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實沒有意義
楊振東
(編者:本文提要:只因人最終和動物一樣會死去,既使你高貴、福貴的像天上神仙,人生當(dāng)然是沒有意義;否則人若永生不死,盡管活著有苦有甜,才是人生真的有意義。)
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里有一篇署名吳營洲(《雜文月刊》執(zhí)行主編)的文章,題目是《人生有沒有意義》。
作者的觀點是:
一、人生有沒有意義
為此,許多人——包括哲人也包括凡人——都在探討,都在叩問。但,一代一代過去了,似乎得出了一個十分荒誕的結(jié)論:人生沒有意義。
看起來,這,委實令人氣悶。并且,有違很多哲人的初衷?。?/p>
人的存在,并不具有任何意義,本身只是存在。故"人生沒有意義",既是問題,也是答案。愛因斯坦就這樣認(rèn)為:"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生物存在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來看,我總覺得是愚蠢和可笑的。" 可見,人和動物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二、但人有高級思維,比動物聰明,所以明知沒有意義,也得硬加上個"意義"。
季羨林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但人得"傳宗接代",不然家族、全人類完了。要牽強附會,人生也就這點點"意義"。
楊瀾爺爺九旬有幾,人問:倘若返勞還童,你干嗎?老爺子回答:不干!就像一個人走了很長的路,快要到家了,怎么也不愿意被拉到起點,再重走一次呀!
其實,莊子的學(xué)說,即一種超脫的人生觀,一種優(yōu)游自在,徜徉自適的心境,之所以被人推崇,其原因就是它坦率地回答了"人生沒有意義"這個令人不快也不愿接受的結(jié)果。
大自然是無情的,一代一代的人被淘汰著。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人還得一代一代地延續(xù)。
但,藝術(shù)是有情的。人的生之歡欣,是靠藝術(shù)給予的,或者是在藝術(shù)中獲得的。
曹雪芹面對無情世界,沉浸在藝術(shù)中,并用藝術(shù)的形式,道出了一個"情"字。
人是"上帝"偶然拋撒在塵世的沙礫。在這塵世,人們該依著一個"情"字,相互溫暖,共度人生。
(編者注:說得太對了,本人完全同意。只因人最終和動物一樣會死去,既使你高貴、福貴的像天上神仙,人生當(dāng)然是沒有意義。否則人若永生不死,盡管活著有苦有甜,才是人生真的有意義。有些所謂"人生意義"的高談闊論欺騙了我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等我們老了,才明白這些說法是多么的空洞和虛偽。
大自然無情,但幸虧藝術(shù)給了開心快樂,有了豐富多彩的情感和精神生活,才使我們的一生不至于像豬狗一樣茍延殘喘地活著。)
附錄一:畢淑敏(作家):人生本沒有意義,但我們每一個人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
一次我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學(xué)演講,主題報告講完后很多人給我遞上了紙條,我看完了紙條說,有一些表揚我的話,我就不念了,除此之外,紙條上提得最多的問題是:"人生有什么意義?請你務(wù)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jīng)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我念完這個紙條后,臺下響起了掌聲。我說今天你們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我會講真話。
我曾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著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反復(fù)地思索過這個問題。我相信,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會無數(shù)次地叩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樣的意義?我想了無數(shù)個晚上和白天,終于得到了一個答案。今天,在這里,我將非常負(fù)責(zé)地對大家說,我思索的結(jié)果就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句話說完,全場出現(xiàn)了短暫的寂靜,如同曠野。但是,接著就響起了暴風(fēng)雨般的掌聲。那是我在講演中獲得最激烈的掌聲。在以前,我從來不相信有什么"暴風(fēng)雨"般的掌聲這種神話,覺得那只是一個拙劣的比喻。但這一次,我相信了。我趕快用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但掌聲還是綿延了若干時間。我說,大家先別忙著給我掌聲,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是的,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于熟悉和重復(fù),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墒?,這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他多么正確,如果它不曾進(jìn)入你的心理結(jié)構(gòu),它就永遠(yuǎn)是身外之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后的漫長歲月里,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fā)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框架,當(dāng)成了自己內(nèi)在的標(biāo)桿,并為之定下了奮斗終生的決心?
那一天結(jié)束之后,我聽到了有的同學(xué)說,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聽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中年人重新評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
附錄二:周國平(散文作家):意義是人創(chuàng)造的
人是唯一尋求意義的動物,沒有意義也要創(chuàng)造出意義來,于是就產(chǎn)生了哲學(xué)、宗教、藝術(shù)。
附錄三:佚名網(wǎng)友:人生毫無意義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其實生命最根本的就是欲望,特別是飲食的欲望和男女的欲望。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為求得欲望的滿足而掙扎、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奔波。
從生到死的這個階段,我們稱作人生。正如叔本華所言,人生這個過程就像一個鐘擺,搖晃于無聊和痛苦之間,欲望不得滿足便痛苦,欲望滿足了便感到厭倦、無聊,這時你又會生出新的欲望。
直到最后由于生命機體的衰竭,個體生命開始走向死亡。你最后一次呼吸,最后一次排大小便,然后生命停止,一切歸于空無。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所以就連風(fēng)光了一生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薩特在臨死的時候也說:人生實在沒有什么意思,不過是一堆無用的熱情。
我們感到死亡的恐懼,感到生存的孤獨與荒繆,我們甚至對這個毫無意義的世界感到厭倦。但我們強大的求生存的意志繼續(xù)讓我們茍活在這世界上,直到最后我們無奈地死去。生命似輕塵,死去亦徒然。
人生毫無意義,這就是生命的全部真理。
(編輯/楊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