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月19日(二):又見青海湖</h3><div> 到青海而不去看青海湖——就如空城計中沒了諸葛亮、長坂坡里沒了趙子龍——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即便我們只是路過、即便我們幾乎都去過青海湖,所以19日這天我們的宿營地就定在黑馬河——觀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div><div> 達坂山下的青石嘴鎮(zhèn)離黑馬河鄉(xiāng)只有大約350公里的路程,但這日我們要走的經(jīng)過默勒鎮(zhèn)的道路并非國道,網(wǎng)上提示要行駛7個小時的時間。所以在青石嘴鎮(zhèn)觀完油菜花之后,雖還沒有看夠門源花海的美景、同行美女們也還沒有在花叢中拍照留影,但我們沒有再往門源縣城方向的花海更深處尋去,而是溯大通河而上,奔青海湖去了。</div> <h3> 沿227國道北行不遠,就折而向南上了連接門源祁連兩縣的縣級公路---盤大公路。原本以為這是一條難行的鄉(xiāng)間土路,不想駛入的卻是一條平展展的柏油大道,兩邊是比之前見到的浩門川還要開闊的谷地,只是卻不是浩門川千畝良田的農耕景象,而是碧草連天、雜花遍野的草原風光。后來查資料才知這片位草原與現(xiàn)屬于甘肅肅南縣的皇成灘、山丹縣的以馬場而著稱的大馬營本是連成一片的草原。雖然地處冷龍嶺南北兩麓,這片草原早在《后漢書》中就被稱為“錦地千里”的,千年歷史歲月中這里生活過古老的西羌人、秦漢時的大月氏人和匈奴人、隋唐時的吐谷渾人、宋代的吐蕃人、元代的蒙古人,直到近代以來生活的藏族、回族、蒙古族人。在他們眼中這片草原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天地,他們只知道逐水草而居,渾然不管是在祁連山之南還是祁連山之北,也根本沒有青海甘肅之分。1959年政府將這片草原一分為二,將位于冷龍嶺以南的皇成灘由青海劃歸甘肅,當?shù)厝诵筮w移到現(xiàn)在草場,并沿用"皇城"一名,所以就有了門源縣的皇城鄉(xiāng)和肅南縣的皇城鎮(zhèn)。雖分屬甘青兩省,但這片山水相連的“錦地千里”卻是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的祁連草原之精華——皇城草原。只是此日我們走過時卻沒有意識到,加上恰是陽光熾熱的正午時分,也就沒有停車,只在疾馳中稍稍領略了她的美麗,而輕易放過了飽覽祁連草原的大好機會。尤其遺憾的是,我們錯過了最為茂盛的金露梅花海。金露梅這種高原特有的植物不僅我們在返回時的川藏線上見過,我早在前幾年去祁連山深處的七一冰川時就見過,雖然當時還不知道它的名稱,卻被它的艷麗吸引,竟然用手拋出挖出一顆來,不遠千里地帶回來,可惜沒有種活。在高原上金露梅是常見的,但金燦燦一片滿山滿坡,我卻只在皇城草原才見到,而我們竟也沒有停車深入花海徜徉一番,確是憾事。</h3> <h5>皇城草原</h5> <h5>行駛在美麗的祁連草原</h5> <h5>草原上的金露梅</h5> <h5>草原上的羊群</h5> <h5>還有成群的牦牛</h5> <h3> 同樣遺憾的在永安古城前也沒有停車一觀。在進入盤大公路的路口上有一塊標示著“永安古城”的牌子,我只是一掃而過,沒大留意,因為近年來這樣的標示牌很多,然而西北之境的所謂古城大都只是遺址,而且往往是歲月侵蝕得只剩下一些隱約可見荒土堆而已,再說永安古城之前也沒聽說過,還不一定就在公路旁邊。不料當車迎面駛入一條河谷時,驟然出現(xiàn)在眼簾中的厚實的古城墻、經(jīng)歲月滄桑卻依然宏闊的古城規(guī)模,套用一句網(wǎng)絡語言: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過后才知,城墻基本完好永安城是門源縣、乃至青海省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近年來此城為外景,拍攝了許多電視電影。