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謝謝近陽的珍貴記錄……拍攝的知青登記冊。</h1><h1>它讓我們記住曾經(jīng)走過的那段難忘歲月。</h1><div><br></div> <h1>流逝的歲月,會存在于未來,未來的歲月始于足下。</h1><h1>我們這一代前進(jìn)路上多坎坷,過去了半個多世紀(jì)了,還要克服后面的困難,因為前面的世界更精彩。</h1><h1>往年歷史已留在黃土地,那段歷史誰都不會忘。</h1> <h1>1969年初我們乘火車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河北,河南,陜西西安,咸陽,到富平。</h1><h1>在富平搭乘汽車走黃龍,宜川縣城,到新市河下汽車,徒步上高柏原,翻過幾個腰峴到高柏公社。</h1><h1>高柏公社在一片空曠處,一側(cè)有一朝南小商鋪,銷售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和靠路邊的衛(wèi)生院,醫(yī)生叫李宜生。另外一側(cè)是學(xué)校,隔壁是公社辦公區(qū)域。</h1><h1>百多人的知青分在高柏原的自然村落。</h1><h1>在到這些村落以后,與村民彼鄰而居,生活自理,較難的是下山馱水。</h1><h1>真正勞動開始,見證勞動工具的落后和廣種薄收的生產(chǎn)模式,靠天吃飯。</h1><h1>經(jīng)過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落戶的知青也都慢慢適應(yīng)了當(dāng)?shù)氐纳?,與當(dāng)?shù)厝送瑮?lt;/h1><h1><br></h1> <h3><br></h3><h1>陜西宜川縣高柏位于宜川東北部,黃河沿岸。壺口瀑布距離十公里。高柏屬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碎原區(qū),雨水少,多干旱。</h1><h1><br></h1> <h1>看看我們曾經(jīng)在高柏公社生活過的村友們。</h1> <h1>落戶后,學(xué)生稚氣猶存,土窯前合影,組合一新集體。</h1><h1>窯面天然本色,風(fēng)雨年華讓它生出道道溝紋,更顯蒼勁姿色。</h1> <h1>在高柏偶遇,珍惜互相帶來的相助與快樂。</h1><h1>每個人都在梳理自己的故事,求同存異適應(yīng)所碰見的一切。</h1> <h1>崎嶇的山路上,樂此不疲聊著村友,說著老鄉(xiāng),探究高柏原發(fā)生的軼事。</h1> <h1>有時見到它村村友高興,互相交流不同的樂趣,傾訴著一串串的驚奇。</h1> <h1>光陰飛逝,記憶很難留住往昔的村友,登記冊不落一個記錄下來,用蒼老的文字?jǐn)⑹鲋啵瑪⑹鳇S土地的故事。</h1> <h1>看到上面的許多名字有認(rèn)識時間長的,有認(rèn)識時間短的,大多的時間自己走,但大家都在高柏原陪伴走過一段路,留下一個人的名字,也許留下一個人的全部,能住到心里,是值得珍惜的。</h1><h1>現(xiàn)在想起來,曾經(jīng)和認(rèn)識的人做了什么事,有過一些高興或不想說的笑話回憶。</h1><h1><br></h1> <h1>看看以前在高柏落戶的名單,只有里面的人才能看懂,了解名字后面的故事。</h1><h1>幾十年前知青年月讓后人有多少虛實的暇想。</h1><h1>登記冊若干年后,或許成為塵埃,知青一代能否成為后人的宋詞唐詩?</h1> <h1>1971年的拉練,幾百里的行程,目睹了實際的陜北鄉(xiāng)村與河川,延安革命根據(jù)地重要地點。</h1> <h1>在歲月長河流逝中,一個又一個的村友離開高柏原。</h1><h1>高柏原逐漸的沒了知青的身影,但這本登記冊使你找回你記憶的村友。</h1> <h1>多年后大家的邂逅,驚喜萬分。</h1> <h1>我們在高柏原相識,后來有碰到一起的,有碰不到一起的,雖然沒見到,但一切留在回憶里,因為一轉(zhuǎn)身就是一生,只有思念吧!</h1> <h1>有 人說,時間是個無聲的記錄者,過盡千山萬水,沒記錄的留下當(dāng)風(fēng)景,經(jīng)典的成了記憶。</h1> <h1>今天的相遇,無謂早晚,雖已花甲之年,乃是人間最美遇見。</h1> <h1>陣陣對話把你我拉回了過去,剛到高柏時,發(fā)生在我們身上樂趣太多,現(xiàn)在想起來都有些難以啟齒。</h1> <h1>我們記得的高柏,因為那里有我們的過去,過去的時光。我們同那里人們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有許多熟悉的人和做過的事,有過快樂,也有過苦惱。</h1><h1>我們的經(jīng)歷不止在高柏一地,還有許多生活過的地方,但高柏插隊歲月的那份感覺最容易閃現(xiàn)眼前,有種沖動感。</h1> <h1>看見老友,想起當(dāng)年在高柏原一件件事被放大,或縮小,放大慢慢消失,留下那時度過快樂時光無盡的殘影。</h1><h1><br></h1> <h1>那時在高柏,正是風(fēng)華少年,流光瞬息,已近古稀之人了,但那年記的名字和事,依舊能侃侃而談。</h1> <h1>小小油燈照泥墻,插隊落戶的地方。</h1><h1><br></h1><h1>不經(jīng)意間,插隊一事不知不覺的在現(xiàn)眼前,雖然那一刻已是過眼云煙……</h1><h1>看見塵封插隊的登記冊,熟悉的不熟悉的,所有的名字你瀏覽后,他(她)們從登記冊走出來,和你那么親切,向你敘述爬上高柏原那刻,入眼簾是那蒼涼起伏的黃土高原,歡迎你的是那頭扎白毛巾的布衣村民,迎接你到來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窯洞。</h1><h1>不久大家都在同一原上生活勞動,與當(dāng)?shù)厝藗兺粑裁\,可是走著走著,一切都成了曾經(jīng)……</h1><h1>文字的記載讓它幫你留住了記憶,烙印了那個時代的青春,登記冊在訴說著一句話……黃土高原我來過。</h1> <h1>近陽拍攝的登記冊讓我們記住,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歷程,相識的村友。我們永遠(yuǎn)不會忘記那段歷史。</h1><h1>對于那段歷史,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與反思。</h1><h1>但也不會老去追述往事,相反我們更在乎未來。<br></h1><h1>照片: 全部來自近陽。文: 德友。</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