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寒食野望吟</h3><h3> 唐 白居易</h3><h3>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h3><h3>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h3><h3>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h3><h3>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h3><h3> 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就十分盛行。詩人筆下的清明似訴似泣,曠野的空蕪蒼茫,古墓的蕭瑟壘壘,凄涼的風兒勁吹,裊裊的紙錢翻飛,訴不盡生死離別之痛。黃土之上哭傻的親人,九泉之下卻寂靜無聲……這是怎樣的灼灼之痛?</h3> <h3> "山雨欲來風滿樓"清明時節(jié)還未到來空氣中已醞釀著一場凄雨。自爸媽離開后,每年此時我心中都下著綿綿陰雨,感覺到處都是濕漉漉的,老天似乎也為逝去的人們哭泣、嘆息,不然怎會有春雷滾滾,細雨綿綿?也許正是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出它幽怨的悲涼和縈繞不散的思念之味。望著陰云迷蒙的天空,心中那淡淡的哀愁和思念愈來愈烈。我終于明白,是清明顧惜著春雨的纏綿,更是春雨陪伴著清明的凄美哀怨……</h3> <h3> 總以為時間可以淡去對親人的思念,卻不然……</h3><h3> 獨處或佳節(jié),對至愛親人的思念卻越發(fā)深重,猶如荒草的藤蔓在無限蔓延,我想即使再過去幾年甚至幾十年,只要回首往事二老的一點一滴一笑一顰,都會栩栩浮現……惆惆悵悵哀哀怨怨間不覺淚濕衣襟,思念之苦豈是一個人"痛"字了得?恍惚間似看到爹娘的翹首以盼,似聽到爹娘深遠悠長的叮嚀,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循聲遠望那讓我魂牽夢縈的方向,默默祈禱天的另一邊的親人永遠安好,沒有疾病的困擾……</h3> <h3> 每每看到鮮活的生命漸行漸遠,就會感到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無常,生死的殘酷,一顆心隨之變得冰冷冰冷沒有昔日的溫度,感覺活著失去了意義,認為活著就是為了死去而準備著的后備軍,只是早晚而已。就這樣一度地沉入生命的低谷,置身外事如煙云,似乎看透了人生,但其不然,一介凡夫俗子怎能到達如此境界?我想,唯有那青丘白淺,唯有那青丘白淺也是在不斷歷練、不斷歷劫的過程中才能看透人生,才能飛升為上神,如此看來人生實在太過艱辛,也實在是奧妙……</h3><h3> 我們都在不斷的轉世輪回,都在體驗著一次次不同的人生概念!生生死死,朝氣朝落那都是必然,我們無從改變,只有默默祈禱在生死輪回的海岸能做一回神仙……</h3> <h3> 清明漸近,春色漸旺,阡陌縱橫之處都是花紅柳綠之色,勃勃的春天已經來臨,飛鳥唱起春天的奏鳴曲,彩蝶舞動春潮的魅力;看那漫山的桃花紅,瞧那遍地的油菜黃;曠野芳草綠如茵,堤岸楊柳隨風舞,生機勃發(fā)的春天給我們帶來生命的渴望,給我們的生命也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我們怎能恣意揮霍這明媚的春光,揮揮手忘卻那諸多諸多的不快樂,讓風兒舞動我們的長發(fā)就這樣瀟灑的走,走屬于自己的路,走自己喜歡的路 ,管他世事如何變遷輪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