</h3><div> 據(jù)資料介紹,永安古城始建于1725年,是清雍正朝撫遠大將軍年羹堯鎮(zhèn)壓青海羅布藏丹增叛亂后,為穩(wěn)定西北邊境,在甘肅通青海道路咽喉之處建立的永安營村---大致相當于我們此后在青藏高原上多次見到過的兵站。年大將軍西征一事我們都不陌生,尤其是改編自二月河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一再熱播之后,可誰也沒想到會在此處見到一座當年的兵營,而且與嘉峪關一樣,是一座集兵營與商貿驛站于一身的城池。據(jù)介紹該城南北為438米、東西為353米,城墻高7.3米、厚6.7米,有腰樓2座、炮臺8座。城池建成后的200多年間這里一度商人云集,是雪域繁華的商貿重鎮(zhèn)。民國十八年(公元1928年),人稱“尕司令”的甘肅河州(今臨夏)人馬仲英兵敗西竄途中逃至永安城,對永安城進行了大肆擄掠并血腥的屠城,從此永安城變成一座廢棄的空城。百年的滄海桑田之后,這條古道沒有了昔日的繁華,我們一路走過,絕大多數(shù)時候寬闊的大道上只有我們兩輛車在奔馳,雖也遇到過幾次大隊的羊群與牦牛群,但除了幾處村鎮(zhèn)和零星的牧民簡陋的房屋外,就只有延伸到青山之外的寂寞萋萋芳草。這座古城便是一路上最為壯觀的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村落”。如能停車駐足,在古城頭靜立片刻,北望祁連山,看白云悠悠、雪峰皚皚,想歷史深處的風聲蕭蕭、馬蹄得得,那將是怎樣的一番享受。只是這日驟遇古城時已是十二點鐘,而我們連像樣的早飯都還沒吃,前面又不知什么地方有飯館,所以想要停車的念頭一閃間我猶豫了,而就在猶豫間車已駛過永安河谷,我也就再沒開口讓老武停車。</div> <h5>永安古城</h5> <h3> 此次我們雖是自駕,但也不是想停車就停的,因為一天的計劃一旦定下來,就一定要完成;而這一行的十四天中除了拉薩兩日沒開車趕路外,其余日子的行車時間都至少在八小時上,所以不是大的景點一般是不停車的。19日這天是計劃外的一天,之前沒做過功課,就不知道眼前所見是不是大景點、之后的途中還有沒有更大的景點,于是就留下了遺憾。然而就是此后做過功課的路途中,遺憾也是難免的,旅行本就是收獲與遺憾并存、痛苦與快樂伴生的過程。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不去追求所謂的完美,而是學會享受有缺憾的人生,這才是成熟的表現(xiàn)。</h3><div> 好在前行不久就到皇城鄉(xiāng)政府所在地,雖尚不如內地一個普通的行政村規(guī)模大,但畢竟有飯店,我們就在此地解決了這天的第一頓正式餐飯,而且還是我們喜歡的碎面皮兒,味道不錯!飯后幾乎沒有休息就繼續(xù)趕路,直到沿蜿蜒的盤山路來到門源與祁連分界的多束埡口時,我們才停車觀景、休息。我們在此處停車,一是讓開車的師傅休息、一是為居高而望去觀景,此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體驗一下、或者說適應一下高海拔的環(huán)境---此處海拔接近3900米,畢竟我們都沒到過4000米以上的海拔,擔心是免不了的。在此處活動大約半小時,反應不能說一點沒有,但都沒有明顯高反現(xiàn)象,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們的信心。</div> <h5>高處不勝寒,呵呵呵</h5> <h5>天高云談</h5> <h5>埡口上的盤山路</h5> <h5>站在埡口上,一覽眾山小</h5> <h5>遠處一頭獨自眺望的牛,悠閑而孤獨</h5> <h3> 在埡口路旁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座高十余米的立柱式經(jīng)幡,從經(jīng)柱頂部向不同方向垂下三股經(jīng)幡繩,上面滿綴各色的風馬旗,在山頂似乎從不停歇的風中呼呼作響。