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曾經(jīng)的我們真年輕 !

藍(lán)月7972091

<p class="ql-block">  我來自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一名知青, 2017年3月28日是我們下鄉(xiāng)42周年了。</p><p class="ql-block"> “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些口號對于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熱血青年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胸前別著大紅花,口中唱著屬于那個時代的青春之歌,手里拎著簡單的行李,揮手告別我的親人,激情地踏上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西北邊陲額濟(jì)納。</p> <p class="ql-block">1975年3月28日,我們20基地知青首批去了額濟(jì)納旗接受再教育,當(dāng)時旗領(lǐng)導(dǎo)非常重視,敲鑼打鼓歡迎我們的到來,大街上掛著醒目的橫幅標(biāo)語:“熱烈歡迎8120部隊知青來我旗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 </p><p class="ql-block">第一批共去了88人,其中,四一農(nóng)場76人,(農(nóng)場二連25人、五連29人、七連22人) 林場8人, 牧場4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額濟(jì)納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汗水和淚水,如今歲月的流逝帶走了我們的風(fēng)華正茂,我們不再年輕了! (圖片:梁虹)</p> <p class="ql-block">我們都有一頂共同的帽子——知青,想摘也摘不掉;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情結(jié)——插友,想忘也忘不了;無論是愛是恨,它都會伴隨著我們的終生。 (圖片:陳萍)</p> <p class="ql-block">驀然回首,曾經(jīng)的種種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 時代的變遷真是蒼海桑田,但凡有過共同經(jīng)歷的人在一起提起下鄉(xiāng)的歷史,每個人的眼神里、情緒中,就會閃動出青春的光芒和激情!那種異彩會使每個人久久不想失去。(圖片:陳萍)</p> <p class="ql-block">歲月流逝遺忘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但是,知青的故事是永恒的, 我們之所以懷念那段知青歲月,不是那個時代有多好,而是那個時候我們真年輕?。?!</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我們513醫(yī)院子女(朱春華 吳臻 丁美英 張月香 陳霞 崔毅 )在下鄉(xiāng)走的那天拍照留念,崔毅很封建沒有和我們一起拍照,現(xiàn)在的他留下終身遺憾!后面站著一排是我們的父親,崔毅的爸爸也在其中,站在中間的是我們可敬可愛朱春華的奶奶。</p><p class="ql-block">我下鄉(xiāng)走的前一天,媽媽給我洗了洗頭,修剪了劉海,第二天媽媽又給我扎小辮,戴上連夜為我趕織的風(fēng)雪帽,戀戀不舍目送我上了車,那時候的我們16歲。</p> <p class="ql-block">我們東風(fēng)子弟有8人分配在額旗林場(梁虹 王晶 孫瑞金 郭寶虹 劉萍 陳霞 李軍 沈衛(wèi)東)這是在機(jī)井邊拍照的,我們高興地看到剛打出的機(jī)井出水啦,以后樹林多地灌溉再也不發(fā)愁啦!</p><p class="ql-block">照片的背景是紅柳、芨芨草。紅柳長得低矮,彎彎折折的身骨透著堅韌,根部十幾枝主干齊頭并長,干上又以數(shù)根枝條互相穿插,臂膀相連,密密匝匝一團(tuán),郁郁蔥蔥一叢,和荊棘作伴,以荒草為鄰,頑強(qiáng)地伸展著枝葉。在溝渠邊,道路旁,在荒原每一個角落里默默存在,傲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林場工作的狀態(tài).