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螢火蟲這些小精靈傳說是腐草所化,也有說是人的靈魂所化,因此從一誕生就帶上了濃濃的意味。流螢飛舞,美麗之余,總是有一絲孤寂和悲涼。李白有詩曰:"雨打燈難滅, 風(fēng)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 定作月邊星。"唐朝李嘉又云:"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fēng)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蕭 繹曾云:"著人疑不熱,集草訝無煙。到來燈下暗,翻往雨中然。"</p> <p> 螢火蟲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fā)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fā)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p> <p> 螢科昆蟲全世界約2000種,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我國約有150多種。夜間要發(fā)光,可分為水生類和陸生類兩種。體型小至中型,長而扁平,體壁與鞘翅柔軟。前胸背板平坦,常蓋住頭部。頭狹小。眼半圓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節(jié),末端下方有發(fā)光器,體內(nèi)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反應(yīng)后生成的黃綠色熒光。</p> <p>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xì)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jié),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jié),末端有發(fā)光器,可發(fā)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p><p><br></p> <p> 螢火蟲在青神數(shù)量大、分布廣。甘家溝、官廳水庫、何家山、木言蘭舍、黃水凼、雷中壩、中巖寺、龍拖溝、小山峽、祥和苑、黃桷村、姜溝兒、白塔寺等等地方都有螢火蟲的身影。夜色是他們的歌舞場。</p> <p> 這是最早發(fā)現(xiàn)有大批螢火蟲的姜溝兒。 毎當(dāng)進入清明時節(jié),夜晚的竹林里邊盡是漫天飛舞的螢火蟲。 甘家溝的林子里有數(shù)以百萬、千萬的螢火蟲。夜色中他們歌舞開平,歡唱豐年。</p> <h3> 眾多的夜精靈們不知不覺中竟然翩飛成了美麗的圖案。</h3> <p> 青神九龍溝的螢火蟲,當(dāng)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沿溝翩翩起舞,開始是幾十只、幾百只、最后發(fā)展到上千上萬……整個山谷河溝都是夜精靈的天下,流螢飛舞,繞??而歡。</p> <p> 可愛的小精靈們不待天黑就出來呼朋喚友了。</p> <p> 溝渠邊總會有夜精靈的影子。逐水而居逐草而眠,這里是他們的天堂。</p> <h3> 璀璨的星空,小小的螢火蟲正在飛舞著。它們正在努力地追求光明。我注視著它們:飛得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讓人看得眼花繚亂。<br /></h3> <h3> 晚上的螢火蟲,尾部一閃一閃地發(fā)光,仿佛是要把白天儲存的太陽光放射出來。它們的光雖然沒有月光皎潔,沒有陽光強烈,但它們始終給人們照明,從不嫉妒太陽和月亮。卻在漆黑的夜晚,為人們帶來星星點點的光明。</h3> <h3> 漆漆一片間,亮亮點點光,搖動小羽翅,伴我入夢鄉(xiāng)。</h3> <h3> 日落1小時后,在此閑庭信步便可見飛舞的螢火蟲。打著罩上紅色玻璃紙的手電筒仔細(xì)觀察,它們有的尾部兩點發(fā)光,有的黑白相間全身發(fā)光。置身夜色朦朧的樹叢中,星星點點的微光在身旁翩翩起舞,真是一副如詩的畫卷?。?lt;/h3> <h3> 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林子里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草叢中飛舞,閃閃爍爍,就像群星飄落凡塵,令人目不暇給。原本靜謐的林子,現(xiàn)在被此起彼落的贊嘆聲和歡呼聲淹沒。</h3> <h3> 水溝已被淹沒,精靈們將家遷到了公路兩旁。他們也不畏懼人來車往,翩飛往來,一派忙碌。</h3> <h3> 小小螢火蟲,飛到西,飛到東,這邊亮,那邊亮,好像許多小燈籠。</h3> <h3>青山綠水草叢之中總有亮火蟲們的身影。</h3> <h3>在一片開闊的草叢中,或歌或舞或飛或歇,永遠(yuǎn)不變的是那一閃一閃的星星點點的星光。</h3> <h3>這是甘家溝"耕據(jù)地農(nóng)家樂"外草叢中的景象,一叢叢的草??中就有一群群次第綻放的??,在蒼穹的天空下,有疊嶂山巒,有彎曲的河道,更有追求幸福的夜精靈。</h3> <h3>古橋之下,螢蟲飛揚。</h3> <h3>螢蟲背后是嘉州新城,我坐在水邊,欣賞著螢火蟲,看著它們飛來飛去:看著它們快速飛行;看著它們劃過一道道弧線;看著它們急速彎;看著它們 ……,螢火蟲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優(yōu)美,又是那么熟練。螢火蟲們仿佛都是一些"體操高手",天地之間都是它們的運動場。</h3> <h3>這里是李白吟誦"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犁頭峽,也是螢火蟲出沒的地方。</h3> <h3>甘家溝有螢火蟲之鄉(xiāng)的美譽,溪水之旁,草叢之上,桔樹之中都有小伙伴們的影子。</h3> <p> 月暗竹亭幽,螢光拂席流。還思故園夜,更度一年秋。一晃也是2020年了,看今年的蟲兒漫天飛舞。</p> <p> 月落人靜,仙女湖畔,又到了小精靈們舞蹈時刻了。</p> <p> 青峽湖畔流螢飛舞。今年的蟲兒比往年都出來的早</p> <p> 大疫之年與蟲兒無關(guān),綠草如茵的地方就會有螢舞漫步。</p> <p> 今年的螢火蟲比往年提前了半月,還能是氣候回暖的緣故。</p> <p> 這是朋友的女兒,試拍幾張。</p> <p> 水質(zhì)優(yōu)良,草地茵茵的地方是蟲兒的群居之所。</p> <p> 溪邊戲水,流螢遍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