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清道光年間,洋鬼子為掠奪白銀,輸入大量鴉片到我國販賣。這些鴉片不僅殘害了眾多普通老百姓,到后來因為權(quán)貴官僚和清軍官兵也都有吸食,還直接威脅到了清朝廷的統(tǒng)治。為此,道光皇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并兼任兩廣總督,到廣州查禁鴉片。<br></h3><div>其時,林則徐兩湖禁煙已經(jīng)很出名,廣州的洋鬼子們聽說他來,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原本兩艘裝滿鴉片準備在碼頭上卸貨的輪船,也暫時移泊到了公海。然而四、五天過去,卻并未見林則徐采取什么行動,英國領(lǐng)事查理想知道林則徐葫蘆里倒底賣什么藥?便設(shè)了一桌酒席宴請他。<br></div><div>林則徐何等人呀,查理宴請的那點小九九能瞞得了他。之所以到任幾天一直按兵不動,也是聽說了兩艘鴉片輪船躲出港的事。心想洋人仍心存僥幸,只要耐心等一段時間,他們肯定還會回港卸貨的,到時再來個一鍋端。所以他認為這個宴必須赴,只是自己不想見查理,便聲稱身體有恙,著布政使熊常淳代替他赴宴。他把熊常淳叫來,交待他宴席之上千萬穩(wěn)住查理,發(fā)生什么事都要沉住氣不能動怒。</div> <h3>廣東布政使熊常淳,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廣東常務副省長。他是江西鉛山縣河口鎮(zhèn)人,字椒實,號聲谷,于清嘉慶十四年考中恩科進士。其入仕后歷任翰林院編修,廣西學政,陜西榆林、西安,山西蒲州、太原等州府知府,浙江按察使,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等職。這天他如約赴宴,并告之林大人有恙來不了。林則徐未能親自赴宴,查理有些失落。但替代赴宴的熊常淳乃林則徐禁煙的左膀右臂,且還掌管著廣東的財稅征收,或許從他那里能打聽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由此查理轉(zhuǎn)失落為欣喜,非常熱情地接待熊常淳。</h3><div>宴席之上,查理與熊常淳討論怎樣解決煙販子的問題。表面上他們裝作很老實的樣子,但骨子里仍舊十分傲慢,企圖繼續(xù)支持煙販子們走私販毒。然不管查理說什么問什么,熊常淳都遵照林則徐的交待,哼啊哈的,不說同意也不說反對。宴會眼看快要結(jié)束,侍者送上來一道點心,是外國人的那種甜食冰淇淋。熊常淳從未見過這種食物,看見上面冒著氣,以為很燙,便拿湯匙舀了一點,放在嘴邊吹了吹再吃。</div> <h3>此情景被在座的洋人們看見了,立即哄堂笑了起來。其中一個癟著嘴的洋人還嘲刺道,請問熊大人,冰淇淋有那么熱嗎?燙到您嘴沒有?氣得熊常淳當即就想抽他兩耳光。剛要抬手,忽然想到之前林則徐的交待,便立馬停住,話里有話的說,這道甜食冒著氣,我以為是熱的,卻不料它竟然那樣冰冷?看來這世上許多事物都表里不一??!</h3><div>熊常淳雖然也指桑罵槐點戳了一下洋鬼子,但心里還是十分不高興。晚上,熊夫人見其一直悶悶不樂,便問他白天發(fā)生了什么事?熊常淳知此事瞞不過夫人,只得將白天赴洋人宴會受嘲諷的事說了一遍。末了嘆了口氣,說要是能弄個什么甜食也譏笑一下洋人就好了。</div> <h3>熊夫人問相公,你們要不要設(shè)宴回請洋人?熊常淳說,那是當然,這是禮節(jié)嘛!</h3><div>要設(shè)宴回請就好,剛才你提到的那種甜食我來幫你弄。熊夫人說。真的?熊常淳不敢相信,還以為自己耳朵聽錯了。<br></div><div>這有什么難的,熊夫人對夫君說,你忘了我老家紫溪出紅芽芋,小時候媽媽就用它做過一種甜食,我吃的時候就被人家笑過……<br></div> <h3>過了幾天,熊常淳在布政司衙門設(shè)宴回請查理,前來赴宴的洋人還是上次那幾個。宴席上熊常淳與洋人繼續(xù)談著怎么解決煙販子的問題,洋人說什么問什么,熊常淳照樣打著哈哈,不說同意也不說反對。這些中國菜就是好吃,不僅菜名稚氣,還色香味俱全,吃得洋鬼子們一個個大呼OK。酒足飯飽之后,他們還似乎不滿足。又是那個癟著嘴的洋人說,中國大菜好吃沒得說,可惜少了最后一道甜食。</h3><div>此洋人的話音剛落,就聽得一聲“甜食來了”,有個傭人端著一個帶蓋瓷盆上來,將其放置在園桌中間。熊常淳隨即站起來,介紹此甜食為他夫人陳氏特意給大家做的,請各位品嘗,說著便伸出手去掀瓷盆蓋子。<br></div> <h3>不慌。聽說此甜食是熊夫人陳氏親手所做,查理頗感興趣,拉住熊常淳的手說,等會再掀,此甜食叫什么名,用了哪些食材,有些什么特色,你都還沒有介紹呢?</h3><div>噢!在下太性急了。熊常淳拱了拱手,說聽夫人講,這道甜食的名字叫紅芽芋泥羹,所用食材除了紅芽芋,還有紅豆、紅棗和豬油白糖桂花等。至于它的特色,那就太多了,不信你們嘗嘗就知道,說完把瓷盆蓋掀開。<br></div><div>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盆甜食,上面灑滿金黃色的桂花糖,甚是好看。但黏糊稠膩沒有一點熱氣,倒像是一盆涼食。中國大菜都這么好吃,熊夫人做的甜食豈能不更好吃。癟嘴洋人大喊一聲吃啊!幾個洋人,包括領(lǐng)事查理,都伸湯匙去舀紅芽芋泥羹。說時遲,那時快,也就幾秒鐘,那幾個洋人全都“啊……啊……”地嚷成一,有個別的還伸手到嘴里亂抓。一個個被燙得狼狽不堪的樣子,把桌上的幾位中國官員笑得腰都直不起來……</div> <h3>由于熊常淳在宴席上穩(wěn)住了查理等洋人,不日那兩艘躲到公海上的鴉片輪船開回港口卸貨,被林則徐帶人全部查獲。連同其它各處查繳的鴉片,統(tǒng)統(tǒng)一起放在廣州的虎門燒了個精光。<br></h3><div>熊夫人陳氏巧做芋羹譏笑洋人的事傳到鉛山,家鄉(xiāng)人們無不為他(她)們感到驕傲,將其傳作茶前飯后之美談。所做紅芽芋泥羹呢,此后不僅紫溪人作興吃,就連全縣人也都把它當成了一道美食。因了它的甜甜蜜蜜,人們還將其搬上婚宴,祝福新人甜蜜幸福,一直延續(xù)至今。<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