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圖文: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文美篇號: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年前的4月,是個初春料峭的日子,我與老伴兒隨團赴俄芬瑞挪丹德旅游,?俄羅斯的莫斯科是起點,德國的柏林是最后一站,中間夾著北歐四國,這是我第三次來歐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0日一早,我們經由巴庫到達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機場。莫斯科是一座悠久的城市,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取了行李,就乘坐大巴直奔莫斯科的中心——紅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紅場原名叫“托爾格",意為"集市"。1662年改為"紅場",意為"美麗的廣場",面積9.1萬平方米。廣場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國家舉行各種大型慶典及閱兵活動的中心地點,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廣場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紅場周圍有很多沙皇時代的老建筑,也有十月革命以后的建筑。紅場附近的特維爾大街就是沙皇時代貴族的聚居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是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離紅場很近。這是一座古典主義建筑,巨大的柱廊式正門雄偉壯麗,門前豎立著八棵古希臘圓柱,三角形的門頂上是四駕青銅馬車,這讓我似曾相識。我在巴黎盧浮宮的凱旋門、柏林的</span>勃蘭登堡門都見過如此的四駕青銅馬車,威尼斯圣馬可大教堂上也有四匹銅馬。</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緊挨紅場的馴馬場廣場,又稱"馬涅什"廣場。對面是著名的四季酒店,位于廣場最顯赫的位置。北面是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右面是紅場。四季酒店原名叫莫斯科大酒店,曾住過很多顯貴政要。</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四季飯店看著有幾分像中國五十年代的北京飯店新樓及北京百貨大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有建筑都可以在莫斯科找到它的基因,一脈相承。</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是難得的好天氣。據說莫斯科一年里的好天氣不常見,我們今天能夠趕上真是運氣不錯。這不好些市民也來到廣場曬太陽。我們一邊徜徉一邊觀賞紅場附近漂亮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警察在盡職的巡邏。畢竟這里是國家重要場所,疏忽不得。</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復活城門,位于國家杜馬和國家歷史博物館之間,也稱伊維爾斯基大門。 復活城門由兩道拱門組成,始建于1535年,是通往紅場的通道。此門于1931年被斯大林親自下令拆除,后于1993年為慶祝莫斯科建城850周年而重建。</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兩座大門靠近中間的兩座門柱上,分別矗立著宗教題材的鍍金塑像。好像在提醒游客俄羅斯是一個信奉東正教的國家。</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朱可夫青銅雕像,是在莫斯科紅場北端出口處外面,基座很高,朱可夫騎在馬上,面對著他的俄羅斯祖國,面對著來自世界各國的游人。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可夫一生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漫漫百年中將帥如林,而朱可夫的非凡軍事指揮才能與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建立的卓著功勛,無人能出其右。 </span></h1> <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7年我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學讀一年級時,趕上了"中蘇友好"的尾巴。那時我們畫天安門、克里姆林宮與和平鴿,和蘇聯小朋友通信及互換紀念郵票。收音機里最常聽到的是“莫斯科北京”的音樂。不久蘇聯老大哥變成了“蘇修",1991年末蘇聯又解體變成了俄羅斯。時代變遷讓我對這座紅場有著一份五味雜陳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 這是朱可夫元帥塑像身后的國家歷史博物館。?</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沿著博物館西面的道路進入紅場,這是一個鋪滿方石略有凹凸不平并有一些緩坡的路面。這樣的地面使我納悶那些受閱的士兵是怎樣踢出正步的。</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站在紅場中心北望,中間是國家歷史博物館,東面是國立百貨商場,西面是克里姆林宮的紅墻及高塔。</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里姆林宮東墻左右兩邊對稱聳立著斯巴斯基塔樓和尼古拉塔樓,雙塔凌空,異常壯觀。南面的塔塔身紅白相間,灰綠色的尖頂,非常漂亮。它的下面是紅場上唯一不收費的廁所。</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與那座塔相對的另一座高塔。