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尋夢臨川

山童

<h3>……</h3><h3>按俗承流幾路清,平明山靄春江云。</h3><h3>湓城詩贈魚司馬, 汝水人逢王右軍。</h3><h3>——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h3><div>唐·韓翃</div><div>許久沒回撫州看看了,兒時的記憶被歲月漂洗地愈發(fā)淡薄。盛夏時節(jié),欣逢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老部隊(611部隊)在撫州舉行1968年入伍的戰(zhàn)友聚會,我便欣然前行。</div> <h3>7月31日,從九江乘火車赴撫。如今交通實在方便,2小時后便抵達撫州火車站。</h3> <h3>一路上火車奔馳,窗外綠野飛掠而過,一派青山綠水,讓人頗為賞心悅目。雖說窗外驕陽似火,可車內倒是十分清涼。望著窗外的綠蔥原野,想起國內一位著名風景區(qū)規(guī)劃專家所說:“江西到處青山綠水,隨便規(guī)劃一下就是個著名風景區(qū)?!?lt;/h3> <h3>到達撫州火車站,戰(zhàn)友孫宏良熱情迎接。如今的火車站由于城市規(guī)劃的需要遷址了,更漂亮更現代化了。</h3> <h3>車站廣場上一碩大的花籃迎接四方嘉賓,撫州人民就是這樣熱情!</h3> <h3>傍晚,夕陽如血,華燈初上。光福同學做東,接我與同學們相聚在夢湖畔的酒樓,為我這來自潯陽城的游子洗塵接風。雖說我自1968年投筆從戎后,也曾回撫幾次,可已有十余年未曾再與同學們見面了。</h3><h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學們把酒相敬,談古說今。昔日青春年少同窗,如今白發(fā)皓首共歡。</h3> <h3>燈已闌,情亦深。滿桌佳肴,滿堂笑音。</h3> <h3>戰(zhàn)友聚會圓滿成功。8.1下午,在瑞兆、容容同學陪同下沿贛東大道漫步,去尋找遠逝的記憶。</h3> <h3>記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撫州有兩條以古代名人的名字命名的路:一是紀念宋代王安石的荊公路,一是紀念明朝湯顯祖的若士路。</h3> <h3>來到一路口前,容容同學問我:“這里你可記否?”眼前一條上坡的巷道,遠處有一大門敞開著。挺熟悉的地方。我急速打開記憶的大門,搜索往日的片段。噢,是撫州軍分區(qū)。我正要進去探尋,從門口小房走出一女子攔住我們,說,軍事重地,閑人不得入內。閑人,好無理的稱呼。我們解釋道,曾是這里的常住民,幾十年沒回來了,想進去看看。那女子看我們是上年紀的老頭老媽,便不情愿地看著我們闖了進去。</h3> <h3>進去一看,方知軍分區(qū)機關早已搬遷新址,留下的營房倒也依舊蔥綠,只是人去樓空,一片空曠寂靜。原來的司政后機關三座青磚瓦大樓墻面貼上了瓷磚,籃球場周邊原來的砂石地也換成了水泥地。我形影孤單地站在空地上,目光搜尋我家原來居住的青磚平房??裳矍爸挥挟悩?,平房無蹤影。記得原先籃球場旁邊有一水塘,分區(qū)的家屬們在水塘四周開荒種菜。我們家的菜地最多。一早一晚媽媽就會到菜地拔草澆水施肥,我是家中大小子,自然常常跟隨爸媽到菜地提水澆地。那時我們家的菜地品種最多,白菜蘿卜,絲瓜長豆,南瓜苦瓜,辣椒番茄,玉米空心菜……每當我跟在渾身汗?jié)竦膵寢屔砗?,提著滿籃的菜蔬時,滿是汗水的臉上堆滿了憨笑。</h3> <h3>那時的籃球場是三合土的。每到傍晚或是節(jié)假日,這里是分區(qū)最熱鬧的地方。