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b></h3><h3><b> 【金步松老先生油畫專輯】</b></h3><h3><b><br></b></h3><h3><b></b><b>“近些年來,我一直努力用油彩把那些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以藝術形式定格在畫布上。留下青島人的思念,獻給所有熱愛青島的人們”。</b></h3><div><br></div><h3> --- 金步松</h3><h3><br></h3> <h3>四方路</h3> <h3>黃島路</h3> <h3>博山路</h3> <h3>易州路</h3> <h3>濰縣路</h3> <h3>波螺油子</h3> <h3>陽谷路</h3> <h3>平原路</h3> <h3>黃島路</h3> <h3>小港</h3> <h3>團島</h3> <h3>大窯溝</h3> <h3>大連路口</h3> <h3>魚山路</h3> <h3>海云庵</h3> <h3>東海飯店</h3> <h3>金口路</h3> <h3>龍山路</h3> <h3>龍江路</h3> <h3>小魚山</h3> <h3><br></h3><h3>這些畫面,每一幅都如此熟悉,每一幅都倍感親切。<br></h3> <h3><b>望著這一條條熟悉的街道,看著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一種肅然起敬的心情油然升起。</b><b>金步松老先生雖然不是青島人,但他對我們這座城市的熱愛,絕對不低于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青島人。</b></h3><div><b><br></b></div><div><b>2014年夏天,我曾經有幸在嘉木美術館參觀過金老先生主題油畫《彩青島》的展出。當時使我感到震撼的是,一幅《波螺油子》作品,金老先生從創(chuàng)意到收筆,竟然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其中的許多時間是在做實地、人文和資料的考察。</b></div><div><b><br></b></div><div><b>正是因為這些考察,金步松先生了解了青島人對波螺油子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時,金老先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最終,使這幅作品得以非常完整地體現了波螺油子所代表的市井風情。使得我們這些即使不會畫畫的人,站在這幅油畫面前,都會從心底燃起你的共鳴,觸動起你的青島情懷。</b></div><div><b><br></b></div><div><b>向金步松老先生致敬!</b></div><div><b><br></b></div><h3> ------ 潤考</h3><h3><br></h3><h3><br></h3> <h3>“我是浙江人不是青島人,但青島絕對是我第二個故鄉(xiāng),我在這里經歷的時間比在老家要長得多,有感情啊?!?lt;br></h3><h3><br></h3> <h3>“畫青島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漂亮!年輕時候受到西畫的影響還有俄羅斯畫派的熏陶,很喜歡歐式的建筑,青島就給我很強烈的熟悉的感覺。后來經過很多痛苦的探索,發(fā)現古典畫派風格不適合青島,青島市一個那么活力那么充滿色彩的城市,老青島人說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青島不是倫敦霧蒙蒙的灰,不是巴黎金晃晃的宮殿,青島是彩色的?!?lt;br></h3><h3><br></h3> <h3>“逝去的東西更容易被人們記住,接受人們的懷念,從一個單純的建筑變成一個文化符號,它的歷史和那種生活的氣息感染著我,我覺得需要為它做點什么?!?lt;br></h3><h3><br></h3> <h3>“青島不好畫,變化快于創(chuàng)作,要想辦法把文化交代出來,就要有共鳴。把生活經驗雜糅在作品中,給人帶來聯想。表達本土人的生活,豐滿一個城市,這是一種責任。我要宣傳這個城市,這是我的社會功能?!?
--- 金步松<br></h3> <p><br></p><p><b>謝謝所有轉載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的另一作品:《青島·那些漸行漸遠的城市印記》 http://www.zit.org.cn/fi5idih </b></p><p><br></p><p><br></p><p><br></p><p><b> </b> 潤考 </p><p> 2017.04.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