塔身呈圓形,與墻一樣都是紅色的。</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就是著名的克里姆林宮斯巴克斯塔樓。我走到塔樓大門口正逢正點,上面的大鐘敲出了厚重悅耳的鐘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鐘安裝于1851年至1852年,所有克里姆林宮的換崗儀式,都在鐘聲的伴隨下進行。</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據說這個大門是總統(tǒng)專用的。我還想起電影《列寧在1918》里的一句臺詞:"克里姆林宮的大門"!</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位于紅場東面的國立百貨商場古姆百貨商場。建于1893年的"古姆"正對著克里姆林宮,如今已成為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貨商店之一。與其說它是商店,不如說它更像宮殿,極具歐洲古典風格的米黃色建筑和旁邊色彩瑰麗的教堂組成了紅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兩位著裝時尚的婦女心滿意足的走在路上,看來她們在商場采購到了心儀的商品。</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像九個金燦燦的洋蔥頭。在高高的底座上聳立著八個色彩艷麗、形體豐滿的塔樓,簇擁著中心塔。</span></h1><p class="ql-block">? 我從小就在畫報上看到過這些“洋蔥頭”,今天得見,還真有些小激動。</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教堂最高的中心塔高度為47.5 米,棱形柱體塔身上層刻有深龕,下層是一圈高高的長圓形窗子,塔尖的小圓頂金光燦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余八座塔東西南北各有一個較大的塔樓,均為八角棱形柱體、鼓形圓頂。在四座塔樓之間的斜對角上是四個小塔樓,建筑裝飾簡潔緊湊,借助斗拱與大塔樓相連。</span></h1><h1><br></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的雕像。1611年至1612 年,他們打敗了波蘭侵略軍,解放了莫斯科。</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喀山大教堂就在紅場邊上,是座顏色鮮艷又可愛的教堂,就像一座童話世界的城堡一樣。這個教堂是為了紀念擊退1612年波蘭軍隊入侵而建造的,1936年由斯大林下令而拆除?,F在的教堂是仿照原來樣子于1993年重新建造的。</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克里姆林宮主入口博羅維茨基塔不遠處,是橫跨莫斯科河的大石橋。我們從紅場來到橋上。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全貌。</p><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曾是俄國歷代帝王的宮殿,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1156年,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在其分封的領地上,在1479年建成了這座熠熠生輝的烏斯賓斯基大教堂。</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克里姆林宮共有五座宮殿四座教堂,畢竟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群宏偉而密集,沒有哪個城市的東正教教堂群能跟克里姆林宮相比。</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就是美麗的莫斯科河。感覺雖余舊日輝煌,仍有幾分落寂。</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算算時間,我們開始從莫斯科河往回走,來到了位于紅場西北的亞歷山大花園,花園的門朝向紅場北邊。這是克里姆林宮紅墻外的一個長方形公園?;▓@內是著名的無名烈士墓,建成于1967年勝利節(jié)的前夜。由肅穆的衛(wèi)兵在這里日夜守衛(wèi)。</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看到墓前有個一火炬造型,據說不滅的火焰自建成時一直燃燒到現在。</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火炬前的大理石地面上鐫刻著一行銘文:"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垂不朽。"旁邊是筆挺站立的紅場禮儀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花園內的主教銅像。他的身后是克里姆林宮的圍墻。1841年曾經在克里姆林宮圍墻下建造了一個洞穴,是用1812年拿破侖軍隊摧毀的莫斯科建筑的瓦礫建造而成,以此記錄那段歷史。</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繼續(xù)往北走,看見了一條蜿蜒的人工河,叫"涅格林卡"河。里面有各種童話故事里的雕塑—漁夫和金魚、熊和狐貍等等。</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條小河的西邊,有一座大大的噴泉,叫做"四季噴泉",噴泉中心主體是四匹奔騰的駿馬。?這座噴泉的后面就是當年俄國沙皇御用的馬圈。</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公園里兩位老人坐在躺椅上聊天,他們看見我在給他們拍照,很友好的沖我微笑。我也用僅會的一點俄語與他們打招呼。</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通往地下廣場的通道上,我看到了這個賣畫者。