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國與朝鮮山連著山,水連著水,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兩國人民共同經歷了朝鮮戰(zhàn)爭且患難與共,有著密不可分的千絲萬縷般的關系。然而朝鮮因種種原因而"閉關自鎖"。于是各種負面的消息滿天飛,反倒讓人對朝鮮這個神秘國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我們踏上了開住平壤的列車,到朝鮮去一探究竟。</h3> <h3>朝鮮簽證紙,為避免到美國等國家的簽證遇到麻煩,朝鮮就用這張簽證紙取代在護照內的蓋章,但在出境時收回。</h3> <h3>著名的鴨綠江大橋,五十年代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通過的鐵路橋,后被美軍轟炸而成斷橋,現(xiàn)在成了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示范基地之一。</h3> <h3>我們乘坐從丹東到平壤的國際列車,鐵路兩邊農田幾乎整齊劃一,農民在田地上勞動,路邊河流清澈,但鐵路邊的公路為土路,車輛過后風塵滾滾。</h3> <h3>農村蓋的房屋規(guī)劃很好,但式樣幾乎一致,房屋的水泥墻上都刷上灰白色,這些房子是由政府蓋好后分配給農民的。</h3> <h3>當晚我們住的賓館大廳豪華寬敞,燈火輝煌,有六座電梯供旅客上下,客房設施也算可以,沒遇到短暫的停水停電。</h3> <h3>平壤市北部靠有錦繡山、牡丹峰,南部是平原,風景優(yōu)美。大同江貫穿其中。平壤是世界上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之一,素有“花園城市”的美稱。曾遭戰(zhàn)爭而徹底摧毀的平壤市,如今己建設成為具有現(xiàn)代化規(guī)模的大都市。</h3><h3><br></h3> <h3>市區(qū)內有許多寬闊的草坪與綠叢,周圍有風格各異的高樓大廈建筑群,多處綠化地都見矗立著的兩代領袖的畫像墻。從這座經過精心規(guī)劃建造的城市面貌中,你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領袖人物的堅定意志,這座獨特的城市,就是平壤。</h3> <h3>大同江,朝鮮的母親河一側沿岸風光秀麗。</h3> <h3>另一側沿岸江邊綠蔭蔽日,高樓大廈巍然聳立,形形色色的建筑物參差錯落,遠近有致,看到此景況,你很難將一個長期受到國際制裁,經濟落后,窮困封閉的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h3> <h3>大同江艾島上的科學殿堂,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科技普及基地與信息交流中心,擁有技術先進的電子圖書,還可上國際互聯(lián)網。</h3> <h3>朝鮮的馬路寬敞,來住的車輛不多,最近幾年才允許出租車上街,款式較新。馬路街道的極度干凈往往是生活商品匱乏,人民的物質生活並不富裕的表達。</h3> <h3>城市規(guī)劃很好,路邊的現(xiàn)代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雖然街道寬闊筆直、整齊干淨,但缺乏燈飾及其它裝飾而顯得色彩單調。</h3> <h3>平壤市民的住房是靠政府分配,棟棟高樓都是分配的民居。據導游說只有參加工作后才分配住房(80平米以上)。</h3> <h3>平壤市的柳京大廈,是以平壤的古名“柳京”為命名。大廈為三角形的金字塔式建筑,高105層 330米,成為全球最高之一。</h3> <h3>人民大學堂邊的大型噴水池。</h3> <h3>馬路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不多,有端莊秀麗的女交警在指揮來往車輛通行,公交車站大家自覺排隊等候,禮讓老幼,平壤充滿了寧靜與祥和。