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19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威斯敏斯特宮和泰晤士河還是在灰色的空氣中。</p> <p class="ql-block">上街。</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橋口,南方銀行大門外,有人擺場子賣藝,居高臨下的石獅子威風凜凜。</p> <p class="ql-block">在大本鐘對面進威斯敏斯特地鐵站。</p> <p class="ql-block">地鐵自威斯敏斯特兩站,在bond街站轉(zhuǎn)車,到holborn站下。這也是倫敦時尚區(qū)之一,不過我們是去趕另一個時髦。</p> <p class="ql-block">走街串巷……</p> <p class="ql-block">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三岔路口看到了大英博物館的圍墻和高大門樓子。</p> <h3>就這么隨隨便便的街上,是大英博物館的正門。</h3> <p class="ql-block">不顯眼但如雷貫耳。</p> <h3>安檢,但并不嚴格。</h3>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建成并向公眾免費開放,是世界最早最大的公共博物館。</p> <h3>大臺階上是美國夢_當代藝術(shù)展的招貼。配合特朗普做宣傳?</h3> <h3>盧浮宮、凡爾賽宮進門也都是這樣的結(jié)構(gòu),臺階上放個鎮(zhèn)館之寶。這是件羅馬公元二世紀的一根廊柱_女像柱。是大英博物館主要捐贈者查爾斯.唐利的收藏。</h3> <p class="ql-block">各種展品,來自全世界。走馬燈似的轉(zhuǎn)悠著瞎看,隨便放照片。看著那些公元前幾千年以來精湛的人類藝術(shù)遺存,小到魚蛇大到一層樓高埃及人的木乃伊,希臘羅馬精美絕倫的雕塑,你只有亮出舌苔的份,(突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被批得轟轟烈烈的馬建的《亮出你的舌苔或者空空蕩蕩》,不恰當?shù)穆?lián)想。)</p> <p class="ql-block">謝謝英國人把全世界最好的寶貝都邀(Lue)請(duo)到大英博物館來,讓我們可以一鍋燴,看遍稀世珍寶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過網(wǎng)上有人發(fā)言,說看大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因為如果這里的中國珍寶一直待在老家,戰(zhàn)亂,動亂之后恐怕還不如待在大英??瓷先ニ麄児芾砗苌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要嚴肅地指出這些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是要不得的。</p> <p class="ql-block">我也學英國人的做派,做大英博物館的圖像搬運工,不說明,不解釋(我又不是專家)。</p><p class="ql-block">在大英拍照片不用單反是個弱智的選擇。手機照片慘不忍睹。</p><p class="ql-block">不過也就看個意思,也不能把這些寶貝怎么樣,所以也就無所謂了。</p> <p class="ql-block">完全沒有系統(tǒng)沒有邏輯,看到的都想拍。</p> <p class="ql-block">到處找33號中國館,許多中國人也在找,標示牌上獨缺這個號,結(jié)果在一個樓梯平臺上的一扇門上看見一張不大的手寫中文告示,暫時閉館,何時再開不詳。</p><p class="ql-block">然后只在樓梯拐角處發(fā)現(xiàn)幾尊中國唐宋元時期的佛像雕塑,姿態(tài)優(yōu)美,神態(tài)安詳,栩栩如生。不知英國人是怎么淘來的。</p> <p class="ql-block">撤退。</p> <h3>大臺階上修補的痕跡。</h3> <h3>大氣漂亮的中心大廳。</h3> <p class="ql-block">發(fā)現(xiàn)歐洲人對拱廊情有獨鐘,古往今來,樂此不疲,哪哪兒都有。</p> <p class="ql-block">地鐵到海德公園。</p><p class="ql-block">圣誕前夕的海德公園成了一個大型游樂場,熙來攘往的人流,歡樂自在。</p> <h3>遠處大型游樂設(shè)備上不住傳來各種慘叫。</h3> <h3>與之前去過的白金漢宮旁的另兩個公園 圣詹姆斯公園和綠園相比,海德公園要大許多,和其他皇家公園一樣,這里也完全敞開式全免費,也沒有多少亭臺樓閣,只有參天的大樹、松軟的草坪、波光粼粼的湖水和各式各樣無憂無慮的禽鳥小動物。守此幽棲地,自是忘機人。</h3>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倫敦的最后一站,很好。</p> <p class="ql-block">地鐵回到威斯敏斯特站。</p> <p class="ql-block">過泰晤士河。</p> <p class="ql-block">酒店門口節(jié)日氣氛很濃。</p> <p class="ql-block">沒有遺憾,也沒有留戀。拿了行李打的到倫敦的另一個車站尤斯頓EUSTON乘車往曼徹斯特,20日飛機經(jīng)法蘭克?;丶?。</p> <p class="ql-block">尤斯頓火車站里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打個岔,說個題外話。原以為英國人夠紳士(廁所都是標ladies和gentlemen),可是也許我們中大獎了,做了N多趟火車,每次都遇見話癆,有男有女,最后這一趟車,兩小時車程,旁邊鄰座兩個ladies一刻不停聊了超過一個小時四十分鐘,而且是掐著嗓子說話的那種,讓人崩潰??赡茉从谟疖囎卧O(shè)置,每個車廂都有幾組座位是面對面的,中間有茶幾,一邊兩個人,逼人聊天的意思。這倆奇葩面對面,旁邊兩位陌路男生,一個扶腦門子假寐,一個閉眼聽音樂,相當紳士。相比之下,我不時要嘆口氣,顯得格調(diào)不高。</p> <h3>曼徹斯特的庭院式酒店,環(huán)境非常好,關(guān)鍵是離機場近。</h3>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曼徹斯特機場?;丶摇?lt;/p> <p class="ql-block">在英國將近兩周,一路走一路看,毫無疑問是喜歡這樣的環(huán)境。過程中兒子辛苦規(guī)劃一切,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問題。</p><p class="ql-block">英國人的彬彬有禮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公共場合的謙讓自不待言,車上的檢票員酒店的服務(wù)員都可以感覺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友善。只要你站在他(她)的視線內(nèi),就一定會上前詢問;檢票員不厭其煩說謝謝,和旅客愉快開心地聊天,讓人深受感染,莫名感動。</p> <p class="ql-block"> 旅行就是交流,和人文風情交流,和山水自然交流,不必陶冶情操,心曠神怡就好。做個這樣的《美篇》也是和熟悉或未曾謀面的朋友交流。</p><p class="ql-block"> 回看這些拉拉雜雜的照片,想起三年多來和這個異國他鄉(xiāng)關(guān)聯(lián)的點點滴滴,想起我有幸認識的一位旅英著名畫家的畫,我看構(gòu)圖看色彩,更想感受那畫的溫度和那畫背后令人心動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突然發(fā)現(xiàn)那些面對知心人有無數(shù)衷腸可以傾述的話癆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你說我,說大不列顛,說天涯海角,說地老天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Merry Christmas</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nd</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Happy New yea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The final article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12/22 江蘇 鎮(zhèn)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