應該說他的石膏素描底子還是挺好的。但看起來沒什么主顧,也可能是旅游旺季還沒有到來。</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個提琴手看來也是個"學院派"出身,不是野路子。只可惜我的時間有限,不能駐足傾聽。</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隨著游客走出了亞歷山大花園的大門。仔細端詳這座大門,真的是很漂亮。鐵藝大門呈現亮黑色,雕紋門柱,頂端有金色裝飾,圖案精致,門柱上的四只金色雙頭鷹展翅欲飛。莊嚴雄偉又嫵媚動人。</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的大巴拐出紅場。沿途看到周圍的建筑大都是沙俄時期所建。這些老建筑全是歐洲風格,且保護的很好。據說沿街都是名品店,有點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模樣。</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還看到了這些蘇聯時期的建筑。那豎長的窗戶,淡黃色的墻面,火柴盒式的體態(tài),不由使我又想起北京阜外大街上的那些五十年代蘇式建筑。</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經過莫斯科河的宗法大橋時,看到了附近矗立的彼得大帝塑像。這座塑像曾飽受爭議。作品表達的是彼得大帝站在一艘被一群小船頂起的帆船上的場景,看起來很奇怪。</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為最初是一件紀念哥倫布的雕塑,只因沒能賣給美國人和西班牙人,作者只好把哥倫布雕塑的頭顱卸下來換成了彼得大帝。</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車子停下來,我們沿林蔭道一直往前走,經過一片又一片的草坪,來到了莫斯科大學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所俄羅斯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高等學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很早就看到過這座巍峨建筑的圖片,當時就感到非常了不起,心里想我們何時能蓋這么高的高樓。沒想現在我們的高樓大廈早已超過了俄羅斯。</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一座典型的蘇式摩天大樓,二戰(zhàn)后斯大林提議在莫斯科建設一大批摩天大樓。于是,社會主義的摩天大樓進入了設計研究階段。最終這種兩邊絕對對稱,中間逐漸拔高,形成中央金字塔式的尖頂建筑共建設了七座,被稱為七姐妹。這座大樓是最高的一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十年代"中蘇友好"時蘇聯送給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各一座類似的建筑—北京展覽館與上海展覽館,當時是為了舉辦蘇聯工業(yè)展覽。而我國北京的建筑中有不少也融進了蘇聯建筑元素,比如軍事博物館和中央電視臺老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從莫斯科大學出來我們來到了二戰(zhàn)勝利紀念廣場。這是廣場南面的常勝圣格奧爾基大教堂。金色的圓頂,象征圣潔的白色墻面,細致的浮雕,在傍晚藍色的天空下,格外美麗。</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里是勝利廣場,是為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而建,建成于1995年5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個碩大的廣場,從遠處到紀念碑前的中軸線上,依次矗立著紫紅色的石座,這些石座上面刻著從衛(wèi)國戰(zhàn)爭開始的年代直至結束的年代,在落日余暉下莊嚴肅穆,仿佛低訴著戰(zhàn)爭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廣場上紀念一戰(zhàn)的群塑雕像。</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2005年為紀念二戰(zhàn)勝利60周年,在中心大道的左側樹立的15座銅柱之一。</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二戰(zhàn)勝利廣場附近的凱旋門。</span></h1><p class="ql-block"> 凱旋門頂部安放著6匹背生雙翅馬拉著的凱旋車,車里坐著勝利女神。門柱之間有四尊俄軍士兵,整個凱旋門用白石貼面,在黑色圓柱的映襯下格外莊嚴醒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也就近進入勝利廣場地鐵站,參觀莫斯科的地鐵。莫斯科的地鐵很有名,被稱為世界最深最豪華的地鐵。</p><p class="ql-block">? 這是97米深的扶梯,扶梯一直向下、向下,簡直深不見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特意在共青團地鐵站下來看看。 共青團地鐵站在科爾特瑟瓦雅地鐵線以及莫斯科整個地鐵系統(tǒng)中最有名氣,也是莫斯科的標志,部分原因是它處于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共青團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我們坐到基輔地鐵站,上來地面后,我又看到了七姐妹建筑中的另外兩個"姐妹",她們努力的伸展腰身,將尖頂刺向天空,在寶石藍的夜空與落日余暉下顯得格外婀娜美麗,好魅人好科幻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對于莫斯科我只能算是走馬看花,但也領略出這座名城昔日的輝煌與今日的變遷。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