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聆聽60年代老大學生王春萱打工日記里的心聲。</p> <h3><br></h3><div> </div><div>……我們述說著各自的生活,心里感到輕松。上天的安排使我們每個家庭的生活都不一樣,但都想把家庭生活過得美好的心卻是一樣的。</div><div> </div> <h3><br></h3><div>……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不知道明天如何?但主會給我們預備一切,感謝主!</div><div> </div> <h3><br></h3><div>……我這個在軟弱人群中的一個小卒能給大家留下一個好的念想就滿足了……</div><div> </div> <h3><br></h3><div>……“忍”就是心上懸的一把刀,千萬不要把刀掉下刺痛我的心。這可能就是我進入商場后上的第一節(jié)課‘忍’。不要樹立對立面,忍一忍海闊天空......</div><div> </div> <h3>……這真是緣分??!昨天我給他賠禮道歉,今天他給我賠禮道歉。生活就是這樣.處處都在演戲,演著沒有導演,沒有編劇的喜怒悲哀的戲。</h3> <h3><br></h3><div> ……在這個小集體里,大家為掙幾個錢都很不容易,互相關愛能使我們心情感到輕松。沒有一個人能在社會里孤獨生活,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關愛、需要付出、需要……。</div><div> </div> <h3><br></h3><div>……綠綠的小草惹人喜愛,枯黃的野草也可讓人欣賞。此時“小草”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在我腦海中飄蕩:從不寂寞,從不煩惱,我的朋友遍地天涯海角……。</div><div> </div> <h3><br></h3><div>……在我們的城市中有成千上萬像小趙這樣的民工受盡辛苦,為城市人服務,為的就是掙點錢回家蓋新房,改善生活。而我們城市人又在干什么?累活臟活不愿干、錢少的不愿干、不體面的不愿干……。</div><div> </div> <h3><br></h3><div>……從小就想當一名教師,但未能實現,在這不管是開玩笑還是當一名假冒老師我心里都會樂滋滋的...... </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我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心想,患難見真情,這是一對多么恩愛的夫妻??!</div><div> </div> <h3><br></h3><div> 燕趙都市報記者看了日記說:“這是當年多數大學生的生活縮影!一輩子遵守各種教育各種規(guī)定,遵守自己條條框框,不愛與人爭搶,時刻保持著知識分子的一份矜持,不給他人找麻煩,不做過多要求,不做非分之想,憑著自己信念努力生活、學習、工作。有人說他“軟弱”,有人言之“太傻”,都能淡然處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