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記的我小時候家的后面有個地方叫北坡,那里有一片蘆葦還有油草,一條小河繞開了那幾棵大柳樹靜靜的流淌著,河里還有很多活蹦亂跳的小魚和小蝦。有一天我說到那個地方去捉小魚,我姥姥說不能到那里去,那里是一個連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他手里拿著笤帚疙瘩制止住了我的行動,從此我便記住了這句話。長大以后才明白,原來連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是很美麗的地方。</h3> <h3>漠河:中國的最北,沒記錯的話我這是第四次來這里了,第一次是春節(jié),在北極村冰封雪冰的黑龍江上觀看鑿冰捕魚的情景,今天記憶憂新,第二次是從哈爾濱騎單車到北極村,第三次是從漠河騎單車出發(fā)經(jīng)室韋,滿州里、罕達蓋、呼和浩特到北京。</h3> <h3>這第四次就是沖它來的,S209省道,它從黑河出發(fā)止于黑龍江源頭洛古河。這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一條黃金驛道,大興安嶺森林中的一條景觀大道,也是我心中連兔子都不拉屎的那條心路大道。</h3><h3> 今天第一天從漠河到北紅</h3> <p class="ql-block">哈爾濱省道209的終點洛古河,這兒也是黑龍江的發(fā)源地。</p> <h3>這是一條景觀大道一點也不假,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靜靜的黑龍江,美麗古老的黃金驛道陪伴著你走過幾百公里,一直到黑河。</h3> <h3>美麗的神龍灣</h3> <h3>在白樺林中漫步</h3> <h3>這是那次大興安嶺過火后殘留下的焦木。</h3> <h3>中國的北極:北紅村</h3> <h3>北紅的教堂</h3> <p class="ql-block">在戰(zhàn)后,蘇聯(lián)在這里留下的小伙子和女兵都和中國人結(jié)了婚生活了下來。這是他們開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地道純正的大列巴(面包)房。</p> <h3>靜靜的界河黑龍江</h3> <h3>最北的哨所和界碑</h3><h3> </h3> <p> 第二天:北紅至紅河林場</p> <h3>過火后新生的白樺林</h3> <h3>走在這條路上,沒有別的就是一個靜,沒有一個彩虹門。除了封山防火的警示牌之外,沒有一份宣傳標語和廣告。就連攝影愛好者所擔心的電線桿也很少見。但是走在這條路上,能看到大興安嶺所有的一切。</h3> <h3>黃金驛站二十八站,現(xiàn)在是28站林場。</h3> <h3>黃金驛站始建于康熙22年,從嫩江的墨爾本,到漠河一共三十站,在雅克薩戰(zhàn)爭中。對抵抗沙俄的侵略,保衛(wèi)我們的疆土起到了重要作用。光緒十三年。廣西侯補道李金鏞赴漠河督辦金礦,又重新開辟了此路。</h3> <h3>林海明珠章子松:被譽為安達美男子。</h3> <p> 美男子旁邊還跟著夫人。</p> <h3>這是有著220年樹齡的樟子松。</h3> <h3>靜靜的龍河。</h3> <p> 這里地熱資源很豐富,這條河冬天是不結(jié)冰的。</p> <p> 已經(jīng)廢棄了的老的公路大橋,他還是那么美。</p> <p> 再往前不遠他就并入黑龍江了。</p> <p> 大興安嶺是鄂倫春人和赫哲人生活的家園,撮羅子(又稱斜仁柱)是鄂倫春族和赫哲族人居住的房子,用狍子皮或樺樹皮把它圍起來,上面不封頂用來跑煙。這兩間是專門供人參觀用的。</p> <p>我沈陽的騎友,舍去了他的騎行計劃,一直從漠河陪我到龍河。</p> <p> 大興安嶺林場之一,在這里我認識了我的老鄉(xiāng)。</p> <p> 二十六站</p> <p> 現(xiàn)在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真的,你現(xiàn)在看到的這張圖片所展現(xiàn)的東東,從大清朝淘金的時候就有了,在晚來幾天我估計他就會變的,因為他會重新包裝為適應您的胃口!