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p><p class="ql-block">清晨,我們<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登上的</span>“海上獨立號”大型豪華郵輪,經(jīng)過了兩周的跨大西洋航行,最終順利地抵達了英國倫敦附近的南安普敦(Southampton)。從那一刻起,我們開啟了對英國和它的鄰邦愛爾蘭,<span style="font-size:18px;">俗稱 “英倫三島”,</span>為期三周的自由行。</p><p class="ql-block">說起英國,許多人并不陌生。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呢?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主要包括英格蘭、蘇格蘭 、威爾士、以及北愛爾蘭。英格蘭最大,其次是蘇格蘭,然后是威爾士,最后是北愛爾蘭。總面積24.2萬平方公里,相當(dāng)于中國的廣西或美國的密歇根州。英格蘭和蘇格蘭所處的大不列顛島(Great Britain)是歐洲最大的島嶼。蘇格蘭擁有自己的法律體系和議會,在許多國內(nèi)事務(wù)上享有高度自治權(quán)。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也有自己的議會和一定的自治權(quán)。 英國雖屬歐洲,但與歐洲大陸分開,成為歐洲大陸以西,大西洋上的一個島國。雖屬歐洲,但已主動脫離歐盟成為一個獨立的經(jīng)濟體,這也許是它夢想重回昔日的輝煌。</p><p class="ql-block">英國,繼15至16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和17世紀荷蘭成為海上強國后,崛起的又一個海上霸權(quán)。由于19世紀英國在它的鼎盛時期屬地遍布全球,因此無論在哪個地方太陽總能照到它的某個領(lǐng)土,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次旅行旨在看看它的前世和今生。</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橋夜景</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夜景</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一. 英格蘭</p><p class="ql-block">1.倫敦(London)</p><p class="ql-block">下船后,我們坐上火車直奔倫敦市中心 “倫敦塔” 附近的住所。放下行李,馬不停蹄地踏上早已計劃好的景點,圣保羅大教堂,以及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它們都在市中心,只需徒步即可到達。</p><p class="ql-block">(1)圣保羅大教堂(Saint Paul Cathedral),</p><p class="ql-block">圣保羅大教堂,是倫敦最重要的教堂和地標性建筑之一。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英國圣公會堂 (Anglican Church),高365英尺, 象征著365天。許多英國大事在此舉行,譬如:英國現(xiàn)任國王查理斯和前王妃戴安娜1981年的婚禮,溫斯頓·丘吉爾以及撒切爾夫人的葬禮,維多利亞女王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登基周年舉行感恩儀式和慶?;顒?,紀念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的和平儀式。馬丁·路德·金曾經(jīng)也在此演講過。</p><p class="ql-block">舊圣保羅教堂建于1148年,而后維持了數(shù)百年的榮耀,在中世紀成為信仰中心。1561年閃電擊中了教堂代表性的尖塔,火焰毀損了主要木制結(jié)構(gòu)。1650年代,建筑已處于嚴重失修的狀態(tài),直到1666年倫敦大火,教堂建筑幾乎付之一炬。目前見到的是1675年重新修建后的教堂。修建完成后的外部,即為現(xiàn)在所見的巴洛克式樣,改變了原有的歌德式模樣。</p> <p class="ql-block">圣保羅大教堂正門</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布道臺</p> <p class="ql-block">教堂祭臺</p> <p class="ql-block">堂內(nèi)棺墓</p> <p class="ql-block">教堂唱詩班座席</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上的圣經(jīng)故事</p> <p class="ql-block">(2)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 (National Gallery)</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走進國家美術(shù)館,在大廳里剛把10年前造訪時的那份藏品展示圖打開時,一位三十出頭,年輕漂亮的女子走了過來說,“這圖是我設(shè)計的。現(xiàn)在沒有了,只能網(wǎng)上查閱了?!蔽艺f“謝謝!” 接著,她帶著興奮和驚奇的口吻問我,“你是從哪里得到的?” 我告訴她,“這是我10年前來貴館時取得的?!?然后她帶著微笑和一份自豪感,點點頭,彬彬有禮地向我們揮手離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這圖已成為她履歷中引以為傲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該館珍藏了從13世紀到20世紀的世界主要繪畫作品。風(fēng)格有中世紀的、文藝復(fù)興時期、文藝復(fù)興之后的、現(xiàn)實主義印象派的、唯心主義印象派的、和后印象派的作品。作品精美繁多,內(nèi)容豐富。由于時間有限,只能快速瀏覽。