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b>提起水鄉(xiāng),也許你會想到江南,那水巷小橋、沿彎彎河道而建的粉墻黛瓦的民居鋪陳出的是一闋婉約宋詞;那小船兒搖搖,搖碎的是中國人心中一抹濃淡相間的鄉(xiāng)愁。也許你會想到威尼斯,那波光中倒映的是精美的石頭建筑的輝煌,那貢多拉上的歌手頌唱的是那不勒斯民歌的悠揚。</b></font></h3><h3><b>而你可能想像不到,在以彪悍粗曠著稱的德州,居然也有這么一個溫柔婉約的水鄉(xiāng),她的名字叫圣安東尼奧。</b></h3> <h3><font color="#010101"><h3><b>圣安東尼奧(San Antonio)位于德州(Texus)南部,休斯敦(Houston)的正西方,距離休斯敦3個小時車程。它不是一個小城,是德州第二大,美國第七大城市。它還是一個歷史名城,著名的Alamo戰(zhàn)役就發(fā)生在這個城市,它的簡短歷史如下:<br>1835年12月,正值墨西哥許多地區(qū)鬧獨立期間,一批德克薩斯志愿軍戰(zhàn)士占領(lǐng)了阿拉莫(Alamo),它原本是圣安東尼奧市內(nèi)的天主教傳教士城堡,那時擴(kuò)建成一個軍事要塞。1836年2月23日,由墨西哥桑塔?安納將軍率領(lǐng)的幾千人的部隊開始圍攻死守阿拉莫的200名抵抗人員,其中包括指揮員詹姆斯?鮑伊(James Bowie)上校和威廉?特拉維斯( William B. Travis)中校,以及當(dāng)?shù)孛耍锛{西來的眾議員戴維?克羅克特(Davy Crockett ),他們堅持了13天,最后寡不敵眾失陷城池,除了婦女兒童和幾個黑奴外,抵抗人員幾乎全部喪生,尸體被焚燒。墨西哥軍隊的傷亡人數(shù)也在500名左右。阿拉莫戰(zhàn)役成為德克薩斯人民英勇抵抗壓迫和爭取獨立斗爭的永久象征。<br>圖片中的天主教堂如今成為人們憑吊那場戰(zhàn)役的古戰(zhàn)場,雖然不到200年,但是對于年輕的美國來說,已經(jīng)是久遠(yuǎn)的歷史遺跡了。</b></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我向來不喜歡血腥味,匆匆看完戰(zhàn)場,便轉(zhuǎn)向水鄉(xiāng)。哪里是水鄉(xiāng)呢,在城市的繁華的建筑群里,聽到淙淙的流水聲。</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就像陶淵明隨武陵捕魚人的蹤跡而找到桃花源一樣,我是隨著流水聲在一個大廈中拾階而下找到水鄉(xiāng)風(fēng)景的。剛剛走出大廈,一道美麗的人造瀑布就出現(xiàn)在眼前。</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人造瀑布的水流入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兩岸有精心栽種的植物。雖然是冬季,依然青翠可人。</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沿河前行,河道漸寬,便見河兩岸各色陽傘朗然入目。與國內(nèi)水鄉(xiāng)隨處可見的大紅燈籠不一樣的是這些遮陽傘顏色各異,都很鮮艷,但是并不顯得凌亂。</b></font></h3> <h3><b>陽傘下坐著休閑的人,或者喝一杯咖啡,或者要一份炸薯條,炸玉米片,就可以悠哉游哉地在小河邊坐上好幾個小時,絕對不會有人趕你走。</b></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b>你可以坐在河邊看風(fēng)景,看河里的風(fēng)景,也看河岸上的風(fēng)景,當(dāng)然,你自己也是別人眼里的風(fēng)景。</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河里的風(fēng)景除了悠游的野鴨、游河船,還有這位要和野鴨比試泳技的帥哥。瞧瞧那河岸邊探頭詢問的美女和帥氣的軍人,他們在問什么呢?水冷不冷?誰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哥們會告訴你,那不是冷,是“Cool!”</b></font></h3> <h3><b>站在岸邊的野鴨說:俺們給你讓位。</b></h3> <h3><font color="#010101"><b>哈哈,四個帥鍋為一個美女演奏情歌,浪漫啊!</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穿軍裝的黑牡丹的肖像畫,美翻了。附近一定有軍校,看見許多年輕的軍人呢。</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這些遮陽傘是把德州原先的國旗展示出來了。德州從墨西哥獨立出來之后叫做孤星共和國,很是孤傲了一陣子,雖然后來加入了美國,但是在德州看見的孤星共和國的國旗比星條旗要多得多。</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這參天大樹可有些年頭了。在大樹旁遇到一位本地人,驕傲地說,若是夏天來,濃蔭蔽日;若是圣誕節(jié)來,燈飾如晝,總之我們來的最不是時候,看來是真該再來一次。</b></font></h3> <h3></h3> <h3><b>讀了這個碑文,才知這條美麗的小河是上世紀(jì)20年代為了防水患而修建的。她的建成不僅有效地阻止了水患給當(dāng)?shù)厝藥淼臑?zāi)難(僅1921年的一次水災(zāi)就造成了50人喪生和幾百萬美元的財產(chǎn)損失),而且使圣安東尼成為一個美麗的水鄉(xiāng)。她是本地人休閑的絕佳處,也成為旅游的名勝。這讓我想起了建于秦朝(公元前214年)的位于廣西興安縣的靈渠。我是1984年春游靈渠的,那清清的渠水,岸邊的紅桃綠柳,還有渠上玲瓏秀美的小橋,都給我留下了永遠(yuǎn)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中國的靈渠、美國的圣安東尼奧的防洪渠,你們都是人類的杰作!再見了,圣安東尼奧,也許我還會再來。</b></h3><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