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樂電吹管自奏:<br>《夢(mèng)中的蘭花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的熱那是真的叫熱,洛陽和全國(guó)許多地方一樣,如蒸似烤。為了躲逃炎熱酷暑,更是為了圓夢(mèng)拍攝甘南、青海藏區(qū)一年一度的“插箭節(jié)”及“六月會(huì)”藏族傳統(tǒng)民俗活動(dòng),影友九人,租一中巴,5日出發(fā),原計(jì)劃20日返回,但因今年農(nóng)歷閏年,這些活動(dòng)要在閏六月舉行,行程壓縮,16日回洛。采風(fēng)重點(diǎn)也相應(yīng)調(diào)整為高原風(fēng)光及藏域人文,隨遇而為,相機(jī)而動(dòng),體味頗多,收獲頗豐,不枉此舉,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七月暑日人九員</p><p class="ql-block">一車四女五帥男</p><p class="ql-block">五省穿行八千里</p><p class="ql-block">十二晨早夜貪晚</p><p class="ql-block">一天四季風(fēng)和雨</p><p class="ql-block">酷暑冰雹戰(zhàn)高反</p><p class="ql-block">歡歌笑語曲聲揚(yáng)</p><p class="ql-block">老有所事行囊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暑日甘、青行攝記》為題,分集編輯美篇,作為此行的小結(jié)并與各位老師分享以求指教!</p><p class="ql-block">(《暑日甘、青行攝記》系列鏈接附于篇后)</p><p class="ql-block"><br></p> 本篇:天水問祖拜伏羲 天水是返程途中的最后一站,說到天水,很多人會(huì)想到麥積山石窟,它和洛陽龍門石窟、云岡石窟、敦煌石窟并稱為中國(guó)四大石窟,同行隊(duì)友都曾去過。而作為洛陽人,到天水最應(yīng)該去看的一個(gè)地方必然是伏羲廟,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是天水人,而伏羲對(duì)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最有代表性的貢獻(xiàn)及史事卻發(fā)生在洛陽,——舉世聞名的“伏羲畫卦”(河圖洛書中的河圖,中華文明的源頭)。天水除了眾所周知的伏羲廟、麥積山之外,還有鮮為人知的世界最高的摩崖大佛——水簾洞石窟群<div><br></div> 一、伏羲廟 伏羲廟大門三孔拱洞的拱頂圖案,中間是八卦圖,兩側(cè)分別是河圖和洛書,其源點(diǎn)都在洛陽 中間拱頂?shù)陌素詧D(由河圖演繹而來) <p class="ql-block">左側(cè)拱頂?shù)暮訄D:相傳伏羲氏時(shí)期,洛陽孟津黃河支流圖河里浮出一匹龍首馬身之神獸,伏羲觀其身上的旋毛圖形,將其繪制下來,這就是“河圖”,伏羲氏依“河圖”畫出八卦,成為《周易》的來源。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結(jié)束了中華民族結(jié)繩記事的混沌時(shí)代,被稱作“人文始祖”</p> 右側(cè)拱頂?shù)穆鍟捍笥碇嗡畷r(shí),在洛陽洛寧的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龜,其背上的紋、圈、點(diǎn)圖案自列成組,這就是“洛書”,大禹對(duì)“洛書”進(jìn)行闡釋,形成洪范九疇(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 河圖洛書所蘊(yùn)含的智慧和思想,對(duì)中國(guó)古代社會(huì)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促進(jìn)了社會(huì)的發(fā)展和進(jìn)步 天水伏羲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是全國(guó)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1484年),原名太昊宮,后經(jīng)嘉靖二年(1523年)擴(kuò)建并更名為伏羲廟 伏羲廟是研究易學(xué)、龍圖騰及華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實(shí)物依據(jù),廟內(nèi)的藻井八卦圖、古柏卦象排列等都體現(xiàn)了伏羲的創(chuàng)世功績(jī),對(duì)于探究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具有重要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v><br></div><div>二、世界最高的摩崖大佛——水簾洞石窟群</div><br> <p class="ql-block">雕鑿有世界最高的摩崖大佛的佛寺為拉梢寺,建成于北周,在天然形成的高寬60余米的凹形崖面上集浮雕、窟龕、 繪畫于一體,現(xiàn)存窟龕24個(gè),各類造像33身,舍利塔 365平方米,摩崖題記1方,其中崖面左側(cè)的拉梢高42.3米,為世界最大摩崖浮雕佛像。拉梢寺色彩艷麗、場(chǎng)面壯觀、氣勢(shì)恢宏 ,是甘肅東南部極具代表的石窟珍品</p> 。 。 。 。 。 。 。 。 。 。 。 <div><br></div>拉梢寺周邊還有筆尖峰、象鼻山、蓮花峰、水簾洞等景觀,統(tǒng)稱為“水簾洞石窟建筑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暑日甘、青行攝記》系列鏈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etxs5io"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1):噶丹曲林九層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evbjwor"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2):那木去乎插箭節(ji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exfzw5k"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3):藏寨仙境扎尕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ez2lwv1"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4):黃河首曲瑪曲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f0s0ene"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5):??撇菰?amp;拉卜楞(寺)</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f28rswu"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6):“花兒”故土同仁市</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f4ws0av" target="_blank"><i> </i>《暑日甘、青行攝記》(7):撒拉(爾)故里循化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f7n5wck" target="_blank">《暑日甘、青行攝記》(9):沿途風(fēng)光人文錄(結(jié)束篇)</a></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年同事北邙癡翁觀后賦詩,附后以謝之:</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羲廟巍峨接紫宸,</p><p class="ql-block">三孔拱頂卦圖新。</p><p class="ql-block">河圖洛書淵洛孟,</p><p class="ql-block">古殿樸碑記圣真。</p><p class="ql-block">黃袍塑像開蒙昧,</p><p class="ql-block">龍馬浮雕啟世人。</p><p class="ql-block">卅三幀照藏玄奧,</p><p class="ql-block">一畫開天萬象陳。</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拉梢崖畔巨佛身,</p><p class="ql-block">北周鑿石顯精神。</p><p class="ql-block">四十二米摩崖偉,</p><p class="ql-block">三十六龕藝味淳。</p><p class="ql-block">水簾洞外巒峰秀,</p><p class="ql-block">舍利塔前歲月湮。</p><p class="ql-block">幅幅光影浸汗水,</p><p class="ql-block">石窟千載韻長(zhǎng)存。</p><p class="ql-block">一一觀農(nóng)脈君攝影系列新作《暑日甘、青竹攝記》(8):天水問祖拜伏羲</p><p class="ql-block">(2025,8,1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