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1907 年初,占地百余畝的西式學堂在唐山建成,校名也改為唐山鐵路學 堂(即后來的唐山路礦學堂)。復建后的鐵路學堂建筑全部采用歐美大學園林式設(shè)計風格,仿照美 國伊利諾伊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建筑風格。據(jù)當時英國《工程師報》報道,至1911年前后,該校教學實驗設(shè)備之精良,圖書資料之豐富,不僅排名于全國高等學校 之前列,而且也不遜色于當時的香港大學,從而被譽為當時全國四大實業(yè)學府之一。</h3> <h3>這張照片幾乎是原唐山鐵道學院全景</h3><h3> 照片是在唐山交大校園操場用轉(zhuǎn)機拍攝的,由右到左依次呈現(xiàn)出校門、東新宿舍、東講堂、東樓宿舍、辦公室、圖書館、西樓宿舍、西講堂、化學樓、足球場、籃球場等校景。</h3> <p>這是校友廳,從照片全景上看校友廳在明誠堂后面,這種拍攝是在高處。</p> <p>老師與約兒園的學生照片,照片最右邊是我的同學林輝的母親。</p> <p>寒松廳與明誠堂,明誠堂整體照片我發(fā)現(xiàn)的很少。這張放大可以大概看到明誠堂的模樣。</p> <p>這張照片里面包括東講堂;游泳池與鐵路和唐山原機車車輛廠</p> <p>這是學生們與新華齋合影</p> <p>明誠堂</p> <p>校大門正面</p> <h3>霸氣而有著藝術(shù)欣賞的大門口。</h3> <p>東西樓前面是圖書館</p> <p>學校的主要建筑東講堂西講堂,東樓,西樓,圖書館</p> <h3>院東北角的院長辦公樓。</h3> <h3>我與同學在校友斤前留影</h3> <p> 這張俯拍院內(nèi)一角的照片使我一眼便看到了十幾歲的樂園一游泳池全貌。片內(nèi)有我模糊記憶的東講堂、荷花池,游泳池寒松廳。</p><p> </p> <p>許多人都愿意在這盞燈柱周圍留影。</p> <p>辦公樓</p> <h3>60年代出拍攝:唐院鐵道學院本部明誠堂</h3> <h3>這是東西樓,園內(nèi)東講堂與西講堂對著,距離是東樓與西樓相加在邊上,當中是圖書館。</h3> <p>東、西樓。</p> <p>東講堂,下面圖片是圖書館。圖書館是一層。</p> <h3>圖書館在東樓和西樓的前面,后面便是明誠堂,明誠堂后面是校友廳,與蘇聯(lián)專家樓并排。</h3><h3> 校內(nèi)有西操場,南操場。住宅區(qū)有新華齋,西新住宅區(qū)等。 </h3><h3> 晚上特愛去西操場,那里開闊一望無際,彩霞滿天,能看到地與藍天相接。欲與飛入空中的感黨。</h3> <h3>夢想有朝一日,老唐院原貌展現(xiàn)眼前。</h3> <h3> 每一個在四十年前或更早的時候到過唐山交大校園的人,肯定會對那高大霸氣的校門留下深刻印象,它曾經(jīng)是交大乃至整個唐山市的地標性建筑。而對于在校園里出生長大的交大子弟來說,這個大門與我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緊密相連。 </h3> <p> 校門旁有兩棵高高的老槐樹,初夏時分槐花開放一片清香,正對校門的是花壇、噴泉和假山。從大門進去右面是一片長長楓葉樹,迎接和歡送著進出的人們。接下去是校園的主路,沿途是高高的柏樹和華燈,主路連接校門和正對面的環(huán)島,環(huán)島中心是綠樹叢中的三柱四枝球狀燈柱。</p> <h3> 校院里不僅有歐美建筑,還有迷人的景色與樹林、公園。有蜿蜒起伏通向遠方的土路,路邊望去在遠處有個古式小亭子。夏日在路邊高高的揚樹底下玩,聽著知了的叫聲。</h3><h3><br></h3><h3><br></h3> <h3> 有的把這個建筑標為東講堂或西講堂,我認為它是東</h3><h3>樓或西樓,樓層為二層高,也是學生宿舍,自從交大搬</h3><h3>走后為原天津鐵道學院辦公和住。</h3><h3> 東講堂和西講堂做為天津第三設(shè)計院專家辦公用,東西樓是它們的住處。</h3> <h3>校微</h3> <h3>校友廳</h3> <h3> 院子里設(shè)計了一個水池,一座石橋跨過水池,石橋園拱上有一個石雕的龍頭,張開嘴的口中噴出水柱,流入池中。池中種了荷花,水池中間有一個石頭燈柱,石橋上方修建了藤架,掛滿了藤蘿。