</h3> <h3>馬路街道兩側不僅綠樹成蔭,馬路中間的園林式安全島與朝式雕塑,也是平壤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h3> <h3>整個城市沒有廣告牌,最大的特色就是街邊有巨幅的各種內容的宣傳畫墻壁。</h3><h3><br></h3> <h3>平壤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此城門系古都的西門(普通門)遺址。.</h3> <h3>平壤劇場之一。</h3> <h3>友誼塔于1959年10月25日既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9周年紀念日建成。塔座落在平壤牡丹峰北麓的山岡上,周圍松柏蒼翠挺拔,高聳著的中朝友誼塔顯得莊嚴肅穆。塔高30米,上部為紀念碑,下部塔基為紀念室。碑的正面用朝文鑲嵌著"友誼塔"三個金字,我們獻上了鮮花,在導游的主持下齊齊站立,向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而英勇獻身的志愿軍烈士三鞠躬致敬。</h3><div><br></div> <h3>紀念室內有四根環(huán)立的石柱,柱頂上有長明燈兩盞,室頂懸掛著紅五星的吊燈,與長明燈交相呼應,熠熠生輝。中間有一紅色石臺,臺面上的金盒內有二萬多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名冊”。</h3> <h3>紀念室內的三面內壁上,有三幅巨幅油畫,中間一幅反映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與美國侵略者生死搏斗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左面一幅描繪志愿軍歸國時朝鮮人民依依不舍的送別場面; 右邊一幅是志愿軍戰(zhàn)士在廢墟上的建設場面。據導游說:“平時也有老師帶學生們來參觀,志愿軍的豐功偉績朝鮮人民永遠記得"。</h3> <h3>大型建筑物的前下邊是閱兵臺,后面是人民大學習堂(既國家圖書館)。</h3> <h3>閱兵臺左側的朝鮮外貿省。</h3> <h3>閱兵臺右側的朝鮮農業(yè)省。</h3> <h3>大同江畔高高矗立著的主體思想塔,塔高170米,是為祝賀金日成70壽辰而建立的。</h3> <h3>平壤萬壽臺有朝鮮人民愛戴的兩代領袖金日成主席與金正日將軍的高大銅像,銅像的后面是朝鮮革命博物館。</h3> <h3>兩側各建有反映朝鮮人民的革命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熱情的人物紀念碑。</h3> <h3>凱旋門建于1982年4月,是朝鮮為紀念金日成主席率領人民戰(zhàn)勝日本及美國的侵略而建立的紀念碑式的建筑。</h3><div>凱旋門高60公尺,寬52.5公尺,共用萬多塊花崗石精雕細琢砌成,比巴黎凱旋門高10米。<br></div> <h3>妙香山是平壤四大名山之一,妙香山麓蒼松翠柏密布,郁郁蔥蔥。瀑布眾多,溪流清澈,漫山馨香,景致佳絕。</h3> <h3>途中遇到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學生。</h3> <h3>妙香山麓的普賢寺,建于公元1042年,是朝鮮著名的五大寺院之一,但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曾被美軍飛機炸毀,現(xiàn)在的寺院是戰(zhàn)后重新修建的,文物價值己大不如前。圖示第一道門曹溪門。</h3> <h3>解脫門系進入寺院的第二門,意味著跨入此門后便能擺脫塵世煩擾而得以解脫。</h3> <h3>‘</h3> <h3>各處的寺廟建筑,仍保留著高麗古建筑的特色。寺廟外有一座四角九層塔(多寶塔),它古樸雄渾,建于1044年。</h3> <h3>萬歲樓既色彩斑斕啊,又莊重肅穆。</h3> <h3>寺廟內的立柱為棗紅色,頂部木質的橫樑,斗拱卯隼相合,層層疊起,處處描上彩色圖案,既美倫美奐又體現(xiàn)了古代朝鮮巧奪天工的建筑藝術。</h3> <h3>朝鮮國寶釋迦塔,是八個角十三層的石塔,此塔建于公元1042年,塔高與大雄殿持平。