</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法國畫家莫奈的草垛</p> <p class="ql-block">法國畫家莫奈的蓮花池</p> <p class="ql-block">荷蘭畫家梵高的椅子</p> <p class="ql-block">荷蘭畫家梵高的螃蟹</p> <p class="ql-block">荷蘭畫家梵高的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畫家拉菲爾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畫家拉菲爾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畫家拉菲爾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時隔十多年,我再次來到倫敦。第一天的印象截然不同。曾經(jīng)陰雨連綿、霧氣彌漫、雨傘當(dāng)紳士的手扙、報紙當(dāng)紙墻拒絕與人交談的城市,如今已被雨衣和現(xiàn)代化的手機所取代;曾經(jīng)的紙幣,現(xiàn)在都改成了塑料幣了;曾經(jīng)的紅色電話亭,也被智能手機所替代了,它們雖然依舊矗立在街頭,卻已成為歷史的痕跡和紀念。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西裝革履的英國紳士與隨意亂穿馬路的外國游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傍晚時分,我們乘坐地鐵去會見幾位昔日同窗,結(jié)果地鐵發(fā)生故障停止運行,無奈另換公交車。然后又因交通擁堵,兩站地化了半個小時。步行全程只需半小時,我們卻化了一個多小時。這是全球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通病,目前很難治理??磥砣绻院蟀l(fā)展低空交通,形成上、中、下立體交通體系,才有可能避免這種現(xiàn)象。幸虧,我們已經(jīng)參觀完了圣保羅大教堂和國家美術(shù)館。</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橋夜景</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上倫頓橋夜景</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上倫頓橋夜景</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旁的街心公園</p> <p class="ql-block">倫敦紅色雙層公交車</p> <p class="ql-block">倫敦巷子</p> <p class="ql-block">倫敦碎片大廈</p> <p class="ql-block">紅色電話亭</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 星期二</p><p class="ql-block">(3)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p><p class="ql-block">這天上午一早,我們排著長隊,等待西敏寺開門參觀。它建于1240年,是英國王室的私人教堂。近千年來它不僅是英國君主宣誓、加冕、和舉行婚禮的地方,還設(shè)有祭壇和加冕椅。不僅如此,它也是許多英國重要人物的安息之地,包括國王、貴族、詩人、政治家和科學(xué)家??茖W(xué)家中有牛頓,和2018年去世的霍金。</p><p class="ql-block">牛頓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xué)家,他的墓地位于西敏寺教堂的中殿。墓地上方矗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石像倚坐在書籍上,身邊有兩位天使,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xué)上的偉大成就?;艚鸬哪沟鼐秃唵瘟嗽S多,在牛頓墓碑前的地面上,鐫刻上了他的性名和出生年月,不是很醒目。也許是他比牛頓晚了3百年,以及西敏寺的空地快被用完了的緣故吧。</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正前方</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正堂</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內(nèi)部側(cè)面</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祭壇</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唱詩席</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內(nèi)皇室墓地</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內(nèi)牛頓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內(nèi)彩色圣經(jīng)故事窗</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內(nèi)的君主加冕椅</p> <p class="ql-block">(4)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p><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參觀了英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大英博物館。它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與法國的盧浮宮、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并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主要原因是它們收藏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珍品,而中國的故宮主要收藏的是中國的珍品,因此還排不上。</p><p class="ql-block">這里有56000平方米展地,分為上、下、和地下室。100多個展廳被分為了埃及館、希臘羅馬、<span style="font-size:18px;">亞述館、</span>中國館等10個展館。