院內(nèi)的路燈造型是天壇。</h3> <h3> 校友樓院子里設(shè)計了一個水池,有一座石橋跨過水池,石橋園拱上有一個石雕的龍頭,張開嘴的口中噴出水柱,流入池中。池中種了荷花,水池中間有一個石頭燈柱,晚上燈光映在池面,讓游人流連忘返。石橋上方修建了藤架,掛滿了藤蘿。院內(nèi)的路燈造型是天壇,這種藝術(shù)造型的路燈在當時也是極少見。</h3> <h3> 雖然那墻沒有標有文字可是我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那就是高高的游泳池墻。</h3> <h3> 游泳池前面的荷花池,我對那里的荷花已沒有記憶了,只記的是一個沒有水的池子。</h3> <h3>寒松亭</h3> <h3> 羅忠忱(1880 11.16 - 1972 01.08),工程教育家,留美歸國后,終身在唐山交大(今西南交通大學)任教,為該校教授中第一個中國人。他致力于引進西方先進工科教育思想,為我國現(xiàn)代工科教育的開拓者之一。</h3><h3> 一個偶然機會遇到一位同學說是要去成都西南交大,參加授于她這位外公的榮譽。我才知道這位同學的外公原是該校教授第一中國人,也曾是名人茅以升的老師羅忠忱教授。</h3><h3> 羅忠忱教授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詹天佑,羅忠忱教授是我校第一位中國教授,中國近代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是從1895年創(chuàng)建的北洋學堂(今天津大學) </h3><h3> 毛主席當年在北大工作時的工資表,上面顯示毛澤東當年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時工資是每個月8塊大洋,蔡元培當時每月的工資是250大洋,而羅忠忱教授在唐山工業(yè)專門學校(我校前身)的工資是450大洋。 </h3><h3> 羅忠忱先生另一學生茅以升老校長曾說過:“如果說對我有重大影響的好老師,不是別人,正是羅忠忱教授?!弊鳛槲倚v史上赫赫有名的“五老四少”之首,羅忠忱教授能夠受到學生及交大后人如此高的贊譽。</h3> <h3>交大1924屆師生畢業(yè)合影</h3> <h3>前排左7為羅忠忱</h3> <h3>60年代出拍攝:唐院鐵道學院本部明誠堂</h3> <h3> 我不是交大學生與子女,但因父親家族因與鐵路有關(guān),而有幸與鐵道學院結(jié)緣,住進在我心目中近似皇家大院校府里。也許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但我再也沒見過這樣美的校園。歐式教學樓、高高的大樹、一片片的楓葉林。白色的別墅。沿著甬路邊的花草迎接著每一位從校門進入的客人。</h3><h3> 早晨,陽光照進校園、教學樓里出來的戴著眼鏡的學生、拿著書急促促的走在路上的老師。</h3><h3><br></h3><h3> 上面這張照片是校圖書館,具有藝術(shù)建筑價值,我們那時曾在門前的臺階上打滑梯玩。</h3> <h3> 中間那條小路熟悉而親切,是我走過比較多的路,主要是路頭有個游泳池,那時剛十幾歲,吃完飯第一件事就是去游泳。</h3> <h3> 校后面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麥田在微風里泛著綠浪,一望無際,直接天邊。喜歡夏日的傍晚去看日落,天空中彩霞飛舞!身在其中,似乎一抬腿就能飛向美麗的天空,那時不用去草原就能見到一望無際的曠野。伸手可抹的天空、彩霞和云朵。</h3><h3> 密密匝匝的細碎白花綻放在無邊無際的綠海里,麥穗兒揚起高昂的頭顱,用淡淡的麥香糾纏著縷縷白花花的陽光。</h3> <h3>在最左面的年輕女教師是我同學母親,現(xiàn)年已經(jīng)80多高玲,還神采奕奕。</h3> <h3>2018年林輝同學與母親及孫女。</h3> <h3> 遠處望見一片粉色,走近是一片桃花園,桃園將周圍的一切也染成了粉色。在桃花園里像似飄著飄著粉色的霧。使美女的臉更加粉里潤紅。</h3> <h3>本篇有的照片有同學與朋友提供的原片,版權(quán)所有。不得轉(zhuǎn)載和復制,利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