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開了一整天的“子夏文化學(xué)術(shù)研討會”,聽了那么多專家、學(xué)者研討子夏文化,大腦都有點缺氧了。主辦方可能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安排大家去游覽晉祠。</h3> <h3> 四月的太原,居然還有點兒風雨交加(下午回上海的路上才知道,太行山里居然下著漫天大雪)。不過也好,雨中的晉祠自有它的味道。</h3> <h3> 隨著車載導(dǎo)航儀提示著離晉祠越來越近,我的心情不禁有點小激動起來。從小就知道晉祠的大名,最早還是通過一篇初中課文——梁衡的《晉祠》,雖然早已忘了文章的具體細節(jié),但是晉祠的大名卻一直牢牢地留在了心中。</h3> <h3> 踏進了晉祠的大門,雨中的晉祠,果然游客稀少,環(huán)境清幽。</h3> <h3> 按照導(dǎo)游小姐的標準化介紹:“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馳名中外的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shù)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shù)中心。”等等等等…… </h3> <h3> 真想一個人清靜地游一下晉祠,主辦方卻安排了“最出色”的導(dǎo)游,在喋喋不休地介紹:“晉祠有‘三絕’:唐槐周柏、宋塑仕女像、難老泉;晉祠有‘三大國寶級建筑’:圣母殿、獻殿、魚沼飛梁……”然后大家呼啦啦一擁而去。</h3> <h3> 其實,我每游覽一個地方,最不喜歡聽導(dǎo)游的標準化介紹,被導(dǎo)游牽著鼻子走。導(dǎo)游們有他(她)的程式化套路,像背課文一樣流利的內(nèi)容,言簡意賅卻沒有半點感情色彩的詞句,平鋪直敘和不容置疑的的語氣,剛介紹完一個景點又奔著下一個景點的節(jié)奏,都會讓游覽索然無味。</h3><h3> 所以,我干脆離開了導(dǎo)游和大部隊,自己一個人向晉祠深處走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晉祠之美。</h3> <h3> 不按套路出牌,自有它的樂趣。完全可以手拿著導(dǎo)游圖,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安排游覽路線,想走哪里走哪里,想停留多長時間停留多長時間,而避免人多聲雜,走馬觀花。</h3> <h3> 如今是網(wǎng)絡(luò)時代、信息化時代,晉祠之大、建筑之美、有什么樣的歷史典故和社會學(xué)價值,這些完全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到,甚至網(wǎng)上3D游故宮、3D游**,都已成為了現(xiàn)實。</h3> <h3> 只是有些經(jīng)典之處和細節(jié),是非到現(xiàn)場去看不可得。有些東西只有親眼目睹和親身經(jīng)歷,才能體會到它的獨特韻味,和給人帶來的視角和心靈上的震撼。比如這個“水鏡臺”,梁上的繪畫和屋檐下的雕刻,就不是一般的介紹所能包含的了的。</h3> <h3> 這里的亭、臺、樓、閣,這里的山、水、泉、道,皆是處處有來歷,個個有說頭,我在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h3> <h3> 漫步走在晉祠偌大的建筑群和山間叢林里,我不禁想到了前幾天聽到的一些事情。山西的歷史如此的博大、厚重,山西的建筑如此的古樸、精致,而且保護的如此的妥善、完整,這可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前幾日游覽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在中國建筑史上都是一個個奇跡。這可不是平白無故而得來的。</h3><h3> 最初發(fā)現(xiàn)王家大院的價值,并大聲疾呼呼給予保護的,是時任靈石縣縣長耿彥波。他為了保護好這絕無僅有的古建筑、大力動員當?shù)鼐用竦牟疬w,而惹怒了眾怨,被人打斷了一條腿,并被人送花圈予以詛咒!這是多么大的代價啊,他有著多么超前的文化保護意識,多么強烈的責任感?!可是卻不被當時的人們所理解。</h3> <h3> 正是由于耿彥波超強的文化自信、力排眾議的堅定執(zhí)著、潑辣頑強的工作作風,才使得一個個大院、一座座古城,被完整的保護了下來。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大同古城、太原古城……名單可以一直羅列下去……而耿彥波,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落下了終身的殘疾。他一路走來,一路保護,而被人喻為“拆遷市長”,毀譽參半。</h3><h3> 試問當今中國,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樣?僅此一個!</h3> <h3> 它一方面保護古城,一方面大力造就新城,從而改變了一個縣、一個市、一個地區(qū)的面貌。這是怎樣的一種歷史感和責任感??!這是怎樣一種曲折的歷程?!這是怎樣一種超前的文化意識?。∵@是怎樣一種博大的胸懷?!</h3> <h3> 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人付出代價,哪有今日的昌盛繁榮?在此,我不得不從網(wǎng)上下載耿彥波的圖片放在這里。那些當初折磨過他的人,那些當初詛咒過他的人,那些時至今日還不知道他的人,難道不應(yīng)該為此而感到慚愧嗎?</h3><h3> 山西,得記住這個人!中國,得記住這個人??!歷史,得記住這個人!??!</h3> <h3> 2015年11月21日,在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禮上,大陸紀錄片導(dǎo)演周浩憑借作品《大同》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大同》,英文名為“Chinese Mayor”(中國市長),就是以原大同市長、現(xiàn)任太原市長耿彥波為主要拍攝對象,展現(xiàn)其在大同主政期間,對這座以煤礦為主導(dǎo)產(chǎn)業(yè)的城市所進行的大力改革。片中,耿彥波一方面銳意改革,大膽“造城”;另一方面,也要承受新改造計劃帶來的巨大代價——數(shù)以千計的房屋被推倒,50萬居民(占大同市總?cè)丝诘?0%)需重新安置。但是,他都挺了下來?,F(xiàn)在的人們,正在享受著它帶來的豐碩的成果。</h3> <h3> 還有,我曾聽朋友介紹,山西目前有58個貧困縣,但是卻有15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山西的文化旅游資源,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h3> <h3> 游覽完晉祠,回到晉祠賓館,我坐在床前,不由得還在發(fā)呆……</h3> <h3>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悠悠歷史,燦爛文化……</h3><h3> 山西的歷史如此的厚重,山西的文化如此的綿長,山西的土地如此的富饒,山西的兒女如此的杰出。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發(fā)現(xiàn)新山西?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建設(shè)新山西?</h3><h3> 我們的祖先在凝視著我們。我們后代在期盼著我們。</h3> <h3> 窗外,風還在刮,雨還在下。我猛然覺得,當下的晉祠,不就是山西的一個縮影?而當下的山西,不就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嗎?……</h3> <h3> 【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