籃球場上哨聲、喊叫聲、喝彩聲,時起彼伏。每周末的電影更是黑壓壓的一片人海,電影正反兩面看,每當銀幕上出現八一五星軍徽伴隨著雄壯的解放軍進行曲時,人群中頓時爆發(fā)出熱烈地掌聲。</h3><h3>50多年過去了,眼前的曠地上仿佛還在放映著昔日的片段。我的“舊電影”被看門女子粗暴的喊聲打斷了,一種看著精彩電影突遇停電時的懊惱油然而生。沒辦法,年輕人不理解我這個老頭兒此時的心境,只好將甜甜的回憶暫存在腦海里,怏怏地走出了分區(qū)的大門,一回首,又仿佛看見我們家的平房宿舍,滿墻上還貼著我們哥兒幾個大大小小的獎狀……</h3> <h3>一條巷路時直時彎,我們走進了荊公路。巷道兩旁依舊佇立著高大的青磚瓦房,青磚的墻面被歲月侵襲得破舊斑駁,厚厚的紅砂磚砌的腰墻依舊平整,馬頭墻上的蓋瓦歪歪斜斜地,有的白粉墻露出竹籬。偶見幾位老人依門交談,目光中透著疑惑:“請問客從何處來?”</h3> <h3>走出荊公路,很難想象當年這條路上曾有的繁華。聽同學介紹,路口不遠處的高墻是曾是撫州自來水廠的水塔,如今仍可看見兩條粗粗的鐵管扶墻而上。高墻上也曾是古擬峴臺的遺址。</h3> <h3>沿河而行,撫河蜿蜒,汝水平緩,兩岸綠柳輕揚。</h3> <h3>河邊又見浣紗女。容容說起當年在河邊洗衣趣事。那時撫河兩邊的居民常常喜歡到河邊洗衣,一是節(jié)約自來水,二是到河邊洗衣能相互交流,聽到許多“時政要聞”和鄰里趣事。那年月在河邊經??梢钥吹揭粨芤粨芟匆碌墓蒙┢乓虃?,手掄棒槌,捶打衣物,偶兒還能聽到有人在唱優(yōu)美悅耳的撫州采茶戲。</h3> <h3>文章橋上賽文章,黃昏渡前渡黃昏。來到著名的文章橋,記得當年我們參軍入伍,由于是文革后期的第一次征兵,出發(fā)的那天,全市空巷,親人和同學們都擁擠到街道兩旁和文章橋頭,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地歡送我們這些新兵。臨行前,媽媽幫我縫上白色的衣領,又往行李袋中放進一套秋衣秋褲。當時的情景就像古詩中描寫的那樣:“慈母手中線,兒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唯恐遲遲歸。”</h3> <h3>站在橋頭望下看,十幾個橋墩上蹲立著十二生肖石雕: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個個栩栩如生,迎水而立。我們撫欄而行,一一數著生肖雕像。當數到龍蛇時,便覺兩雕像位置的順序倒置了。原本是龍蛇順序,現在卻是龍馬依次,而且是兩雕像安放在一個橋墩上(其他10個屬相是一墩一屬相)。這里是不是有講究?為什么安置反了?瑞兆,容容兩人也無從知曉。</h3> <h3>遠處的鋼索斜拉橋,主梁是一支高聳入云的筆,這是撫州“才子之鄉(xiāng)”的文化符號。</h3> <h3>城外老街在拆遷,老房子里露出一幅四個遒勁大字“學而不厭”的書法作品。不難看出撫州的平常百姓家亦是滿屋書香。</h3> <h3>“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橋上曬文章;前黃昏后黃昏,黃昏渡前渡黃昏”一段古典佳話,表現了才子之鄉(xiāng)的人文趣事。文章橋頭的洗墨池博古苑內茂林修竹,曲徑通幽。</h3> <h3>來到老街十字街口,我被一排老房吸引住了。這地方怎么這么眼熟?噢,想起來了,這地方是媽媽原先在撫州的工作單位——衡器社。媽媽原先在衡器社手工做桿稱,我經常來社里玩耍。那時制作桿稱,按稱重大小,先要挑好木頭,接著仔細打磨,再就是刻好斤兩和稱心的位置,最后把細銅絲一點一點地敲入打好的洞眼中,再用細潤的石頭把整桿稱磨光滑上油后再次打磨,并安好提毫和稱勾,掛好稱砣,一桿稱便制作而成。