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石銘村新村容村貌</h1><div> </div><div> 石銘村位于上杭縣溪口鎮(zhèn)東西部,距鎮(zhèn)6公里,距縣52公里,與龍巖市新羅區(qū)大池鎮(zhèn)相毗鄰,周邊有大豐溫泉、云谷農莊等景點;轄9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365戶、人口1520人,黨員50人(其中女黨員11人),村兩委干部7人(其中女委員2人、省派駐村第一書記1人);土地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0畝,山林面積13771畝(其中竹林面積3600畝);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村莊,有5個革命基點村(其中省定:大坑頭、寨背、官屋、茶排,縣定:石乾里),“五老”人員4人;轄區(qū)內落戶的企業(yè)有永豐電站、石銘電站、臨江亭電站、福建家有竹竹木有限公司、鑫興面巾紙廠、閩雄玉溪養(yǎng)殖有限公司、黃坑赤枯山花卉基地;主要產業(yè)為種植水稻、烤煙、花生等,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有種植水稻、烤煙、花生、外出務工(約380人)、在當地工廠上班等。石銘村為2014年省定貧困村,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5800元、村集體收入10000元,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11000元、村集體收入45000元。2016年貧困戶30戶、78人,2016年脫貧19戶、41人。</div><div> 2014年4月,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王維東到我村任職。三年以來,石銘村在幫扶單位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和王維東書記的帶領下,能知恥后勇、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務實創(chuàng)新,牢固樹立服務群眾的思想,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狠抓班子自身建設,積極推進各項民心工程建設,石銘村的發(fā)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工作均走在了全市前列,后進變成了先進。2015年被評為“平安和諧村”,村黨支部2016年被龍巖市委組織部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div> <h1> 夯實基層基礎建設,筑牢戰(zhàn)斗堡壘</h1><div><br></div><div> 石銘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整頓成效顯著,各項工作均走在了全市前列,后進變成了先進,2016年被龍巖市委組織部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一是提高了村兩委班子能力;二是完善了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實了“三會一課”等六項制度;三是加強了民主管理,新建了標準的黨務村務公開欄,切實按照“四議兩公開一監(jiān)督”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做到工程建設事前事后資金預算結算公示,對各項工程實行了事前公示、事中監(jiān)督、事后驗收制度;四是扣寬了黨組織活動陣地,添置了辦公桌椅電腦等,完善了黨組織活動場所及便民服務設施,根據一室多用的原則,達到了“四室七有”,村部周邊環(huán)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雜草雜物垃圾清理干凈,從而使村級黨組織成為農民黨員之家、全村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陣地。</div> <h1> 為民辦實事項目,引領構建和諧</h1><div><br></div><div>村道亮化工程。實施了村道亮化工程,完善了各村民小組主干道的路燈,共新安裝了標桿路燈64盞,改造舊燈60多盞,達到100%覆蓋,形成了線路走廊。</div> <h3> 新小學附屬工程。 籌集資金建設小學附屬工程(廚房、廁所、電腦等),在2014年“六.一”節(jié)搬遷到新校舍上課。</h3> <h3> 農民公園、文化活動中心。在福能集團和市婦聯(lián)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農民公園、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和步前、村南自然村文化中心已正式落成啟用,添加了娛樂、健身等設施,廣場四周安裝了路燈,每天晚上大媽們都集中在廣場上跳廣場舞,村里宗親聚會也在活動中心舉辦,節(jié)假日年輕人聚集一起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使群眾有了健身、休閑、娛樂、宣傳教育的好地方,尹然形成了村內各年齡層群眾交流的中心地帶。</h3> <h3> 道路建設。完善了村道水泥路面硬化,加寬了楊屋村小組至塘背村小組路面水泥硬化1800米,實施了村道水泥路面硬化2100米,新開了5條機耕道路13公里。</h3> <h3> 環(huán)山休閑步道。新建了一條1000多米的環(huán)山休閑步道,沿著石銘村集中居住地楊屋和步前兩座山腳下而修建,沿途聯(lián)接石銘村活動中心、幸福院、小學、祈福寺、步前活動中心,步道周邊種植了稻田、煙草,具備生活休閑和生產便捷兩方面作用。</h3><div><br></div> <h3> 景觀亭。在石銘泰安橋頭修建了一座景觀亭,融入本地文化內涵,串聯(lián)人文資源,取名“銘興亭”,意寓石銘村興望發(fā)達,是村民候車的最佳點。</h3> <h3> 豐富精神文明建設,活躍群眾生活</h3><div> 在推進石銘村發(fā)展建設過程中,不僅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還注重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全村經濟、社會、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數。</div><div>農村幸福院。積極爭取了省民政廳的優(yōu)惠政策,利用舊學校改建幸福院,院內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廚房、餐廳、休息室、衛(wèi)生間和戶外活動場所等服務施舍配備齊全,配備了棋牌桌、乒乓球桌、電視等文娛設施,為村中老人搭建起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保護傘”,讓老人在晚年生活中更陽光、更幸福。設有休息室10間和10張床位,已有5位五保戶入住幸福院。 </div> <h3> 廣場舞蹈隊。在楊屋、步前、村南、官屋自然村中心點組建了廣場舞蹈隊,聘請了專業(yè)老師傳教,每天晚上大媽們都集中在廣場上跳廣場舞。</h3> <h3> 馬燈、十番音樂傳承。馬燈、十番音樂是石銘村的一項特色,組織了老人對新人進行傳幫帶,組建了一支馬燈隊和十番音樂隊,每天都有老人在村文化中心演奏,并在節(jié)日期間進行表演。</h3> <h3> 加快脫貧致富步伐,響應精準扶貧</h3><div><br></div><div>弱勢群體幫扶救助。切實改善村“五老”人員、重點優(yōu)撫對象、在冊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的生活水平,爭取了福能集團對無保障老、弱、病、殘和老干部、老黨員等特殊群體春節(jié)慰問。</div> <h3> 光伏發(fā)電新項目。在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幫扶下,積極引進光伏發(fā)電新項目,在村部二樓頂投入了資金23萬元建設一個30KW的光伏發(fā)電站,2016年8月開始施工,9月2日并網發(fā)電,每年可以增加村財收入3.6萬元,使石銘村集體具備了造血功能。</h3> <h3> 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程。全力實施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作,爭取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改造貧困戶危房和土坯房,群眾居住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力促精準扶貧成效卓顯。</h3><div><br></div> <h3> 人飲工程,解決村民飲水難的問題。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