照片里大家辨認(rèn)出的有:林場長、韓建華、馬躍先、王小玲、杜燕秋(杜老師)(照片:魏軍轉(zhuǎn))</p><p class="ql-block">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林場不誤時機(jī),開展春季育苗工作。20世紀(jì)七十年代,林場的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運苗、挖坑、栽樹、澆水全靠人力。場部給我們知青分配任務(wù),于是我們馬不停蹄干起來了,先爬樹砍樹枝,再把枝條拿刀剁成一截一截的(長短有要求),數(shù)好數(shù)字一捆一捆綁起來,放在挖好的坑用土埋好。到了第二年開春,樹枝發(fā)芽了我們開始栽培,二人一組,一人用鐵锨踩坑,另一人把樹枝放到坑里,放的時候要把樹丫朝上,朝下的話,樹苗就成活不了,我就干過這蠢事,把樹丫朝下了…??????</p> <p class="ql-block">額旗大禮堂記憶猶新!每次到了周末,我們知青開著拖拉機(jī)去旗上看電影。有一次,電影結(jié)束,我們?nèi)チ颂藥侠瓩C(jī)不見了,嚇得我們六神無主,擔(dān)心第二天上工遲到會被批評,旗上離林場約12里路,于是我們就攔車,可是攔了幾輛車都從我們身邊擦身而過,當(dāng)我們沮喪的時候,有輛吉普軍車迎面而來,我們就手拉著手站在馬路中間不讓吉普從身邊飛過,用祈求的目光看著解放軍叔叔說:“我們是林場知青,因有事錯過了拖拉機(jī),今晚回不去,明天要被批評的,請幫忙把我們拉到林場好嗎?”好說歹說居然同意讓我們上車了,回到林場已是11點多了,第二天按時上工沒有遲到,有人見了我們說:“你們挺牛的,還敢攔軍車。”嘿嘿~(圖片來自:中國額濟(jì)納旗欄目)</p> <p class="ql-block">這是額濟(jì)納旗知青匯演時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李軍 郝指導(dǎo)員 馬會計 沈衛(wèi)東</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陳愛玲 陳平 王晶 陳霞 梁虹 郭寶虹</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魏振元 藺玉香 徐慶香 劉萍 柴小元 曹建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楊勇杰 李戰(zhàn)江 沈衛(wèi)東 魏振元</span></p> <p class="ql-block">這是額濟(jì)納旗知青匯演時,我和王晶表演雙人舞電影《紅雨》里的主題曲《赤腳醫(yī)生向陽花》,“一根銀針治百病,一顆紅心暖千家。”</p><p class="ql-block"> 編舞右一:王晶 左一:陳霞</p> <p class="ql-block">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當(dāng)時為宣傳飛機(jī)滅蟲,由人民畫報記者拍照。(照片來源:陳平)</p> <p class="ql-block">周末的時候,我們幾個小伙伴去胡楊林玩,梁虹聯(lián)系額旗照相館李國珍師傅給我們拍照,135膠卷是郭寶紅從家里帶的,于是我們就撒歡兒瘋,當(dāng)時我們的著裝基本是綠軍裝~</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梁虹 劉萍 王小玲 后排左一:郭寶虹 陳霞 菊銀香</p> <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左起:郭寶虹 菊銀香</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左起:王小玲 陳 霞</p> <p class="ql-block">左起:劉萍 陳霞 梁虹 郭寶紅 王小玲 菊銀香</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起笑過,一起哭過,一起鬧過,一起經(jīng)歷過……</p><p class="ql-block"> 我們站在橋頭,憧憬美好的未來……</p> <p class="ql-block"> 梁虹和郭寶虹</p><p class="ql-block">知青歲月,回憶有趣的點點滴滴……</p><p class="ql-block">梁虹回憶:“記得有一次劉平、郭寶虹、梁虹、陳霞等六人穿的干干凈凈漂亮的衣服,趕著驢車去旗上照相,在路上我們唱著“電影《青松嶺》插曲~長鞭哎,那個咿呀甩哎,啪啪的響哎……”唱著唱著毛驢受驚了,原來是陳霞嫌毛驢走得慢,就拿著棍子捅了一下驢的屁屁,結(jié)果驢就直往紅柳窩狂奔著,我們都跳下驢車就陳霞自己下不來,急的直叫驢停,驢不聽話,直到卡到紅柳墩上。