寶石,湖區(qū)形成于7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地質(zhì)學稱為“地塹湖”。湖區(qū)無天然魚類,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金鱒等冷水魚。1999年賽里木湖區(qū)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旅游名勝景區(qū)。2004年2月,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qū)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h3> <h3>這是賽里木湖的泉水出口,剛流出的山泉水是甜滋滋的淡水,但是一旦流入湖中,與湖水中的礦物質(zhì)接觸后,湖水就變成不能飲用的微量咸堿水。所以當?shù)厝嗣窈陀慰蛡兌嫉饺诖蛩嬘?。泉水冰涼,比冰箱冷藏水更涼,不能多飲,否則會傷腸胃。</h3> <h3>賽里木湖的顏色會按照天氣的變化而變成藍,綠,灰,黑多種色彩,一天會變多次,因此一些專業(yè)攝影師經(jīng)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才能拍出理想色彩的湖回來。我們運氣還不錯,湖水夠燦爛的了。</h3> <h3>湖邊各種色彩的野花野草遍地生長,給賽里木湖增添了一片生機。</h3> <h3>那拉提”是蒙古語“太陽”的意思。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fā),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云開日出,官兵們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這個地名。</h3> <h3>那拉提位于新源縣那拉提鎮(zhèn)鏡內(nèi),位于楚魯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鎮(zhèn)旅游接待站為核心,包括周圍草原、賽馬場等眾多景點。這里充滿山村的寧靜與祥和。河谷階地發(fā)育明顯,山勢和緩,坡度約11—12度,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種類主要有糙蘇、假龍膽、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種野花開遍山崗,紅、黃、藍、紫五顏六色,將草原點綴得絢麗多姿。</h3> <h3>臥牛崗是哈薩克牧民的放牧草場,現(xiàn)在山上仍保留有少量的氈房,以供游客們與牧民們同樂。山下蓋了一排排漂亮的牧民村舍,人們稱為那拉提第一村。</h3> <h3>健美善良的哈薩克男女牧民熱情好客,請游客進入氈房參觀,并獻上馬奶子酒,哦酸酸的馬奶子是牧民每天的必須,是消化牛羊肉的消化劑,但千萬不能多喝,否則你會雙腿酥軟,走不動路。</h3> <h3>來吧朋友,敬你一杯馬奶子酒…</h3> <h3>哈薩克族是典型的馬背民族,孩子從五歲開始就學騎馬,十歲就可以參加賽馬,駕馭一匹匹汗血寶馬,純血馬在草原上狂奔,與大人一逐高低。</h3> <h3>拉弓射箭也是草原牧民的生活技能,你也想試試吧?</h3> <h3>新疆的穩(wěn)定,新疆的發(fā)展少不了武警戰(zhàn)士的流血犧牲,無悔無怨,他們保衛(wèi)了城市鄉(xiāng)村的安寧,給犯罪分子以震懾。</h3><h3>新疆現(xiàn)在是國內(nèi)治安最好的省區(qū),游客們可以放心地前去參觀游覽。</h3> <h3>大美新疆,我們在8月24日午夜十二點離開伊寧,將于25日中午十二點抵達烏魯木齊,然后坐大巴去火洲吐魯番,在吐魯番休整游覽住宿一天后,再乘專列穿越天山,經(jīng)庫爾勒到達南疆名城喀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