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虎礦中學三年三班老同學群旗</font></h1> <h3><font color="#57a7ff">視頻《同學情》 請點擊播放</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同學情》視頻解說詞</font></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學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記憶卻是美麗而雋永的,像一杯甘醇的美酒一樣拂潤著我們的心靈。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情義像百合花一樣純潔、美麗,我們覺得那就是同學之間的情義。50年已經過去,三腳兩腳我們已經走進70,當年的那些男生女生如今變成了老房子一樣的老頭老太。老同學是一段難忘的歲月,老同學是一個難解的情結,老同學是一壇陳年的酒,老同學是一本共同的作業(yè)?;匚度松渑丿B,才明白同學的真情最純潔,留住那一段美好的歲月,留住那老同學的感覺,不要讓美好回憶,在你我心中磨滅。想想當初在校時,男生女生雖然有別,男女同學之間并不說多少話,可是那段在一塊兒共同學習的時光卻深深地刻在每個同學的腦海里,那時的我們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懷揣著各自美好的夢想努力奮斗。</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時光是美好的,可又是無情的,一場所謂的史無前例“文化大革命”浪潮滾滾襲來,把這些不經世故,毛羽未豐的我們深深卷入到那紅色潮水的漩渦之中,讓我們經了風雨,見了世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班里那幾位同學懷著對軍人的崇拜,對軍人的向往,毅然地走上了從軍道路,在蔚藍的天空,在邊防前哨守護著祖國---母親。難忘的知青生涯,在生命的長河里,我們有著下鄉(xiāng)當知青的經歷,每當回憶起那難忘的崢嶸歲月,經常使我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鐮刀鋤頭是我們最好的鋼筆,汗水是最好的墨汁,廣闊天地是最好的課堂,淳樸的農民老鄉(xiāng)是最好的老師,白天我們播種收割,修河筑壩,夜晚我們看書學習,暢談友誼。我們曬黑了皮膚,錘煉了筋骨。青春記憶 知青風采,我們用頑強性格,用清晰的脈絡書寫出:生命中如霞如虹般的一抹亮麗色彩,如血如火般的一片輝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歷經了生活的磨難,我們飽嘗了人間的滄桑。風雨過后是彩虹,大家雖然都走上了工作崗位,那時我們還很年輕,每當同學們聚到一起時都有說不完的話,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而與當初不同的是少了些靦腆 ,多了些大方,少了些雅氣,多了些成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幾十年過去了,我們老了,能在風中像風箏飄起來的黑發(fā)卻如荒原上的草,蹲伏著怪沒出息月亮似的額頭看不見了,只留下歲月的一片灘涂,粗礪而渾黃,那一道道紋絡承載和埋藏著我們過去多少苦難和歡樂,然而老同學的那份情誼,那份歡樂卻時不時地在我們頭腦中顯現。那時無論你在那個層面上工作、生活,只有老同學會無所顧忌的親切直呼你的名子或笑著問“老同學,還能認出來我么?”“你小子,怎么會認不出來?我們有多少年沒見了?”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不肯松開,讓你有種很踏實的而不是炫暈的感覺。同學情,是一種默契的情意。同學相聚,一杯清茶、一次握手,一杯老酒、一陣感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彼此間沒有高低貴賤、沒有阿諛奉承、沒有虛偽做作、沒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心靈與心靈共鳴的感動。時間可以更改我們的容顏,卻無法改變我們同學之間的純真友情,那濃濃的友情如同汩汩暖流在我們的心間流淌。雖然我們?yōu)樯疃疾?,為事業(yè)而忙碌,但我們知道,我們永遠是同學。無論歲月如何改變,不變的是我們永遠純真的同學情!無論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大家都會為你的喜悅而歡歌笑語,為你的憂傷痛苦而奉獻一份溫暖、一份愛心、一份慰藉、一份情意。如今,我們在奔七了,我們果真老了,當我們相聚在一起的時候,歲月的滄桑和無情,從前的棒小伙、毛丫頭如今都變成了爺爺、姥爺、奶奶、姥姥,而有的則還未來得及享受人生,卻已英年早逝,怎能不叫人唏噓感慨。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從相識到如今,60年啊,多么漫長而又短暫的60年啊,彈指一揮間。我們走過了崢嶸歲月,經歷了豐富的人生,感悟了生活的別離,懂得了世間的真情。60年的每個季節(jié),我們都有著獨特的風景,每段歲月都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我們珍惜時光歲月。在每個不經意間坐看云起,我們追求生命的美好,放眼生命的光華,激情與激情碰撞,歡樂與歡樂共享,歲月也見證了我們的艱辛與成功,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幅品味人生的畫卷。在這60年里,我們有快樂,有心酸,有成功,有失落,有收獲,有煩惱,但無論怎樣,老同學的那段歲月,那段美好,那段一同暢響飛揚著的青春旋律都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難忘?。‰y忘!</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奔七了,就是到了七十歲,無論是傲岸不羈的七十歲還是恬靜閑雅的七十歲,悲憫慷慨的七十歲還是藏身于海的七十歲,那不都是我們靈魂的一次描繪嗎,假如有一天,枝頭落剩了最后一片樹葉,但我們有老同學那份情誼樹干地支撐,它依然是我們飄揚著的旗幟,我們依然是一棵不倒的樹。