山頂上樹立經(jīng)幡是典型的藏族民俗,可有趣的皇城鄉(xiāng)是蒙古族鄉(xiāng),而門源是回族自治縣——這就時河湟地區(qū)多民族交融這一文化特點的生動例證。</h3> <h5>老武夠威風吧??</h5> <h5>風中飄舞的經(jīng)幡</h5> <h5>漂亮的經(jīng)幡</h5> <h5>滿地不知名的花,猛一看很想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野草莓</h5> <h3> 從上多束埡口盤山道開始,以后的路就不大好走了,有不少路段是顛簸的土路。我看到有人在網(wǎng)上說起他們晚上經(jīng)過這段路的經(jīng)歷,在黑魆魆的夜里、繞著一盤一盤的山路往看不到盡頭山巔上行駛,四周是同樣黑魆魆延綿不絕的群山,在能想象到的范圍內沒有一個人影!那是怎樣一種驚心和驚悚,好在我們不必經(jīng)受那樣的體驗,只在談笑間就翻越了埡口,而且老武還是那山梁上干了一件讓他自豪的事,哈哈哈。此后一路馬不停蹄,經(jīng)過祁連縣默勒鎮(zhèn)、翻過標著海拔3869米但卻幾乎沒有感覺的海塔爾山,在剛察縣哈爾蓋鎮(zhèn)走上315國道時,已近下午四點鐘。</h3> <h5>路途中</h5> <h5>海塔爾山,3869米</h5> <h5>剛察城的慈悲慧眼塔</h5> <h5>成主編與吳教授夫妻</h5> <h5>有我老漢,嘿嘿嘿</h5> <h5>美女與鮮花</h5> <h5>大家記住,這就是狼毒花</h5> <h5>剛察縣政府大樓,不錯哦</h5> <h3> 在剛察縣城外略作停留之后,穿城而過,等離開315國道走上環(huán)湖西路時已然是暮色初現(xiàn)了,而此時離屬于共和縣的黑馬河鄉(xiāng)還有近兩個小時的路程。好在我們本來也沒打算到黑馬河鎮(zhèn)子上去住,而是計劃在附近靠近湖邊的帳篷住宿,于是就在大概還屬于剛察縣的地界上就停下來。許是看到青海湖不由得生出來想要靠近她、親近她的激動,也是一天的車程到這時大家都累了,便就不再前行,而在一處叫做“蒙古大營”的由臨時搭建的帳篷組成的度假村住了下來。</h3><div> 粗糙得幾乎不不能下咽的飯菜之后,借著三分酒勁,我陪著同伴們走向暮色蒼茫中的青海湖。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映射在湖面上,微現(xiàn)玫瑰色的湖面雖沒有朝陽躍出水面時的壯美,卻也自有一種雍容風情在。沐浴在湖面吹來的涼風里,大家身心俱爽,一天的燥熱和疲倦頓消;老郭則已經(jīng)頑童似的,挽起褲腿下湖戲水了。</div><div> ——青海湖,我們又見面了。</div><div> 枕著青海湖的波濤,這一夜我們睡得非常踏實、舒服,雖然帳篷外幾乎是一夜的風雨聲。</div> <h5>開飯了,有酒喝。這是第一頓酒,以后還有哦</h5> <h5>我們的營地</h5> <h5>夕陽下的青海湖,美!</h5> <h5>湖邊合影</h5> <h5>老頑童,呵呵呵</h5> <h5>我們老兩口也秀一個</h5> <h5>我再秀一個</h5> <h3>此日從西寧出發(fā),經(jīng)過大通縣城關鎮(zhèn)、門源縣青石嘴鎮(zhèn)與皇城鄉(xiāng)、祁連縣默勒鎮(zhèn)、剛察縣城等處,翻越達板山、多束山、海塔爾山,行程400公里、行駛8小時(行駛時間不包括途中休息、觀景、進餐等時間,只計純行車時間)。</h3> <h3>下面隆重登場的我們此行的四位司機師傅,你們一路辛苦了!</h3> <h5>謝謝!</h5> <h5>謝謝!</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