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學(xué)習(xí)篇?精品古詩詞賞析 (十首)

辛鈺明

<h3>圖文:網(wǎng)絡(luò)</h3><h3>圖片經(jīng)摳拼以便更符合詩文要求</h3>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七步詩<br>【朝代】兩漢<br>【作者】曹植<br>原文:<br>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br>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r>賞析:<br> 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時間內(nèi)做一首詩,做不成就殺頭。結(jié)果曹植應(yīng)聲詠出這首《七步詩》。詩人以箕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殘酷迫害。<br>  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shí)在令人嘆為觀止。<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br>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F(xiàn)象,抒發(fā)了曹植內(nèi)心的悲憤。<br> 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他認(rèn)為曹植的《七步詩》:“過細(xì)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shù)。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shí)曹丕如果要?dú)⒉苤?,何必以逼他作詩為借?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dú)⑺脑?,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何至于僅僅受了點(diǎn)譏刺而便‘深慚’?所以此詩的真實(shí)性實(shí)在比較少。然而就因?yàn)閷懥诉@首詩,曹植卻維系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這真是所謂‘身后是非誰管得’了?!钡撬恼f法也有人質(zhì)疑,有人說,當(dāng)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借口,想殺他,他認(rèn)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沒料到,曹植才華如此出眾,當(dāng)時,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并且為了保住名聲,以安天下,他才放過了曹植。</h1><p style="text-align: left;"></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 墨梅<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朝代】元代<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作者】王冕<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原文:<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br>  </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賞析:</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shí)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dá)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xiàn)媚的高尚情操。<br>  開頭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diǎn)染而成的?!跋闯幊亍?,化用王羲之“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br>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并不嬌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dú)超逸的內(nèi)在氣質(zhì);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fā)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xué)得滿腹經(jīng)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權(quán)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鄙薄流俗,獨(dú)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jī)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yù)梅花,實(shí)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font></h1><h3></h3><h1></h1> <h1> 山行<br></h1><h1>?【朝代】唐代<br>【作者】杜牧<br>原文:<br>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br>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br>? <br>賞析:<br>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yàn)橄矏圻@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br>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此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jìn)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br>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yuǎn)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yuǎn)視。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yùn)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yàn)檠矍斑@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與遠(yuǎn)處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h1><h1></h1> <h1> 竹里館<br></h1><h1>【朝代】唐<br></h1><h1>【作者】王維<br>原文:<br>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br>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br><br></h1><h1>賞析: </h1><h1> 獨(dú)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lt;/h1><h1>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清靜安詳?shù)木辰?。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yuǎn),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h1><h1></h1><h1> 《竹里館》當(dāng)作于王維晚年隱居藍(lán)田輞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后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币蚨3*?dú)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tài)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 </h1><h1></h1><h3></h3><h1></h1> <h1> 春日<br></h1><h1>??【朝代】宋代<br></h1><h1>【作者】朱熹</h1><h1>原文:</h1><h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br>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br><br></h1><h1>賞析:</h1><h1> 這是描寫春天風(fēng)光的一首詩。詩人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風(fēng)之中,看到滿眼春色,不禁發(fā)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贊嘆?!皠偃諏し笺羲疄I,無邊光景一時新”,這兩句寫郊外踏青時所看到的情景。詩人選擇了麗日晴空這樣的好日子,沿著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無邊無際的春天景色煥然一新,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暗乳e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兩句是對美好春光的不盡贊美。詩人在這里把春天寫得生機(jī)勃勃,青春熱烈。春天萬物復(fù)蘇,春天百花爭奇斗艷,萬紫千紅,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風(fēng)帶來的,如果沒有春風(fēng),就沒有這美好的春天。贊美之中又發(fā)出理趣,別具一格。</h1><h1> 朱熹是理學(xué)大師,是儒家道統(tǒng)的繼承人。他在這美麗的春天來到泗水之濱——當(dāng)年孔子講學(xué)的地方“尋芳”,是別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賞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他是把孔子的學(xué)說比作春風(fēng),她博大精深,化育萬物,澤被后世。這首詩寓情于景,語言清新活潑,尤其是后兩句以其內(nèi)涵豐富,形象鮮明,一直廣為流傳。 </h1><h1><br></h1><h3></h3><h1></h1> <h1> 楓橋夜泊<br></h1><h1>【朝代】唐<br></h1><h1>【作者】張繼<br></h1><h1>原文:<br></h1><h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br></h1><h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br></h1><h1><br></h1><h1>賞析:</h1><h1> 《楓橋夜泊》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lǐng)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yuǎn)的小詩。