接著路過武蘇木,劉平學(xué)狗叫,把解放軍倉庫的狗叫出來了,我害怕狗一邊趕車一邊回頭,這時韁繩牽緊了,把車給駕溝里了,我們就棄車奔跑,其中一條狗沖著我直追,我邊跑邊喊“救命啊”,跑到前面沒路,只有大約有1.5米左右寬的溝,一個健步如飛跨過了溝去,而狗過不來看著我直喘氣~當(dāng)時不知誰給了我能量跨過近2米寬的溝,平時我連半米溝都跨不過去啊~那天我們本來為了照相,結(jié)果相沒照上不說吧,還都傷痕累累……</p> <p class="ql-block"> 勞動之余拍個照:陳霞 郭寶虹 劉萍</p> <p class="ql-block">在林場院內(nèi)合影:陳萍 劉萍 郭寶虹 陳霞還有劉會計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干活累的時候坐在胡楊樹下休息一下~</p><p class="ql-block">胡楊林就在我們林場跟前,當(dāng)時沒發(fā)現(xiàn)有多美,就是葉子黃了而已,我們還伐木呢,不知罰掉多少胡楊樹,還到怪樹林拉柴,都讓我們霍霍的剩下沒多少了。????</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胡楊林是5A級景區(qū),才發(fā)現(xiàn)好美啊,美的都不像話了。</p><p class="ql-block">圖中:陳愛玲 郭寶虹 王晶 。</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誰的手腕戴塊手表好讓人羨慕!瞧,郭寶虹向她的好朋友菊銀香“顯擺”她的手表~</p> <p class="ql-block">我被額濟(jì)納旗體委選中籃球運動員之一,代表額旗知青去酒泉縣參加第一屆農(nóng)運會籃球比賽,記得我們被評為頑強(qiáng)拼搏獎~呵呵(^_^)這是我路過家門口在513醫(yī)院門前爸爸給我拍照的,運動衣是羅紋印有額濟(jì)納蒙漢兩種字體。</p> <p class="ql-block"> 林場知青:陳 霞</p> <p class="ql-block"> 郭寶虹 陳霞 朱春華 吳臻 菊銀香</p><p class="ql-block">手握一桿鋼槍,為祖國邊疆站崗放哨!當(dāng)時我們是基干民兵,兩人一桿槍。那年我們還抓特務(wù)呢~當(dāng)時我不知道誰是特務(wù),后來天津知青邢軍大哥說:“那是抓叫金畢的人,原是蘇社武裝部的干部,叛逃到蒙古,后潛回額旗被發(fā)現(xiàn),于是組織圍捕,終歸沒抓到。”</p> <p class="ql-block">蘭州知青王蘇平和王建軍,此時在執(zhí)行任務(wù)抓特務(wù)~(圖片來自:王蘇平)</p> <p class="ql-block">蘭州知青趙海敏和魏軍(圖片來自:梁虹)</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同日同景不同框,都是去黑城拉柴合影的。我也拉過柴,撿那些都已風(fēng)干了胡楊木,好像古代的森林很茂盛走到哪都是風(fēng)干的胡楊樹。記得有次拉柴,我坐在駕駛室里,到了目的地,開拖拉機(jī)師傅大意居然沒熄火就下車了,把我留在駕駛室里,車上的人看我自個在駕駛室里,嚇得他們連滾帶爬的跳下車,我就閉著眼睛往前沖,沖到上坡自動熄火,我也連滾帶爬的滾出來了,嚇得我臉都沒有顏色了,有驚無險躲過了一劫。回到了場里誰也沒敢提起此事……(圖片來自:梁虹)</p> <p class="ql-block">蘭州知青陳萍和林場子女知青盛麗芳拍攝于沙棗林。</p> <p class="ql-block">當(dāng)看到這張照片時,我久久的凝望著熟悉而又親切的臉龐,他們是:崔師傅 王師傅 段管理員 賀師傅 劉師傅 知青是沈衛(wèi)東 陳鐵嶺 等,讓我穿越回到了那個知青年代,我不會忘記是你們讓我學(xué)到了課堂上學(xué)不到的知識,讓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成為了有理想有抱負(fù)的知識青年!你們在哪里?身體可好?我衷心祝福師傅們健康長壽!幸福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D片來自:李軍)</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里有陳場長 .郝指導(dǎo)員。郝指導(dǎo)抓知青政治思想工作,每周晚開會,念報紙講國家大事,指導(dǎo)員平時很嚴(yán)肅少有的笑臉。</p><p class="ql-block">陳場長常和我們一起干活,表面看著挺嚴(yán)肅,實際接觸久了還是滿好的,對我們知青問寒問暖,有時到了周末還叫我們?nèi)ゼ依锍燥溩樱兜篮脴O了,我們吃了餃子不想家了。照片里站在場長的右邊是他的兒子陳鉄嶺,站在指導(dǎo)員的右邊是沈衛(wèi)東,站在后面的小伙是誰不記得了。