絕大多數(shù)展廳位于上層和下層。目前,大英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的藏品大約有5萬件,有些藏品是輪換展出。中國藏品很多,據(jù)說是在中國以外的最大展出地。因為該館太大,展品太多,這次有選擇地看了一些主要珍品和中國館。假如以前沒去過的,并想仔細觀看,待上幾天都不算為過。</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正門</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展品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3250年前的</span>埃及羅塞塔石碑(Roset Stone),據(jù)說文字已經(jīng)失傳</p> <p class="ql-block">亞述文化</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的雙頭蛇(阿茲特克文明)</p> <p class="ql-block">非洲的生命之樹</p> <p class="ql-block">中國明代時期的龍和清代時期的香爐</p> <p class="ql-block">中國清朝時期的清花瓷</p> <p class="ql-block">中國玉器</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倫敦的劇院街,看了一場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 演得不錯,舞臺背景、演員造型和服裝,都比紐約百老匯演的漂亮,因為更接近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吹煤苓^癮,但演出時,不容拍照。據(jù)說,該劇在百老匯已經(jīng)停演了。</p> <p class="ql-block">倫敦戲劇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劇場內(nèi)景</p> <p class="ql-block">場內(nèi)座無虛席</p> <p class="ql-block">演出結(jié)束后劇場門口</p> <p class="ql-block">演出結(jié)束后劇場門口</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倫敦天氣晴朗,景色顯得靚麗,顛覆了以前霧都的印象。主要是5月份,一年中的黃金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旁的倫敦大本鐘</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旁的倫敦眼</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旁上的西敏寺橋</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旁的議會大廈和大本鐘</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旁的英國議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倫敦街頭自行車</p> <p class="ql-block">白金漢宮</p> <p class="ql-block">倫敦中國城</p> <p class="ql-block">5月14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5)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p><p class="ql-block">我們住在倫敦巿中心的景點附近太方便了,穿過馬路就是倫敦塔,到倫敦塔橋也只有6-7分鐘。</p><p class="ql-block">上午9:00點打卡了倫敦塔,首先去了皇冠珍寶館(The Crown Jewels)。館內(nèi)展出了英國最為寶貴的珍品,其中包括加冕時皇帝皇后的桂冠、皇帝的佩劍、和加冕儀式中的所有器具。加冕后使用的金質(zhì)酒壇,長兩英尺,寬一英尺,可以容納240杯酒;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鉆石之一(Koh-i-Noor),重105.6克拉等。很遺憾,內(nèi)部不允許拍照。</p><p class="ql-block">接著去了白塔(White Tower)。它是曾經(jīng)的武器庫,藏有以前的各種兵器。最后去了血腥塔(Bloody Tower),內(nèi)有刑房和監(jiān)獄,見到了曾經(jīng)女王的寵兒,因叛國罪而被斬首的斧子和砍頭臺。在里面,幾乎兜完了每個主要的塔樓和要塞。倫敦塔是要了解英國皇室必去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p> <p class="ql-block">游客如潮</p> <p class="ql-block">皇冠珠寶館</p> <p class="ql-block">皇冠珠寶館</p> <p class="ql-block">白塔外觀</p> <p class="ql-block">白塔外觀</p> <p class="ql-block">白塔內(nèi)珍藏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被斬首的曾經(jīng)女王的寵兒</p> <p class="ql-block">火槍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圍墻</p> <p class="ql-block">(6)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p><p class="ql-block">下午睡了一會,起床已是2點半了,然后去了 倫敦塔橋參觀和看風(fēng)景。倫敦塔橋橫跨泰晤士河,長430米,高63米,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外開放。每天通行人口達40,000。</p><p class="ql-block">我們坐電梯到了塔橋最上面,然后橫跨橋身。有一段走道由透明的玻璃鋪成,可以一眼望到下面的河面和車道。有人恐懼,行走起來小心翼翼,不敢邁開步伐。實際上是很安全的,一旦克服了自身的心理壓力,就可以行如平地。