</h3> <h3>城外的天主教堂,江西省最大的天主教堂。玫瑰色的柱子,玫瑰色的外墻。撫州的文化亦是多元的。</h3> <h3>擬峴臺,現今撫州文化地標建筑。此次新建的擬峴臺是歷史上第七次重建。有詩云:“占斷江西景,臨川擬峴臺?!焙颓逋瑢W親歷此次臺建的全過程,他滿懷深情地和光福、容容同學為我導游。擬峴臺臨汝水雄峙,拾階而上,迎面一高大牌坊,兩幅對聯中一曰:“一樓岸水觀今古,百姓如山道晦明”。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書寫的“擬峴臺”三大字高懸正中。由牌坊至臺樓的寬大平場上有十二生肖石雕,個個栩栩如生,極富文化內涵。</h3> <h3>登樓憑欄,只見高臺之下汝水“平沙漫流,微風響遠”,“花木移春指顧間”。遠眺,“城似大堤來宛宛,溪如清漢落潺潺”,“翠幕管弦三市晚,畫堂煙雨五峰秋”。</h3><h3>和清同學有詩曰:</h3><h3>登上夢都百丈臺,極目遠眺開心懷。</h3><h3>千首詩詞繞碧云,萬里清風引客來。</h3> <h3>擬峴臺主樓共7層,由下而上依次為:翰香堂、澤福堂、德政堂(三至四層)、仁德堂、恒德堂、天德堂。各堂室以愛民德政為中心主題,展示古今撫州的民俗風情,仁德政績,文化遺痕。和清同學細細講解,娓娓道來,讓我受益匪淺。</h3> <h3>透過這扇敞開的大門,我在“才子之鄉(xiāng)”的文化殿堂里發(fā)思古之幽情,追圣賢之遺風。</h3> <h3>我們來到“湯顯祖紀念館”。享譽世界的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既是臨川文化符號之一,亦是撫州的驕傲,素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h3> <h3>玉茗堂前的湯顯祖雕像偉岸高大。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一大金字:“情”。這正是湯翁所有作品的精髓與點睛。</h3> <h3>進入玉茗堂大廳,迎面一大視屏滾動播放習近平主席2015年10月訪問英國時的講話片段,講話提到中國明代的湯顯祖和英國的莎士比亞。這可謂是撫州外宣工作國字號的大手筆!</h3> <h3>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h3><h3>《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前兩個是兒女風情戲,后兩個是社會風情劇。因“四劇”皆有夢境,故有“臨川四夢”之說,其實“四劇”本身就是其畢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夢。</h3><div><br></div> <h3>臨川有夢我來尋,吾本兒時撫州人。</h3><h3>南柯一覺情恨少,移來牡丹作春亭。</h3><h3>促促幾日臨川尋夢,感慨良多,收獲多多?;厣胶?,翻閱資料,得:</h3><h3> 撫州,三國之前叫南城縣,春秋戰(zhàn)國時屬吳國,秦漢屬揚州九江郡,豫章郡,三國時期建立臨汝縣合南城縣成立臨川郡。隋朝臨川郡改撫州,隋末又改臨川,唐朝又改撫州府,唐之后一直叫撫州。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自古文風鼎盛,名賢輩出,是舉世聞名的“才子之鄉(xiāng)”。自古就有“襟領江湖,控帶閩粵”之稱。</h3> <h3>僅以此篇獻給正在撫州50周年聚會的同學們,肯請同學們斧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