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記憶中每年的清明好像都在細雨紛紛,杜牧詩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這話實在不假,前幾天還艷陽高照,人們還在埋怨夏天提前到來,今天,清明前夕,一場小雨如約而至,抬頭仰望,涼涼的細雨拂過臉龐,灰灰蒙蒙的天空映入眼簾,讓人清醒,讓人回憶……</h3><div> 我的至親至愛的父親母親,我的外婆,我的舅舅,我的叔叔嬸嬸,我的年輕的表妹,他(她)們都是我至親至愛的親人……</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的父親母親,相濡以沫四十多年……</h3><div> 我的父親是一個南下干部,離開部隊之前隸屬二野三兵團十一師,一個標準的布爾什維克,晚年不幸罹患失憶、失能,卻念念不忘讓我替他交黨費;我的母親自參加工作起,就在會計這個崗位上,一干數(shù)十年直至退休,母親曾自豪地對我們姐弟說,她干了幾十年的會計,調(diào)動了多個單位,直至退休為止,從未出過一分錢的差錯……</div><div> 如今父親母親都離我遠去了……</div><div> 子欲孝而親不待,告誡年輕人,行孝趁早……</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的外婆,一個心地善良、虔誠的佛教信徒,一生飽經(jīng)風霜,顛沛流離,吃了無數(shù)的苦。我下鄉(xiāng)插隊時就住在外婆家,得益于外婆及舅舅舅媽的照顧,基本上沒有吃多少苦。外婆晚年有很多神奇的事,老人家預言過很多事,后來都以事實證明她說準了。早年外婆帶著年幼的舅舅從家鄉(xiāng)萬縣流落到他鄉(xiāng),孤兒寡母,開始時受當?shù)厝伺艛D欺負,但由于她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多次用她那神奇的方法替人解困,逐漸得到鄉(xiāng)親們的愛戴與尊敬</h3><h3><br></h3><h3><br></h3> <h3>我記事后唯一一張與外婆的合影</h3><h3><br></h3><h3><br></h3> <h3>我的舅舅和我的父親母親</h3><h3> 我至親至愛的這三位親人都已經(jīng)離我遠去了……</h3><h3> 我下鄉(xiāng)時住在舅舅家,舅舅時任大隊會計,我在農(nóng)村的知青生活得到舅舅很多關照,可惜舅舅以不到六十歲的年齡突發(fā)腦梗阻去世……</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我的叔叔嬸嬸——我的叔叔是我父親唯一的一奶同胞的兄弟。我在下鄉(xiāng)時曾回祖籍——河南省湯陰縣老家探訪過一次,與叔叔嬸嬸短暫相聚,記憶中,嬸嬸是一個典型的中華勞動婦女的形象。我的叔叔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十年。我唯一知道的我父親和我叔叔的故事,是聽父親講的:在我父親參加八路軍后,家鄉(xiāng)被小日本占領,在一次戰(zhàn)役后,家鄉(xiāng)的一個小廟被日軍關押了一些八路軍戰(zhàn)俘,我奶奶牽掛我父親,帶著我叔叔悄悄地到小廟周圍去打探,看我父親是否在里面…………</h3><div> 我叔叔曾專程來萬縣探望過一次我父親,那時我父親已經(jīng)失憶、失能,臥病在床,我叔叔在我家的那幾天,基本上沒有外出游玩,每天都是坐在我父親的床前看著我父親默默的流淚……</div><div><br></div><div><br></div> <h3>我父親回老家探望,與我叔叔的合影,這是他們兄弟倆少有的合影</h3><h3><br></h3><h3><br></h3> <h3>在我插隊落戶時,我母親曾利用出差的機會專程繞道來看望我一次,留下了這張合影</h3><h3><br></h3><h3><br></h3> <h3>我的表妹小紅,我下鄉(xiāng)時住在舅舅家,小紅妹妹還小,而我下鄉(xiāng)后不久就被派往石頭河水庫工地,小紅妹妹留給我的印象是一個留著妹妹頭,掛著鼻涕的瘦弱的小丫頭。2011我專程赴西安參觀西安世園會,見到她時她已經(jīng)發(fā)福到我?guī)缀跽J不出來了……</h3><h3> 可憐她做單親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自己卻罹患膽囊癌,四十多歲就去往仙境……</h3><h3><br></h3><h3><br></h3> <h3>年輕時的父親母親——標準的帥哥美女</h3><div><br></div><div><br></div> <h3>年輕的父親也很時尚哦</h3><h3><br></h3><h3><br></h3> <h3>我家的全家福</h3> <h3>父親照相時幾乎沒見他露過笑容,這是我見到的他笑得最燦爛的一張照片,因為懷里抱著他的外孫女(我的女兒)</h3><h3><br></h3><h3><br></h3> <h3>逝者如斯,留下無盡思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