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豐都鬼城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幽冥文化主題景區(qū)?,位于重慶豐都縣長江北岸,以陰曹地府傳說為核心,融合儒釋道文化體系。唐宋之際,受佛道宗教文化影響,社會上出現(xiàn)虛構的鬼域“酆都”說法。當時豐都縣名為“豐都”,但據(jù)所見史料記載,自南宋起,道教中人開始將實有的“豐都”與鬼域“酆都”附會,范成大《吳船錄》、洪邁《夷堅支志》等均有體現(xiàn)。明朝洪武十三年,豐都縣名由“豐都”改為“酆都”,加之大量以鬼神為主題的神魔小說、戲曲涌現(xiàn),豐都縣與“鬼城”直接關聯(lián)起來。</p> <p class="ql-block">豐都鬼城名山包括豐都名山、鬼國神宮、雙桂山。山上古剎眾多,廟宇達27座。后人造鬼國神宮,是動態(tài)人造景觀,宮內(nèi)利用現(xiàn)代聲、光、動、電、塑、激光等手段將豐都“鬼城”的近200個“鬼”故事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出來。雙桂山與名山相望,主要景點有鹿鳴寺、蘇公詞、恩來亭、孔廟等?!肮沓恰惫沤ㄖ慕Y構有抬梁式、穿斗式等,建筑材料使用了磚、瓦、木、石、竹等,屋頂形式使用了歇山式頂、懸山式頂、硬山式頂、攢尖式頂以及多種形式組合。</p> <p class="ql-block">鬼門關,傳說鬼門關是進入鬼國的必經(jīng)關卡。無論是誰來到這里都必須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一一路引。這是人死后到鬼國報到的依據(jù)。路引上面蓋有“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殮或火化時燒掉它,就會隨靈魂來到地府,所到之處才能暢通無阻。</p> <p class="ql-block">天子殿座西向東,最早修建于西晉,已有1600多年歷史,現(xiàn)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1663年)重修的,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全殿占地2431平方米,由牌坊、山門、殿堂三部分組成,對稱地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牌坊為木石結構的三重檐坊,高約10公尺,山門為重檐歇山式屋頂,兩邊的鐘鼓樓均為四角攢尖頂,殿堂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該殿系鬼城的核心部分,也是名山上建筑年代最久,面積、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廟宇。</p> <p class="ql-block">玉皇殿。登上三十三重天,是玉皇大帝住的地方——玉皇殿。玉皇殿古名“凌霄宮”,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名為“玉皇觀”,清康熙末年更名“玉皇殿”至今。</p> <p class="ql-block">星辰礅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的鐵暾叫“心神鐵”,是個半球形,重182.5千克;下面底座叫“鐵靈根”。傳說是唐代尉遲敬德在名山監(jiān)修寺廟,為練腕力而鑄的,據(jù)說能將星辰破上部分旋摞上去,使之立于中心凸起部位之上,就可以治心病。治心病并非治心臟病,而是那種心中有憂、焦慮成疾的心病。</p> <p class="ql-block">百子殿是以前香客們求菩薩送子和保佑孩子成長的地方,里面供奉著觀音﹑普賢、文殊三大菩薩,還有送子娘娘和催生娘娘。</p> <p class="ql-block">報恩殿里供奉的是地藏王目連。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稱“神通第一”“孝行第一”。地藏菩薩的“地藏”二字,取之于《地藏十輪經(jīng)》的“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前句取一“地”字,后句—“藏”字?!暗亍敝复蟮兀安亍敝竷Σ?,是說他如同大地一樣含藏著無數(shù)善根種子。地藏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合稱為佛教四大菩薩。</p> <p class="ql-block">寥陽殿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朝蜀獻王朱椿的香火殿,明末被焚毀,清初重建。</p> <p class="ql-block">作為中國鬼(神)文化最典型、最集中、最具特色的歷史性載體,豐都鬼城從其形成到完善過程中形成的相關的雕塑、建筑、文學、繪畫、音樂、舞蹈、民間傳說故事和祭祀鬼神的民風民俗等,構成了其獨具特色的鬼城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