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有些秘境就是應(yīng)當(dāng)存在于世外,只有不畏艱險的人,用一顆虔誠的心做鑰匙,才能開啟她的大門......"。那年(2004),我從國家地理雜志大香格里拉專輯中首次了解年寶玉則的仙女湖與妖女湖。年保玉則神山主峰海拔5369米,是果洛藏族的祖先,仙女湖、妖女湖等高原湖泊是他漂亮的女兒們。由于高原7月最美,蹉跎著,蹉跎著,10年的漫長等待,終于2015年7月份實現(xiàn)了年寶玉則小轉(zhuǎn)山,看見了磅礴嶙峋的神山,披在神山上瞬息變化、異彩紛呈的云霧,草坡、沼澤地盛開的各色綠絨蒿,近距離感受仙女湖的嫻靜、妖女湖的妖嬈、下日干措的奇幻......</h1><p class="ql-block"><br></p> <h1> 年寶玉則穿越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從四川阿壩縣直接往北進(jìn)入山的南坡;另一條是先到青海的久治,從仙女湖進(jìn)入山的北坡。所謂正轉(zhuǎn)、反轉(zhuǎn)。<br /> 第一天我們從成都出發(fā),過汶川、理縣、紅原,長途奔襲近400公里,入住阿壩城關(guān);<br /> 第二天上午繼續(xù)從阿壩車行至青海久治,短暫游覽仙女湖景區(qū),午后開始正式徙歩,迤邐穿行在仙女湖畔爛濕的草叢、淌過兩湖中間小溪流、感受到了仙女湖的熱情和妖女湖的冷艷,在颼颼風(fēng)雨中到達(dá)了海撥4000多米的營地,好在搭帳篷過程中雨過天晴了。</h1> <h1> 第三天早晨在潮濕灰濛的氛圍中撥營,當(dāng)天需要翻過海拔4200米、4600米的兩處埡囗,行程超過15公里,是最考驗徒步者意志的一天。在翻越4200米埡口途中,太陽逐漸升高,遠(yuǎn)處的妖女湖不像昨夜那樣矜持、嚴(yán)肅,在云蒸霧繚中變得婀娜多姿、妖冶;而年寶玉則群峰,也掀起了面紗,露出了端莊或歲月崢嶸......而在4600米埡口等待同伴的時候,天空又變暗了,風(fēng)大了,雨下來了,一會兒又全是冰雹和雪花。于是下行靠近日干措,下到一半高度后雨雪消失,在雪峰上飄動的云彩掩映下,在高原上自由行走的花兒襯托下,日干措的湖水不斷變換著澄綠、碧綠、墨綠等色彩。驚喜無法用語言形容。我們用眼睛和身體體驗到了天堂的瑰麗。這一天,路程艱難,穿越隊伍距離拉的很遠(yuǎn),天空也是忽晴忽雨。傍晚時分趕到了下日干措下游側(cè)營地,宿營地環(huán)境不如前一天的妖女湖畔兩山環(huán)抱的高山草甸。但次日早上我們觀賞到了下日干措晨?湖光水色的驚艷后,迅速改變了感覺,覺得這個夾在湖水、沼澤和牛糞中的營地很唯美......</h1><h3><br /></h3> <h1> 第四天的行程是走出谷地,升降不多,但要穿過連續(xù)的沼澤和草地,沼澤草墊下面是水,星星點點野花點綴其上。行走需要小心謹(jǐn)慎。而草地上有牧民白色帳蓬、牦牛在吃草,藏獒在守護(hù)他們可愛的家園。<br /> 年寶玉則穿越途中可以見到許多處冰川漂礫,很引人注目,如同東部花崗巖地貌的石蛋,即使遠(yuǎn)在草原外面也有。我行走途中也多次登上路邊的石頭,作為至高點,心情美美噠。晚上再次在阿壩鎮(zhèn)休息,次日又長途跋涉返回成都。<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壩縣阿壩鎮(zhè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年保玉則小轉(zhuǎn)山徒步軌跡</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行隊友傳教士記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