</p> <p class="ql-block">蘭州知青趙轉(zhuǎn)元上樹摘沙棗給我們吃,人家可會討好女知青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這是蘭州知青魏軍,我是在新聞聯(lián)播看到了記者采訪魏軍,我激動不已為之自豪,終于找到了失聯(lián)多年的插友!于是才有了第一次我和蘭州知青聚會。(圖片來自:梁虹)</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有崔師傅 沈衛(wèi)東 段管理員 陳鐵嶺 楊永杰。</p><p class="ql-block">有次我們和C師傅一起勞動,干著干著在我面前撲騰倒地,口吐白沫、渾身抽動、嚇我一跳,之后才知道他有癲癇病。從那以后我就躲著他,也害怕……不過C師傅不犯病的時候?qū)ξ覀冎嗪芎?。(圖片來自:李軍)</p> <p class="ql-block">知青和師傅合影。坐的是知青做飯的于師傅,于師傅河北人,50多歲吧。我們東風(fēng)知青剛?cè)チ謭龀圆粦T駱駝肉,于師傅就專門給我們開小灶,翻著花樣做給我們吃,我都吃的又黑又胖,每人每月45斤糧食,我居然吃了44斤9兩了~</p><p class="ql-block">后面左一白忠成師傅是我們的“工頭”,剛下鄉(xiāng)的第一天我就被批評,因為我分不清什么是草什么是苗,苗拔了,草留著,不被挨罵才怪呢~呵呵。16歲的我們還是未成年,活卻干的是壯勞力的活…….我真心感謝知青的經(jīng)歷,因為知青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圖片來自:李軍) </p> <p class="ql-block">蘭州知青左起:趙海敏 張國斌 (圖片來自:梁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蘭州知青:王建軍 趙海敏 趙轉(zhuǎn)元 魏振元(圖片來自:梁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蘭州知青:張國斌 王建軍 王蘇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圖片來自:梁虹)</h3> <p class="ql-block">這是第二批的林場知青,他們來了,我們走了。中間的是陳場長。(圖片來自:李鳳英)</p> <p class="ql-block">馬躍先 李樺 王海萍 李鳳英 毛桂琴 關(guān)軍霞 王小玲 陳萍 盛麗芳 藺玉香 韓建華。(圖片來自:李鳳英)</p> <h3 style="text-align: left;">李樺 李鳳英 韓建華 盛麗芳(圖片:李鳳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姐妹花(圖片來自:李鳳英)</h3> <p class="ql-block">林場子女盛麗芳考上某學(xué)校,知青們在為她送行。(圖片來自:李鳳英)</p> <p class="ql-block">林場司機(jī)王景秀師傅和他的兒子??吹今橊勛屛蚁肫鸪择橊勅饬?,剛開始吃不慣,后來習(xí)慣了覺得挺好吃的,有點像牛肉味道,比牛肉粗,駱駝骨頭熬出來的油,炸出來的油餅特好吃。遺憾的是插隊了三年的我都不敢騎駱駝??(圖片:李鳳英)</p> <h3>林場知青李軍 王景秀 陳鐵嶺 賀寶玉 李培挺(圖片來自:李軍)</h3> <h3></h3><h3></h3><h3>林場知青小帥哥:李軍 陳鐵嶺(圖片來自:李軍)</h3> <h3>農(nóng)場七連東風(fēng)知青:田慧明 秦瑜 彭麗(照片來源:魏邵珉) </h3> <p class="ql-block">農(nóng)場七連知青利用休息時間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充實自己。</p><p class="ql-block">照片里有:曹榮 李英 田慧明 秦瑜 張卓 彭麗 (照片來源:魏邵珉)</p> <p class="ql-block">農(nóng)場二連東風(fēng)知青在額旗照相館拍照的,站的是李建軍,前排左起 繆欣 姜昕。(圖片來自:李建軍提供)</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農(nóng)場二連東風(fēng)知青在宿舍門前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農(nóng)場五連東風(fēng)知青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照片來自:張建光</h3> <p class="ql-block">農(nóng)場五連東風(fēng)知青 左起:孫光華 郝玉成 張建光(照片來源:張建光)</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農(nóng)場二連東風(fēng)知青和回鄉(xiāng)知青</h3> <h3>  農(nóng)場七連東風(fēng)知青</h3> <p class="ql-block">這是在金塔插隊的東風(fēng)知青。