</h3> <h3>普賢寺的主殿──大雄殿。</h3> <h3>大雄殿內供奉的佛像,一虔誠信徒在朝拜。</h3> <h3>藏經閣</h3> <h3>普賢寺旁邊有二個商店,店內購物可使用人民幣,雖然商品相對匱乏,但估計也有幾百種之多,如化妝品,藥物,香煙,高麗參,食品,衣物,書籍,郵票等旅游工藝品,價格并不貴,商品幾乎是朝鮮自產的。穿著民族服裝的售貨員都會說流利的普通話,且都帶有國產手機,在朝鮮使用手機已很普遍,手機除了通話外還可發(fā)短信看節(jié)目,但沒有wiFi。</h3> <h3>朝鮮很重視教育實行12年義務制教育,學生一律免交學費,統(tǒng)一發(fā)給教科書、書包和校服等。學生每天只上課半天,下午自習或參加活動,各種“興趣班",一律免費。圖示平壤中學的體育場。</h3><h3><br></h3> <h3>我們觀看學生們的表演,以表演唱為主,伴奏有管、弦、樂器與電子琴、手風琴等。個個都化淡妝,穿上高跟鞋,校服與民族服。學生們的表演很認真,歌聲折射出她們的樸素與忠誠。</h3> <h3>祖國統(tǒng)一三大憲政紀念碑,是一座以朝、韓兩邊的婦女,共同捧起一個刻有朝鮮半島圖案的徽章”,象征著朝鮮與韓國最終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碑門下是統(tǒng)一大道,是去開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的必經之路。</h3> <h3>六十多年前的朝鮮戰(zhàn)爭談判會場和停戰(zhàn)協(xié)定的簽字場地,都在朝鮮這一邊,雖然當年那腥風血雨炮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代己成為歷史,但周圍生機盎然的綠色世界下面仍是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的軍事對峙。</h3> <h3>朝鮮停戰(zhàn)談判會場,談判時的桌椅,原封不動地擺放著。</h3> <h3>這座具有朝鮮民族風格的平房,就是停戰(zhàn)協(xié)定簽暑會場,時間是1953年7月27日。</h3> <h3>停戰(zhàn)協(xié)定朝方代表簽字臺。</h3> <h3>停戰(zhàn)協(xié)定聯(lián)合國方代表簽字臺。</h3> <h3>板門店是朝鮮戰(zhàn)爭后分裂的見證,當今仍是朝韓雙方最為敏感最為特殊的前線陣地。圖示板門店軍事分界線場景,軍事分界線上的這些房屋,是當年軍事停戰(zhàn)委員會的會場,銀白色房屋是由朝方管理,藍色房屋由韓方管理。</h3> <h3>箭頭示處的軍事分界線,僅是一道寬50厘米寬,高5厘米的水泥線,雙方的警衛(wèi)士兵均不得越過一步。除非有參觀者來到,平時雙方的士兵都不會出來。</h3> <h3>平壤地鐵是世界上最深的地下鐵道之一,平均深度達100米,最深處達到200米。在光復站臺,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擬莫斯科地鐵站的拷貝,巨大的穹頂上懸掛有華麗的團狀大吊燈,燈光柔和溫暖,吊燈連成一排,氣勢不凡。</h3><h3><br></h3> <h3>站臺一側的壁畫,是巨幅的彩色馬賽克鑲嵌畫,描繪的是朝鮮人民建設國家的歷史。</h3> <h3>另一側的大型浮雕。</h3> <h3>朝鮮地鐵站臺有女交警在指揮人們的上下車。</h3> <h3>臨走前我們在開城吃了一頓具有朝鮮特色的午餐,每個人有九個小銅碗裝菜,碗內有魚、肉、菜等,一個大銅碗裝飯,味道還不錯。在朝鮮我們作為外賓用餐吃的還算可以。不少游客聽說在朝鮮會餓肚子,故帶了大包小包各式食品,其實那里用得上呢,離境時要么帶回國,要么放在賓館客房內讓服務員處理。</h3><h3><br></h3> <h3>我們這次去朝鮮觀光時間短,看到的只是朝鮮的一個側面而已。既使是走馬觀花般匆忙一瞥,但也感受到朝鮮人民不畏霸權的骨氣與敢于維護主權獨立、國家尊嚴的堅強意志,令人十分欽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