表達(dá)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鄉(xiāng)感情。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jīng)過詩人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造,就構(gòu)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h1><h1>   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fā)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yuǎn)處傳來悠遠(yuǎn)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br>  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h1> <h1>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br></h1><h1>【朝代】唐<br></h1><h1>【作者】杜牧<br></h1><h1>原文:<br></h1><h1>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br></h1><h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br></h1><h1><br></h1><h1>賞析:</h1><h1>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fēng)煙云雨中。<br></h1><h1>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fù)盛譽(yù)。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br></h1><h1>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痹娨婚_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jīng)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diǎn)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h1><h1></h1><h1>  </h1><h1></h1><h1><br></h1><h3></h3><h1></h1><h1></h1><h1></h1> <h1>古詩——《贈汪倫》<br></h1><h1>【朝代】唐<br></h1><h1>【作者】李白</h1><h1>原文:</h1><h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h1><h1><br></h1><h1>賞析:</h1><h1>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h1><h1> 這首詩 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這里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呢!<br> 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那是一個詩的世界,詩的國度。人們都認(rèn)為,寫詩寫得好的人是頂有本事的人。所以呀,那時候,有學(xué)問的人都喜歡寫詩。他們用詩來顯示自己的才華,表達(dá)對生活的熱愛。<br> 李白,就是所有詩人里面,最出名的一個,因?yàn)樗脑妼懙锰貏e特別棒!名氣也特別特別的大!<br>汪倫是一個縣令,也是一個讀書人,他和那時候所有人一樣,對大詩人非常的欽佩。很喜歡和詩人做朋友。<br>有一次,汪倫打聽到李白云游到了離自己不遠(yuǎn)的地方。他呀,趕緊去請李白到自己家里住幾天,喝喝酒,聊聊天。近距離的仰慕一下大詩人的風(fēng)采。<br> 汪倫知道李白最喜歡喝酒,也非常喜歡鮮花盛開的地方,所以,他對李白說:“請先生去我家住幾天吧!那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吶!”<br>其實(shí) 汪倫邀請李白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不過,李白,是一個非常灑脫隨性的人。他聽這樣說,心里也覺得挺好奇,汪倫說有那么多桃花可以看,有那么多美酒可以喝,就點(diǎn)頭答應(yīng)了汪倫的邀請。跟著汪倫一起到了他的家里。<br> 誰知到了汪倫家一看呢,別說十里桃花,連一朵桃花也沒有??!那酒店呢,只有稀稀拉拉幾家,哪有萬家呢?<br> 汪倫笑呵呵地給李白賠禮道:“先生,實(shí)在是在先太仰慕您的大名了,為了請您來啊,給您開了個玩笑?!闭f著,汪倫指著前方一個很漂亮很大的湖說:“那里,名叫桃花潭,十里桃花,說得就是十里寬的桃花潭,萬家酒店呢,您看,。。?!闭f著,汪倫又往另一邊指了指:“那家酒店的名字,就叫萬家。別看是個小店,他家的酒甘甜無比呢!”<br> 李白聽了汪倫的解釋,有點(diǎn)哭笑不得。不過,既然來了,汪倫對自己又那么熱情,李白也就住下了。<br>汪倫每天都用豐盛的酒席款待李白,和他一起談?wù)撛姼?,四處郊游。李白過得很開心。<br> 過了幾天,李白要走了,汪倫再三挽留也留不住,沒辦法,只得為李白準(zhǔn)備了船,好讓他乘船走。<br>就在李白動身出發(fā)的那天,汪倫帶著豐厚的禮物趕來送別。<br> 他一邊走,一邊大聲唱著送別的歌兒,還用腳踏著節(jié)拍。這就叫踏歌,踏歌送別,在當(dāng)時是一種非常隆重的禮遇呢。<br> 李白在船上,遠(yuǎn)遠(yuǎn)的就看見了來送自己的汪倫。他心里很感動。當(dāng)即鋪開紙筆,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h1><h1><br></h1> <h1> 絕句/遲日江山麗<br></h1><h1>【朝代】唐</h1><h1></h1><h1>【作者】:杜甫</h1><h1>原文:<br></h1><h1>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br><h1>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br>  <br>賞析:<br>  “遲日”,出自《詩經(jīng)·七月》:“春日遲遲。”春天光照時間漸長,天氣趨暖,正所謂“天初暖,日初長”(歐陽炯《春光好》)。詩人以“遲日”領(lǐng)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diǎn),并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jī)的組合為一體,構(gòu)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fù)蘇,萬象更新。清風(fēng)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濕而松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fēng)”、“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并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qiáng)烈的感覺;后二句則是工筆細(xì)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tài)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tài)寫照。飛燕的繁忙蘊(yùn)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jī),鴛鴦的閑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yōu)美,確實(shí)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br>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說杜》),此詩可為印證。但這首五絕之妙并不止于“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dá)的還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fēng)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觸覺(風(fēng))、嗅覺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礫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覺了。只因?yàn)閷Υ禾斓年柟饷鼷?、惠風(fēng)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濕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br></h1></h1><h1>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駁說:“余曰:上二句兩間(指天地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豈不足以感發(fā)吾心之真樂乎?”王氏的意見是對的。此詩抓住景物特點(diǎn)寫春色,畫面優(yōu)美,格調(diào)柔和,很能引發(fā)讀者的喜春之情。</h1><div><br></div> <h1> 飲湖上初晴后雨<br></h1><h1>【朝代】宋</h1><h1></h1><h1>【作家】蘇軾</h1><h1>原文:</h1><h1>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br></h1><h1>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br></h1><h1><br></h1><h1>賞析: </h1><h1> 水波閃動晴天時景色迷人, </h1><h1> 山巒迷茫煙雨中顯得神奇。</h1><h1>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br>  無論淡妝濃妝她總是美麗。<br>水波蕩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br>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br>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yù)。 <br>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yàn)槎咄谠降?,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rèn),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br>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h1><h1> 蘇軾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豐富的文學(xué)實(shí)踐,把北宋的詩文革新運(yùn)動推向前進(jìn),使詩、文、詞各方面的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高峰。其文學(xué)成就曾引起當(dāng)代和世后學(xué)人的普遍重視。南宋的陸游、辛棄疾,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陳維崧、查慎行等都是明顯受他影響的作家。蘇軾作品中流露的游戲人生、隨緣自足的思想對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