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時光飛逝,冬去春來,回憶里的這座城,尤如一幅揮不去抹不掉的多彩圖畫,深深印于腦海,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它憶它懷念它。那里碧海藍天,白浪沙灘;那里空氣清新,風光秀美;那里有遍地盛開的鮮花,有常年成蔭的綠樹;那里美如翠玉,清雅脫俗,宛若在水一方的伊人,一笑傾城!</b></h1> <h1><b>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相約而至,海南,我又來了,披著四月里溫柔拂面的春風,帶著涌出心頭喜上眉梢的滿心歡喜,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再一次融化在你那誘人的碧海藍天椰風海韻里。</b></h1> <h1><b>每次來三亞,第一個想去的一定是三亞灣,它緊挨三亞市區(qū),是三亞最美、最接地氣、最有人氣的地方。灣長沙細,繁花似錦,綿延22公里,有椰林與大海的交融,有澎湃與飄灑的沖擊,她憑借城市與大海的完美融合,構(gòu)成三亞濱海城一道美麗動人秀色可餐的風景線,令人癡迷淪陷留戀神往。在這里時間仿佛是靜止的,隨便你觀海聽濤吹風賞云,心無旁念,只有慢慢西斜的陽光提醒你,太陽就要落下了。</b></h1> <h1><b>暮色中的三亞灣,更是美的令人迷醉,那海天相連處燃燒著的桔紅色霞光變幻無常,時而花團錦簇,時而層層霞霧,落日的余輝浸染了整個海面,像撒滿了散金碎銀,微風吹過,蕩起層層金色漣漪,如大海美麗裙幅上的褶皺,層層疊疊,此時的大海又是另一番絢爛,一種絕美的風景。如此濃墨重彩,絢麗多姿的景象,恍如夢境,虛幻,飄緲,不經(jīng)意間會有種久違的夢幻般的感動。思緒翻涌澎湃,定格成一個經(jīng)典恒久的畫面:夕陽西下,落日余輝。而此刻的我們,已然成了那畫里的人。</b></h1> <h1><b>南山寺,居山面海,祥云繚繞,左右山丘環(huán)抱,滿目翠綠祥和,是一座仿盛唐風格的大型寺院。與南山寺遙相呼應的是矗立于前方大海中高108米的巨型三面觀音銅像,正面觀音手持經(jīng)篋象征智慧,右面觀音手持蓮花象征平安,左面觀音手持念珠象征仁慈,這座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觀音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莊嚴而慈祥,表現(xiàn)出“眾生念佛,佛念眾生”的慈悲精神。據(jù)說在觀音銅像前虔誠許愿,會很靈驗,經(jīng)常會有虔誠的游客磕頭許愿,于是,我便也不能免俗地再次到此抱了佛腳許下心愿。</b></h1> <h1><b>四月中旬的三亞驕陽似火,烈日炎炎,但行走在南山寺靜謐的林蔭小道中或流連于翠綠通幽的菩提園子里,依然能感覺到微風拂面絲絲清涼,每當聽到梵音誦經(jīng),晨鐘暮鼓時總會讓人陷入沉思,去感受一次次的心靈撫慰,在海的世界里得到啟發(fā),在山的屹立中得以釋放。</b></h1> <h1><b>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獨立于三亞之巔,這里擁有豐富的頗具代表性的熱帶雨林植被,登高放眼,近有綠樹紅花,遠有山巒起伏,仰視藍天白云,俯瞰亞龍灣全景,近海遠山,盡收眼底。</b></h1> <h1><b>其實,還有一個更聚人氣的亮點,就是眼前的過江龍索橋,此橋是電影《非誠勿擾2》中舒淇走過的情人橋,電影拍的唯美浪漫,女神演的出神入畫,令人神往。再看看人頭攢動擁堵橋頭的人群,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追星,其實無關性別,更不關年齡。身臨其境搖搖晃晃走過此橋,聽鳥語爭鳴,聞花香四溢,仿佛時空穿越置身于海天仙境,恍惚有種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錯覺,雖沒有走出女神仙步飄然的感覺,但快樂依然,浪漫猶存。原本生活也該如此,既然注定當不了“女神”,倒不妨當個名副其實的“女神經(jīng)”,取悅自已,讓自已快樂,享受屬于自己的那份美麗和溫暖……</b></h1> <h1><b>據(jù)說蜈支洲島是年輕人必去的小島,曾經(jīng)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又據(jù)說這個島的形狀像蜈支,于是便有了這個奇怪的念起來不太順口的名字。果然,這里的沙灘是我在三亞見過的最美的沙灘,被海水沖洗過的珊瑚沙在陽光下雪白晶瑩,泛著亮光,再襯以清澈見底的藍色海水,那是美的一塌糊涂。島上植被繁茂旺盛,盛開的三角梅林爭相吐艷,姹紫嫣紅,滿園芬芳。</b></h1> <h1><b>蜈支洲島以其自然天成的熱帶風光和獨樹一幟的海島風情,被譽為“情人島”,因而隨處可見有關愛的標志,全島分布有七個不同字體的情字,得你花會兒功夫慢慢找,這是否在告戒人們情路艱辛,一旦擁有便要珍惜。更因電影《私人訂制》在此拍攝而幾近火爆,為此吸引各路游客前來觀光度假,更少不了眾多情侶在此拍攝婚紗照,以見證他們美好純真的愛情。此時此刻,藍天、椰風、海浪,唯美景不可辜負也,就讓我們借此福地拋卻三千煩惱絲,披一縷陽光,踏朵朵浪花,放飛心情,盡情嗨皮吧!</b></h1> <h1><b>誰說椰風不溫柔,輕風拂面,</b><br></h1><h1><b>誰說大海不浪漫,浪起潮下</b></h1><h1><b>誰說天涯很遙遠,咫尺之間…</b></h1><h1><b>天涯海角原本就是一個浪漫的地方,尤其對于熱戀中的情侶來說,這里就是以海為誓,指山為盟的場所,沒有什么比“天涯海角”“海枯石爛”更能表達炙熱的愛情了。