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伏爾加莊園》是座落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成高子鎮(zhèn)阿什河畔,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以俄羅斯風情為主題的"國內(nèi)絕無僅有的莊園"。</h3><h3> 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美譽,而《伏爾加莊園》大批的經(jīng)典俄式藝術風格復制建筑,將讓哈爾濱市及海內(nèi)外四面八方的游客,在這里領略到難以尋覓的歐陸文化和異域風情,成為哈爾濱市旅游文化又一靚麗的新景觀。</h3><h3> 下面就請各位隨著我的鏡頭,一起走進《伏爾加莊園》讓我們來進一步欣賞和領略它的異域風情。</h3> <h3> 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院,教堂始建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圣母帡幪節(jié)(10月13日),落成于光緒十六年的降生月5日(12月17日)。這座教堂是哈爾濱歷史上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筑,也是世界上幾座比較重要的東正教教堂之一。</h3><h3> 復建的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900年、毀于1966年,曾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俗稱"喇叭臺"原址位于現(xiàn)今的博物館廣場中央,是老哈爾濱城市規(guī)劃的核心區(qū)域。</h3><h3> 伏爾加莊園這座精致玲瓏的八面體建筑,現(xiàn)作為建筑藝術館,陳列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見證城市一百多年的滄桑歷史</h3> <h3>伏爾加賓館,是按照1896年 下諾夫哥羅德全俄展覽會上的農(nóng)業(yè)區(qū)展廳方案建造,原建筑由俄羅斯著名設計師弗.普.采德列爾設計,毀于1925年。</h3><h3> 賓館依湖而建,古典的建筑風格盡顯俄羅斯風情。</h3> <h3>"敖連特賓館"俄語意為"東方",是老哈爾濱一家電影院的名字,賓館采用了西伯利亞一座古老劇院的四坡頂設計風格,盡顯異域風情。</h3> <h3>當夏日的星光包裹著整個莊園,悠悠的巴樣琴聲拉開"伏爾加之夜"的序幕,夜空、霓虹、噴泉、篝火、歌舞、美食,如夢幻般的感受,"伏爾加之夜"像一杯甘冽的伏特加,令人沉醉在哈爾濱郊外的晚上。</h3> <h3>莊園的米沙和瑪莎商品店均是俄羅斯建筑風格,其中瑪莎商品是以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織布廠的展廳為原型建造,屬折衷主義建筑風格。</h3> <h3>"米尼阿久爾"俄文原意為"精美的藝術品"。其原形是太陽島"江畔餐廳"是哈爾濱人周末休閑度假的代名詞。原建筑建于1926年,1997年毀于大火。</h3><h3> 餐廳采用現(xiàn)代派建筑風格,外觀酷似一艘即將起航的大船。坐在餐廳里,一邊喝著啤酒、一邊欣賞河畔的美景、讓心靈回歸自然。</h3> <h3>"金環(huán)西餐廳"復制于1913年哈巴羅夫斯克博覽會最大的一個展館,并以俄羅斯"金環(huán)"文化旅游線命名 餐廳內(nèi)部布置精致,情調(diào)高雅又賦予藝術表現(xiàn)力,這里可以品嘗到俄羅斯大廚烹制的傳統(tǒng)俄餐,感受濃郁的俄羅斯飲食文化。</h3> <h3>"巴甫洛夫城堡"是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古城堡之一,由設計師弗.弗.布列恩于1795-1797年設計,它歷經(jīng)滄桑,曾當過醫(yī)院、警察局 、監(jiān)獄等場所,毀于1944年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h3><h3> 現(xiàn)在,這坐城堡佇立在幽靜的阿什河畔,隔河相望,倒映在水面上的城堡 顯得靜謐美好。</h3> <h3>俄羅斯民俗園帶你走進400年前的農(nóng)莊,體驗十七世紀的鄉(xiāng)村生活 ,熱情的娜塔莎大嫂帶你一起割草喂馬,織布磨面。親手制作香甜的面包,精心繪制可愛的套娃。</h3> <h3>彼得羅夫藝術宮建筑面積700多平方米,吸收了俄羅斯多個古典建筑元素,藝術室內(nèi)部裝飾有壁畫,雕塑以及木雕等藝術品,宛如一座文化藝術的殿堂。</h3> <h3>請各位繼續(xù)隨著我的鏡頭,來領略一下伏爾加莊園一年四季的異域風景</h3> <h3>謝謝各位觀賞</h3><h3>攝 影 李占林</h3><h3>編輯制作 李占林商業(yè)攝影視角</h3> <h3>微信號<font color="#39b54a"> S?he?shou?wu?ji?5680</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