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硫黃】——性味歸經:味酸,性溫,有毒。入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功能主治:外用散癰,殺蟲。內服補火助陽。外用主治:頑硬惡瘡,陰疽漫腫,皮膚疥癬,濕疹糜爛。內服主治:臟寒便秘,瀉痢,腎命火衰,腰膝冷痛,遺精,氣喘等。</p><p class="ql-block">〖按〗:現代醫(yī)學領域是西醫(yī)西藥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中醫(yī)中藥的地位已被貶低到了十八層地獄,因此而帶來的問題也不少。解放以后還是教員高展遠矚,大力倡導走中西醫(yī)結合的道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中醫(yī)院校畢業(yè)的學生不會用中醫(yī)的手段診病,更不會使用辯證論治的方法去開方。真是中醫(yī)中藥的莫大悲哀!</p><p class="ql-block">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嘗觀葛稚川《肘后方》,首載扁鵲玉壺丹,系硫黃一味九轉而成。治一切陽分衰憊之病。而其轉法所需之物頗難備具,今人鮮有服者。愚臨證實驗以來,覺服制好之熟硫黃,猶不若徑服生者其效更捷。蓋硫黃制熟則力減,少服無效,多服又有燥渴之弊,服生硫黃少許,即有效而無它弊也。十余年間,用生硫黃治愈沉寒錮冷之病不勝計。蓋硫黃原無毒,其毒也即其熱也,使少服不令覺熱,即于人分毫無損,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論硫黃者,莫不謂其功勝桂,附,惟徑用生者系愚之創(chuàng)見,而實有自家徐徐嘗驗,確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穩(wěn)妥,然后敢以至治病。今邑中服生硫黃者數百人,莫不飲食加多,身體強壯,皆愚為之導也。</p><p class="ql-block"> 張錫純老先生這一段敘述是他在自己行醫(yī)的切身體驗中得出的結論,更是行之有效的經驗。我只所以備加推崇張老先生的經驗,其一是因為他具有扎實的中醫(yī)基本功。其二是因為他尊古而不膩古。其三是他敢于大膽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走前人不敢愈越的高度。比如他用生石膏退大熱一法,是前人不敢用的。前人的書上說生石膏大寒,最大用量在一兩左右就是極限了,可張錫純通過臨床實踐治療高熱不退的病人,竟用一斤之多,卻效果極佳,而無它弊。八十年代我在家鄉(xiāng)任赤腳醫(yī)生期間曾用大量生石膏治療大熱病人,真是立桿見影,藥費不過兩角多錢而已。中醫(yī)中藥誕生于幾千年的社會實踐,又用之于社會實踐,是實踐檢驗得出的結晶,這就是中醫(yī)中藥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8日于博雅書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