我們就是到了七十歲也要當成歡樂的高貴啟程,奔七了,奔八了,我們還要奔九,奔十,在人生的進行程中勇往直前!</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虎礦中學三年三班畢業(yè)留影<br>暨歡送王慶春入航校學習</font></h3> <h3>2017年5月14日老同學聚會留念</h3> <h3>2018年7月15日老同學歡聚海韻樓合影留念</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虎礦中學第三團支部</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歡送王慶春參軍入伍留影</h5> <h1><font color="#ed2308">一、小時候的模樣是這樣的</font></h1> <p>王顯富 王廷芳 楊新生 任其環(huán) 耿德福 張金海 崔文忠 李春常 左光財 路學發(fā) 高清臣 李恒義 王森葉 崔文忠 許繼東 孫忠仁 王云飛 徐世龍 丁世東 李寶鎮(zhèn) 高 峰 李英春 王慶春 韓孝昌</p><p><br></p> <h3>吳連香 楊秀春 付連菊 袁秀云</h3> <h3>徐惠香、馬鏡茹、徐桂芝、劉福榮</h3> <h3>其中有 張翠蘭 楊秀春 付連菊</h3> <h3>其中有 王廷芳 陳俊峰 </h3> <h3>劉福榮、張淑蘭、徐桂芝、吳連香</h3> <h3>孫忠仁 丁世東 孫會敏</h3> <h3>李英春 丁世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沉痛緬懷已逝去的老同學</b></h1> <h1><font color="#ed2308">二、年輕時候的模樣是這樣的</font></h1> <h3>杜秀芳 徐世龍 王森葉 李英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福榮、馬鏡茹、杜秀芳、莊忠艷、裴世清、趙壽芝、袁秀云</h3> <h3>李美麗</h3> <h3>其中有. 耿德福 左光財 丁世東</h3> <h3>馬鏡茹</h3> <h3>付連菊</h3> <h3>丁世東</h3> <h3>其中有 孫忠仁. 路學發(fā) 楊麗賢 李恒義 李寶鎮(zhèn) 左光財 陳俊峰 莊忠艷 王慶春 </h3> <h3>其中有 孫忠仁. 陳俊峰 王慶春 李春常 任其環(huán)</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三、現在的模樣是這樣的</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寶鎮(zhèn). 韓孝昌 丁世東 孫忠仁 李春常 陳俊峰莊忠艷 馬鏡茹 付連菊 李美麗 楊麗賢</h3> <h3>韓孝昌. 李春常 陳俊峰 孫秀琴 路學發(fā) 付連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俊峰、丁世東、王立新、孫忠仁、李寶鎮(zhèn)</h3> <h3>莊忠艷 馬鏡茹 孫忠仁 李寶鎮(zhèn)</h3> 裴世清 <p class="ql-block">張淑蘭</p> <p class="ql-block">李菊花大姐</p> <p class="ql-block">付連菊</p> <p class="ql-block">楊立賢</p> <h3>孫秀琴</h3> <h3>路學發(fā). 韓孝昌. 孫忠仁 左光財. 陳俊峰</h3> <h3>馬鏡茹</h3> <h3>高峰、馮玲</h3> <h3>陳俊峰 李春常 孫秀琴</h3> <h3>李美麗 莊忠艷 馬鏡茹</h3> <h3>李寶鎮(zhèn). 馬鏡茹</h3> <h3>孫忠仁 楊麗賢</h3> <h3>劉福榮</h3> <h3>高清臣</h3> <p>張淑蘭</p> <h3>王慶春</h3> <h3>袁秀云</h3> <h3>莊忠艷</h3> <h3>任其環(huán)</h3> <h3>馬鏡茹</h3> <h3>孫秀琴</h3> <h3>楊麗賢</h3> 張金海 <h3>徐桂芝</h3> <h3>李美麗</h3> <h3>孫忠仁</h3> <h3>左光財</h3> <h3>付連菊</h3> <h3>徐世龍</h3> 李春常 <h3>孫秀琴</h3> <h3>王立新</h3> <h3>徐桂芝</h3> <h3>杜秀芳</h3> <h3>孫秀琴</h3> <h3>李寶鎮(zhèn)</h3> <p>付連菊</p> <h3>徐桂芝</h3> <h3>莊忠艷、徐盛娟、劉福榮</h3> <h3>左光財</h3> <h3>丁世東</h3> <h3>徐盛娟</h3> <h3>李美麗、韓孝昌、徐桂芝、路學發(fā)、徐惠香</h3> <h3>楊麗賢、徐盛娟</h3> <h3>徐桂芝、徐惠香</h3> <h1><font color="#ed2308">四、今后的模樣是啥樣呢,當然以后再說了</font></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學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園結誼情深重,<br></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時光歲月步匆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顏易老情難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珍晚霞七彩虹。</div><p></p></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 此謹獻給1966年撫順老虎臺礦子弟中學</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三年三班畢業(yè)的同學們</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孫忠仁 丁世東 李寶鎮(zhè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7年3月23日制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