這些玻璃地板于2014年安裝,當(dāng)時20名工人花了近6周的時間才完成。安裝時,道路被封閉,橋梁被吊起12個小時,以便一臺浮動起重機能夠?qū)⒁粋€籠子懸掛在每個人走道的下方進行安裝。</p><p class="ql-block">從橋的高空,看泰晤士河上的船只緩緩駛過水面,恍如夢一般的美好;看河兩旁的景色,沒有阻礙,如同無人機上拍攝,尤為壯觀迷人。</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上的倫敦塔橋</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兩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兩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和碎片大廈</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兩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兩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倫敦塔橋上的玻璃地板</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兩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 星期四</p><p class="ql-block"> 2. 劍橋 - 劍橋大學(xué) (Cambridge University)</p><p class="ql-block">一早去倫敦利物浦車站 (London Liverpool station)坐火車去劍橋?;疖囌韭每臀跷跞寥粒j(luò)繹不絕。火車開了將近一個小時就到達了劍橋。劍橋是個大學(xué)城,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xué)就座落在那里。</p><p class="ql-block">相隔十來年,再度造訪劍橋大學(xué),看到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所有古老的建筑,仍然保存完好,仿佛一切都定格在10年前。當(dāng)然10年對于古老的劍橋大學(xué)來說,算不了什么。唯一感到不同的是,不能像以前那樣基本可以自由出入,現(xiàn)在許多地方需要買票。劍橋大學(xué)創(chuàng)建于1209年,據(jù)說,它的起源是為一群牛津大學(xué)的學(xué)者,因與牛津市民發(fā)生沖突,而移居到劍橋而建的。牛津和劍橋現(xiàn)在均為英國最古老的兩所大學(xué),以高超的學(xué)術(shù),屹立在世界的象牙塔中。</p><p class="ql-block">在英國,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大學(xué)是劍橋大學(xué)。據(jù)說劍橋大學(xué)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shù)量超過120位,使其成為全球范圍內(nèi)諾貝爾獎得主第二多的大學(xué),僅次于哈佛大學(xué)。牛津大學(xué)也擁有數(shù)量可觀的諾貝爾獎得主,但在總數(shù)上略低于劍橋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倫敦利物浦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國王學(xué)院正門(King’s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國王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國王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國王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女王學(xué)院(Queens Colleg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王學(xué)院里的</span>數(shù)學(xué)橋</p> <p class="ql-block">圣三學(xué)院(Trinity College) 外的蘋果樹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誕生地</p> <p class="ql-block">圣約翰學(xué)院(St. John’s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圍繞劍橋大學(xué)的康河(River Cam)</p> <p class="ql-block">劍橋街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劍橋街頭</p> <p class="ql-block">劍橋街頭</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們還去了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在劍橋的紀念碑,和傅??田的大花園。傅??田,1983年生于中國四川重慶市(重慶現(xiàn)為直轄市),曾在丘吉爾學(xué)院獲得教育碩士學(xué)位。據(jù)介紹,學(xué)校因傅女士的慷慨捐款而為她建起了這座花園,至于多少金額沒有公開數(shù)目。</p><p class="ql-block">看了徐志摩的紀念碑,我也感慨地寫下了 </p><p class="ql-block">“我聞風(fēng)而來,隨風(fēng)而去。</p><p class="ql-block">揮一揮手,帶走的只是一片記憶……”</p> <p class="ql-block">徐志摩墓牌(King’s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傅??田花園(Churchill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傅??田花園(Churchill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待續(xù))</p>