</p> <p> 這里是不是也要安裝上霓虹燈了?</p> <h3>在龍江道班,我的山東青島的老鄉(xiāng)請我吃冷水江魚。</h3> <h3>左邊這一位,便是我的青島老鄉(xiāng)。</h3><h3>唯一變不了的就是我們的鄉(xiāng)情!</h3> <h3><br></h3><h3> 第三天龍河至二十二站</h3> <h3>這是原來老公路上的大橋,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棄了。</h3> <h3>只有生長在金沙上的這種蘑菇,叫毛尖。</h3> <h3>正走的好好的,這大霧說上就上來了。</h3> <h3> 鄉(xiāng)長接旨</h3> <h3>這接旨臺呀要上去還真不容易,他的上面沒有鋪木板,全部是原木的。</h3> <h3>上面有一塊小平地,那就是接圣旨的地方了。</h3> <h3> 看這張片子感覺不到美,當你站在這里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哪里。</h3> <h3>我對五這個數(shù)字很感興趣,來到這里順便拍了一張。</h3> <h3>走了不知幾公里又發(fā)現(xiàn),怎么這里又有一個555的牌子呢?這可能是軍事秘密,國防大道嗎?有它自己的規(guī)定吧!</h3> <h3> 看著這張路牌像是迷了路。</h3> <h3>二十四站 有很多故事,請你百度一下。</h3> <h3>靜??!只聽見車輪和地面的摩擦聲和風聲,時不時的回頭看看,還以為后邊來車了呢,要不是因為現(xiàn)在正放暑假,路上有幾輛外省的小車通過,不然的話通過這里的車也真少見啊,這可能是連兔子不來這里拉屎的原因吧!</h3> <h3>不知不覺,23站到了。</h3> <h3>二十三站是從漠河過來第一個有食宿的站,在這里左轉(zhuǎn)有去塔河的林間小公路,目前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h3> <h3>估計以后各個驛站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那時再走這里就不會為食宿為難了呀。</h3> <h3> 沿邊的路很美。</h3> <h3>這里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h3> <h3> 這云很美,看右上角像個大狗熊。</h3> <h3> 據(jù)說這是獵人住的小屋。</h3> <h3> 大名鼎鼎的22站農(nóng)場到了,夢里尋他千百回,今天終于來到了你的懷中。</h3> <h3>這個22站可是個大站喲,李金墉的雕像立在那里嗎?</h3> <h3>李金鏞雕像。</h3> <h3>22站嘹望塔,據(jù)說是當年李金鏞所建。</h3> <h3> 第三天:二十二站至十八站(塔河)</h3> <h3>哈哈真給力,接著就是21站。</h3> <h3>這里是第20站,現(xiàn)在每個站的后面都清理騰空了大面積的地方,看來要準備恢復原來黃金驛道的原貌,估計明年以后,大家在走這條路上可能就不愁吃住了吧!</h3> <h3>大面積的沼澤地。</h3> <h3> 向前看像是條大道,是國道是省道咱不管,反正再往前走就是俄羅斯了。</h3> <h3>十八站被譽為中國最北燈籠城。</h3> <h3>黃金驛道十八站,十八站鎮(zhèn)和十八站林場都在這里,這里是個旅游的好地方,這里還是一個交通樞紐,向西六十公里便是塔河。</h3> <h3>這是十八站的圖腃,是中國最北的燈籠城。</h3> <h3>大紅燈籠高高掛。</h3> <p> 鄂倫春人居住的撮羅子又叫斜仁柱,他的4周用狍子皮或白樺樹皮圍起來,上面不封頂,因為里面要生火排煙用,這一間現(xiàn)在有人居住。</p> <h3> 今天住宿在美麗的塔河。</h3> <h3> 明天向黑河方向挺進。</h3><h3>喜歡的朋友請查看第二篇,到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去(二)謝謝你的閱讀和關(guān)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