來</b><b>這里,除了游覽觀賞自然與人文景觀外,相信每個到此一游的人都會觸發(fā)各種各樣的聯(lián)想和感悟:“愛你到天荒地老,陪你到天涯海角”的愛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親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友情。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的融合,正是天涯海角的獨特魅力之所在。</b></h1><h1><b>請到天涯海角來,</b></h1><h1><b>這里四季春常在,</b></h1><h1><b>海南島上春風暖,</b></h1><h1><b>好花叫你喜心懷……</b></h1> <h1><b>大小洞天毗鄰天涯海角,位于三亞市的西端,是海南島最古老的道教文化遺跡,至今已有800年的歷史。</b><b>沿大小洞天的石徑路向前走,一路為伴的是蔥郁濃密的椰林,如蓋的綠蔭擋住了西斜的陽光,似乎也擋住了俗世的喧囂與浮躁,不由得讓人平心靜氣,氣定神閑,內(nèi)心充盈著安祥與寧靜。</b><b>這里的大海以礁石著稱,大小石群刻滿了紋理線條,無一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見證著滄海桑田歲月變遷,雖然被人踩在了腳下,但也不失它應有的尊嚴。</b><b>據(jù)導游說,這里有一種形似松而不是松的樹,名叫龍血樹,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猶如一尊尊盤腿而坐的老壽星,古話“壽比南山不老松”指的就是它。</b><b>漫步在景區(qū)內(nèi)外,仿佛置身于山水畫中,呼吸著清新濕潤的山海氣息,怎不令人心曠神怡!</b></h1> <h1><b>海南之行,除了三亞,不可錯過的還有椰城???,假如??诘木包c是一個單選題的話,那唯一的答案便是騎樓老街,因為滄桑,因為歲月。</b></h1> <h1><b>騎樓老街,咋一聽名兒,最形象的理解就是騎在樓上的樓。 海口是僑鄉(xiāng),這里的建筑多是南洋風格,大多是兩三層,某些建筑,還保留著當年的商號。街道兩旁人行道和騎樓上下連接,相當于騎樓的走廊,一方面天氣熱,雨水多,它的結(jié)構(gòu)既可防潮,又便于行人遮陽躲雨;另一方面,受歐式建筑的影響,建筑風格多混合歐式設計元素。抬頭遠望,那些探出三角梅和綠植的古色古香的陽臺,悠遠而雅致,而墻面斑駁中西合壁的騎樓,經(jīng)過近百年歷史的沖刷,已刻滿歲月的痕跡,滄桑且成熟,可以想象當年商賈云集的街市是何等的繁華,如今,它又是那樣成穩(wěn)和篤定,不偏不倚,就在那里。</b><br></h1> <h1><b>想必,首次到博鰲的人一定是沖著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去的,至少我是。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座落在美麗的東嶼島上,這里風景優(yōu)美,景色宜人,是萬泉河的入海口,河海交融的旖旎風光彰顯出海南獨有的景致。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椰樹,守護著一側(cè)綠油油的高爾夫球場,周圍遠景與小溪、瀑布、湖水及古樸的園林景觀融為一體,流暢自然,獨具匠心。</b></h1> <h1><b>走走看看,觀一景一物,知一方天地。會址的現(xiàn)代化建筑以黃色為主色調(diào),宏偉氣派,金碧輝煌。試著走上講臺,找找感覺,特爽!畢竟,這里曾是國家領導人站過的地方。</b></h1> <h1><b>坐游艇到玉帶灘,一條8.5公里自然形成的狹長的分隔河、海的沙灘半島,外側(cè)南海波濤翻滾一望無際,內(nèi)側(cè)萬泉河、沙美內(nèi)海湖光山色,內(nèi)外相映,一動一靜,構(gòu)成一幅奇異的海上景觀。果然風光獨好,相比三亞的海灘,這里恍若天堂般清凈,沒有如織的游人,只有外側(cè)大海在肆意沖刷著海灘,風很急,浪很大,吹亂了頭發(fā)蕩漾著心扉。光著腳踩著沙吹著風,行走在這獨特詩意的沙灘上,來感受細沙的柔情和海浪的狂野,定會有種頓悟之感,因為哲理來自大海,深而遠。閉上雙眼,想象自己是一只海燕,凌空而起,乘風破浪,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想象自己是一條魚,三秒的記憶,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追逐海浪游向天際……哈哈哈!如此天馬行空,奇思妙想,或許就是大海賦予的神功吧。有道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b></h1> <h1><b>一直以來,我對大海有著一種莫名的情愫,每每面對,都無法做到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喜歡,就是喜歡,喜歡它的安靜,那純粹的蔚藍海天一色,恰似我蠢蠢欲動的心扉;喜歡它的咆哮,那拍岸的波濤潮起潮落,一如我翻滾起伏的心潮,放眼遠眺,那開闊無邊的大海,雄渾而蒼茫,把城市的狹窄、擁擠、嘈雜全都拋到九霄云外,那海,那潮,那浪,蕩盡了我所有的羈絆,讓我忍不住一次次雀躍歡呼,一回回追海踏浪,一遍遍旋轉(zhuǎn)奔跑……</b></h1> <h3></h3><h1><b>漫步海南,當碧海藍天相映,當椰風海韻相融,當微風穿過樹林,當海浪拍打海岸……所有微小的邂逅遇見,都是尋常日子里的美好,有時注定你會去浪費時光。</b></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