</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王麗珍 顏世莉 后排:左起:韓淑文、呂宜霞、侯瑞琴、王秀萍(圖片:顏世麗)</p> <h3>金塔插隊的東風(fēng)知青。</h3><h3>前排左起:馬培成 劉鐵民 后排右一:薛永亮 薛永利 (圖片:顏世麗)</h3> <p class="ql-block">金塔插隊的東風(fēng)知青</p><p class="ql-block">前排左:王秀萍 強(qiáng)金蓮 顏世莉 侯瑞琴 王麗珍 韓淑文 后排左:劉鐵民 薛永亮 馬培成 高衛(wèi)國 李增錄 雷隊長代隊 (圖片:顏世麗)</p> <p class="ql-block">那些共同的經(jīng)歷,共同的感受形成的心靈默契就是凝聚我們這代人的知青情結(jié)。</p> <p class="ql-block">這是參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我和兒子與蘭州知青聚會,當(dāng)時那個高興勁兒別提了,哪一句臺詞來著“八年了,別提他了”,我們這是幾個八年才重逢啊,喜極而泣…… </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二次和蘭州知青聚會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陳霞和項永民與兩位天津知青合影</p><p class="ql-block">2017年在基地我和項永民很榮幸見到了1968年天津知青邢軍大哥和王學(xué)浩大哥,并與兩位大哥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和身影!兩位大哥保養(yǎng)的很好,白發(fā)紅顏, 精神矍鑠 ,不失風(fēng)采!我衷心祝福兩位大哥:健康長壽!永葆青春!</p> <p class="ql-block"> 圖片來自:天津知青苗建國</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3日,四地知青的“知青林碑”終于巍然屹立在額濟(jì)納神奇而又美麗的5A級胡楊林景區(qū)!四地知青終于有了屬于自己一片家園。</p><p class="ql-block">四地知青:天津知青、蘭州知青、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知青、額濟(jì)納知青。</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插隊三年的生活是我脫胎換骨的三年,歷煉我的青春,我的心靈,我的思想。</p><p class="ql-block">插隊三年把我從16歲的少女鍛煉成一個有理想、有抱負(fù)的熱血青年。</p><p class="ql-block">插隊三年的經(jīng)歷,它是我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讓我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觀。</p><p class="ql-block">為了夢想,為了追求亊業(yè),我們來不及耳語話別,來不及握手擁抱,來不及與教我干活的師傅們道一聲:“謝謝您”,我們都各自踏上了人生的漫長之路,天各一方。</p><p class="ql-block">在此,祝所有的知青朋友健康!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我衷心祝福林場的師傅們健康長壽!幸福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黑白照片記載著紅色歲月,喚起多少青春的回憶。在此,</span>感謝為我提供圖片的知青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照片隨時添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以上照片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做他用!)</span></p> <p class="ql-block"> 作者:陳 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