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月22日早晨,一陣狂風暴雨過后,我們驅車前往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海口火山地質公園位于??谑形髂鲜?、永興鎮(zhèn),距市中心約15公里,公園面積約108平方公里。</h3><h3> 公園內有一大片火山活動地質遺跡,屬地塹一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動地質遺跡,也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火山噴發(fā)活動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在這片地質遺跡中,既有巖漿噴發(fā)而形成的碎屑錐、熔巖錐、混合錐,又有巖漿與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瑪珥火山,火山地質景觀極為豐富。獨特的地殼運動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地質公園奇觀,也形成了獨有的火山文化。</h3><h3> 進入石山地區(qū),猶如進入森林一般,滿目青翠。一下車,鑿刻著遒勁有力的"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的玄武巖赫然躍入眼簾,底座是層層疊疊的火山巖石。旁邊還有由兩個基石長滿苔蘚和蕨草的石磨、老木轱轆組成的噴泉,形象生動地概括了公園的主題,讓人迫不及待一探究竟。</h3> <h3> 綠樹成蔭,雨水沖刷后的樹葉更加翠綠,空氣益加清新,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神清氣爽。</h3> <h3> 看著高低錯落六邊形的玄武巖柱狀節(jié)理,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 千百年來,智慧的火山人選擇遍地可取的火山巖石為材料,稍作甚至不經加工就用來搭建石屋、石塔、圍墻等各種構筑物,以及各種生產、生活器具,形成獨特的人與石相伴的火山文化。</h3> <h3> 火山石磨的特別之處在于用天然的火山石手工雕鑿而成,逢年過節(jié)或辦喜事,火山人會用當?shù)靥禺a的小黑豆或糯米磨成豆腐和糯米糕,磨成的豆腐細膩鮮香。</h3> <h3> 勤勞的火山人用石臼來椿谷子,椿出的米粉用水泡過再放到里邊搡爛成米泥,拿出來擠壓成細米絲,放在溫水里泡,就成了人們常吃的海南粉。</h3> <h3> 榨蔗石器,是否運用到杠桿原理?!</h3> <h3> 柱礎石是火山石屋建筑中的構件之一,主要用來墊石屋內隔墻木柱或廟宇廊道的石柱,既起到防潮防蟲作用,又作為房屋重要裝飾物,智慧的火山人把它雕刻成鼓形、鼎形、南瓜形等,上面還刻有花草、鳥獸等圖案,栩栩如生,寓意富貴吉祥。</h3> <h3> 古時無鐵時代,無法鉆井取水,吃水靠天,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石缸(石盆)成為主要的蓄水工具。</h3><h3> </h3> <h3> 以前石山地區(qū)村莊缺水情況普遍存在,村民用水缸收集從屋檐流下的雨水隨處可見,所以水缸成了石山地區(qū)貧窮與富貴的標尺,也因此流傳了這樣一句順口溜:"嫁女不嫁金不嫁銀,數(shù)數(shù)屋檐前,水缸多就成親。"水缸也就成了石山地區(qū)男婚女嫁的婚嫁資本,姑娘家要嫁女,往往先關注男方的水缸多不多,女方嫁妝也都會帶一雙水缸,這習俗一直延續(xù)到二十一世紀。當然,水缸的材質也發(fā)生了變化。</h3> <h3> 綠草如茵,天然天成的火山巖蟾蜍,正對著古石屋,村民以此祈盼風調雨順、祈盼袪病降福、祈盼福澤子孫。</h3> <h3> 看著這冷卻凝固的熔巖流,可以想像八千年前熾熱的火山巖漿從風爐嶺火山口不斷噴涌而出,傾瀉而下,燒毀著森林,焦灼著大地的慘烈場景。</h3> <h3> 沿著郁郁蔥蔥的火山公園步道向上行走,兩側茂盛的植物是千百年以來在這片土壤上生長的原始植被。雖然整個石山地區(qū)都是成片的火山石,土壤非常珍稀貧瘠,但就是在這火山石縫里發(fā)育生長的熱帶雨林代表植物就有1200多種,而荔枝、龍眼、黃花梨、沉香等屬火山地區(qū)最珍貴之樹種。</h3><h3> </h3> <h3> 見血封喉,常常讓我聯(lián)想到武俠小說中的一劍封喉!</h3> <h3> 野生荔枝。</h3> <h3> 嶺南黃檀。</h3> <h3> 大葉榕。</h3> <h3> 秋楓。</h3> <h3> 大花紫玉盤。</h3> <h3> 野菠蘿。</h3> <h3> 由于火山地區(qū)屬于火山熔巖地帶,土層薄,石頭多,荔枝、龍眼、黃花梨等樹根都是在火山石的夾縫中發(fā)育生長、在巖石表面延伸夾帶火山石生長,形成盤根錯節(jié)、千姿百態(tài)的天然藝術造型。</h3> <h3> 樹老成仙,樹樁刻錄了歷史年輪,古老樹根盤纏了天然藝術。在火山地區(qū),凡三百年以上的荔枝樹,皆被當?shù)匕傩债斏窆┓?。此棵火山荔枝樹已有五百年的成長史,是當?shù)匕傩招哪恐械纳?,逢年過節(jié),當?shù)匕傩斩家獰慵腊?,祈禱神靈的庇佑。</h3> <h3> 拾階而上,走走停停,一路欣賞沿途風景,轉眼到了山頂,非常醒目的"火山口"映入眼簾。"混沌初開奇景在,天湖曾注古巖漿",即描寫這里的風爐嶺火山口。風爐嶺火山口是??诨鹕饺褐械囊蛔菝呋鹕?,它爆發(fā)于八千年前,迄今保存火山口完整形態(tài),比高130米,最高海拔222.8米,火山口底徑600米,火山口內徑120米,深69米。</h3> <h3> 不知是剛下雨后的緣故,還是熱帶雨林氣候,石階有點濕滑,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來到火山口底。它猶如一口大鍋,一座風爐,八千年前滾燙的巖漿從這里向東流出形成熔巖流,而后又發(fā)生火山的噴發(fā),形成火山渣、火山巖餅、火山彈等火山噴發(fā)物,如今,披上綠裝,但仍保存了其原始風貌。</h3> <h3> 從火山口底登上風爐嶺觀光道,再回頭俯瞰火山口洞底,茂密的植物將火山口遮得嚴嚴實實,你只能憑借感覺猜出樹木最低處是火山口底部。</h3> <h3> 站在最高點眺望???,近處火山地區(qū)植被覆蓋、蓊蓊郁郁,遠處??诘貥私ㄖ谠旗F繚繞中依稀可見。</h3> <h3> 聽前輩分析"前朱雀、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學,雖然聽得云里霧里,似懂非懂,但是看著這一望無際的綠樹碧海、日新月異的??诔菂^(qū),我堅信??诰褪且粔K翡翠般的風水寶地,祖國南部的一顆璀璨明珠!</h3> <h3> 游山和玩水常連在一起,下山時,只見清澈的涓涓山泉順流而下,流入龜蛇池,又從山腳下石龍嘴里緩緩流出,叮叮咚咚落入石盆里,洗洗龍水,祈求一生平平安安、健康幸福!</h3> <h3><br /></h3><h3> 曾看過一篇科普文章,有一觀點:地球的生命最早起源于火山。的確,那些埋藏在深海底的火山不斷迸發(fā)出高溫礦物質,毀滅生命,卻又驅動構筑生命的有機分子的形成,孕育繁衍新的生命。大自然,讓人敬畏、折服!</h3> <h3> 感謝您的瀏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